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高股息策略是长期有效的策略_中信建投证券

2022-07-19 19:57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从海外市场的实践看,高股息策略是一个长期有效的策略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玉龙在进门财经路演认为,高股息策略是持续有效的策略,在市场弱势或震荡市中配置,适用性较高。除此以外,受外资流入、IFRS9策略实施等大形势下,高股息策略有望得到资金青睐。

一、高股息策略的前提

1、高股息政策具备长期有效的基础

在理论层面,根据股利贴现模型,股票价格与股票红利成正比。高股息带来的高额再投资收益,是其高股息策略长期有效的基础。从海外市场的实践看,高股息策略在是一个长期有效的策略。

陆股通持股集中分布在头部,且持股市值前100的个股股息率明显更高,高股息标的备受海外资金青睐。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逐步深化,我们预计未来外资持续流入也将进一步利好高股息策略。

除此以外,随着IFRS9准则的逐步实施,金融工具收益确认方式也发生改变。在新准则下,为避免股价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保险资金在权益资产中会更加侧重对高股息标的的配置,进一步利好高股息策略。

高股息策略除了股息再投资带来的高收益,在中长期还会受益于外资流入与险资增配,我们认为其具备长期有效的基础。

2、高股息策略市场可行性

高股息行业主要分布在金融地产和周期性行业。从总体股息率看,港股股息率全球领先,也高于A股股息率。在A股市场,高股息率股票主要倾向分布在周期性行业,其中,钢铁、银行、房地产、采掘和纺织服装位列前五;而在H股市场,高股息率股票则更多的是在金融地产和公用事业等板块。

为解决高股息策略的使用时机问题,我们对高股息策略指数在A股和港股的表现进行复盘。结果发现:

1)弱市与震荡市时期有效。对于A股市场,市场单边下跌或震荡时,高股息策略更为有效,牛市时期表现相对较弱。而在港股市场,高股息策略则表现出熊市抗跌,牛市不弱的特点。

2)低利率有利于港股市场高股息策略,但在A股市场无明显效果。可能的原因是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同,A股投资者以散户为主,风险偏好相对更高,因此缺乏弹性的高股息股票对A股市场的投资者吸引力相对较小。

对于高股息策略公募产品,目前市场上红利ETF产品多采用完全复制策略,密切跟踪标的指数,力求最小化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对考察过去三年高股息策略公募基金产品的规模和业绩,发现过去三年高股息策略公募基金产品总规模大幅上升,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占比最大。

普通股票型基金在2019年市场上升趋势中表现更好,但被动指数型基金型和增强指数型基金对熊市有较好的抵抗性,在市场下降趋势中表现更为突出。

结合前述分析,建议投资者在当前市场波动较大时,适度采用高股息策略,以增加组合稳定性与标的配置胜率。

使用时有两个注意事项:

1)针对周期性较强的价格驱动行业,需要在价格上行期之前进行配置,并搭配低估值的安全垫:如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正处于低位,中石化市净率处于历史低位,而其股息率却高达11%,因此,在赚取股息收益率的同时,也存在赚取资本利得的机会;

2)而对于商品价格将驱动弱的行业,当市场供需格局良好时,要着重于长期的价值投资:如当前的海螺水泥,该公司供需格局良好,市占率不断提高,企业价值长期提升。

二、高股息策略具备长期有效基础

1、高股息策略是长期有效的策略

股利贴现模型(DDMModel)认为,股价等于企业未来红利的贴现。而股价与其未来各期红利之间的关系。运用DMM贴现模型计算公司股价,是站在长期持股的视角审视公司内在价值是否被市场低估。高股息策略有金融学的理论支撑。

实际投资中,持股的获利主要来自持股红利与资本利得,如果单独仅考虑股利的回报水平而不考虑资本利得,那么股息率作为投资标的将会比DMM更加直接明了:

股息率=每股现金分红()/每股最新价格()

从实践看,高股息策略在长期有效主要有三个原因:

1)高股息股票通常带来高额的再投资收益。高股息股票组合与低股息股票组合在相同的市场中股价收益率差异细微,但是高股息股票会拥有更高的股利再投资收益。

投资者在收到股利分红后会将其再度投入到股市以增加其持股的数量,这会带来股价上涨和持续分红两方面互相促进的收益。

以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为例,沪深300指数只代表“盈利再投入”后的业绩增长;而全收益指数则代表了“盈利再投入”与“分红”所共同带来的业绩增长。

自2008年年末至2019年末,沪深300指数与中证红利指数分别上涨148%、178%,而包含了再投入的沪深300全收益和、中证全收益指数涨幅分别到达了205%、289%,且两者之差逐年扩大的态势。

在海外投资市场,高股息策略已经广泛被市场所接受,作为股票投资者获取收益的重要形式之一,现金股利分红是最为稳定和可靠的收益。

以约翰.涅夫(JohnNev)管理的温莎基金(WindsorFund)为例,作为基金经理其一直坚持“收益有保障”的理念来进行股票投资,在其运作温莎基金的30年间,其平均涨幅每年都超过标普500指数3.15%,股利回报率达到2%。;

2)高股息股票分红后常吸引更多资金涌入,进而出现“填权行情”。能够拥有持续稳定的营业现金流并支付高额分红的公司绝大多数已经处于成熟期,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建立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填权行情”反映出这些高股息公司有着较强高的成长前景,进而推动着更多的资金涌入填权股行情,进一步推动股价上涨。

