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五言绝句大全(包含评点解析)

2022-07-19 19:57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旷的山谷里不见人影,偶然间只听到人语声响。
落日的回光照进深林里,斑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评点】
王维有《辋川集》组诗二十首,均描写辋川胜景,本诗为二十首中的第四首,为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诗歌写的是鹿柴傍晚时的清幽景色,非常有名。鹿柴,地名,柴,同“寨”,篱栅。王维隐居辋川别墅中胜景之一。这首诗清新自然,特别之处在于用人声描写空山之静,用夕光描写空山之暗,以动写静,以有写无,以局部写全局,绝妙地写出了山林本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幽深和寂静。
一般写山水的诗,内容都有景物。但本诗很有创意,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一般情形下,即使空山中没有人,也不会一点声音都没有。啾啾的鸟鸣,叽叽的虫语,萧萧的风声和涓涓的水声本该交汇在一起,不绝于耳。但在本诗所写的山中,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突然传来的人语声。这里,诗人用短暂的、局部的“人语响”来衬托长久的、整体的寂静,恰是“立静”,而不是“破静”。空山突响,其空更显;语响之后,愈显其空。轻描淡写的两句将诗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两句的描写对象从声音转到光色,从对空山语响的描写转到对深林返景的描写。一般来说,应该从描绘深林见不到光的角度写它的阴暗,但本诗后两句却独出心裁,着力写了返景进入深林后辉映青苔的情形。表面上看,这一丝余晖能给阴暗的深林带来光亮,给包括青苔在内的植物带来暖意。但仔细品味后就会发现,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文字造成的实际效果都恰恰相反。因为森林长久处于阴暗中,也就无所谓阴暗。但是,当阴暗的森林中突然出现一丝余晖,照到斑驳树影中的青苔上时,巨大阴暗和局部光影形成了强烈对比,使森林的阴暗更加深邃。其中,“返景”点明了阳光的短促和微弱,也说明接着光影而来的还是无尽的阴暗。
本诗的衬托手法很出色,前两句用声音衬托寂静,后两句用光明衬托阴暗,声响光影融为一体。诗中有画,画外有音,音画相融,共合一诗,遂成难得的绝妙之作。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长啸。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为伴,只有明亮的月光来相照。
【评点】
在本诗中,诗人描写了在山林弹琴歌啸的闲适生活情趣,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整首诗仅二十个字,却是既有清幽之景又有孤独之情,既有弹琴长啸之声又有深林月光之色,既有独坐之静又有弹啸之动,既有实写(前两句)又有虚写(后两句)。这些描写相互对立,相映生辉。读本诗,就好像是在玩赏一幅立体且富于变幻的人物风景画。这种美好的意境,全赖于诗人运笔的高妙。竹里馆,王维辋川别墅胜景之一,因绿竹围绕得名。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独坐于幽静繁茂的竹林中,边弹琴边对天长啸。实际上,不管是弹琴,还是对天长啸,皆表现出诗人高雅脱俗、闲静淡泊的气质。然而,曲高必然和寡,因此诗人在后面两句写道:“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说的是,自己独居于深林中没有人陪伴,但也并不感觉孤寂,因为那轮明月还在时刻照耀着自己。此处,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遍洒清辉的明月当做心灵相通的知心朋友,显示了诗人新奇的想象力。
本诗虽然用字很简单,对人物和景色的描写也很平淡,如果把这四句诗分开来看,没有任何新奇之处。诗人写景只用了“幽篁”、“深林”、“明月”三个词,这是此类诗中的常用词,且“幽篁”和“深林”是指同一事物;描写人物也只用了“独坐”、“弹琴”、“长啸”三个词,这在其他的诗词中使用频率也非常高。然而其妙处在于四句话连起来后,能呈现出一种极富诗意的美好景致,产生出别样的艺术效果:月夜幽林之中,空明澄静,诗人坐在竹林中抚琴长啸,物我两忘,怡然自得。这里,心灵澄静的诗人与明月以及月下的清幽竹林融为了一体,成为自然景色中的一部分。诗人从整体上营造了一种境界、一种艺术美,使本诗产生了别样的艺术魅力,为后人长久传颂。本诗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诗人用抚琴长啸来反衬月夜竹林的寂静,用月亮的光影来反衬竹林的阴暗。整首诗格调清幽深远,韵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诗人的心境和自然景色已完全交融在一起。其中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两句尤为出色,文字简练而意蕴无穷,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晶莹的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又萌生出多少新枝?
愿你多多地多多地采摘,此物最能表达人的相思。
【评点】
本诗另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以看出是诗人思念友人,借咏物寄托相思之情之作。红豆生长在南方,果实鲜红圆润,南方人经常用来镶嵌装饰物。相传古代有一名女子,因为丈夫死于边境,便在树下痛哭而死,化做红豆,因此人们又把红豆称作“相思子”。用植物来寄托情思,是古典诗歌经常运用的手法,唐诗中就经常用红豆来表达相思。而且,“相思”并不局限于男女情爱的范围内,朋友间的思念也可称为“相思”。
“南国”是红豆的产地,也是友人的所在地。首句“红豆生南国”因物而起兴,语句简单却形象饱满。紧接着,“春来发几枝”一句轻声发问,承接自然。诗人用问句的形式,使诗的语气变得亲切自然。在这里,诗人只问红豆不问友人,其实恰恰是借询问生长在南国的红豆来问候身在南国的友人。这一句借物传情,语浅情深,语淡情浓,耐人寻味。接下来一句,诗人寄语他人多多采摘红豆,仍然是言在此处而意在彼处。这一句表面看来,诗人只是劝友人多多采摘红豆,其实诗人是以红豆借指自己的思念,暗示自己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同时,这一句还隐含着诗人对友人殷殷的期盼:友人采摘红豆的时候,应该也会思念自己吧!诗人以这样含蓄隽永的方式表露内心的情怀,使诗情曲折而动人,语意深沉而绝妙。末句“此物最相思”点明题意,“相思”和第一句的“红豆”相照应,不但切合“相思子”之名,且又与相思之情相关联,具一语双关之妙。这一句表面是在说:“只有这红豆才最能代表相思,最为珍贵。”这是对为何“愿君多采撷”的理由的说明,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意味。但实际上,诗人真正觉得珍贵的,不需说明就已见于言语之外。一个“最”字,意味悠长,使双关语变得更加含蓄蕴藉,可谓生花妙笔、委婉动人。
整首诗充满了年少的热情和青春的朝气,但诗人内心的无限相思却始终没有直接表露。诗中句句都有红豆,而又超脱于物象之外,将相思之情表达得极为深刻。在生活里,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出的感情常常是最动人的。王维非常善于运用这种朴素而恰切的语言来抒发深挚的思想感情。本诗格调高尚雅致,情感真挚婉转,用语质朴无华,韵味和谐优美,堪称绝句中的上等佳作!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你是从故乡来的客,应该知道故乡的事。
你来时经过花窗前,寒梅花开了没有呢?
