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诗词 > 名家 > 正文

寄韩谏议注,古柏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七言古诗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寄韩谏议注

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今天我心中愁闷思念岳阳,心想奋飞但有病只能卧床。
隔秋水看见美人端庄娴静,脚踩洞庭水眼望四面八方。
濛濛云天鸿雁飞日月茫茫,风萧瑟红叶纷飞天降寒霜。
玉京山的神仙们群集北斗,有的乘坐麒麟有的骑凤凰。
芙蓉般旌旗在烟雾中起落,晃动的身影倒映清澈湘江。
众星神个个痛饮琼浆玉液,只有那飞仙人却远在外乡。
好像那从前的仙人赤松子,又像是功成隐退的汉张良。
过去曾跟随刘邦平定长安,忠心耿耿被见弃令人心伤。
国家的治乱安危怎能忘怀,不同流合污只有隐居山乡。
留守洛阳未加封千古遗恨,南极老人应该会万寿无疆。
美人啊为什么被秋水阻隔,怎么能让他置身朝堂之上?
【评点】
本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写给韩注的。诗人以神奇浪漫的手法,把韩注喻为神仙赤松子,把朝廷近侍贵臣喻为玉京群仙,借以表现当时权臣对贤才的排挤,表达了诗人对韩注遭际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心。标题中的“韩谏议注”,谏议是官名,韩是姓,注是名。生平不详。
全诗一共可分为四段。前六句为第一段,写诗人对远在洞庭的韩注与日俱增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六句为第二段,写在朝廷小人得势、奸臣当道的情形下,韩注不肯与奸佞同流合污,早已罢官离朝;从“似闻”以下六句为第三段,写出韩注罢官的原因,并把他比做张良,借以歌颂他的高洁品格;最后四句是第四段,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想:诗人希望韩注能重新回到朝廷,为国效力。
本诗结构严密,构思严谨,格调清新,写法隐晦,意境含蓄,若非反复吟咏,实难体会其中之韵味。