3)高股息策略可以规避股价下行风险。Gombola和Liu(1993)的研究能够得到高股息策略的另一个作用,通过高股息率股票稳定、确定的分红收益来缓和熊市期间股价下行趋势所带来的投资损失。

通过统计研究期间以及三个不重叠的五年子区间内股票收益率和牛熊市的关系,可以发现,股票收益率与熊市期间的股息率呈正相关,而与牛市呈负相关,给投资带来更为安全的边际。

2、外资持续流入利好高股息策略

外资持股市值达1.27万亿,当前已成A股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随着A股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外资持续增配A股的趋势较为确定。

我们从wind导出按机构汇总的机构持仓数据,截至2019年三季度,外资、保险和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分别为12,738亿元、13,260亿元和12,802亿元。

短短6年时间,外资持有A股的市值增加了11,784亿元,外资持股占A股总市值比例由0.4%上升至2.2%,外资、保险与基金三大机构投资者现已呈三足鼎立态势。

此外A股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从2019年年底到2020年一季度,MSCI收集市场反馈并择时对是否进一步扩大纳入进行全面咨询。

根据此前MSCI咨询征求意见的结果,A股对冲工具不足、股票资金结算周期短、互联互通的假期风险、逐渐向综合交易账户过渡等四方面的问题,是继续扩大纳入的阻碍,且短时间内解决较为困难。

A股、港股和中概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总权重已占三成,而在MSCI全球指数总权重中仅为4.5%。

随着MSCI逐步扩大纳入,中国相关权益占比会逐步增加。因此预计外资持股市值后续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纵观全球市场,A股相对其他市场的吸引力将更加明显,外资持续增配A股的趋势较为确定。

陆股通持股往头部集中,持股市值前100占总持股市值超7成,而且持股市值前100的个股,过去12个月股息率明显更高,表明外资对高股息策略认可度较高。

统计陆股通持股规模发现,陆股通持股市值前100占总持股市值高达71.7%,前101-200占总持股市值的16.3%,201及以后仅占12%。说明陆股通持股往头部集中。

此外,陆股通持股市值前100的个股,过去12个月股息率为1.8%,明显高与持股市值位于101-200和201以后的个股。这表明外资更青睐股息率高的绩优股。

3、IFRS9准则下险资也偏好高股息

2014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IASB)发布了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和套期保值会计的相关会计准则(IFRS9)。

紧接着,我国也开始调整自己的会计准则,并于2017年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在内的三项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

IFRS9准则对金融工具的收益确认方式进行了调整,这一举措有望直接利好高股息率标的。新旧准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金融工具的分类

参考中信建投非银组在《稳健为上,IFRS9对保险公司金融资产重分类影响与预测》报告中的观点,在金融资产分类上,IAS39的分类是规则导向的,金融资产可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这种分类方式缺乏清晰的逻辑依据同时也过于复杂。

而IFRS9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即金融工具类型将由四分类变为三分类。

2)金融资产减值

金融资产减值的处理是IFRS9与IAS39最大的不同。IAS39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式”,有减值的客观证据之后才确认减值损失。这种模式的缺陷是在实践中产生了信用损失的延迟确认的现象,金融危机期间这种缺陷尤为突出。

IFRS9在减值问题上的主要目标是给报表使用者提供关于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采用了前瞻性的“预期损失模式”取代“已发生损失法”,确认预期信用损失且在报告日更新预期损失金额来反映信用风险的变化。

并且IFRS9对所有需要考虑减值的金融资产采用相同的减值处理方法,大大降低了IAS39的复杂程度。

3)公允价值变动的计量方法

在IAS39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有到处置时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才能体现在利润表上,而在新准则下,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不会再影响利润表。

在旧准则下,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占金融资产比例较少,其公允价值变化对利润的影响也较少,且企业能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来调节利润,使利润平滑;而在新准则下,FVTPL(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大大增加且主要以波动更大的权益类投资组成。

经测算,1%的权益类投资收益率变化能导致4.12%的当期利润变化,而旧准则下2017年数据,利润变化敏感度仅为0.57%。在新准则下,上市险企的利润波动或被加大。

因此对于持有大量权益资产的企业而言,如果将股票资产由过去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将会极大地增加报表利润波动性。

所以在新准则下,为了避免对利润表的影响,像保险公司这样持有大量权益资产的企业很可能会增加对高股息率标的的配置,并选择将其划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保险资金仍然有较大的投资权益的空间,高股息率标的将在其影响下持续受益。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社会对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需求持续增大。据统计,2017年全球拥有资产规模排名前20的投资机构中,有一半资金来自保险;其中,日本养老金的规模全球之最,有1.44万亿美元之多。

借此对标中国,现阶段我国社保基金规模仅3400亿美元,但我国人口基数更为庞大,因此未来继续提升的空间很大,而且总量也应该会超越日本。所以,在IFRS9准则生效之后,这类资金有望为高股息率标的带来持续的增量资金。

三、高股息策略可行性分析

1、行业分布:集中在金融地产和周期行业

在总体股息率方面,港股股息率在全球领先,同时显著高于A股股息率。统计过去12个月股息率情况,港股前100平均股息率高达29.6%,远远领先第二名和第三名的A股前100(6.9%)与富时100的(5.5%)。

与此同时,恒生指数平均股息率在全球市场名列前茅,远高于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和创业板指。

在A股市场,高股息率股票主要倾向分布在周期性行业。目前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钢铁、银行、房地产、采掘和纺织服装。