【评点】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练而形象地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的感情。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对于背井离乡的游子,思念故乡是人之常情,而且一定会思念故乡的很多事物。然而,诗人抛开诸多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只写窗前“寒梅”,不仅写法巧妙——“于细微处见精神”,也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品性与情趣。本诗不事雕琢,信手写成,韵味十足,生动有趣,深情挚意,悠远无尽。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被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必然想要急切询问“故乡事”。开头两句,诗人正是以一种朴实自然的语言,传神地表达出了主人公的这种急迫感情。“故乡”这个词先后出现两次,恰恰体现出诗人思乡怀乡的迫切心情,流露出一种孩童式的亲切纯真。诗人只用白描手法记言,却把主人公在特定情况下的情感、心理、神色、语气等生动地表现出来,且用笔俭省,足可见诗人功力之深厚。关于“故乡事”,可问的实在太多了。初唐诗人王绩曾写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一诗,从朋友、故人、孩童、宗族弟侄、旧园、新树、柳行、茅斋,一直问至院果和林花,依然“羁心只欲问”;而本诗中的主人公却撇开所有,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好像故乡之所以值得思念,全在于窗前的那一株寒梅。诗人这样写让人觉得有些不合常理,然而这又绝对不是造作之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事、物联在一起。所说的“乡思”,其实就是一种“形象思维”,呈现于思乡之人脑海里的,皆是一些具体的物象或场景。故乡的亲朋好友、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有时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东西,却最是让人牵肠挂肚的,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所以在这里,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风物,而成了故乡的象征,已被诗化和典型化了。因而,这株窗前的寒梅,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诗人思念故乡之情的寄托。从这一意义上来分析,只问“寒梅著花未”不仅极富情趣,也是十分符合逻辑的。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在深山中送别了好友,太阳落了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评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题材非常普通,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两字大做文章,而仅仅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和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明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恋恋情怀。
本诗一开头就告知读者诗中人已送别了友人。诗人将送别时道别的场景、不舍分别的情怀,以一个“罢”字轻轻带过。第二句,诗人从诗中人白天送别友人忽然转写“日暮掩柴扉”,则是略去了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在这一时间段内,诗中人又有哪些感想呢?在将生活剪接进诗中的时候,诗人剪掉了这些内容,皆作为暗场处理掉了。
对别离有体会的人都了解,行人即将远去的时刻固然让人黯然神伤,然而寂寥惆怅之情常常会在分别后当日的日落时分再次袭来,而且愈加强烈、深沉。在这离情别绪最难排解的时候,心中是“剪不断”,笔下是“理还乱”,但诗人在此却仅用一个“掩柴扉”的动作带过。这是居住在山中之人每天日落都要做的平常小事,看上去好像和白日送别并无关联。而诗人却将这原本互无关联的两件事联系在了一起,让这原本每天重复的动作显示出和昔日不一样的意味,将离情别绪寓于字里行间。读者自然会从中体会到诗中人的孤独、寂寥、惆怅、迷惘;同时亦会联想到,日落后就是漫长的黑夜,在关上柴门后诗中人又将怎样度过这长夜呢?此句外保留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引人遐思。
诗的第三、第四句,是从《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脱化而来的。然而原句是对游子远去已久而仍不归来的感叹,诗中这两句则是诗中人在和友人分别的当日就担心其久久不能归来。“归不归”这句问话,按理说应在道别时向友人提出,此处却让它在友人已去、日落掩门之时才浮上诗中人的心头,成为一个并未问出口的悬念。这么写就不再是一句道别时照例要说的话,而是送别后诗中人内心感情的表露,说明其直至日落时分还被离愁所牵扯。尽管刚刚分别,他已经开始担心友人久久不能归还,盼望友人能早早归还。诗的开头从送别写到“送罢”,从“送罢”写到“掩柴扉”,中间跨越了两个时间段;而此处,诗中人在送别当日的日落时分便想到明年的春草泛绿,而问友人那时能不能归来,这又是从现在跨越到将来,跨越的时间更长了。
王维擅长从生活中选取看似平淡无奇的素材,以质朴、自然、亲切的语言,来表达真诚、深挚的情感。他的诗往往独具韵致,值得读者细细玩味。此首《送别》便是如此,堪称送别诗中的佳作。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入山无论到深处浅处,都应阅尽山林的美色。
不要学武陵那个渔人,只是短暂在桃源作客。
【评点】
裴迪为王维早年好友,他的诗歌多为五绝,常常描写幽寂的景色,思想倾向与王维的山水诗歌相近。这是一首劝勉诗,写送友人归山,旨在劝勉友人崔九既然要隐居,就应该坚定不移,常驻山林;不要三心二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本诗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崔九,即崔兴宗,曾为右补阙,为王维的妻弟。
诗的前两句“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是说友人此次回归山里后,无论山峰低谷,皆要前去,看尽山林美景。这自然是劝导友人不要再眷恋尘世的生活,将对山水的情感上升到一种和尘世生活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厌烦及不满有关。
诗的后两句“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是劝勉友人归隐山林。既然友人已在山水间发现生活的乐趣,就别再从那个境界回到现实中了。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肯定,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那么,诗人为何要让友人留在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仙境呢?这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社会中多次惨遭失败,不仅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不满,而且也更加看清了社会现实。裴迪大约生活在唐玄宗和唐肃宗在位时期,而此诗约写于唐玄宗执政末期。当时,唐玄宗重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专宠杨贵妃,导致政治非常黑暗,处于社会下层的知识分子不能入朝做官,而像裴迪、崔兴宗这种出身寒微的读书人更是毫无出路。因此他们甘愿归隐山林,过那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所以,诗人在诗中劝勉友人,既然已在山水间发现了生活的真正意趣,寻觅到自己思想情感的寄托,就别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那样,找到了世外桃源却又轻易地舍弃了。“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两句表达的正是这种观点。
