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诗词 > 名家 > 正文

江雪(柳宗元),问刘十九(白居易),宫词(张祜)-五言绝句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万岭看不见一只飞鸟,万径千川行人的踪迹断绝。
孤舟上有个披蓑戴笠老翁,独个儿顶风冒雪寒江垂钓。
【评点】
这首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品之一,约作于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精神上受到了很大打击。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逸士,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政治失意的苦闷。本诗通过描写渔翁寒江独钓、不怕风雪,借以表现诗人坚贞不屈的品格,抒写诗人孤寂悲凉之情。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字,但画面感极强,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本诗的构思十分精巧,诗人综合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以千山万径的辽阔衬托孤舟渔翁的微小;以鸟绝人无的寂灭对比渔翁垂钓的情趣;以画面的静谧、清冷衬托人物内心思绪的翻涌。事实上,孤独垂钓的老渔翁正是诗人当时心情、思绪的真实写照。
本诗的特点,首先是营造了冷峻、凄寒的艺术氛围。单纯就诗的表面字词来看,第三句“孤舟蓑笠翁”好像是诗人描写的重点,占了整个画面的主要位置:一个披蓑戴笠的老渔翁独坐于小舟上垂钓。这一句中的“孤”、“独”两字显示出老翁的远离凡尘,及其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的个性特点。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在此已经显示出来,然而诗人还觉得意兴不够,便又为渔翁用心营造了一个辽阔无垠、万物无声的艺术境界:远处山峰高耸,万条小路纵横,只是山间没有一只飞鸟,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平时热闹欢腾,充满生机的自然界为何变得这么死气沉沉、了无生气呢?原来是一场漫天大雪将千山万径都覆盖住了,使得鸟无法飞翔,人无法行走。大雪带来的寒冷造就了一个白茫茫的清冷世界。这一背景清晰地衬托出老渔翁孤单、渺小的身影。在这一时刻,他的内心会是多么孤寂、凄冷啊!此处,诗人运用烘托和渲染的写作手法,着重描写老渔翁垂钓之时的天气情况及周边景致,轻描淡写,寥寥数语就营造出冷峻、凄寒的抒情氛围。本诗的笔墨所及之处,涵括天地,高至山峰,下至江水,尺幅之间,囊括万里。沈德潜对本诗的评价为“清峭已绝”,顾璘的评价则是“绝唱,雪景如在目前”。他们两人的评价,大概皆是针对本诗的意境创造来讲的。本诗的第二个特点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被贬永州后不甘屈从而又深感孤寂的内心状态。比柳宗元晚些的诗人郑谷曾写下《雪中偶题》一诗:“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本诗写的也是江雪之中的渔人,然而用语庸常,缺乏意境,诗人并未将自己的主观意念和个性特征融进其中,因此苏轼批他为“村学中语”,而赞扬柳宗元结尾两句,说其“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说的“人性”,指的就是诗人融入诗中的情感。与“人性有隔”相对立就是“人性无隔”,实现“人性无隔”,也就达到情与景相互融合的至高境界了。
在“永贞革新”失败之后,柳宗元接连遭到贬谪,但仍保持着一种坚贞不屈的精神状态。他所作的“永州八记”,专门描写偏远穷困地区的风景,借文章表达思想,寄托情怀。在柳宗元的诗文中,不论是一棵草还是一株树,都反映出他极其孤寂、凄苦、落寞的心情,充分体现了他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的个性。本诗中的老渔翁,独处凄寒、清冷的境界而依然故我,进入杳无人烟的环境仍泰然自若。他的风度、气概,以及坚贞不变的心态,难道不令人敬慕吗?与柳宗元约是同一时期的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氏营造意境选取的是春天百花盛开之时,诗中的画面清幽、美丽,表现出“烟波钓徒”安闲自得、无拘无束的性情。柳宗元和张志和不一样。他是一个坚守正义的政治家,身处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中,因此他造境专门选择寒冬凄冷之时。诗人的心情亦非仅有怡情于山水的一面,还有严肃正直、凛然正气的一面,个性非常鲜明。
结构清晰、构思巧妙,是本诗的另一个特点。诗的题目为“江雪”,然而诗人落笔处并未点题。他先描写了千山万径的寂静和凄冷,没有飞翔的鸟儿,也没有行人的踪迹。随后,诗人突转笔锋,描写了正在孤船中垂钓的披蓑戴笠的渔翁形象。直至诗的结尾诗人才写出“寒江雪”三个字,正面点破题目。茫茫的天际,白雪覆盖的大地,这种辽远的景象十分吸引人。读到最后,倒过头来再读整首诗,读者心中就会不禁生发出一种豁然开阔明亮的感觉。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绿蚁酒醇厚芳香,红泥小火炉冒着火光。
晚上要下雪天气寒凉,能否来喝酒叙说衷肠?
【评点】
这是一首劝酒诗,诗人以此邀友人刘十九(即刘轲,河南登封县人,白居易的朋友)来饮酒叙谈。酒能醉人,本诗却比酒还醇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二句选取了富有代表性的新酒和火炉,将一幅整席待客、温馨恬静的画面呈现出来:新酿的美酒犹未滤清,尚且浮着微绿色、细如蚂蚁的酒渣;小巧又朴素的泥炉里,嫣红的炉火烧得正旺。面对这些描述,读诗之人怎能不酒虫大动,忍不住想要同挚友欢饮一番呢?而此时此刻又恰好“晚来天欲雪”。想到夜雪若是洒下,寒气弥漫开来的情形,就更勾起了读诗之人喝上几杯的愿望。加上暮色低沉,大家已经闲了下来,守在火炉边小酌一番,不是正适合这雪前的黄昏吗?于是就在这时,诗人不失时机地发出了“能饮一杯无”的询问,又或者说是邀请,将希望与友人共饮的愿望表达得令人心醉。有如此诱人的美酒、红火,更有友人如此深厚的情谊,包括刘十九在内所有的读者,都会为之心驰神往吧!
诗人并未在开门见山地写到了酒之后马上切入主题,而是十分含蓄地、一层层地渲染着,直到最后才以“能饮一杯无”这样一个问句发出了邀请。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刘十九接到这首小诗之后,一定会立刻赶到诗人家中,同诗人围炉饮酒,“忘形到尔汝”。这时天空真的下起雪来,两个人就着炉火的温暖,赏雪、欢饮、畅谈……这些温馨的场面并未在诗中出现,但联想起来却十分自然。这便是诗人层层渲染而又凝练含蓄的写作手法所达到的艺术魅力。诗人通过近乎口语般质朴不加修饰的语言,将雪夜邀请友人饮酒这一场景所蕴涵的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现无遗,并且赋予了作品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使之耐人寻味,堪称佳作。

