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期货 > 大学期货 > 正文

一般政治、政策因素对期货价格的影响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商品期货价格对国际国内政治气候、相关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政治因素主要指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国际性政治事件的爆发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各种国际性经贸组织的建立及有关商品协议的达成、政府对经济干预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等。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反映,政治环境的任何一个微小变化都会使每个经济集团或个人做出相应的反应。各种政治、政策因素的变化常常对商品价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期货投资者有必要认真研究国内外政治气候的变化情况。
(1)国家领导层政策取向因素
   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大国领导人的更选、商品主要生产贸易国领导人的变更,对商品期货市场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领导者的变更往往意味着新经济政策或者与商品相关的行业政策的出台。比如,美国第43任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大力推动替代能源的新能源政策,从而主导了玉米、黄大豆在生物能源上的革命性的需求增长。另外,一个国家随着党派或者政治派别的力量变化,主导与商品相关的政策的政治派别的变更,也常常成为影响商品的因素。
(2)国际政治局势以及战争因素
   国际政治局势是否稳定对商品期货价格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一般来说,国际政局长期稳定对商品价格有稳定的影响;反之,国际政局经常动荡不安则会造成期货价格波动不已。战争是国际政治局势冲突的最高形式,世界上某一国家或地区爆发战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该国家、该地区,甚至全球期货市场的动荡。例如,1980年9月21日伊朗和伊拉克爆发战争,9月2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价格便涨至停板。
(3)商品生产政策因素
   国家为大力发展某种行业,可采取一系列鼓励其发展的优惠经济政策,如减税,增加投资或提供优惠贷款等;反之,国家要想减少或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可采用对其发展不利的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如增加税收,减少投资或不予贷款等等。
   1996年,美国国会批准新的《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改革法》,使1997年美国农场主播种黄大豆的面积猛增10%,从而导致黄大豆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走低。再如,2002年后一些西方主要大国对生物能源生产采取补贴制度,导致生物能源的原料生产面积增加。国内农业政策的变化也会对农产品期货价格产生影响,如1998年粮改政策,对主要农产品稻米、玉米、小麦等实行价格保护政策,国内稻米、玉米、小麦的生产面积因此一直呈增长趋势。再比如,近年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控制石油产量和拟定统一的石油价格,经常召开各国代表会议进行协商,控制原油的生产量,对石油价格和相关性商品价格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4)商品贸易政策的影响
   贸易政策在一国范畴内是指对该国大宗商品的进出口限制和支持政策,它直接影响本国商品的可供应量。在全球范畴内,则是指国际性的或区域性的经济或贸易组织间的贸易约定。
   国际经贸组织及其协定为了协调贸易国之间经济利益关系,许多贸易国之间建立了国际性的或区域性的经济或贸易组织。这些国际经贸组织经常采取一些共同的政策措施来影响商品供求关系和商品价格。国际大宗商品,如石油、铜、糖、小麦、可可、锡、茶叶、咖啡等商品的贸易均受有关国际经贸组织及协定的左右。
   国内的例子,1999年7月起,我国对进口豆粕征收增值税,国内豆粕价格从1350元/吨的低谷,猛涨至1850元/吨。这一政策也带动国内黄大豆价格上涨,大连黄大豆2000年5月合约价格从1850元/吨上涨到2200元/吨。
   当分析政治因素对交易所商品价格的影响时,投资者应广泛搜集、整理有关的资料、信息,并全面系统地加以分析,注意进行历史上同类政策发生时市场反应的对比分析,以把握政治、政策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准确地分析预测商品期货价格未来变动的方向、幅度和强度。同时,期货投资者还应考虑到不同的商品对政治因素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国际局势紧张时,对战略性物资价格的影响就比对其他商品的影响大。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大学期货 频道

一般政治、政策因素对期货价格的影响

admin

|
   商品期货价格对国际国内政治气候、相关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政治因素主要指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国际性政治事件的爆发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各种国际性经贸组织的建立及有关商品协议的达成、政府对经济干预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等。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反映,政治环境的任何一个微小变化都会使每个经济集团或个人做出相应的反应。各种政治、政策因素的变化常常对商品价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期货投资者有必要认真研究国内外政治气候的变化情况。
(1)国家领导层政策取向因素
   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大国领导人的更选、商品主要生产贸易国领导人的变更,对商品期货市场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领导者的变更往往意味着新经济政策或者与商品相关的行业政策的出台。比如,美国第43任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大力推动替代能源的新能源政策,从而主导了玉米、黄大豆在生物能源上的革命性的需求增长。另外,一个国家随着党派或者政治派别的力量变化,主导与商品相关的政策的政治派别的变更,也常常成为影响商品的因素。
(2)国际政治局势以及战争因素
   国际政治局势是否稳定对商品期货价格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一般来说,国际政局长期稳定对商品价格有稳定的影响;反之,国际政局经常动荡不安则会造成期货价格波动不已。战争是国际政治局势冲突的最高形式,世界上某一国家或地区爆发战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该国家、该地区,甚至全球期货市场的动荡。例如,1980年9月21日伊朗和伊拉克爆发战争,9月2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价格便涨至停板。
(3)商品生产政策因素
   国家为大力发展某种行业,可采取一系列鼓励其发展的优惠经济政策,如减税,增加投资或提供优惠贷款等;反之,国家要想减少或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可采用对其发展不利的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如增加税收,减少投资或不予贷款等等。
   1996年,美国国会批准新的《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改革法》,使1997年美国农场主播种黄大豆的面积猛增10%,从而导致黄大豆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走低。再如,2002年后一些西方主要大国对生物能源生产采取补贴制度,导致生物能源的原料生产面积增加。国内农业政策的变化也会对农产品期货价格产生影响,如1998年粮改政策,对主要农产品稻米、玉米、小麦等实行价格保护政策,国内稻米、玉米、小麦的生产面积因此一直呈增长趋势。再比如,近年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控制石油产量和拟定统一的石油价格,经常召开各国代表会议进行协商,控制原油的生产量,对石油价格和相关性商品价格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4)商品贸易政策的影响
   贸易政策在一国范畴内是指对该国大宗商品的进出口限制和支持政策,它直接影响本国商品的可供应量。在全球范畴内,则是指国际性的或区域性的经济或贸易组织间的贸易约定。
   国际经贸组织及其协定为了协调贸易国之间经济利益关系,许多贸易国之间建立了国际性的或区域性的经济或贸易组织。这些国际经贸组织经常采取一些共同的政策措施来影响商品供求关系和商品价格。国际大宗商品,如石油、铜、糖、小麦、可可、锡、茶叶、咖啡等商品的贸易均受有关国际经贸组织及协定的左右。
   国内的例子,1999年7月起,我国对进口豆粕征收增值税,国内豆粕价格从1350元/吨的低谷,猛涨至1850元/吨。这一政策也带动国内黄大豆价格上涨,大连黄大豆2000年5月合约价格从1850元/吨上涨到2200元/吨。
   当分析政治因素对交易所商品价格的影响时,投资者应广泛搜集、整理有关的资料、信息,并全面系统地加以分析,注意进行历史上同类政策发生时市场反应的对比分析,以把握政治、政策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准确地分析预测商品期货价格未来变动的方向、幅度和强度。同时,期货投资者还应考虑到不同的商品对政治因素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国际局势紧张时,对战略性物资价格的影响就比对其他商品的影响大。


大学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