其中钢铁和银行业所占的比重最高,分别达到了3.7%和3.2%,除此之外,剩下的行业基本都维持在2%以下。排名后五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国防军工、通信、综合和电子行业比例偏低,均不高于0.5%。

在H股市场,高股息率股票也更多是在金融地产和公用事业等板块,电讯业名列前茅主要原因是和记电讯。

目前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电讯业(6.5%)、金融业(3.8%)、非必须消费(3.6%)、建筑地产(3.2%)和公用事业(3.0%)。

和记电讯香港股息率高达61.5%,是电讯业平均股息率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剔除后平均股息率仅为3.0%。排名后五的行业则主要是资讯科技业(1.7%)、医疗保健业(1.8%)、必需性消费(2.0%)、原材料业(2.3%)和能源业(2.4%)。

2、适用时机复盘:A股稳中求胜,港股攻守兼备

针对A股和港股市场,我们挑选了两个股息跟踪指数,分别是中证高股息精选指数和恒生高股息率指数R。

这两个指数均为全收益指数,全收益指数隐含了分红再投资这一过程,因此全收益指数相对于普通股票指数来说更能反映投资的真实回报。

中证高股息精选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了100只流动性好、连续分红、股息率高、盈利持续且具有成长性的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并采用股息率加权制成,基日是2004年12月31日。

中证高股息精选指数的成分股由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沪深A股组成:

(1)非ST、*ST股票;

(2)非暂停上市股票;

(3)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且每年现金股息率均大于0。

它可以反映沪深A股市场股息率高、盈利持续且具有成长性的股票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指数样本和权重调整有定期调整和临时调整两种方法。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R是恒生指数公司于2012年12月推出,这项指数包括了最高净股息率的50只于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及/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基期是2007年6月29日。恒生高股息率指数的股息要求是“最少连续三年的现金股息派发记录”。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属于恒生股息累计指数系列,股息累计指数于每个交易日收市后编算及发布,该指数考虑到了投资者从持有的股票可获得的两类回报,即资本利得和股息收益。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R的选股范畴包括所有以香港交易所作第一上市的股份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但并不包括第二上市的股份、外国公司、优先股、债务证券、互惠基金及其他衍生产品。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R的波幅准则为不包括过往一年的历史波幅最高的25%股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指数以2007年6月29日为基准日,以1000为基值。成份股于指数中的比重是根据净股息率分配,从而提升指数的回报率。此外为免指数偏重个别股份,设有百分之十的股份比重上限。

相比于恒生高股息率指数R,恒生高股息率指数未考虑红利再投资,所以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收益率的差距更加明显。

1)高股息策略在市场下行与震荡时期有效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收益率:

市场单边下跌或震荡时,高股息策略防御性更突出。我们在下图以红色标注市场上行阶段,蓝色标注下跌或震荡阶段,红箭头表示高股息策略占优,绿箭头表示并无突出表现。

2007年以来港股共经历了四轮牛熊,高股息策略在港股市场牛市不弱,熊市抗跌。

(1)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香港市场受次贷危机爆发影响,出现大幅调整,恒生指数跌幅高达67%,高股息策略防御属性凸显。

(2)2008年10月到2010年11月:在国内“四万亿”政策刺激下,中国经济走出泥淖,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宽松,恒生指数期间涨幅高达134%,而高股息策略在此期间也表现突出。

(3)2010年11月到2011年10月:欧债危机爆发,港股再次下挫,恒生指数下跌35%,高股息策略在此期间收益保持平稳,能有效保本。

(4)2011年10月到2015年4月:恒生指数温和上涨77%,高股息策略与其走势一致;

(5)2015年4月到2016年2月:受A股股灾影响,港股同样深度调整;

(6)2016年2月到2018年1月:恒生指数在两年间反弹83%,高股息策略同步上涨;

(7)2018年2月到2018年10月:国内去杠杆,经济增速下滑,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加上美联储加息流动性紧缩,恒生指数下跌27%,高股息策略防御属性突出;

(8)2018年11月至今:在内部社会动荡,海外风险高企的冲击下,恒生指数震荡调整,高股息策略保本属性突出。

港股高股息策略在熊市通过股利再投资缓和下跌损失,在熊市中防御属性突出。而在牛市中,由于可以通过再投资的方式增加手中筹码,其组合收益率也更强,总体呈现“牛市不弱,熊市抗跌”的特性。

2)低利率有利于港股市场高股息策略,但在对A股市场无明显效果

港股市场中高股息策略在低利率时期优势较大。因为高股息率股票具有“类固定收益资产”的特点,所以在大多情况下,影响投资者是否购买高股息股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股息率相对债券收益率的吸引力,当股息率相对债券类产品收益率有优势时,买入高股息股票,反之当股息率相对其他债券品种无优势时则卖出高股息股票而买入高收益债券获取超额收益。

换言之高股息股票指数与国债有较为明显的替代效应,这一效应在港股市场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可以看到恒生高股息率指数R超额收益率与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呈“剪刀差”走势,国债收益率在走低的同时恒生高股息指数R在逐渐走高。

与港股市场清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不同,在A股出现了中证高股息指数超额收益率与中国国债收益率有相同走势,即正相关情形。

在2005年到2006年初中国10年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时期中证高股息指数超额收益率基本保持稳定,无明显趋势,在2006-2007年下半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上升趋势中中证高股息指数超额收益率呈下降趋势,与港股情形保持一致。

