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内因分析基本技术
admin
|从基本分析的预测机理说起
一条消息、一项政策、一个供求报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的交易心理,从而使得交易者做出买或卖的最终决定。中国入世了,有人会平掉手中农产品期货多单,因为有人认为入世可能会对国内的农产品价格构成冲击。宏观经济开始向好,有人会因此而买入铜期货,因为铜市场的需求会上升。美国农业部利多的供求报告出台后,有的人会因为报告的利多而平掉手中的黄大豆空单,也有的人会认为“利多出尽”而去建立一份黄大豆的空头头寸,等等。投资大众对影响价格的某一重要因素看法的差异,影响了他们的买卖欲望,买卖的欲望又决定了价格的波动方向。因此基本分析预测市场的最终途径是挖掘和发现市场真实的重要因素,并分析投资大众对这些因素的认知程度,从而得出市场真实的基本面。影响商品的基本面有两种,一种是只为少数人所认知的真实基本面,一种是已经为大多数人所认知的基本面。对价格真正起到作用的往往是前者。
投资大众对市场真实状况的认识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市场的有效程度,也就是说信息是否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取决于投资者能否用科学的、辩证唯物的方法发现真实的基本面有关。一个优秀的市场分析者的主要目标及时提前于投资大众一步(哪怕是半步),去挖掘市场基本面的真正面目。为此,我们需要掌握优秀于别人的方法。
基本分析在商品期货分析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和预测期货价格走势的方法很多,但基本上可划分为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两种。基本分析法是根据商品的供求状况及影响供求的各种因素,来解释和预测商品期货价格走势的分析方法。基本分析者关心的是商品供求因素的变化,这些因素影响并决定了期货价格的变动。技术分析者所关心的并不是所交易的商品,而是价格的表现。相对于技术分析方法来说,基本分析更注重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通常意义上的基本分析法包括以下几种:(一)价值评估法。确定商品的内在价值,并与当前的市场价格相比较,从而判断市场的涨跌。(二)供求分析法。依据商品供求平衡表来确定商品的供求关系,若供大于求,商品价格将下跌;若供不应求则上涨。现今欧美市场分析师大多采用这一方法。(三)因素分析法。严格地说,商品的内在价值无法确切去把握,平衡表也只是对已经发生的供求关系的概括,因素分析也存在判断主观的缺陷。因此,我们应将三者结合起来,点面结合,才能更好地预测和把握市场。
以供求关系基本原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基本分析法,在证券市场中是低效的,但在商品期货中,期货交易是以实物交易为基础的,期货价格与商品现货价格通过交割制度联系起来。期货价格是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通过分析商品供求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也可以帮助期货交易者预测和把握商品期货价格变化的基本趋势。因此,基本分析是预测商品期货价格走势的极其重要的工具。
基本分析比较适合于期货大品种和信息公开有效的市场。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将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结合使用,一般地,基本分析把握市场的中长期走向,通过技术分析方法确定进入市场的时机。
如何进行基本分析
商品期货的基本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市场的走势,即商品的供求发展趋势和影响市场的因素。也就是说,全面的基本分析至少包括供求关系分析和基本因素分析两个部分。通过供求关系分析可以把握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的走向或最终的走向,而因素分析可以把握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的每个发展阶段中的阶段走向。供求分析和因素分析作为基本分析的两个有效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当基本因素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供求的质变。因此,因素分析是供求关系的一种“微分”分析,供求分析是市场各种因素的“积分”分析。仅仅进行供求分析,而不对市场未来将要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就无法揭示供求关系的发展趋势,也无法确定下一步市场即将面临的方向。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的静态的供求关系分析并不能为我们的交易提供多大的指导。比如,有时在市场价格见顶的时候,商品的供求关系仍可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进行基本分析时,因素分析应和供求分析配合使用。我们不能脱离了市场的供求面去分析因素,甚至以因素分析来代替供求分析;也不能用过分重视供求面,而忽略市场因素的量变过程。因此,基本分析者借助供求分析来判断市场的长期趋势,通过因素分析来把握阶段行情。
什么是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法是商品供求变化趋势的一种“微分”分析,作为基本分析方法中的重要手段,它是我们把握市场的直接工具。产生于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各种基本因素影响着和决定着商品的价格,也影响着期货价格。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利多或利空倾向的分析来把握阶段市场走向的方法,就是基本因素分析法。基本因素分析重在分析现在和将来的供求因素,其手段以定性分析为主。