全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却又立意很深;文字清丽优美,把诗人的心声表达得形象生动,不失为一首好诗。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山的北岭特别秀美,山顶积雪好像飘浮云端。
初晴的日光照在树梢上,傍晚长安城中显得更寒。
【评点】
这是一首眺望终南积雪的小诗。诗虽短,却朴茂奇崛,剪刻蕴藉。本诗是诗人在长安应进士试的诗作,按要求应试诗为五言六韵十二句,但他只作了四句便交卷。旁人问其原因,他回答说:“意尽。”诗人力求简练,短短四句,表现了雪后景色的秀美。结句含意深婉,透出关心民瘼之旨。终南,山名,在今陕西。
首句写终南山峰高谷深,林木流翠。开篇应题,也突出“积雪”的特色。终南山在长安之南,因此从长安望终南山,所见为北面即“阴岭”。远眺终南山,其山岭秀色,尽收眼底,但诗人仅以一个“秀”字概过,着重写出山上“积雪”。
随后,便有了第二句“积雪浮云端”的深入描述。积雪本不能浮,但终南“积雪”高耸,朵朵白云夹山流过,山峰隐没在云海之中,只有“积雪”穿出云端,远远望去,就好像“浮”在“云端”一般。
第三句接着描写雪景。一个“明”字,写尽雪景之意。有了“明”,“望”顿时生色。“明”字自然用得妙,然而“霁”字用得更重要。诗人描写的是从长安远望终南余雪的景致。终南山距离长安城南大约有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远望终南山,阴天自然看不清楚,只有在雨雪停止、天放晴的时候,才能看清其真面目。贾岛在《〈望终南山〉》一诗中写道:“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唐代是这样,如今依然是这样。因此,一个“霁”字,将真实地理环境勾勒得细致入微。
诗人不但用了“霁”字,且选取的是日暮时的景色。“林表”二字是上承“终南阴岭”写的,“林”自然是在终南山的高处。仅有终南山高处的树林表面才能“明霁色”,说明太阳已经落下半边。夕阳的余晖照射过来,将树林表面都照红了,自然也将“浮于云端”的余雪照亮了。尾句的一个“暮”字,也随之跃然纸上了。
前三句都是写“望”中所见;末句写“望”中所感。积雪消融,又是日暮时刻,再望终南余雪,寒意倍增。一个“增”字,真实而贴切地写出了当时的气候特点及人的感受,景足意尽,神完韵远。因此,在《渔洋诗话》卷上中,王士稹将本诗与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称为吟咏雪景的“最佳”诗作。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把船停靠在雾气弥漫的沙洲,暮色苍茫更增加游子的忧愁。
山野空旷云天似乎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明月好像离人更近。
【评点】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抒写羁旅之思的小诗,写出了诗人漂泊东南的感受。全诗情景相生,淡中有味,含而不露,风韵天成,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旷野天低、江清月近的清新景色,抒写了淡淡的羁旅客愁。建德江,在今浙江上游建德县,在新安江、兰溪合流处。
首句写羁旅夜泊,回应主题,为下句抒情做好铺垫:诗人将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小洲旁,而这小洲被迷蒙的烟雾重重笼罩。这烟雾就像诗人的满心愁绪一样。次句抒情,别有味道:“日暮”承接上文,续写新愁。因为日落黄昏,所以要泊船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本来诗人停船靠岸,想要静静地休息一夜,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羁旅之愁蓦然而生。
后二句远眺近观,写诗人日暮所见。日暮时刻,旷野无垠,一片苍茫。诗人放眼望去,天地相接,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夜渐临近,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与船中的诗人是如此接近。在暮色苍茫的秋江上,诗人举目远眺,天空开阔,气氛孤寂。诗人低头俯视脚下静静的江水,天上孤寂的明月似乎也看透了他的心事,抚慰他寂寞的心灵。这种化静为动的写法,赋予本无生命的明月以无限的情感,既生动形象,又亲切近人。这两句虽是写景,也无愁字,但“秋”色逼人,回应“日暮客愁新”。诗人巧妙地将他的新愁与孤寂清冷的秋色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凄清、宁静、优美的意境。正是在这种别具一格的描绘中,诗人将自身的羁旅之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虽然以景结篇,但意犹未尽。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与满腔的希望入京求仕,却被弃置,而今只能怀着一腔忧愤南寻吴越。身处异乡、孑然一身的诗人,面对茫茫四野、悠悠江水、孤舟明月,那羁旅的劳顿,对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千愁万绪纷至沓来,便有了这首千古绝唱。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酣睡不觉天晓,处处听到小鸟鸣叫。
夜里阵阵风声雨声,谁知吹落花儿多少?
【评点】
这是一首仅仅二十字的惜春小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本诗抒发了诗人晨起所感,处处表现了诗人爱春、惜春的心情,意境优美深远。春眠初醒,闻啼鸟而喜春,又忆及夜间风雨,担心吹落春花……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再读便觉诗中另有天地。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个片段,以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所听、所感为切入点,用极少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媚的春之晨景。
前面两句写的是诗人由于春梦沉酣,天色已经大亮了还没有发觉。醒来后,听见窗外到处都是鸟儿欢快的啼鸣。诗人惜字如金,只用“处处闻啼鸟”一句来体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晓晨景。然而读者由此可知,正是这些鸟儿欢快的啼鸣将酣睡中的诗人叫醒了。可以想象,当时窗外必然已是一片灿烂的春日风光。读者从字里行间便可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颂扬之情。
恰恰是这惹人喜爱的春晓晨景,让诗人十分自然地转入第三、第四句诗的联想之中:昨天晚上我在朦朦胧胧中曾经听见一阵风雨之声,此刻庭院中盛开的春花究竟被吹落了多少呢?结合诗的前面两句来分析,昨夜那一阵风雨不应是令人怨恨的狂风骤雨,而应是柔风细雨,它将诗人送进甜美的梦乡,将清晨变得更为明净美丽。然而它终归会吹落春花,带走春日风光,所以“花落知多少”一句,又暗含着诗人对春光消逝的一丝哀伤和怨叹。本诗在时间的跨越上,以及情感的细微变化上,都非常富有情趣,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不失优美的韵致,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超凡脱俗,为五言绝句中之上上作,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和传诵。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一片明亮的月光,莫非是地上铺了浓霜。
抬起头仰望天上明月,低下头深深思念故乡。
【评点】
这首小诗用简单平实的叙述来抒发远客的思乡之情,虽然没有新颖神奇的想象、华美艳丽的辞藻,但却情真意切,耐人回味,成为传诵千载的佳作。
客居他乡的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白天一切都还好说,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会不可抑制地泛起阵阵思乡之情,尤其是在月白如霜的秋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清秋的夜晚,月白霜清。此处用霜色来形容月光,是古典诗歌中的常见写法。“疑是地上霜”不是摹拟形象的状物之辞,而是叙述之辞,是诗人在秋夜这种特殊环境里产生的一刹那错觉。怎么会有这样的错觉产生呢?可以想见,这四句诗展现的是诗人客居他乡,深夜无法入眠、小梦乍回的情景。此刻,庭院是空寂的,从窗外透进的月光射到床前,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层秋夜寒意。诗人睡眼惺忪地望去,在恍惚中,好像看见地上铺了一层白色的浓霜;再稍稍定神细瞧,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而是皎洁的月光。月光引领着他又抬头望去,一轮明月挂于窗前,秋夜的天空真是明净非凡!此刻,诗人清醒过来了。一个“霜”字表达出了三层含义:一方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皎洁,另一方面又暗示了天气的寒冷,同时也烘托出了诗人当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秋夜的月格外明亮,同时倍显清冷,特别容易勾起孤独远客的旅思情怀。所以诗人“举头望明月”,遐想无限,想起家乡的亲人,想到家乡的一切。在冥想中,头又渐渐低了下去,沉浸在沉思中。结句“低头思故乡”中的“思”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亲朋好友、山水草木的思念。