然而从2011年-2014年4月和2018年3月-2018年10月中证高股息指数和国债收益率走势大体相同,与负相关关系的常理相违背。

所以在A股,低息时期高股息策略占优逻辑在很多时候并不成立,与港股市场相背离,可能的原因是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同,A股投资者以散户为主,风险偏好相对更高,因此缺乏弹性的高股息股票对A股市场的投资者吸引力相对较小。

3、公募产品概况:规模增长快,防御性较好

目前市场上多数红利ETF产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密切跟踪标的指数,力求最小化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

目前市场大部分高股息指数ETF为介于主动和被动之间的SmartBeta产品,其具有风格稳定、选股规则透明等特点,该种产品可以在特定因子上的风险暴露获得长期的超额收益。

目前市场上的的红利指数ETF如工银瑞信深证红利ETF、招商中证红利ETF、易方达中证红利ETF和最早的规模最大的红利ETF即华泰柏瑞红利ETF均采用完全复制策略,通过密切跟踪标的指数,使ETF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按照标的指数的权重比例分散投资于各成分股,力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

过去三年高股息策略公募基金产品总规模大幅度上升,被动指数型基金占比最大。对过去三年高股息策略公募基金产品规模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基金产品总规模在大幅度上升,三年间总规模上升了2.7倍。

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占比最大且增长幅度较大,截至今年规模已达175.3亿元,普通股票型基金三年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在19年规模略有下降但2020年至今规模又增加至34亿元。

而增强指数型基金虽然规模占比在2018年最小仅为13.3%,但三年间增长速度最快,到2020年已达到40.1亿元的规模,占比16%。

应用高股息策略的公募产品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在牛市表现更好,而被动指数型基金型和增强指数型基金在熊市与震荡市防御性更突出,与3.2中的分析一致。

在2018年的熊市,普通股票型基金在三种基金类型中表现最差,但相对沪深300有超额收益率11.1%。被动指数型基金在2018年熊市中表现最好,跑赢大盘22.3%。

2019年牛市中,表现最好的为普通股票型基金,跑输大盘2.1个百分点,被动和增强指数型基金表现较弱,分别跑输沪深300指数28.2%和27.7%。

牛市中普通股票型基金表现更好,而被动型和增强指数型基金对熊市有较好的抵抗性。2020年至今市场波动剧烈,普通股票型基金表现最优,跑赢大盘3%,被动指数型基金表现最差。

四、高股息标的两维度筛选

前面分析高股息策略是持续有效的策略,在市场弱势或震荡市中配置,适用性较高。除此以外,受外资流入、IFRS9策略实施等大形势下,高股息策略有望得到资金青睐。

当前利率不断下行,部分机构在大类资产配置上,也更加偏好高股息相关的标的。我们建议投资者在当前市场适度采用高股息策略,增加组合的稳定性与标的配置胜率。

维度一:A+H高分红且低估值个股

高股息策略配置标的在选择时需要格外关注市场价格状态与长期投资前景。针对周期性较强的价格驱动行业,需要在价格上行期之前进行配置,并搭配低估值的安全垫:如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正处于低位,中石化市净率处于历史低位,而其股息率却高达11%。

因此,在赚取股息收益率的同时,也存在赚取资本利得的机会;而对于商品价格将驱动弱的行业,当市场供需格局良好时,要着重于长期的价值投资:如当前的海螺水泥,该公司供需格局良好,市占率不断提高,企业价值长期提升。结合行业进行比较,我们对高股息个股配置的建议和筛选如下。

(1)券商行业:A股溢价率创历史新高,整体股息率在3.6%左右。龙头港股居于0.9-1PB,净资产收益率在7.5%和8.5%之间。

个股上,中信证券半年报进一步扩大其在IPO、资管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华泰证券的并购业务和财富管理有显著优势,而2017年底投行大幅度降低了股票质押,所以历史包袱较小。

除此以外,华泰还发行了GDR用以补充资本金,资本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保险行业:在H股,保险的溢价率创历史新高,所以主要超配中国平安。个股配置上,我们同样建议关注中国国寿、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

(3)银行地产:行业股息率5%-6%,工商银行目前港股PB为0.65,ROE为13%,股息率5.3%。除此以外,我们还建议特别关注建设银行。该板块目前受LPR降低于经济下行影响,叠加不良与息差压力,行业估值处于16年初熔断后的历史新低点。

(4)医药行业:复星医药值得关注,上海医药估值处于底部且与基本面基本匹配,10%ROE和0.9倍港股的PB。

(5)周期性行业(煤炭石油等):行业股息率5%以上,这些上游行业周期性较强,虽然目前经济还处在中期下行阶段,但利好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内龙头公司仍持有充足现金流,PB目前处于底部,性价比仍然存在。

(6)交通运输行业:疫情冲击严重,航空公司仍需观望。基建方面西部地区起色较大,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仍然较大。

(7)汽车行业:广汽集团目前港股PB为1.0,ROE为12%,估值见底;长城汽车业绩下滑,整体行业较为不景气。

维度二:关注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均良好、近3年持续分红且近12个月股息超过3%的公司

为成功挑选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均良好高股息公司,我们综合考虑企业最近12个月股息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性现金流等情况,设置的筛选条件为:

(1)股息率大于等于3%;(2)ROE(TTM)大于等于10%;(3)2019Q3归母净利润增速(TTM)大于等于20%;(4)并且过去三年需要持续分红;(5)最近一期经营性现金流入净额为正。

文章主要内容为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玉龙在进门财经路演核心观点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股息红利 频道

