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诗词 > 名家 > 正文

赵令畤的词《蝶恋花》 赏析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蝶恋花

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译文】
春风漫卷柳絮寒气将尽,满天空花粉飘香,落花纷纷天天红成阵。残酒未消又被新酒困,今春的愁恨比昨春更甚。
莺飞蝶去他的去处无处问。独倚高楼望江水,两眼望穿也不见双鲤传书信。撩乱双眼心中烦闷,斜阳西下又已到黄昏。
【评点】
这首词选取常见的伤春怀人的题材,以惜花抒写离愁,以暮色烘托杳无音信的烦闷,用细腻的笔法营造出哀婉凄楚的意境,做到了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赞此词:“妙在写情语,语不在多,而情更无穷。”
上片以惜花抒写离愁。“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三句首先描绘出晚春时节落花飘散的景象。尤其是“坠粉飘香”一句,不仅写出了春风吹来,花瓣飘散之景,还写出了沁人心脾的花香,让人从视觉、嗅觉两方面感知到这样一个场景。词人在这里虽然只是描写晚春之景,却有无尽的惜春之意蕴涵其中。“新酒”二句笔锋一转,由侧面写情转为直接抒情,同时从惜春之情过渡到怀人之愁。而“新酒又添残酒困”一句,指明了因愁而借酒浇愁,没想到愁更愁,从而强化了怀人之愁。“今春不减前春恨”中“不减”二字以回旋的写法,使得语气更加哀婉,指出离愁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丝毫减退,反而更加深重。
下片写由于音信断绝而愁上加愁。“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三句,写蝴蝶、黄莺都纷纷飞往别处,旁边空无一人,只有自己独自倚靠高楼,呆呆地凝望一江碧水。“恼乱横波秋一寸”句写黄昏的景色在眼前显得纷繁缭乱,从而又一次触动了主人公的愁绪。“斜阳只与黄昏近”一句紧接“恼乱”句,一改别的词以夕阳下的景色衬托离愁的写法,写眼看着白天又将逝去,就像春天即将逝去一样,让人不禁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虽没有明说愁绪,愁绪却显得更加深重,无法排遣。

蝶恋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译文】
想减一件罗衣寒气还未去。不愿卷起珠帘,独自一人待在闺房深处。不知红杏枝头花还有多少?泪流不断只恨绵绵清明雨。
整天面对沉香青烟缕缕,昨夜酒醉迟迟未醒,满怀惆怅恼恨春已去。飞燕又将他的归信耽误,只好凝望屏风上的西江路。
【评点】
这首闺怨词篇幅虽短,但暗寄深怀,风格清俊,高雅脱俗,颇具特色。
词的上半部分写景。开始三句是对人物的动态描写,烘托女主人公初春的心理状态。冬去春来,乍暖还寒,因此,本已想减掉几件衣服的佳人不得不慎重考虑,还是晚些时候再减衣衫吧!“寒”字一方面写气候之寒,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女主人公由于把握不准气候的冷暖变化而最难将息之情。“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二句以景写情,通过刻画珠帘后面佳人自怜的情景,直观地摹写出了佳人愁闷烦恼之态,从而折射出了她内心的苦闷。这三句并未从深处着笔,但曲笔写情,亦使我们感受到了女主人公深深的落寞、惆怅。“红杏”两句,是对无情风雨摧残花朵的怨语,“花几许”一句是一个反问,突出女主人公对花的关切。至“啼痕”句,人花莫辨,写花残,更叹人生如花,最后同样会含泪凋零,化作尘埃。
词的下半部分写心绪。开始三句,笔锋一转,写女主人公心中的苦闷、凄凉。深闺之中,整日与她相对的只有一缕缕的沉香,她借酒消愁,反而愁上添愁。“恼破”一句总写,使伤春的愁绪达到高潮。最后两句交代女主人公愁绪深沉的原因——怀远念归。词人在这里并不明写离人音书断绝,而是借物言情,移情于燕,笔意深婉,而且用一个“又”字突出两人分别时间之长。百无聊赖之时,女主人公只有空对着屏风,黯然神伤,这样的情景又让她回想起昔日离别时爱人消失于西江路上的情景,哀怨绵长。
这首词言情写景,含蓄深婉。最后一句情景交融、虚实相间,意境幽深、情思浩渺,确是难得的佳句。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赵令畤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名家 频道

