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研究与分析——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引 言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也面临着不少的难题,在这些困难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中小企业对GDP贡献率能达到60%,但是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的使用比率却不到30%。融资难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尤为重要。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根据对全国部分地区中小企业的有关抽样调查,有10%左右的企业不需要贷款,而70%左右的企业急需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形式主要是银行贷款,但是银行并不能充分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这种困境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具体表现在:
1.1直接融资的现状不甚理想
1.1.1
中小企业很难进入股票市场进行融资。上市是比较好的融资方法,但是从我国当前上市的企业来看,大部分都是大的企业和集团,即便有上市的中小企业,也是那些规模比较大、经济效益良好、比较好的企业,而大部分中小企业远远不能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对上市企业的要求,这造成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上加难。
1.1.2
中小企业也难于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融资。政府为了保护债券投资者的利益,制定了许多限制性条款,能够发行债券的多是大型国有企业和集团,中小企业通过债券融资获得资金的可能性是比1.2间接融资困难重重
1.2.1
间接融资过分地集中在银行贷款。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不成熟,加上银行贷款在中小企业各种融资渠道里成本较低,因此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过分地集中在银行贷款。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风险份额防范,这就使得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重重。
1.2.2
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量较少。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种种不足和风险,各大商业银行更愿意将资金贷给国有大型企业和集团,使得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量相对较少,从银行获得的贷款比例远远低于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的比例。
1.2.3
为中小企业进行间接融资的第三方担保制度发展缓慢。同大的企业和集团相比较,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其达不到较高的信用等级,造成了中小企业难以获取第三方担保。即使有担保,并且得到银行的贷款,其融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1.2.4
为中小企业进行服务的金融服务机构太少且专业性差,相应的金融机制很不健全。目前我国严重缺少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民生银行最初的宗旨是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服务,但是现在民生银行已经和其它的商业银行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了。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最初也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但是由于资金缺乏、服务项目有限,服务能力也逐渐下降,限制了中小企业间接融资。
1.3地区差异明显
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解决的比较好。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水平比较高,产品更新和技术创新都比较快,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骨干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这些地区的银行也积极对中小企业融资。另外,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居民收入水平也比较高以及民间信用体系比较完善,亲友借贷、企业职工集资和其它民间借贷等非正规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中小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与沿海地区有较大差异,当地的银行考虑到收益以及风险,一般对中小企业采取慎贷的态度。除此之外,非正规金融业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1.4短期资金的筹集难度有所降低,但是长期权益性资金仍缺乏
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加之政府的努力,现今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局面有所缓解。但是金融体系只是对中小企业放开了短期融资业务,有关的中长期信贷权益性资本业务仍不完善,中小企业筹得中长期资金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对那些高科技创业型企业来说,最为缺乏而且急需的是中长期贷款和股权投资,但是这些资本很难从正式金融体系中筹得
1.5融资成本偏高
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筹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比如发行股票时付给委托机构的费用;二是利息支出。与国有大型企业和集团相比,中小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不仅享受不到优惠利率,而且还要支付比国有大型企业和集团多的浮动利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采取抵押或者担保的方式,这样不仅手续繁多,而且中小企业为了寻求合适的担保或者抵押要付出像担保费、抵押物评估等费用。正规融资渠道的不畅又使得众多的中小企业不得不从民间借高利贷。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了经营负担,使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企业内部原因
2.1.1
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产少,负债能力有限。从当前国内情况看,由于中小企业成立的时间短、底子薄弱,因此资产的规模普遍比较小,尤其是固定资产更是有限。资产有限,那么负债能力也就比较低了
2.2.2
中小企业容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抗风险能力差。根据美国有关统计,全国将近2000万家的小企业,1/3甚至1/2的企业会在3年的时间里关闭,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小企业的关闭率更是高的惊人,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导致了大量的小企业的倒闭,足以说明这一点。只是由于小企业的开办率也比较高,才使得小企业总数逐年在增长,但是这丝毫掩盖不了中小企业的脆弱性、易变性和风险,这些因素都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重要的影响。 3.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尤其是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银企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是很健全,也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发表意见进行审核;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生命周期比较短,甚至会频繁地变换从事行业,因此信息披露的渠道也比较狭窄。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自然倾向将资金贷给大的企业和集团,而不愿意放贷给众多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
2.2外部原因
2.2.1
国有商业银行追求贷款的规模效益,对中小企业“惜贷”甚至“恐贷”。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将其服务对象定位于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企业,并且银行和这些企业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伙伴关系。
2.2.2
为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各商业银行基本都实行贷款风险终身责任制。这样,无论是信贷员还是基层银行,都不愿意冒更大的逆向选择风险。
2.2.3
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同国有大企业和集团相配套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却迟迟没有建立起专门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不但如此,一些原本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城市信用合作社也纷纷变成地方商业银行、合作农业银行,其服务对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变得更窄。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3.1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建设
3.1.1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制度。中小企业要想顺利地获得银行的贷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基本的就是要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管理制度,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3.1.2
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中小企业要建立能正确反映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监控制度,严格地按照会计法规和商业银行要求,建立全面、真实、准确的财务制度,通过将其财务报表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来提高自身信用水平的资信质量,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为银行进行分析判断提供方便,让金融机构放心地放贷给中小企业。
3.1.3
完善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应该改良其资本构成,在争取外源融资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的资本积累,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把企业的部分利润用在增加资本金上,逐步提高企业资本中自有资金的比例。除此以外,中小企业也应树立竞争意识,从长远出发,打造自身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3.1.4
增强信用意识,重视自身“形象”建设。中小企业要想顺利的获得外部资金,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遵守市场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此要遵循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的原则;积极地整顿自身财务纪律,按时清偿银行债务和拖欠其它企业的款项,建立企业的信用档案。把自己打造成守信用的客户,赢得其它企业和银行的信任,为自己对外融资争取有利的地位。
3.2完善政府职能,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
3.2.1.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证券交易所、新三板,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特别是新三板,为广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2.2加强政府扶持,完善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
税收优惠。通过降低税率、税收减免等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减小中小的税收负担。这也是比较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自我积累和发展。
财政补贴。就业补贴、出口补贴等各种补贴方式既可以使中小企业获得直接的资金援助,又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同时也能促进就业。
贷款援助。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或者直接的优惠贷款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满足在部分方面的资金需求。
3.2.3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组建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使担保机构能得到相应的风险补偿,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其提供担保的积极性。
3.3金融机构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
建立健全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一方面要成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银行或其他新型金融机构;二要适度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来满足不同层次的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