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的宋词赏析《贺新郎》《虞美人》
admin
|贺新郎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译文】
黄莺声声把我惊醒,傍晚窗外的绿苔藓上,飘落下残花无数。这些残花又被吹尽无人看见,只有垂杨枝条在风中自舞。雾霭渐透暖意、天气初回夏暑。我重找画有明月的宝扇,扇面已布满灰土,却还隐约能见上有乘鸾仙女。霎时旧恨涌上心头,竟然会如此急切、唐突。
我梦断江南漂泊江渚,白浪滔天,绿水频涨,半空中弥漫烟云细雨。这楼前的江波情意无限,可有谁能采花寄给我?我只能怅望缓缓行进的舟舆。万里云帆何时才能到?我放眼目送北飞的鸿雁,视线却又被千山横阻。谁能为我,唱一曲《金缕》?
【评点】
这首词抒写相思之情和人生之慨,是词人早期的作品。
上片写景。开篇三句写静景,从中可见词人清幽的心境。午睡初醒,莺语间关,日落西山。凭窗远眺,但见苍苔成片,落红满地,一片幽寂之景。“吹尽”两句,静中有动,仍是写庭院之景。“自”字,写四周无人,一片寂寥,这是主人公孤寂心境的写照。“渐暖霭”三句,写天气变暖,引出下文的“宝扇重寻”、“乘鸾女”。至此,主人公终于触景生情,生发了对逝去青春的叹惋。这一片,层层深入,连贯自然。“惊”写瞬息间的情态,生动传神;“遽”言“旧恨”之强烈,用语精简,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下片言情。“江南”三句是词人的想象之景。江南是昔日词人和佳人欢聚的地方,但现在人事全非,当年的乐事在今日看来也成了“旧恨”。“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情景交融,极言离愁之深、广。“无限”三句,视角转换,写词人想象佳人登高眺远,采以寄相思。可怎奈自己四处漂泊,居无定所,锦书难寄,佳人只能独自怅望江天。“万里”两句,既是写词人,也是写佳人,写自己盼“帆”归,写佳人盼“帆”到,两人都目送归鸿,阻隔万水千山,这几句把思念之情抒发到了极致。结尾两句抒发年华虚度的感慨。
这首词清丽自然,意切情深,含蓄哀婉,当时就已经广为传唱。
虞美人
叶梦得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译文】
落花已经在风中飞舞,又送走黄昏时下的小雨。早晨起来半个院子都是落红,只有蛛网游丝,千缕万缕缭绕在晴空。
在花下殷勤和友人携手,劝他们痛饮杯中美酒。美人啊不要紧皱双眉,我也和你一样多情,无奈又到酒筵要散之时。
【评点】
本篇为暮春伤怀之词,表现了惜花伤春、流连光景的情思。
词的上片写景,而景中有情。“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二句,颇有新意,词人不说风雨无情,摧残落花,而以落花为主语,言落花在风中飞舞,又送走黄昏时下的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早晨起来半个院子都是落花,这样的情景很容易触发愁情,但词人又添一句“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只有蛛网游丝,千缕万缕缭绕在晴空,使词境随物象扬起,有了明朗舒展的感觉,音调随之高亢起来。
下片抒发了词人的相思之情,可谓情真意切。“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二句,直接点出词意,描写了词人雨后在花下殷勤和友人携手痛饮的情景。前句虽简练,却极富形象性,使人仿佛亲眼看到词人这位主人殷勤地拉着幹誉、才卿入座的场面;后句颇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境,既写出词人殷勤劝饮的好客之情,又显出豪放的词情,可谓一举两得。“美人不用敛蛾眉”,词人劝慰美人不要紧皱双眉。此处的“美人”是指陪酒的侍女或者歌妓。古时达官贵人、风雅之士饮酒时,多有侍女或歌妓陪酒。词人设身处地,巧语宽慰“美人”,实则和其一样有悲欢之感。下一句“我亦多情”点出此意,意为我也和你一样多情,同时承接上句,点出美人蹙眉的原因,是因为多情。“无奈酒阑时”表明此时的情景,这也是“我”与“美人”多情的原因,因为无奈又到酒筵要散之时。酒宴散场,意味着人散,人散必会触动留恋、惜别的情怀,所以美人敛起蛾眉,词人因而也受到感染。
全词意境清朗高旷,笔调简淡而有雄浑气韵。不作婉娈、绮艳之语,情悲而不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