高股息策略是长期有效的策略_中信建投证券

admin

|

从海外市场的实践看,高股息策略是一个长期有效的策略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玉龙在进门财经路演认为,高股息策略是持续有效的策略,在市场弱势或震荡市中配置,适用性较高。除此以外,受外资流入、IFRS9策略实施等大形势下,高股息策略有望得到资金青睐。

一、高股息策略的前提

1、高股息政策具备长期有效的基础

在理论层面,根据股利贴现模型,股票价格与股票红利成正比。高股息带来的高额再投资收益,是其高股息策略长期有效的基础。从海外市场的实践看,高股息策略在是一个长期有效的策略。

陆股通持股集中分布在头部,且持股市值前100的个股股息率明显更高,高股息标的备受海外资金青睐。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逐步深化,我们预计未来外资持续流入也将进一步利好高股息策略。

除此以外,随着IFRS9准则的逐步实施,金融工具收益确认方式也发生改变。在新准则下,为避免股价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保险资金在权益资产中会更加侧重对高股息标的的配置,进一步利好高股息策略。

高股息策略除了股息再投资带来的高收益,在中长期还会受益于外资流入与险资增配,我们认为其具备长期有效的基础。

2、高股息策略市场可行性

高股息行业主要分布在金融地产和周期性行业。从总体股息率看,港股股息率全球领先,也高于A股股息率。在A股市场,高股息率股票主要倾向分布在周期性行业,其中,钢铁、银行、房地产、采掘和纺织服装位列前五;而在H股市场,高股息率股票则更多的是在金融地产和公用事业等板块。

为解决高股息策略的使用时机问题,我们对高股息策略指数在A股和港股的表现进行复盘。结果发现:

1)弱市与震荡市时期有效。对于A股市场,市场单边下跌或震荡时,高股息策略更为有效,牛市时期表现相对较弱。而在港股市场,高股息策略则表现出熊市抗跌,牛市不弱的特点。

2)低利率有利于港股市场高股息策略,但在A股市场无明显效果。可能的原因是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同,A股投资者以散户为主,风险偏好相对更高,因此缺乏弹性的高股息股票对A股市场的投资者吸引力相对较小。

对于高股息策略公募产品,目前市场上红利ETF产品多采用完全复制策略,密切跟踪标的指数,力求最小化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对考察过去三年高股息策略公募基金产品的规模和业绩,发现过去三年高股息策略公募基金产品总规模大幅上升,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占比最大。

普通股票型基金在2019年市场上升趋势中表现更好,但被动指数型基金型和增强指数型基金对熊市有较好的抵抗性,在市场下降趋势中表现更为突出。

结合前述分析,建议投资者在当前市场波动较大时,适度采用高股息策略,以增加组合稳定性与标的配置胜率。

使用时有两个注意事项:

1)针对周期性较强的价格驱动行业,需要在价格上行期之前进行配置,并搭配低估值的安全垫:如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正处于低位,中石化市净率处于历史低位,而其股息率却高达11%,因此,在赚取股息收益率的同时,也存在赚取资本利得的机会;

2)而对于商品价格将驱动弱的行业,当市场供需格局良好时,要着重于长期的价值投资:如当前的海螺水泥,该公司供需格局良好,市占率不断提高,企业价值长期提升。

二、高股息策略具备长期有效基础

1、高股息策略是长期有效的策略

股利贴现模型(DDMModel)认为,股价等于企业未来红利的贴现。而股价与其未来各期红利之间的关系。运用DMM贴现模型计算公司股价,是站在长期持股的视角审视公司内在价值是否被市场低估。高股息策略有金融学的理论支撑。

实际投资中,持股的获利主要来自持股红利与资本利得,如果单独仅考虑股利的回报水平而不考虑资本利得,那么股息率作为投资标的将会比DMM更加直接明了:

股息率=每股现金分红()/每股最新价格()

从实践看,高股息策略在长期有效主要有三个原因:

1)高股息股票通常带来高额的再投资收益。高股息股票组合与低股息股票组合在相同的市场中股价收益率差异细微,但是高股息股票会拥有更高的股利再投资收益。

投资者在收到股利分红后会将其再度投入到股市以增加其持股的数量,这会带来股价上涨和持续分红两方面互相促进的收益。

以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为例,沪深300指数只代表“盈利再投入”后的业绩增长;而全收益指数则代表了“盈利再投入”与“分红”所共同带来的业绩增长。

自2008年年末至2019年末,沪深300指数与中证红利指数分别上涨148%、178%,而包含了再投入的沪深300全收益和、中证全收益指数涨幅分别到达了205%、289%,且两者之差逐年扩大的态势。

在海外投资市场,高股息策略已经广泛被市场所接受,作为股票投资者获取收益的重要形式之一,现金股利分红是最为稳定和可靠的收益。

以约翰.涅夫(JohnNev)管理的温莎基金(WindsorFund)为例,作为基金经理其一直坚持“收益有保障”的理念来进行股票投资,在其运作温莎基金的30年间,其平均涨幅每年都超过标普500指数3.15%,股利回报率达到2%。;

2)高股息股票分红后常吸引更多资金涌入,进而出现“填权行情”。能够拥有持续稳定的营业现金流并支付高额分红的公司绝大多数已经处于成熟期,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建立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填权行情”反映出这些高股息公司有着较强高的成长前景,进而推动着更多的资金涌入填权股行情,进一步推动股价上涨。