诗人的内心由“疑”到“举头”,由“举头”到“低头”的这一串动作,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形象逼真的月夜思乡图,使人们从中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美人卷起珍珠帘子,久坐凝望紧皱蛾眉。
只见满脸斑斑泪痕,不知心里究竟恨谁。
【评点】
这是一首写弃妇怨情的诗。初读本诗,犹见白描仕女图。诗中描写美人卷珠帘,夜半皱眉落泪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她盼望爱人归来不得而哀伤怨恨之情。全诗哀婉悲凉,缠绵悱恻。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达到一定高度和境界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都讲究气韵生动,讲究“意境”和“留白”。这首诗描写弃妇闺怨的诗歌,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寥寥二十个字,却真正做到了充分留白,意蕴无穷;同时在刻画女性神态上也是真切细微,气韵生动,层次分明,引人入胜。因此,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前两句描写美人等待盼望时的动作和神态。美人卷起珠帘,盼望着爱人早点归来。她静静地坐着,等啊等,一直等到双眉紧蹙,也没有见到爱人出现。一个“深”字,不仅点明了等待时间之长,而且还暗含有门庭深邃之意。
后两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美人不见心上人的幽怨神情:她殷切期盼的心上人始终没有出现,不禁潸然泪下,泪流满面。全诗最后一句以问句结尾,写法巧妙。明明是怨恨情人不来,却偏要说“不知心恨谁”,这样写不仅做到了充分留白,而且这样收束全篇也使得诗歌读起来更加含蓄隽永,韵味无穷。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朴实简练的文笔,形象地描写了闺中弃妇的情态,重点突出“怨”字——美人因“怨”而坐待,因“怨”而颦眉,因“怨”而落泪,因“怨”而生恨,主题层层深化。而从这怨之深中,也不难窥其情之切。诗人最终并没有将其怨恨的对象点明,也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待读者自解。
此外,我们若结合诗人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来分析,也能看出诗人虽表面上是写怨妇被弃,其实是借此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不被朝廷重用,郁郁不得志的愁情。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三分天下建立盖世功业,布八阵图一举天下成名。
江水冲击阵石岿然不动,伐吴失策铸成千古遗恨。
【评点】
本诗为咏怀诸葛亮的吊古之作,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卓绝功绩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他未能实现统一大业的遗憾之情。八阵图,是诸葛亮创造的一种用于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构成。诸葛亮当年推演兵法,用江石布下作战图形,相传地点在夔州(今四川奉节)。
第一、二句,诗人以工整的对仗,着力颂扬了诸葛亮的伟大功绩,尤其是他的军事才能和成就。两句之间形成总分关系。前一句总写,高度赞扬了诸葛亮在三足鼎立局势形成中所起的作用: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创立蜀国,与曹操、孙权并立。这样的功绩,绝非常人所能取得。诗人在此处这样称赞诸葛亮,既是对三国历史客观真实的反映,又是对诸葛亮卓绝功绩的高度概括。第二句分写,指出诸葛亮自创的八阵图在他的既有功绩上又添了闪亮的一笔。对于诸葛亮自创八阵图这一功绩,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上这样评价:“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诗人在本诗中则用“名成八阵图”这寥寥五个字进行概括,对诸葛亮的这一军事业绩做出了更精炼的评价。纵观前两句,一总一分,一全局一军事,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思路顺畅。
第三、四句,诗人直抒胸臆,发出感慨。前半句是对八阵图特征的描写。根据相关记载,八阵图遗址由细石堆积而成,有五尺高,六十围,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共排列六十四堆,始终保持不变。无论是夏天受到大水冲击之时,还是冬天万物失态之际,八阵图的石堆都稳如泰山,成为一处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遗迹。这个特征被诗人用五个字就带了出来,语言十分简洁、凝练。末句诗人由此联想到刘备吞吴失败,累及到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不由得发出叹惜之声。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本诗在绝句中都独树一帜。形式上,四句话两两照应,末句照应首句,三句照应二句;内容上,本诗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意相连,话中有话,意味深长。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沿着西山消失,黄河向着东海奔流。
要想看尽千里景象,还要再上一层高楼。
【评点】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诗句朴实简练,言浅意深,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鹳雀楼,唐代河中府西南城上的一座楼,因楼上常栖鹳雀,故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
本诗前两句侧重写“所见”。首句写远景,重点写山,写得景色恢弘、气象万千:诗人登楼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诗人将太阳称做“白日”,表面看似乎颇为奇异,其实是高度写实的手法。西山落日,云雾遮蔽,本来就已经暗淡的太阳,这时显得更失去了光辉,因此诗人直接观看到了“白日”的奇妙景象。次句写近景,重点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诗人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呼啸奔腾、滚滚南来,就像一条金色的丝带,飞舞在崇山峻岭之间,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向大海。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甚至还有想象中景象的书写,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辽远。例如第二句诗: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根本无法望见黄河流入东海。其实,此句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奔流至天边所产生的意中之景,是将眼前之景和意中之景融为一体的写法。这么写,更拓展了画面的广度,加深了画面的深度。诗人眼前所看到的,是一幅流光溢彩、青山黄河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而且,这幅画卷还处在富于变化的动态中。白日沿着西山消失,这只是一个极其短促的过程;黄河向着东海奔流,却是一种恒久的运动。若说这种景致十分美丽,那么它就是一种动态之美,充满勃勃生机的活跃之美,让读者不禁深深佩服诗人运笔之高妙。