赵令畤的词《蝶恋花》 赏析

admin

|

蝶恋花

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译文】
春风漫卷柳絮寒气将尽,满天空花粉飘香,落花纷纷天天红成阵。残酒未消又被新酒困,今春的愁恨比昨春更甚。
莺飞蝶去他的去处无处问。独倚高楼望江水,两眼望穿也不见双鲤传书信。撩乱双眼心中烦闷,斜阳西下又已到黄昏。
【评点】
这首词选取常见的伤春怀人的题材,以惜花抒写离愁,以暮色烘托杳无音信的烦闷,用细腻的笔法营造出哀婉凄楚的意境,做到了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赞此词:“妙在写情语,语不在多,而情更无穷。”
上片以惜花抒写离愁。“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三句首先描绘出晚春时节落花飘散的景象。尤其是“坠粉飘香”一句,不仅写出了春风吹来,花瓣飘散之景,还写出了沁人心脾的花香,让人从视觉、嗅觉两方面感知到这样一个场景。词人在这里虽然只是描写晚春之景,却有无尽的惜春之意蕴涵其中。“新酒”二句笔锋一转,由侧面写情转为直接抒情,同时从惜春之情过渡到怀人之愁。而“新酒又添残酒困”一句,指明了因愁而借酒浇愁,没想到愁更愁,从而强化了怀人之愁。“今春不减前春恨”中“不减”二字以回旋的写法,使得语气更加哀婉,指出离愁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丝毫减退,反而更加深重。
下片写由于音信断绝而愁上加愁。“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三句,写蝴蝶、黄莺都纷纷飞往别处,旁边空无一人,只有自己独自倚靠高楼,呆呆地凝望一江碧水。“恼乱横波秋一寸”句写黄昏的景色在眼前显得纷繁缭乱,从而又一次触动了主人公的愁绪。“斜阳只与黄昏近”一句紧接“恼乱”句,一改别的词以夕阳下的景色衬托离愁的写法,写眼看着白天又将逝去,就像春天即将逝去一样,让人不禁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虽没有明说愁绪,愁绪却显得更加深重,无法排遣。

蝶恋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译文】
想减一件罗衣寒气还未去。不愿卷起珠帘,独自一人待在闺房深处。不知红杏枝头花还有多少?泪流不断只恨绵绵清明雨。
整天面对沉香青烟缕缕,昨夜酒醉迟迟未醒,满怀惆怅恼恨春已去。飞燕又将他的归信耽误,只好凝望屏风上的西江路。
【评点】
这首闺怨词篇幅虽短,但暗寄深怀,风格清俊,高雅脱俗,颇具特色。
词的上半部分写景。开始三句是对人物的动态描写,烘托女主人公初春的心理状态。冬去春来,乍暖还寒,因此,本已想减掉几件衣服的佳人不得不慎重考虑,还是晚些时候再减衣衫吧!“寒”字一方面写气候之寒,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女主人公由于把握不准气候的冷暖变化而最难将息之情。“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二句以景写情,通过刻画珠帘后面佳人自怜的情景,直观地摹写出了佳人愁闷烦恼之态,从而折射出了她内心的苦闷。这三句并未从深处着笔,但曲笔写情,亦使我们感受到了女主人公深深的落寞、惆怅。“红杏”两句,是对无情风雨摧残花朵的怨语,“花几许”一句是一个反问,突出女主人公对花的关切。至“啼痕”句,人花莫辨,写花残,更叹人生如花,最后同样会含泪凋零,化作尘埃。
词的下半部分写心绪。开始三句,笔锋一转,写女主人公心中的苦闷、凄凉。深闺之中,整日与她相对的只有一缕缕的沉香,她借酒消愁,反而愁上添愁。“恼破”一句总写,使伤春的愁绪达到高潮。最后两句交代女主人公愁绪深沉的原因——怀远念归。词人在这里并不明写离人音书断绝,而是借物言情,移情于燕,笔意深婉,而且用一个“又”字突出两人分别时间之长。百无聊赖之时,女主人公只有空对着屏风,黯然神伤,这样的情景又让她回想起昔日离别时爱人消失于西江路上的情景,哀怨绵长。
这首词言情写景,含蓄深婉。最后一句情景交融、虚实相间,意境幽深、情思浩渺,确是难得的佳句。


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