宫词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远离故乡三千里,幽禁深宫二十秋。
歌唱一声《何满子》,双泪已为君王流。
【评点】
本诗写幽闭深宫的宫女的痛苦和怨恨,句句用数字,两两对比,突出表现宫女遭遇的悲惨,揭露封建后宫制度的残酷性,唱出了千万宫女的普遍心声。《何满子》,唐代教坊舞曲名,曲调婉转悲凉。
这是一首短小精致的宫怨诗。与一般短小的宫怨诗相比,这首诗有其特殊之处。大多数以绝句体裁写成的宫怨诗,在表达方式上讲究婉转含蓄,内容上通常也只写宫人悲惨生活的一个片段,留下更多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而这首诗则与众不同,它不但对宫人的生活画面进行了全景展示,而且直叙其事,直写其情。将宫人寂寥凄凉的人生遭际直截了当呈现出来,引人慨叹。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两句,诗人以加一倍、进一层的表现手法,把宫女不幸的境遇,深重的苦痛、怨恨集中描写了出来。首句着眼于空间,点明宫女离家之远;次句落笔于时间,点明宫女入宫之久。宫女在宫中生活,既饱受思念亲人之苦,又没有被宠幸的幸福可言,这对正值芳龄的青春少女而言,本身就是难以忍受的酷刑,更不用说“离家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了。在这里,诗人仅用十个字就写出了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不幸遭遇。这两句诗语言简洁凝练,极具感染力,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举重若轻。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两句诗不藏不掖,直接描写宫女在君前挥泪的怨恨之情,写出一个失去幸福自由的女子的真实情感。久积成怨之下,一声悲歌,两泪齐落,正是女主人公心中深埋的怨情直接抒发的结果。这两句诗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的哀怨,而本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事直说,情直抒,这也是本诗的独到之所在。
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他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简括凝练,强烈有力。而每句诗中又都嵌入了一个数字,将事件表达得清晰而明确。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名家 频道