本诗后两句侧重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最远处,而唯一的办法就是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中又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紧密,表现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旷达开阔的情怀,也道出了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两联皆用对仗,极为工整,将景、情、理融合得天衣无缝,完全合乎“景入理势”的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五言绝句,五言绝句大全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名家 频道

五言绝句大全(包含评点解析)

admin

|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旷的山谷里不见人影,偶然间只听到人语声响。
落日的回光照进深林里,斑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评点】
王维有《辋川集》组诗二十首,均描写辋川胜景,本诗为二十首中的第四首,为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诗歌写的是鹿柴傍晚时的清幽景色,非常有名。鹿柴,地名,柴,同“寨”,篱栅。王维隐居辋川别墅中胜景之一。这首诗清新自然,特别之处在于用人声描写空山之静,用夕光描写空山之暗,以动写静,以有写无,以局部写全局,绝妙地写出了山林本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幽深和寂静。
一般写山水的诗,内容都有景物。但本诗很有创意,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一般情形下,即使空山中没有人,也不会一点声音都没有。啾啾的鸟鸣,叽叽的虫语,萧萧的风声和涓涓的水声本该交汇在一起,不绝于耳。但在本诗所写的山中,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突然传来的人语声。这里,诗人用短暂的、局部的“人语响”来衬托长久的、整体的寂静,恰是“立静”,而不是“破静”。空山突响,其空更显;语响之后,愈显其空。轻描淡写的两句将诗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两句的描写对象从声音转到光色,从对空山语响的描写转到对深林返景的描写。一般来说,应该从描绘深林见不到光的角度写它的阴暗,但本诗后两句却独出心裁,着力写了返景进入深林后辉映青苔的情形。表面上看,这一丝余晖能给阴暗的深林带来光亮,给包括青苔在内的植物带来暖意。但仔细品味后就会发现,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文字造成的实际效果都恰恰相反。因为森林长久处于阴暗中,也就无所谓阴暗。但是,当阴暗的森林中突然出现一丝余晖,照到斑驳树影中的青苔上时,巨大阴暗和局部光影形成了强烈对比,使森林的阴暗更加深邃。其中,“返景”点明了阳光的短促和微弱,也说明接着光影而来的还是无尽的阴暗。
本诗的衬托手法很出色,前两句用声音衬托寂静,后两句用光明衬托阴暗,声响光影融为一体。诗中有画,画外有音,音画相融,共合一诗,遂成难得的绝妙之作。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长啸。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为伴,只有明亮的月光来相照。
【评点】
在本诗中,诗人描写了在山林弹琴歌啸的闲适生活情趣,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整首诗仅二十个字,却是既有清幽之景又有孤独之情,既有弹琴长啸之声又有深林月光之色,既有独坐之静又有弹啸之动,既有实写(前两句)又有虚写(后两句)。这些描写相互对立,相映生辉。读本诗,就好像是在玩赏一幅立体且富于变幻的人物风景画。这种美好的意境,全赖于诗人运笔的高妙。竹里馆,王维辋川别墅胜景之一,因绿竹围绕得名。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独坐于幽静繁茂的竹林中,边弹琴边对天长啸。实际上,不管是弹琴,还是对天长啸,皆表现出诗人高雅脱俗、闲静淡泊的气质。然而,曲高必然和寡,因此诗人在后面两句写道:“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说的是,自己独居于深林中没有人陪伴,但也并不感觉孤寂,因为那轮明月还在时刻照耀着自己。此处,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遍洒清辉的明月当做心灵相通的知心朋友,显示了诗人新奇的想象力。
本诗虽然用字很简单,对人物和景色的描写也很平淡,如果把这四句诗分开来看,没有任何新奇之处。诗人写景只用了“幽篁”、“深林”、“明月”三个词,这是此类诗中的常用词,且“幽篁”和“深林”是指同一事物;描写人物也只用了“独坐”、“弹琴”、“长啸”三个词,这在其他的诗词中使用频率也非常高。然而其妙处在于四句话连起来后,能呈现出一种极富诗意的美好景致,产生出别样的艺术效果:月夜幽林之中,空明澄静,诗人坐在竹林中抚琴长啸,物我两忘,怡然自得。这里,心灵澄静的诗人与明月以及月下的清幽竹林融为了一体,成为自然景色中的一部分。诗人从整体上营造了一种境界、一种艺术美,使本诗产生了别样的艺术魅力,为后人长久传颂。本诗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诗人用抚琴长啸来反衬月夜竹林的寂静,用月亮的光影来反衬竹林的阴暗。整首诗格调清幽深远,韵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诗人的心境和自然景色已完全交融在一起。其中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两句尤为出色,文字简练而意蕴无穷,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晶莹的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又萌生出多少新枝?
愿你多多地多多地采摘,此物最能表达人的相思。
【评点】
本诗另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以看出是诗人思念友人,借咏物寄托相思之情之作。红豆生长在南方,果实鲜红圆润,南方人经常用来镶嵌装饰物。相传古代有一名女子,因为丈夫死于边境,便在树下痛哭而死,化做红豆,因此人们又把红豆称作“相思子”。用植物来寄托情思,是古典诗歌经常运用的手法,唐诗中就经常用红豆来表达相思。而且,“相思”并不局限于男女情爱的范围内,朋友间的思念也可称为“相思”。
“南国”是红豆的产地,也是友人的所在地。首句“红豆生南国”因物而起兴,语句简单却形象饱满。紧接着,“春来发几枝”一句轻声发问,承接自然。诗人用问句的形式,使诗的语气变得亲切自然。在这里,诗人只问红豆不问友人,其实恰恰是借询问生长在南国的红豆来问候身在南国的友人。这一句借物传情,语浅情深,语淡情浓,耐人寻味。接下来一句,诗人寄语他人多多采摘红豆,仍然是言在此处而意在彼处。这一句表面看来,诗人只是劝友人多多采摘红豆,其实诗人是以红豆借指自己的思念,暗示自己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同时,这一句还隐含着诗人对友人殷殷的期盼:友人采摘红豆的时候,应该也会思念自己吧!诗人以这样含蓄隽永的方式表露内心的情怀,使诗情曲折而动人,语意深沉而绝妙。末句“此物最相思”点明题意,“相思”和第一句的“红豆”相照应,不但切合“相思子”之名,且又与相思之情相关联,具一语双关之妙。这一句表面是在说:“只有这红豆才最能代表相思,最为珍贵。”这是对为何“愿君多采撷”的理由的说明,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意味。但实际上,诗人真正觉得珍贵的,不需说明就已见于言语之外。一个“最”字,意味悠长,使双关语变得更加含蓄蕴藉,可谓生花妙笔、委婉动人。
整首诗充满了年少的热情和青春的朝气,但诗人内心的无限相思却始终没有直接表露。诗中句句都有红豆,而又超脱于物象之外,将相思之情表达得极为深刻。在生活里,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出的感情常常是最动人的。王维非常善于运用这种朴素而恰切的语言来抒发深挚的思想感情。本诗格调高尚雅致,情感真挚婉转,用语质朴无华,韵味和谐优美,堪称绝句中的上等佳作!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你是从故乡来的客,应该知道故乡的事。
你来时经过花窗前,寒梅花开了没有呢?