3)高股息策略可以规避股价下行风险。Gombola和Liu(1993)的研究能够得到高股息策略的另一个作用,通过高股息率股票稳定、确定的分红收益来缓和熊市期间股价下行趋势所带来的投资损失。

通过统计研究期间以及三个不重叠的五年子区间内股票收益率和牛熊市的关系,可以发现,股票收益率与熊市期间的股息率呈正相关,而与牛市呈负相关,给投资带来更为安全的边际。

2、外资持续流入利好高股息策略

外资持股市值达1.27万亿,当前已成A股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随着A股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外资持续增配A股的趋势较为确定。

我们从wind导出按机构汇总的机构持仓数据,截至2019年三季度,外资、保险和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分别为12,738亿元、13,260亿元和12,802亿元。

短短6年时间,外资持有A股的市值增加了11,784亿元,外资持股占A股总市值比例由0.4%上升至2.2%,外资、保险与基金三大机构投资者现已呈三足鼎立态势。

此外A股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从2019年年底到2020年一季度,MSCI收集市场反馈并择时对是否进一步扩大纳入进行全面咨询。

根据此前MSCI咨询征求意见的结果,A股对冲工具不足、股票资金结算周期短、互联互通的假期风险、逐渐向综合交易账户过渡等四方面的问题,是继续扩大纳入的阻碍,且短时间内解决较为困难。

A股、港股和中概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总权重已占三成,而在MSCI全球指数总权重中仅为4.5%。

随着MSCI逐步扩大纳入,中国相关权益占比会逐步增加。因此预计外资持股市值后续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纵观全球市场,A股相对其他市场的吸引力将更加明显,外资持续增配A股的趋势较为确定。

陆股通持股往头部集中,持股市值前100占总持股市值超7成,而且持股市值前100的个股,过去12个月股息率明显更高,表明外资对高股息策略认可度较高。

统计陆股通持股规模发现,陆股通持股市值前100占总持股市值高达71.7%,前101-200占总持股市值的16.3%,201及以后仅占12%。说明陆股通持股往头部集中。

此外,陆股通持股市值前100的个股,过去12个月股息率为1.8%,明显高与持股市值位于101-200和201以后的个股。这表明外资更青睐股息率高的绩优股。

3、IFRS9准则下险资也偏好高股息

2014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IASB)发布了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和套期保值会计的相关会计准则(IFRS9)。

紧接着,我国也开始调整自己的会计准则,并于2017年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在内的三项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

IFRS9准则对金融工具的收益确认方式进行了调整,这一举措有望直接利好高股息率标的。新旧准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金融工具的分类

参考中信建投非银组在《稳健为上,IFRS9对保险公司金融资产重分类影响与预测》报告中的观点,在金融资产分类上,IAS39的分类是规则导向的,金融资产可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这种分类方式缺乏清晰的逻辑依据同时也过于复杂。

而IFRS9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即金融工具类型将由四分类变为三分类。

2)金融资产减值

金融资产减值的处理是IFRS9与IAS39最大的不同。IAS39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式”,有减值的客观证据之后才确认减值损失。这种模式的缺陷是在实践中产生了信用损失的延迟确认的现象,金融危机期间这种缺陷尤为突出。

IFRS9在减值问题上的主要目标是给报表使用者提供关于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采用了前瞻性的“预期损失模式”取代“已发生损失法”,确认预期信用损失且在报告日更新预期损失金额来反映信用风险的变化。

并且IFRS9对所有需要考虑减值的金融资产采用相同的减值处理方法,大大降低了IAS39的复杂程度。

3)公允价值变动的计量方法

在IAS39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有到处置时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才能体现在利润表上,而在新准则下,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不会再影响利润表。

在旧准则下,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占金融资产比例较少,其公允价值变化对利润的影响也较少,且企业能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来调节利润,使利润平滑;而在新准则下,FVTPL(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大大增加且主要以波动更大的权益类投资组成。

经测算,1%的权益类投资收益率变化能导致4.12%的当期利润变化,而旧准则下2017年数据,利润变化敏感度仅为0.57%。在新准则下,上市险企的利润波动或被加大。

因此对于持有大量权益资产的企业而言,如果将股票资产由过去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将会极大地增加报表利润波动性。

所以在新准则下,为了避免对利润表的影响,像保险公司这样持有大量权益资产的企业很可能会增加对高股息率标的的配置,并选择将其划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保险资金仍然有较大的投资权益的空间,高股息率标的将在其影响下持续受益。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社会对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需求持续增大。据统计,2017年全球拥有资产规模排名前20的投资机构中,有一半资金来自保险;其中,日本养老金的规模全球之最,有1.44万亿美元之多。

借此对标中国,现阶段我国社保基金规模仅3400亿美元,但我国人口基数更为庞大,因此未来继续提升的空间很大,而且总量也应该会超越日本。所以,在IFRS9准则生效之后,这类资金有望为高股息率标的带来持续的增量资金。

三、高股息策略可行性分析

1、行业分布:集中在金融地产和周期行业

在总体股息率方面,港股股息率在全球领先,同时显著高于A股股息率。统计过去12个月股息率情况,港股前100平均股息率高达29.6%,远远领先第二名和第三名的A股前100(6.9%)与富时100的(5.5%)。

与此同时,恒生指数平均股息率在全球市场名列前茅,远高于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和创业板指。

在A股市场,高股息率股票主要倾向分布在周期性行业。目前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钢铁、银行、房地产、采掘和纺织服装。