江雪(柳宗元),问刘十九(白居易),宫词(张祜)-五言绝句

admin

|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万岭看不见一只飞鸟,万径千川行人的踪迹断绝。
孤舟上有个披蓑戴笠老翁,独个儿顶风冒雪寒江垂钓。
【评点】
这首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品之一,约作于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精神上受到了很大打击。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逸士,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政治失意的苦闷。本诗通过描写渔翁寒江独钓、不怕风雪,借以表现诗人坚贞不屈的品格,抒写诗人孤寂悲凉之情。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字,但画面感极强,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本诗的构思十分精巧,诗人综合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以千山万径的辽阔衬托孤舟渔翁的微小;以鸟绝人无的寂灭对比渔翁垂钓的情趣;以画面的静谧、清冷衬托人物内心思绪的翻涌。事实上,孤独垂钓的老渔翁正是诗人当时心情、思绪的真实写照。
本诗的特点,首先是营造了冷峻、凄寒的艺术氛围。单纯就诗的表面字词来看,第三句“孤舟蓑笠翁”好像是诗人描写的重点,占了整个画面的主要位置:一个披蓑戴笠的老渔翁独坐于小舟上垂钓。这一句中的“孤”、“独”两字显示出老翁的远离凡尘,及其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的个性特点。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在此已经显示出来,然而诗人还觉得意兴不够,便又为渔翁用心营造了一个辽阔无垠、万物无声的艺术境界:远处山峰高耸,万条小路纵横,只是山间没有一只飞鸟,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平时热闹欢腾,充满生机的自然界为何变得这么死气沉沉、了无生气呢?原来是一场漫天大雪将千山万径都覆盖住了,使得鸟无法飞翔,人无法行走。大雪带来的寒冷造就了一个白茫茫的清冷世界。这一背景清晰地衬托出老渔翁孤单、渺小的身影。在这一时刻,他的内心会是多么孤寂、凄冷啊!此处,诗人运用烘托和渲染的写作手法,着重描写老渔翁垂钓之时的天气情况及周边景致,轻描淡写,寥寥数语就营造出冷峻、凄寒的抒情氛围。本诗的笔墨所及之处,涵括天地,高至山峰,下至江水,尺幅之间,囊括万里。沈德潜对本诗的评价为“清峭已绝”,顾璘的评价则是“绝唱,雪景如在目前”。他们两人的评价,大概皆是针对本诗的意境创造来讲的。本诗的第二个特点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被贬永州后不甘屈从而又深感孤寂的内心状态。比柳宗元晚些的诗人郑谷曾写下《雪中偶题》一诗:“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本诗写的也是江雪之中的渔人,然而用语庸常,缺乏意境,诗人并未将自己的主观意念和个性特征融进其中,因此苏轼批他为“村学中语”,而赞扬柳宗元结尾两句,说其“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说的“人性”,指的就是诗人融入诗中的情感。与“人性有隔”相对立就是“人性无隔”,实现“人性无隔”,也就达到情与景相互融合的至高境界了。
在“永贞革新”失败之后,柳宗元接连遭到贬谪,但仍保持着一种坚贞不屈的精神状态。他所作的“永州八记”,专门描写偏远穷困地区的风景,借文章表达思想,寄托情怀。在柳宗元的诗文中,不论是一棵草还是一株树,都反映出他极其孤寂、凄苦、落寞的心情,充分体现了他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的个性。本诗中的老渔翁,独处凄寒、清冷的境界而依然故我,进入杳无人烟的环境仍泰然自若。他的风度、气概,以及坚贞不变的心态,难道不令人敬慕吗?与柳宗元约是同一时期的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氏营造意境选取的是春天百花盛开之时,诗中的画面清幽、美丽,表现出“烟波钓徒”安闲自得、无拘无束的性情。柳宗元和张志和不一样。他是一个坚守正义的政治家,身处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中,因此他造境专门选择寒冬凄冷之时。诗人的心情亦非仅有怡情于山水的一面,还有严肃正直、凛然正气的一面,个性非常鲜明。
结构清晰、构思巧妙,是本诗的另一个特点。诗的题目为“江雪”,然而诗人落笔处并未点题。他先描写了千山万径的寂静和凄冷,没有飞翔的鸟儿,也没有行人的踪迹。随后,诗人突转笔锋,描写了正在孤船中垂钓的披蓑戴笠的渔翁形象。直至诗的结尾诗人才写出“寒江雪”三个字,正面点破题目。茫茫的天际,白雪覆盖的大地,这种辽远的景象十分吸引人。读到最后,倒过头来再读整首诗,读者心中就会不禁生发出一种豁然开阔明亮的感觉。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绿蚁酒醇厚芳香,红泥小火炉冒着火光。
晚上要下雪天气寒凉,能否来喝酒叙说衷肠?
【评点】
这是一首劝酒诗,诗人以此邀友人刘十九(即刘轲,河南登封县人,白居易的朋友)来饮酒叙谈。酒能醉人,本诗却比酒还醇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二句选取了富有代表性的新酒和火炉,将一幅整席待客、温馨恬静的画面呈现出来:新酿的美酒犹未滤清,尚且浮着微绿色、细如蚂蚁的酒渣;小巧又朴素的泥炉里,嫣红的炉火烧得正旺。面对这些描述,读诗之人怎能不酒虫大动,忍不住想要同挚友欢饮一番呢?而此时此刻又恰好“晚来天欲雪”。想到夜雪若是洒下,寒气弥漫开来的情形,就更勾起了读诗之人喝上几杯的愿望。加上暮色低沉,大家已经闲了下来,守在火炉边小酌一番,不是正适合这雪前的黄昏吗?于是就在这时,诗人不失时机地发出了“能饮一杯无”的询问,又或者说是邀请,将希望与友人共饮的愿望表达得令人心醉。有如此诱人的美酒、红火,更有友人如此深厚的情谊,包括刘十九在内所有的读者,都会为之心驰神往吧!
诗人并未在开门见山地写到了酒之后马上切入主题,而是十分含蓄地、一层层地渲染着,直到最后才以“能饮一杯无”这样一个问句发出了邀请。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刘十九接到这首小诗之后,一定会立刻赶到诗人家中,同诗人围炉饮酒,“忘形到尔汝”。这时天空真的下起雪来,两个人就着炉火的温暖,赏雪、欢饮、畅谈……这些温馨的场面并未在诗中出现,但联想起来却十分自然。这便是诗人层层渲染而又凝练含蓄的写作手法所达到的艺术魅力。诗人通过近乎口语般质朴不加修饰的语言,将雪夜邀请友人饮酒这一场景所蕴涵的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现无遗,并且赋予了作品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使之耐人寻味,堪称佳作。