【评点】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练而形象地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的感情。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对于背井离乡的游子,思念故乡是人之常情,而且一定会思念故乡的很多事物。然而,诗人抛开诸多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只写窗前“寒梅”,不仅写法巧妙——“于细微处见精神”,也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品性与情趣。本诗不事雕琢,信手写成,韵味十足,生动有趣,深情挚意,悠远无尽。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被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必然想要急切询问“故乡事”。开头两句,诗人正是以一种朴实自然的语言,传神地表达出了主人公的这种急迫感情。“故乡”这个词先后出现两次,恰恰体现出诗人思乡怀乡的迫切心情,流露出一种孩童式的亲切纯真。诗人只用白描手法记言,却把主人公在特定情况下的情感、心理、神色、语气等生动地表现出来,且用笔俭省,足可见诗人功力之深厚。关于“故乡事”,可问的实在太多了。初唐诗人王绩曾写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一诗,从朋友、故人、孩童、宗族弟侄、旧园、新树、柳行、茅斋,一直问至院果和林花,依然“羁心只欲问”;而本诗中的主人公却撇开所有,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好像故乡之所以值得思念,全在于窗前的那一株寒梅。诗人这样写让人觉得有些不合常理,然而这又绝对不是造作之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事、物联在一起。所说的“乡思”,其实就是一种“形象思维”,呈现于思乡之人脑海里的,皆是一些具体的物象或场景。故乡的亲朋好友、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有时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东西,却最是让人牵肠挂肚的,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所以在这里,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风物,而成了故乡的象征,已被诗化和典型化了。因而,这株窗前的寒梅,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诗人思念故乡之情的寄托。从这一意义上来分析,只问“寒梅著花未”不仅极富情趣,也是十分符合逻辑的。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在深山中送别了好友,太阳落了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评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题材非常普通,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两字大做文章,而仅仅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和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明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恋恋情怀。
本诗一开头就告知读者诗中人已送别了友人。诗人将送别时道别的场景、不舍分别的情怀,以一个“罢”字轻轻带过。第二句,诗人从诗中人白天送别友人忽然转写“日暮掩柴扉”,则是略去了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在这一时间段内,诗中人又有哪些感想呢?在将生活剪接进诗中的时候,诗人剪掉了这些内容,皆作为暗场处理掉了。
对别离有体会的人都了解,行人即将远去的时刻固然让人黯然神伤,然而寂寥惆怅之情常常会在分别后当日的日落时分再次袭来,而且愈加强烈、深沉。在这离情别绪最难排解的时候,心中是“剪不断”,笔下是“理还乱”,但诗人在此却仅用一个“掩柴扉”的动作带过。这是居住在山中之人每天日落都要做的平常小事,看上去好像和白日送别并无关联。而诗人却将这原本互无关联的两件事联系在了一起,让这原本每天重复的动作显示出和昔日不一样的意味,将离情别绪寓于字里行间。读者自然会从中体会到诗中人的孤独、寂寥、惆怅、迷惘;同时亦会联想到,日落后就是漫长的黑夜,在关上柴门后诗中人又将怎样度过这长夜呢?此句外保留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引人遐思。
诗的第三、第四句,是从《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脱化而来的。然而原句是对游子远去已久而仍不归来的感叹,诗中这两句则是诗中人在和友人分别的当日就担心其久久不能归来。“归不归”这句问话,按理说应在道别时向友人提出,此处却让它在友人已去、日落掩门之时才浮上诗中人的心头,成为一个并未问出口的悬念。这么写就不再是一句道别时照例要说的话,而是送别后诗中人内心感情的表露,说明其直至日落时分还被离愁所牵扯。尽管刚刚分别,他已经开始担心友人久久不能归还,盼望友人能早早归还。诗的开头从送别写到“送罢”,从“送罢”写到“掩柴扉”,中间跨越了两个时间段;而此处,诗中人在送别当日的日落时分便想到明年的春草泛绿,而问友人那时能不能归来,这又是从现在跨越到将来,跨越的时间更长了。
王维擅长从生活中选取看似平淡无奇的素材,以质朴、自然、亲切的语言,来表达真诚、深挚的情感。他的诗往往独具韵致,值得读者细细玩味。此首《送别》便是如此,堪称送别诗中的佳作。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入山无论到深处浅处,都应阅尽山林的美色。
不要学武陵那个渔人,只是短暂在桃源作客。
【评点】
裴迪为王维早年好友,他的诗歌多为五绝,常常描写幽寂的景色,思想倾向与王维的山水诗歌相近。这是一首劝勉诗,写送友人归山,旨在劝勉友人崔九既然要隐居,就应该坚定不移,常驻山林;不要三心二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本诗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崔九,即崔兴宗,曾为右补阙,为王维的妻弟。
诗的前两句“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是说友人此次回归山里后,无论山峰低谷,皆要前去,看尽山林美景。这自然是劝导友人不要再眷恋尘世的生活,将对山水的情感上升到一种和尘世生活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厌烦及不满有关。
诗的后两句“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是劝勉友人归隐山林。既然友人已在山水间发现生活的乐趣,就别再从那个境界回到现实中了。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肯定,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那么,诗人为何要让友人留在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仙境呢?这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社会中多次惨遭失败,不仅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不满,而且也更加看清了社会现实。裴迪大约生活在唐玄宗和唐肃宗在位时期,而此诗约写于唐玄宗执政末期。当时,唐玄宗重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专宠杨贵妃,导致政治非常黑暗,处于社会下层的知识分子不能入朝做官,而像裴迪、崔兴宗这种出身寒微的读书人更是毫无出路。因此他们甘愿归隐山林,过那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所以,诗人在诗中劝勉友人,既然已在山水间发现了生活的真正意趣,寻觅到自己思想情感的寄托,就别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那样,找到了世外桃源却又轻易地舍弃了。“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两句表达的正是这种观点。
全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却又立意很深;文字清丽优美,把诗人的心声表达得形象生动,不失为一首好诗。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山的北岭特别秀美,山顶积雪好像飘浮云端。
初晴的日光照在树梢上,傍晚长安城中显得更寒。
【评点】
