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货币与价格 通货膨胀对购买力的影响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1950年,在杜鲁门总统的国情咨文演讲中,他对美国经济的预测让整个国家为之一惊,杜鲁门总统预言,一个美国普通家庭的收入到2000年将达到12000美元。因为当时一个中等家庭收入只有3300美元,因此12000美元的巨额数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可思议,这意味着,要实现这一目标,美国经济在后半个世纪必须保持高速增长。实际上,杜鲁门总统的预测显得过于保守了。一个中等家庭在2000年的收入为41349美元。然而,按照1950年的价格计算,这笔收入在2000年能买到的物品价值不到6000美元,这是20世纪后半叶通货膨胀的结果。因此,尽管普通家庭的名义收入从3300美元涨至41349美元,在半个世纪中暴涨12倍,但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实际收入仅仅从3300美元涨到6000美元,涨了还不到一倍。
   自从经济学家开始搜集经济数据以来,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自1955年以来持续攀升。5在过去的60年间,是什么原因导致通货膨胀在美国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呢?答案很简单:货币控制的主导权已经从黄金转向政府。伴随着这一转变,政府总是能够提供充分的流动性,从而保持价格不会下跌。
   美国与英国在过去210年中的总体价格水平。这两个国家一直到二战之前都未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二战后则陷入了旷日持久的通货膨胀之中。在大萧条以前,通货膨胀只是在战争、作物减产或其他危机出现时才会爆发。但二战后的物价走势则全然不同。物价水平几乎从未下降过:唯一的问题在于上涨的速度是多少。
   经济学家早就知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是决定物价水平的关键变量。货币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也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图14-1显示了美国自1830年以来的货币与物价之间的关系。物价水平的总体走势与货币供应量的走势(已经用产出水平标准化)非常一致。
   货币供应量与消费价格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全世界也是普遍现象。持续的通货膨胀离不开连续不断的货币创造,历史上历次恶性通货膨胀都离不开货币供应量的爆炸式增长。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货币增长率高的国家都经历着高通货膨胀,而限制货币增长的国家通货膨胀率较低。
   货币的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联系为何如此紧密呢?因为货币的价格与任何商品一样,都是由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牢牢地控制货币的供给。而货币的需求则产生于一个复杂经济体内交易成千上万亿美元的家庭与企业的需求。
   而货币的需求则源自家庭与企业的需求,他们在一个复杂经济体内交易成千上万亿美元的商品与劳务。如果货币供给的增长超过了商品生产的速度,这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过程的经典描述:“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在今天的社会中显得尤为适用。

图14-1 美国的货币与物价(1830~2012年)
   有人也许会好奇,美联储(及其他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之后注入的天量货币为何没有演变为通货膨胀呢?在其著作《美国货币史》一书中,米尔顿·弗里德曼证明了,与通货膨胀联系紧密的是M2(银行存款加上现金),而不是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与现金之和)。2007~2013年,美国的基础货币增长了3倍,但所有增加的基础货币都转变为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这些准备金并未被贷放出去,因此也就没有创造出新的准备金来。诚然,美联储必须紧密监控这些准备金,以防止银行用其创造出超额信用,并最终转化为通货膨胀。尽管全球中央银行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低通货膨胀这一现象与货币与物价之间存在的历史关系并不矛盾。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基本面分析 频道

货币与价格 通货膨胀对购买力的影响

admin

|
   1950年,在杜鲁门总统的国情咨文演讲中,他对美国经济的预测让整个国家为之一惊,杜鲁门总统预言,一个美国普通家庭的收入到2000年将达到12000美元。因为当时一个中等家庭收入只有3300美元,因此12000美元的巨额数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可思议,这意味着,要实现这一目标,美国经济在后半个世纪必须保持高速增长。实际上,杜鲁门总统的预测显得过于保守了。一个中等家庭在2000年的收入为41349美元。然而,按照1950年的价格计算,这笔收入在2000年能买到的物品价值不到6000美元,这是20世纪后半叶通货膨胀的结果。因此,尽管普通家庭的名义收入从3300美元涨至41349美元,在半个世纪中暴涨12倍,但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实际收入仅仅从3300美元涨到6000美元,涨了还不到一倍。
   自从经济学家开始搜集经济数据以来,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自1955年以来持续攀升。5在过去的60年间,是什么原因导致通货膨胀在美国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呢?答案很简单:货币控制的主导权已经从黄金转向政府。伴随着这一转变,政府总是能够提供充分的流动性,从而保持价格不会下跌。
   美国与英国在过去210年中的总体价格水平。这两个国家一直到二战之前都未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二战后则陷入了旷日持久的通货膨胀之中。在大萧条以前,通货膨胀只是在战争、作物减产或其他危机出现时才会爆发。但二战后的物价走势则全然不同。物价水平几乎从未下降过:唯一的问题在于上涨的速度是多少。
   经济学家早就知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是决定物价水平的关键变量。货币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也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图14-1显示了美国自1830年以来的货币与物价之间的关系。物价水平的总体走势与货币供应量的走势(已经用产出水平标准化)非常一致。
   货币供应量与消费价格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全世界也是普遍现象。持续的通货膨胀离不开连续不断的货币创造,历史上历次恶性通货膨胀都离不开货币供应量的爆炸式增长。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货币增长率高的国家都经历着高通货膨胀,而限制货币增长的国家通货膨胀率较低。
   货币的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联系为何如此紧密呢?因为货币的价格与任何商品一样,都是由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牢牢地控制货币的供给。而货币的需求则产生于一个复杂经济体内交易成千上万亿美元的家庭与企业的需求。
   而货币的需求则源自家庭与企业的需求,他们在一个复杂经济体内交易成千上万亿美元的商品与劳务。如果货币供给的增长超过了商品生产的速度,这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过程的经典描述:“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在今天的社会中显得尤为适用。

图14-1 美国的货币与物价(1830~2012年)
   有人也许会好奇,美联储(及其他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之后注入的天量货币为何没有演变为通货膨胀呢?在其著作《美国货币史》一书中,米尔顿·弗里德曼证明了,与通货膨胀联系紧密的是M2(银行存款加上现金),而不是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与现金之和)。2007~2013年,美国的基础货币增长了3倍,但所有增加的基础货币都转变为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这些准备金并未被贷放出去,因此也就没有创造出新的准备金来。诚然,美联储必须紧密监控这些准备金,以防止银行用其创造出超额信用,并最终转化为通货膨胀。尽管全球中央银行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低通货膨胀这一现象与货币与物价之间存在的历史关系并不矛盾。


基本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