其中钢铁和银行业所占的比重最高,分别达到了3.7%和3.2%,除此之外,剩下的行业基本都维持在2%以下。排名后五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国防军工、通信、综合和电子行业比例偏低,均不高于0.5%。

在H股市场,高股息率股票也更多是在金融地产和公用事业等板块,电讯业名列前茅主要原因是和记电讯。

目前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电讯业(6.5%)、金融业(3.8%)、非必须消费(3.6%)、建筑地产(3.2%)和公用事业(3.0%)。

和记电讯香港股息率高达61.5%,是电讯业平均股息率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剔除后平均股息率仅为3.0%。排名后五的行业则主要是资讯科技业(1.7%)、医疗保健业(1.8%)、必需性消费(2.0%)、原材料业(2.3%)和能源业(2.4%)。

2、适用时机复盘:A股稳中求胜,港股攻守兼备

针对A股和港股市场,我们挑选了两个股息跟踪指数,分别是中证高股息精选指数和恒生高股息率指数R。

这两个指数均为全收益指数,全收益指数隐含了分红再投资这一过程,因此全收益指数相对于普通股票指数来说更能反映投资的真实回报。

中证高股息精选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了100只流动性好、连续分红、股息率高、盈利持续且具有成长性的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并采用股息率加权制成,基日是2004年12月31日。

中证高股息精选指数的成分股由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沪深A股组成:

(1)非ST、*ST股票;

(2)非暂停上市股票;

(3)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且每年现金股息率均大于0。

它可以反映沪深A股市场股息率高、盈利持续且具有成长性的股票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指数样本和权重调整有定期调整和临时调整两种方法。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R是恒生指数公司于2012年12月推出,这项指数包括了最高净股息率的50只于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及/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基期是2007年6月29日。恒生高股息率指数的股息要求是“最少连续三年的现金股息派发记录”。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属于恒生股息累计指数系列,股息累计指数于每个交易日收市后编算及发布,该指数考虑到了投资者从持有的股票可获得的两类回报,即资本利得和股息收益。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R的选股范畴包括所有以香港交易所作第一上市的股份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但并不包括第二上市的股份、外国公司、优先股、债务证券、互惠基金及其他衍生产品。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R的波幅准则为不包括过往一年的历史波幅最高的25%股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指数以2007年6月29日为基准日,以1000为基值。成份股于指数中的比重是根据净股息率分配,从而提升指数的回报率。此外为免指数偏重个别股份,设有百分之十的股份比重上限。

相比于恒生高股息率指数R,恒生高股息率指数未考虑红利再投资,所以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收益率的差距更加明显。

1)高股息策略在市场下行与震荡时期有效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收益率:

市场单边下跌或震荡时,高股息策略防御性更突出。我们在下图以红色标注市场上行阶段,蓝色标注下跌或震荡阶段,红箭头表示高股息策略占优,绿箭头表示并无突出表现。

2007年以来港股共经历了四轮牛熊,高股息策略在港股市场牛市不弱,熊市抗跌。

(1)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香港市场受次贷危机爆发影响,出现大幅调整,恒生指数跌幅高达67%,高股息策略防御属性凸显。

(2)2008年10月到2010年11月:在国内“四万亿”政策刺激下,中国经济走出泥淖,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宽松,恒生指数期间涨幅高达134%,而高股息策略在此期间也表现突出。

(3)2010年11月到2011年10月:欧债危机爆发,港股再次下挫,恒生指数下跌35%,高股息策略在此期间收益保持平稳,能有效保本。

(4)2011年10月到2015年4月:恒生指数温和上涨77%,高股息策略与其走势一致;

(5)2015年4月到2016年2月:受A股股灾影响,港股同样深度调整;

(6)2016年2月到2018年1月:恒生指数在两年间反弹83%,高股息策略同步上涨;

(7)2018年2月到2018年10月:国内去杠杆,经济增速下滑,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加上美联储加息流动性紧缩,恒生指数下跌27%,高股息策略防御属性突出;

(8)2018年11月至今:在内部社会动荡,海外风险高企的冲击下,恒生指数震荡调整,高股息策略保本属性突出。

港股高股息策略在熊市通过股利再投资缓和下跌损失,在熊市中防御属性突出。而在牛市中,由于可以通过再投资的方式增加手中筹码,其组合收益率也更强,总体呈现“牛市不弱,熊市抗跌”的特性。

2)低利率有利于港股市场高股息策略,但在对A股市场无明显效果

港股市场中高股息策略在低利率时期优势较大。因为高股息率股票具有“类固定收益资产”的特点,所以在大多情况下,影响投资者是否购买高股息股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股息率相对债券收益率的吸引力,当股息率相对债券类产品收益率有优势时,买入高股息股票,反之当股息率相对其他债券品种无优势时则卖出高股息股票而买入高收益债券获取超额收益。

换言之高股息股票指数与国债有较为明显的替代效应,这一效应在港股市场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可以看到恒生高股息率指数R超额收益率与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呈“剪刀差”走势,国债收益率在走低的同时恒生高股息指数R在逐渐走高。

与港股市场清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不同,在A股出现了中证高股息指数超额收益率与中国国债收益率有相同走势,即正相关情形。

在2005年到2006年初中国10年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时期中证高股息指数超额收益率基本保持稳定,无明显趋势,在2006-2007年下半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上升趋势中中证高股息指数超额收益率呈下降趋势,与港股情形保持一致。