这是一首眺望终南积雪的小诗。诗虽短,却朴茂奇崛,剪刻蕴藉。本诗是诗人在长安应进士试的诗作,按要求应试诗为五言六韵十二句,但他只作了四句便交卷。旁人问其原因,他回答说:“意尽。”诗人力求简练,短短四句,表现了雪后景色的秀美。结句含意深婉,透出关心民瘼之旨。终南,山名,在今陕西。
首句写终南山峰高谷深,林木流翠。开篇应题,也突出“积雪”的特色。终南山在长安之南,因此从长安望终南山,所见为北面即“阴岭”。远眺终南山,其山岭秀色,尽收眼底,但诗人仅以一个“秀”字概过,着重写出山上“积雪”。
随后,便有了第二句“积雪浮云端”的深入描述。积雪本不能浮,但终南“积雪”高耸,朵朵白云夹山流过,山峰隐没在云海之中,只有“积雪”穿出云端,远远望去,就好像“浮”在“云端”一般。
第三句接着描写雪景。一个“明”字,写尽雪景之意。有了“明”,“望”顿时生色。“明”字自然用得妙,然而“霁”字用得更重要。诗人描写的是从长安远望终南余雪的景致。终南山距离长安城南大约有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远望终南山,阴天自然看不清楚,只有在雨雪停止、天放晴的时候,才能看清其真面目。贾岛在《〈望终南山〉》一诗中写道:“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唐代是这样,如今依然是这样。因此,一个“霁”字,将真实地理环境勾勒得细致入微。
诗人不但用了“霁”字,且选取的是日暮时的景色。“林表”二字是上承“终南阴岭”写的,“林”自然是在终南山的高处。仅有终南山高处的树林表面才能“明霁色”,说明太阳已经落下半边。夕阳的余晖照射过来,将树林表面都照红了,自然也将“浮于云端”的余雪照亮了。尾句的一个“暮”字,也随之跃然纸上了。
前三句都是写“望”中所见;末句写“望”中所感。积雪消融,又是日暮时刻,再望终南余雪,寒意倍增。一个“增”字,真实而贴切地写出了当时的气候特点及人的感受,景足意尽,神完韵远。因此,在《渔洋诗话》卷上中,王士稹将本诗与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称为吟咏雪景的“最佳”诗作。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把船停靠在雾气弥漫的沙洲,暮色苍茫更增加游子的忧愁。
山野空旷云天似乎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明月好像离人更近。
【评点】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抒写羁旅之思的小诗,写出了诗人漂泊东南的感受。全诗情景相生,淡中有味,含而不露,风韵天成,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旷野天低、江清月近的清新景色,抒写了淡淡的羁旅客愁。建德江,在今浙江上游建德县,在新安江、兰溪合流处。
首句写羁旅夜泊,回应主题,为下句抒情做好铺垫:诗人将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小洲旁,而这小洲被迷蒙的烟雾重重笼罩。这烟雾就像诗人的满心愁绪一样。次句抒情,别有味道:“日暮”承接上文,续写新愁。因为日落黄昏,所以要泊船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本来诗人停船靠岸,想要静静地休息一夜,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羁旅之愁蓦然而生。
后二句远眺近观,写诗人日暮所见。日暮时刻,旷野无垠,一片苍茫。诗人放眼望去,天地相接,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夜渐临近,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与船中的诗人是如此接近。在暮色苍茫的秋江上,诗人举目远眺,天空开阔,气氛孤寂。诗人低头俯视脚下静静的江水,天上孤寂的明月似乎也看透了他的心事,抚慰他寂寞的心灵。这种化静为动的写法,赋予本无生命的明月以无限的情感,既生动形象,又亲切近人。这两句虽是写景,也无愁字,但“秋”色逼人,回应“日暮客愁新”。诗人巧妙地将他的新愁与孤寂清冷的秋色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凄清、宁静、优美的意境。正是在这种别具一格的描绘中,诗人将自身的羁旅之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虽然以景结篇,但意犹未尽。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与满腔的希望入京求仕,却被弃置,而今只能怀着一腔忧愤南寻吴越。身处异乡、孑然一身的诗人,面对茫茫四野、悠悠江水、孤舟明月,那羁旅的劳顿,对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千愁万绪纷至沓来,便有了这首千古绝唱。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酣睡不觉天晓,处处听到小鸟鸣叫。
夜里阵阵风声雨声,谁知吹落花儿多少?
【评点】
这是一首仅仅二十字的惜春小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本诗抒发了诗人晨起所感,处处表现了诗人爱春、惜春的心情,意境优美深远。春眠初醒,闻啼鸟而喜春,又忆及夜间风雨,担心吹落春花……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再读便觉诗中另有天地。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个片段,以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所听、所感为切入点,用极少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媚的春之晨景。
前面两句写的是诗人由于春梦沉酣,天色已经大亮了还没有发觉。醒来后,听见窗外到处都是鸟儿欢快的啼鸣。诗人惜字如金,只用“处处闻啼鸟”一句来体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晓晨景。然而读者由此可知,正是这些鸟儿欢快的啼鸣将酣睡中的诗人叫醒了。可以想象,当时窗外必然已是一片灿烂的春日风光。读者从字里行间便可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颂扬之情。
恰恰是这惹人喜爱的春晓晨景,让诗人十分自然地转入第三、第四句诗的联想之中:昨天晚上我在朦朦胧胧中曾经听见一阵风雨之声,此刻庭院中盛开的春花究竟被吹落了多少呢?结合诗的前面两句来分析,昨夜那一阵风雨不应是令人怨恨的狂风骤雨,而应是柔风细雨,它将诗人送进甜美的梦乡,将清晨变得更为明净美丽。然而它终归会吹落春花,带走春日风光,所以“花落知多少”一句,又暗含着诗人对春光消逝的一丝哀伤和怨叹。本诗在时间的跨越上,以及情感的细微变化上,都非常富有情趣,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不失优美的韵致,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超凡脱俗,为五言绝句中之上上作,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和传诵。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一片明亮的月光,莫非是地上铺了浓霜。
抬起头仰望天上明月,低下头深深思念故乡。
【评点】
这首小诗用简单平实的叙述来抒发远客的思乡之情,虽然没有新颖神奇的想象、华美艳丽的辞藻,但却情真意切,耐人回味,成为传诵千载的佳作。
客居他乡的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白天一切都还好说,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会不可抑制地泛起阵阵思乡之情,尤其是在月白如霜的秋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清秋的夜晚,月白霜清。此处用霜色来形容月光,是古典诗歌中的常见写法。“疑是地上霜”不是摹拟形象的状物之辞,而是叙述之辞,是诗人在秋夜这种特殊环境里产生的一刹那错觉。怎么会有这样的错觉产生呢?可以想见,这四句诗展现的是诗人客居他乡,深夜无法入眠、小梦乍回的情景。此刻,庭院是空寂的,从窗外透进的月光射到床前,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层秋夜寒意。诗人睡眼惺忪地望去,在恍惚中,好像看见地上铺了一层白色的浓霜;再稍稍定神细瞧,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而是皎洁的月光。月光引领着他又抬头望去,一轮明月挂于窗前,秋夜的天空真是明净非凡!此刻,诗人清醒过来了。一个“霜”字表达出了三层含义:一方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皎洁,另一方面又暗示了天气的寒冷,同时也烘托出了诗人当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秋夜的月格外明亮,同时倍显清冷,特别容易勾起孤独远客的旅思情怀。所以诗人“举头望明月”,遐想无限,想起家乡的亲人,想到家乡的一切。在冥想中,头又渐渐低了下去,沉浸在沉思中。结句“低头思故乡”中的“思”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亲朋好友、山水草木的思念。