但是,市场中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而且我们还要经常面对不完全有效的市场,因此要掌握所有的供求信息和市场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只能去抓住主要的信息或因素。
因素分析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将影响价格的某些因素的作用过分放大,并依据这些因素所指示的方向进行交易,也就是说,有时使用者会犯这样的错误:主观上突出个别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权重,而忽略其他因素的权重,或者忽略市场供求面的发展趋势。
通过正确的因素分析,可以基本确定阶段市场的运行方向,但对于运行幅度的判断就比较困难了。一般来说,如果将因素分析与市场时间周期分析结合使用,明确市场趋势可能发生转折的时间,就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解决这一问题了。只要把握了市场的方向和这一方向运行的时间,其他问题自然就是次要的了。
之所以将重要因素框定为内因分析的对象,是因为:一、影响商品的内在因素非常多,我们在分析中不能也没有必要穷其所有;二、影响商品价格波动的最重要的一个或数个因素是决定价格变动方向的最为重要的力量,其他虽然存在,但可以忽略。
内因分析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本分析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变种,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首先,内因分析比基本分析更具体,商品的基本分析通常是指供求面的综合分析,但内因分析的对象主要针对影响商品的内在因素。这些内因涵盖影响商品的各种重要因素,不仅包括供求数字,也包括宏观因素、资金因素、政策因素以及市场意外发生的客观存在的重要因素等。也就是说,凡是影响商品下一步变动的重要的因素都是内因分析的对象。东方铜牛网http://www.18caiwang.com但是,内因分析也并不罗列全部的因素,只是有针对性地挑出一些重要因素进行分析。
其次,基本分析倾向于面的分析,内因分析更倾向于点的分析。它是把握某一时点商品价格下一步运行方向的实用的、有效的工具。
另外,通常的基本分析倾向与静态的分析市场,而内因分析更倾向于动态的分析市场。它对商品基本面状态的分析不仅局限于现在的状态,更重点把握未来可能的变化;它对影响商品的某一因素的分析,不仅局限于这一因素对商品影响的重要程度性,还包括这一因素已经被市场消化的程度。以后篇章中的内因量化分析法就是通过统计手段对内因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
由于基本分析是内因分析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讨论内因分析时也需要对基本分析进行一些阐述。
信息、因素以及因素的分类
信息,是指与期货商品有关的数据、消息、事件等。基本因素,一般指能够影响期货走势,导致价格发生变化的信息。大多数信息对市场的影响是极其短暂的。因此,只有那些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商品的供求关系的信息,才可以划归为基本因素。这些因素形成于商品生产、流通、加工等活动中,在一段时间里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可以人为分割出来。通常地,一个基本因素包含数条相关信息(例如,天气因素包括降雨量、气温等信息),而且随着相关信息的变化,基本因素的性质和重要程度也在发生着变化。基本因素可以分为九大类,分别是供应类、需求类、季节周期类、经济形势类、金融货币类、政治事件类、行业政策类、期市政策类、资金类。当然,它们之间常常互相包容。比如,黄大豆市场中的转基因政策实施后,黄大豆进口减少,国内黄大豆供应出现紧张,政策因素因而变成了供应类因素。再比如,在铜期货上,铜的消费需求同经济的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经济形势类因素和需求类因素相互融合。
影响商品期货价格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供应类和需求类因素,它们被称为供求因素,包括所有直接影响或决定商品供求关系的因素。比如,2002年年初全球主要铜产商的联合减产、2002年6月后北半球的干旱,分别导致铜和农作物供应的减少。一般情况下,对于需求弹性较小的大宗农产品来说,供应类因素常常是影响价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以小麦为例,由于小麦需求比较稳定,因此每年产量的多少成为决定价格涨跌的关键。而对于需求弹性较大的铜铝等工业用品来说,由于其供应量变化一般不大(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影响需求的经济形势类因素常常成为决定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季节周期因素是指商品生产消费的季节性规律对期货价格的影响,比如农产品一般在收获期价格低落,金属产品一般在消费旺季价格上涨。经济形势类、金融货币类、政治事件类、行业政策类因素对商品供求关系有着非直接影响,统称为非供求因素,不过,它们从宏观上影响商品的供求变化趋势。期市政策、资金类(包括仓单压力类)因素是通过影响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来直接影响市场价格水平。当然,这九大类因素仍可以分为更多小类别的因素。如,农产品供应类因素包括种植面积因素、生长期天气因素、进口政策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