宫词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远离故乡三千里,幽禁深宫二十秋。
歌唱一声《何满子》,双泪已为君王流。
【评点】
本诗写幽闭深宫的宫女的痛苦和怨恨,句句用数字,两两对比,突出表现宫女遭遇的悲惨,揭露封建后宫制度的残酷性,唱出了千万宫女的普遍心声。《何满子》,唐代教坊舞曲名,曲调婉转悲凉。
这是一首短小精致的宫怨诗。与一般短小的宫怨诗相比,这首诗有其特殊之处。大多数以绝句体裁写成的宫怨诗,在表达方式上讲究婉转含蓄,内容上通常也只写宫人悲惨生活的一个片段,留下更多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而这首诗则与众不同,它不但对宫人的生活画面进行了全景展示,而且直叙其事,直写其情。将宫人寂寥凄凉的人生遭际直截了当呈现出来,引人慨叹。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两句,诗人以加一倍、进一层的表现手法,把宫女不幸的境遇,深重的苦痛、怨恨集中描写了出来。首句着眼于空间,点明宫女离家之远;次句落笔于时间,点明宫女入宫之久。宫女在宫中生活,既饱受思念亲人之苦,又没有被宠幸的幸福可言,这对正值芳龄的青春少女而言,本身就是难以忍受的酷刑,更不用说“离家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了。在这里,诗人仅用十个字就写出了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不幸遭遇。这两句诗语言简洁凝练,极具感染力,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举重若轻。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两句诗不藏不掖,直接描写宫女在君前挥泪的怨恨之情,写出一个失去幸福自由的女子的真实情感。久积成怨之下,一声悲歌,两泪齐落,正是女主人公心中深埋的怨情直接抒发的结果。这两句诗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的哀怨,而本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事直说,情直抒,这也是本诗的独到之所在。
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他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简括凝练,强烈有力。而每句诗中又都嵌入了一个数字,将事件表达得清晰而明确。

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