诗人的内心由“疑”到“举头”,由“举头”到“低头”的这一串动作,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形象逼真的月夜思乡图,使人们从中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美人卷起珍珠帘子,久坐凝望紧皱蛾眉。
只见满脸斑斑泪痕,不知心里究竟恨谁。
【评点】
这是一首写弃妇怨情的诗。初读本诗,犹见白描仕女图。诗中描写美人卷珠帘,夜半皱眉落泪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她盼望爱人归来不得而哀伤怨恨之情。全诗哀婉悲凉,缠绵悱恻。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达到一定高度和境界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都讲究气韵生动,讲究“意境”和“留白”。这首诗描写弃妇闺怨的诗歌,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寥寥二十个字,却真正做到了充分留白,意蕴无穷;同时在刻画女性神态上也是真切细微,气韵生动,层次分明,引人入胜。因此,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前两句描写美人等待盼望时的动作和神态。美人卷起珠帘,盼望着爱人早点归来。她静静地坐着,等啊等,一直等到双眉紧蹙,也没有见到爱人出现。一个“深”字,不仅点明了等待时间之长,而且还暗含有门庭深邃之意。
后两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美人不见心上人的幽怨神情:她殷切期盼的心上人始终没有出现,不禁潸然泪下,泪流满面。全诗最后一句以问句结尾,写法巧妙。明明是怨恨情人不来,却偏要说“不知心恨谁”,这样写不仅做到了充分留白,而且这样收束全篇也使得诗歌读起来更加含蓄隽永,韵味无穷。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朴实简练的文笔,形象地描写了闺中弃妇的情态,重点突出“怨”字——美人因“怨”而坐待,因“怨”而颦眉,因“怨”而落泪,因“怨”而生恨,主题层层深化。而从这怨之深中,也不难窥其情之切。诗人最终并没有将其怨恨的对象点明,也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待读者自解。
此外,我们若结合诗人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来分析,也能看出诗人虽表面上是写怨妇被弃,其实是借此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不被朝廷重用,郁郁不得志的愁情。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三分天下建立盖世功业,布八阵图一举天下成名。
江水冲击阵石岿然不动,伐吴失策铸成千古遗恨。
【评点】
本诗为咏怀诸葛亮的吊古之作,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卓绝功绩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他未能实现统一大业的遗憾之情。八阵图,是诸葛亮创造的一种用于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构成。诸葛亮当年推演兵法,用江石布下作战图形,相传地点在夔州(今四川奉节)。
第一、二句,诗人以工整的对仗,着力颂扬了诸葛亮的伟大功绩,尤其是他的军事才能和成就。两句之间形成总分关系。前一句总写,高度赞扬了诸葛亮在三足鼎立局势形成中所起的作用: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创立蜀国,与曹操、孙权并立。这样的功绩,绝非常人所能取得。诗人在此处这样称赞诸葛亮,既是对三国历史客观真实的反映,又是对诸葛亮卓绝功绩的高度概括。第二句分写,指出诸葛亮自创的八阵图在他的既有功绩上又添了闪亮的一笔。对于诸葛亮自创八阵图这一功绩,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上这样评价:“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诗人在本诗中则用“名成八阵图”这寥寥五个字进行概括,对诸葛亮的这一军事业绩做出了更精炼的评价。纵观前两句,一总一分,一全局一军事,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思路顺畅。
第三、四句,诗人直抒胸臆,发出感慨。前半句是对八阵图特征的描写。根据相关记载,八阵图遗址由细石堆积而成,有五尺高,六十围,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共排列六十四堆,始终保持不变。无论是夏天受到大水冲击之时,还是冬天万物失态之际,八阵图的石堆都稳如泰山,成为一处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遗迹。这个特征被诗人用五个字就带了出来,语言十分简洁、凝练。末句诗人由此联想到刘备吞吴失败,累及到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不由得发出叹惜之声。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本诗在绝句中都独树一帜。形式上,四句话两两照应,末句照应首句,三句照应二句;内容上,本诗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意相连,话中有话,意味深长。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沿着西山消失,黄河向着东海奔流。
要想看尽千里景象,还要再上一层高楼。
【评点】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诗句朴实简练,言浅意深,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鹳雀楼,唐代河中府西南城上的一座楼,因楼上常栖鹳雀,故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
本诗前两句侧重写“所见”。首句写远景,重点写山,写得景色恢弘、气象万千:诗人登楼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诗人将太阳称做“白日”,表面看似乎颇为奇异,其实是高度写实的手法。西山落日,云雾遮蔽,本来就已经暗淡的太阳,这时显得更失去了光辉,因此诗人直接观看到了“白日”的奇妙景象。次句写近景,重点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诗人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呼啸奔腾、滚滚南来,就像一条金色的丝带,飞舞在崇山峻岭之间,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向大海。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甚至还有想象中景象的书写,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辽远。例如第二句诗: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根本无法望见黄河流入东海。其实,此句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奔流至天边所产生的意中之景,是将眼前之景和意中之景融为一体的写法。这么写,更拓展了画面的广度,加深了画面的深度。诗人眼前所看到的,是一幅流光溢彩、青山黄河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而且,这幅画卷还处在富于变化的动态中。白日沿着西山消失,这只是一个极其短促的过程;黄河向着东海奔流,却是一种恒久的运动。若说这种景致十分美丽,那么它就是一种动态之美,充满勃勃生机的活跃之美,让读者不禁深深佩服诗人运笔之高妙。
本诗后两句侧重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最远处,而唯一的办法就是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中又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紧密,表现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旷达开阔的情怀,也道出了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两联皆用对仗,极为工整,将景、情、理融合得天衣无缝,完全合乎“景入理势”的要求。


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