然而从2011年-2014年4月和2018年3月-2018年10月中证高股息指数和国债收益率走势大体相同,与负相关关系的常理相违背。

所以在A股,低息时期高股息策略占优逻辑在很多时候并不成立,与港股市场相背离,可能的原因是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同,A股投资者以散户为主,风险偏好相对更高,因此缺乏弹性的高股息股票对A股市场的投资者吸引力相对较小。

3、公募产品概况:规模增长快,防御性较好

目前市场上多数红利ETF产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密切跟踪标的指数,力求最小化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

目前市场大部分高股息指数ETF为介于主动和被动之间的SmartBeta产品,其具有风格稳定、选股规则透明等特点,该种产品可以在特定因子上的风险暴露获得长期的超额收益。

目前市场上的的红利指数ETF如工银瑞信深证红利ETF、招商中证红利ETF、易方达中证红利ETF和最早的规模最大的红利ETF即华泰柏瑞红利ETF均采用完全复制策略,通过密切跟踪标的指数,使ETF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按照标的指数的权重比例分散投资于各成分股,力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

过去三年高股息策略公募基金产品总规模大幅度上升,被动指数型基金占比最大。对过去三年高股息策略公募基金产品规模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基金产品总规模在大幅度上升,三年间总规模上升了2.7倍。

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占比最大且增长幅度较大,截至今年规模已达175.3亿元,普通股票型基金三年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在19年规模略有下降但2020年至今规模又增加至34亿元。

而增强指数型基金虽然规模占比在2018年最小仅为13.3%,但三年间增长速度最快,到2020年已达到40.1亿元的规模,占比16%。

应用高股息策略的公募产品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在牛市表现更好,而被动指数型基金型和增强指数型基金在熊市与震荡市防御性更突出,与3.2中的分析一致。

在2018年的熊市,普通股票型基金在三种基金类型中表现最差,但相对沪深300有超额收益率11.1%。被动指数型基金在2018年熊市中表现最好,跑赢大盘22.3%。

2019年牛市中,表现最好的为普通股票型基金,跑输大盘2.1个百分点,被动和增强指数型基金表现较弱,分别跑输沪深300指数28.2%和27.7%。

牛市中普通股票型基金表现更好,而被动型和增强指数型基金对熊市有较好的抵抗性。2020年至今市场波动剧烈,普通股票型基金表现最优,跑赢大盘3%,被动指数型基金表现最差。

四、高股息标的两维度筛选

前面分析高股息策略是持续有效的策略,在市场弱势或震荡市中配置,适用性较高。除此以外,受外资流入、IFRS9策略实施等大形势下,高股息策略有望得到资金青睐。

当前利率不断下行,部分机构在大类资产配置上,也更加偏好高股息相关的标的。我们建议投资者在当前市场适度采用高股息策略,增加组合的稳定性与标的配置胜率。

维度一:A+H高分红且低估值个股

高股息策略配置标的在选择时需要格外关注市场价格状态与长期投资前景。针对周期性较强的价格驱动行业,需要在价格上行期之前进行配置,并搭配低估值的安全垫:如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正处于低位,中石化市净率处于历史低位,而其股息率却高达11%。

因此,在赚取股息收益率的同时,也存在赚取资本利得的机会;而对于商品价格将驱动弱的行业,当市场供需格局良好时,要着重于长期的价值投资:如当前的海螺水泥,该公司供需格局良好,市占率不断提高,企业价值长期提升。结合行业进行比较,我们对高股息个股配置的建议和筛选如下。

(1)券商行业:A股溢价率创历史新高,整体股息率在3.6%左右。龙头港股居于0.9-1PB,净资产收益率在7.5%和8.5%之间。

个股上,中信证券半年报进一步扩大其在IPO、资管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华泰证券的并购业务和财富管理有显著优势,而2017年底投行大幅度降低了股票质押,所以历史包袱较小。

除此以外,华泰还发行了GDR用以补充资本金,资本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保险行业:在H股,保险的溢价率创历史新高,所以主要超配中国平安。个股配置上,我们同样建议关注中国国寿、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

(3)银行地产:行业股息率5%-6%,工商银行目前港股PB为0.65,ROE为13%,股息率5.3%。除此以外,我们还建议特别关注建设银行。该板块目前受LPR降低于经济下行影响,叠加不良与息差压力,行业估值处于16年初熔断后的历史新低点。

(4)医药行业:复星医药值得关注,上海医药估值处于底部且与基本面基本匹配,10%ROE和0.9倍港股的PB。

(5)周期性行业(煤炭石油等):行业股息率5%以上,这些上游行业周期性较强,虽然目前经济还处在中期下行阶段,但利好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内龙头公司仍持有充足现金流,PB目前处于底部,性价比仍然存在。

(6)交通运输行业:疫情冲击严重,航空公司仍需观望。基建方面西部地区起色较大,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仍然较大。

(7)汽车行业:广汽集团目前港股PB为1.0,ROE为12%,估值见底;长城汽车业绩下滑,整体行业较为不景气。

维度二:关注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均良好、近3年持续分红且近12个月股息超过3%的公司

为成功挑选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均良好高股息公司,我们综合考虑企业最近12个月股息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性现金流等情况,设置的筛选条件为:

(1)股息率大于等于3%;(2)ROE(TTM)大于等于10%;(3)2019Q3归母净利润增速(TTM)大于等于20%;(4)并且过去三年需要持续分红;(5)最近一期经营性现金流入净额为正。

文章主要内容为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玉龙在进门财经路演核心观点


股息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