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周紫芝诗词赏析《鹧鸪天》《踏莎行》

2022-07-19 19:57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鹧鸪天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译文】
忽明忽暗的残灯快要燃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三更的秋雨敲打着梧桐树叶,叶叶声声诉说的都是别离。
想当年,她弹奏宝瑟,我拨动金猊香炉的沉香,我们同声齐唱鹧鸪词。如今我孤独夜宿在风雨西楼,就是不听悲歌也会涟涟泪垂。
【评点】
这是一首秋夜怀人之作。词人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以委婉曲折的叙述方式,写了男主人公对一位歌女的深深相思之情。周紫芝的词风通常都淡雅温美,清丽婉曲。这首词正符合其词作的一贯风格。
词的上半部分写景。首先描写室内景色。“残红欲尽”,点出时间已是深夜,这时还点着灯,可见主人公一直未眠。下面一句“乍凉秋气满屏帏”,更进一步从感觉凉气满屏帏这一点切入,人已呼之欲出。“乍凉秋气”,一写秋夜之冷,一写人心之寒。这里词人笔法高妙,把客观之景和人的主观感受有机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词人通过眼前所见、亲身所感,把这个秋夜灯火昏暗、凄清萧索的景况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梧桐”两句则又宕开一笔,把镜头从室内转到室外。小窗外,雨打梧桐,一点一滴,如落在人的心上。这样的情景,自然让主人公的相思之情一发而不可收,于是又自然引出“叶叶声声是别离”的感慨。这里词人“故技重施”,客观环境与人的主观感受齐写,为下文作铺垫。
词的下半部分是对往昔的追怀。“调宝瑟”三句回忆往日美好的时光。这里记忆中的欢快之音与上片中离别后的悲凉雨声相呼应,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也正因此,男主人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最后两句,笔锋陡转,又将思绪拉回现实。佳人不再,歌声难闻,在如此寂寥之秋夜,主人公饱受孤寂之苦,于是“不听清歌也泪垂”。结句中的“如今”起了转折作用,使人不由得将过去的欢乐与现在的悲伤进行对比。“不听清歌也泪垂”用否定的语气表达了肯定的意思,惹人深省。
这首词融视觉、感觉、听觉为一处,融主观和客观为一体,哀怨深沉,感人肺腑,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词人妙用对比,以昔日之欢巧衬今日之愁,把一腔愁思表现得凄婉动人,让人读之黯然。

 

踏莎行

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译文】
缠绵离情如漫空飘浮柳丝,漂泊游子似随风飞舞柳絮。离别时,珠泪盈盈空相望默默无语。一条小溪烟笼柳丝万缕,也难以把那远去的兰舟系住。
鸿雁穿过斜阳高飞,烟雾弥漫沙洲草树。到如今离愁郁积多得不可数。且不说明朝要如何思量,只忧愁今宵怎样熬得过去。
【评点】
本篇为送别词。
上片描写离别的伤心痛苦情态,设喻新巧贴切。起篇即连用两个比喻,概括出词人与情人分别时的心境。“情似游丝”,意思是缠绵离情如漫空飘浮柳丝,极为贴切地传达出神魂不定的别绪;“人如飞絮”,意思是漂泊的游子似随风飞舞柳絮,表达了茫然失落的别绪。前两句喻情、喻人,还交代出季节以及情事,比喻新颖,用笔简练,显示出词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泪珠阁定空相觑”,离别时,两双珠泪盈盈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空相望却又默默无语。“空”字用得精妙,表明两人的难舍难分以及伤情都是无用的,流露出词人无奈以及无限的惆怅和凄楚之情。“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承接上句,写足了“空”字,一条小溪烟笼柳丝万缕,也难以系住那远去的兰舟。怨柳树无情,反映了情人的无可奈何。此外,本句也不着痕迹地暗示出两人分别的地点。
下片写别后相思愁情,以凄迷景色渲染气氛。“雁过斜阳,草迷烟渚”,是“兰舟”远去之后眼前的风景,引出下句“如今已是愁无数”。联系下文,可知“如今”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傍晚时分就已被无尽的离愁所折磨,于是词人开始担心晚上怎样熬得过去。词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此意,而是先说一句:“明朝且做莫思量”,然后才说“今宵”,这种手法可谓高妙。词人是以“明朝”句作衬垫,烘托出今晚如何过的离愁别恨。“思量如何过”五个字,其实为“明朝”、“今宵”所共有,词人巧妙地将其分属上下句,其余部分省略。前句“思量”“如何过”,后句“如何过”即是前句所“思量”的,都可以按寻而知。此二句直接抒发离别的愁情,呼应了前面描写的薄暮黯淡景色。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周紫芝,鹧鸪天,踏莎行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名家 频道

周紫芝诗词赏析《鹧鸪天》《踏莎行》

admin

|

鹧鸪天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译文】
忽明忽暗的残灯快要燃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三更的秋雨敲打着梧桐树叶,叶叶声声诉说的都是别离。
想当年,她弹奏宝瑟,我拨动金猊香炉的沉香,我们同声齐唱鹧鸪词。如今我孤独夜宿在风雨西楼,就是不听悲歌也会涟涟泪垂。
【评点】
这是一首秋夜怀人之作。词人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以委婉曲折的叙述方式,写了男主人公对一位歌女的深深相思之情。周紫芝的词风通常都淡雅温美,清丽婉曲。这首词正符合其词作的一贯风格。
词的上半部分写景。首先描写室内景色。“残红欲尽”,点出时间已是深夜,这时还点着灯,可见主人公一直未眠。下面一句“乍凉秋气满屏帏”,更进一步从感觉凉气满屏帏这一点切入,人已呼之欲出。“乍凉秋气”,一写秋夜之冷,一写人心之寒。这里词人笔法高妙,把客观之景和人的主观感受有机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词人通过眼前所见、亲身所感,把这个秋夜灯火昏暗、凄清萧索的景况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梧桐”两句则又宕开一笔,把镜头从室内转到室外。小窗外,雨打梧桐,一点一滴,如落在人的心上。这样的情景,自然让主人公的相思之情一发而不可收,于是又自然引出“叶叶声声是别离”的感慨。这里词人“故技重施”,客观环境与人的主观感受齐写,为下文作铺垫。
词的下半部分是对往昔的追怀。“调宝瑟”三句回忆往日美好的时光。这里记忆中的欢快之音与上片中离别后的悲凉雨声相呼应,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也正因此,男主人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最后两句,笔锋陡转,又将思绪拉回现实。佳人不再,歌声难闻,在如此寂寥之秋夜,主人公饱受孤寂之苦,于是“不听清歌也泪垂”。结句中的“如今”起了转折作用,使人不由得将过去的欢乐与现在的悲伤进行对比。“不听清歌也泪垂”用否定的语气表达了肯定的意思,惹人深省。
这首词融视觉、感觉、听觉为一处,融主观和客观为一体,哀怨深沉,感人肺腑,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词人妙用对比,以昔日之欢巧衬今日之愁,把一腔愁思表现得凄婉动人,让人读之黯然。

 

踏莎行

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译文】
缠绵离情如漫空飘浮柳丝,漂泊游子似随风飞舞柳絮。离别时,珠泪盈盈空相望默默无语。一条小溪烟笼柳丝万缕,也难以把那远去的兰舟系住。
鸿雁穿过斜阳高飞,烟雾弥漫沙洲草树。到如今离愁郁积多得不可数。且不说明朝要如何思量,只忧愁今宵怎样熬得过去。
【评点】
本篇为送别词。
上片描写离别的伤心痛苦情态,设喻新巧贴切。起篇即连用两个比喻,概括出词人与情人分别时的心境。“情似游丝”,意思是缠绵离情如漫空飘浮柳丝,极为贴切地传达出神魂不定的别绪;“人如飞絮”,意思是漂泊的游子似随风飞舞柳絮,表达了茫然失落的别绪。前两句喻情、喻人,还交代出季节以及情事,比喻新颖,用笔简练,显示出词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泪珠阁定空相觑”,离别时,两双珠泪盈盈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空相望却又默默无语。“空”字用得精妙,表明两人的难舍难分以及伤情都是无用的,流露出词人无奈以及无限的惆怅和凄楚之情。“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承接上句,写足了“空”字,一条小溪烟笼柳丝万缕,也难以系住那远去的兰舟。怨柳树无情,反映了情人的无可奈何。此外,本句也不着痕迹地暗示出两人分别的地点。
下片写别后相思愁情,以凄迷景色渲染气氛。“雁过斜阳,草迷烟渚”,是“兰舟”远去之后眼前的风景,引出下句“如今已是愁无数”。联系下文,可知“如今”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傍晚时分就已被无尽的离愁所折磨,于是词人开始担心晚上怎样熬得过去。词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此意,而是先说一句:“明朝且做莫思量”,然后才说“今宵”,这种手法可谓高妙。词人是以“明朝”句作衬垫,烘托出今晚如何过的离愁别恨。“思量如何过”五个字,其实为“明朝”、“今宵”所共有,词人巧妙地将其分属上下句,其余部分省略。前句“思量”“如何过”,后句“如何过”即是前句所“思量”的,都可以按寻而知。此二句直接抒发离别的愁情,呼应了前面描写的薄暮黯淡景色。


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