古柏行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孔明庙前有一株老柏树,树干如青铜树根如磐石。
树皮光又白粗有四十围,苍黑耸入云高达二千尺。
君与臣逢时遇合建功业,树木至今犹为后人珍惜。
云飘来柏树浩气接巫峡,月升起柏树寒意通雪山。
忆从前路过成都锦亭东,先帝与武侯庙同在一宫。
崔嵬枝干矗立在古郊原,庙内幽深彩绘殿宇虚空。
虎踞龙盘深深扎根大地,特立苍穹迎着暴雨狂风。
坚强是由于神明的扶持,正直全靠自然造化之功。
大厦将倾需要栋梁之材,树重如山万牛也难拉动。
未露文采已使世人震惊,不怕采伐可有谁能去送?
古柏心苦难免蝼蚁伤害,柏叶飘香曾经停留鸾凤。
志士仁人请你不要怨叹,从古来就是材大难重用。
【评点】
本诗主要歌咏夔州孔明庙前的古柏,通过描写古柏的高大形象表达诗人对诸葛孔明的崇敬之情,并借以抒发诗人不得用事、壮志难酬的悲愤,表达诗人对朝廷不重用贤才的不满。首句中的“孔明庙”、“老柏”都指夔州的庙。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诗人先从正面描写古柏,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古柏的伟岸挺拔,古朴坚实。“云来”十句为第二段,诗人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借咏柏寄托感慨,将咏柏和咏人结合在一起,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诗人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的感慨。全诗比喻恰当,语多双关,寄意深远,是咏物诗的名篇。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幹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将军本是魏武帝的子孙,于今却沦落为寒门平民。
英雄割据的伟业虽过去,文采风流至今有人继承。
学习书法初学卫铄夫人,只恨自己没超过王右军。
专心绘画不知老年将到,功名富贵看做身外浮云。
开元年间常被皇帝接见,受皇恩几次登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像颜色已脱落,经过重画又别开新生面。
良相头上加戴文官礼帽,猛将腰间佩挂大羽长箭。
褒国公鄂国公栩栩如生,英姿飒爽好像正在酣战。
先帝的著名宝马玉花骢,多少画师都没描绘成功。
这一天牵到红色台阶下,昂首站立宫门里起长风。
诏命将军在素绢上描绘,构思形象苦心布局经营。
一霎时在宫中出现真龙,把万代的凡马淘汰一空。
这画马悬挂在玉榻之上,榻上马庭前马一模一样。
皇帝含笑催令赏赐金银,圉人太仆都很惊讶惆怅。
学生韩幹已是出师画家,也能画马穷尽各种形象。
韩幹只能画肉不会画骨,就使得画中马神气凋丧。
将军善画马特点在有神,定要遇到良士才去写真。
于今在战乱中漂泊奔走,才常常描绘一些平常人。
处境艰难反遭俗人冷眼,世上没人像你这样清贫。
看从古至今多少有名人,终生坎坷失意困苦缠身。
【评点】
这首气势不凡的名篇作于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清代翁方纲曾将本诗称为“古今七言诗第一压卷之作”。丹青,指红绿颜料,这里借指画图。丹青引,即绘画歌。曹霸,盛唐时期著名的画马大师,唐玄宗末年因获罪被贬为庶民,潦倒漂泊。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和曹霸在成都结识,因诗人有感于曹霸的不幸遭遇而作本诗。
全诗以八句为一段划分,共分为五段。前八句是第一段。这一部分内容有主有次,错落有致。开篇四句用简练的语言对曹霸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先辈的功绩和文采进行了赞扬。曹霸的先辈曹操不仅称霸中原,而且在文学上也有高超的艺术造诣,其诗文辞采优美,风韵犹存。这四句陈述,描写情节跌宕起伏,使用语气抑扬顿挫,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对全诗起统领作用。清代诗人王士禛对此四句颇为赞赏,称之为“工于发端”。后四句写明曹霸学画的起源,展现出曹霸沉醉艺术,忘却俗务的高尚情操:他师从东晋卫夫人,勤学苦练,习得一手好字;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书画艺术,乐在其中,视功名利禄为天上浮云。诗人虽然先写“学书”,但目的是引出“丹青”,点明主题。诗人这样写,使诗显得主次分明,错落有致。
从“开元之中常引见”到“英姿飒爽来酣战”为第二段。本诗从此段转入主题,详细叙述了曹霸在人物画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说的是曹霸在开元年间经常受到玄宗的召见,因而有幸数次踏入南薰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则交代曹霸被召见入殿的原因。由于年久褪色,曹霸领命重画凌烟阁上的功臣像。他妙笔生花,把功臣像画得活灵活现,异常逼真。接下来的四句则详细描绘曹霸笔下的人物画像是如何逼真、生动。只见文臣头戴朝冠,武将腰佩大羽箭。褒国公段志玄、鄂国公尉迟敬德,毛发飞动,气宇轩昂,如同奔赴沙场一般。诗人仅用数笔,就把曹霸描画肖像的精湛技艺表现了出来,并赞颂了他在肖像画方面的成就。
写到此,仍没有进入本诗的重点——画马,前面对曹霸画人技艺的描述其实均为衬笔。从“先帝天马玉花骢”到“一洗万古凡马空”为第三段,这才是重中之重。在此段中,诗人对曹霸描画“玉花骢”的经过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玉花骢是唐玄宗的御马,虽曾被许多画师描绘过,但未曾有一幅逼真的。这天,玉花骢扬首站立于阊阖宫涂了红漆的台阶前。唐玄宗下令,让曹霸当场作画。只见他巧妙构思后,挥笔泼墨,一气呵成。笔下的马仿佛飞龙一般从宫门腾跃而出。与之相比,其余凡马都失之光泽,黯淡下来。此段中,诗人两处用到对比手法,一为“生长风”,用真马的雄骏来衬托画马的逼真;二为“凡马空”,用别人笔下的凡马来衬托曹霸笔下的“真龙”。通过这两处形象的对比,曹霸画马的精湛技艺被描摹得出神入化。
“玉花”八句是诗歌的第四段。在这里,画马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展示。唐玄宗的床榻上放着那幅玉花骢的画,乍看过去,与真马一模一样。两匹马扬首,面对面站在那里,孰真孰假,让人难以辨认。此处,诗人把曹霸笔下的马和唐玄宗的真马一起比较,轻而易举地把“画中马”的逼真描写了出来,比直接用文字叙述其如何逼真要生动、形象得多。玄宗看到如此逼真的画马分外欢喜,笑命侍从赶快赐黄金给曹霸作为奖赏。朝廷负责掌管车马的官员和养马人听后都若有所失。这里,诗人先借玄宗、太仆和圉人的不同反应,渲染出曹霸高超的绘画技艺,紧接着又用他的弟子、同样以画马著称的韩幹作反衬,更进一步突出了曹霸的画艺之高。
最后的八句为第五段。“将军画善盖有神”一句是对上面曹霸精湛画技的叙述的总括。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画马宗师,到最后却沦落到“屡貌寻常行路人”的地步。由曹霸的落魄境遇,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坎坷经历,于是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古往今来,那些杰出的艺术家往往都怀才不遇,终生不得志,郁郁一生。诗人在此不但对残酷的现实发出世态炎凉的感叹,更抒发了对自己晚年潦倒的惆怅。
全诗特点鲜明,其一,结构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对比强烈。如曹霸画人与画马的对比;别人笔下的凡马与曹霸笔下的“真龙”的对比;唐玄宗的真马与曹霸所画之马的对比;曹霸的弟子韩幹与曹霸的对比……这些对比,都有效地衬托出了曹霸技艺的精湛。同时,全诗前后照应,首尾相连。如开篇处“于今为庶为清门”与结尾处“世上未有如公贫”就形成首尾照应的结构,看起来一脉贯通。其二,情感有扬有抑,有起有伏。如叙述曹霸身世的四句,就是一扬一抑,接着一抑一扬。诗的最后一句被历代诗人所赞赏,为千古绝唱。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名家 频道

寄韩谏议注,古柏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七言古诗

admin

|

寄韩谏议注

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今天我心中愁闷思念岳阳,心想奋飞但有病只能卧床。
隔秋水看见美人端庄娴静,脚踩洞庭水眼望四面八方。
濛濛云天鸿雁飞日月茫茫,风萧瑟红叶纷飞天降寒霜。
玉京山的神仙们群集北斗,有的乘坐麒麟有的骑凤凰。
芙蓉般旌旗在烟雾中起落,晃动的身影倒映清澈湘江。
众星神个个痛饮琼浆玉液,只有那飞仙人却远在外乡。
好像那从前的仙人赤松子,又像是功成隐退的汉张良。
过去曾跟随刘邦平定长安,忠心耿耿被见弃令人心伤。
国家的治乱安危怎能忘怀,不同流合污只有隐居山乡。
留守洛阳未加封千古遗恨,南极老人应该会万寿无疆。
美人啊为什么被秋水阻隔,怎么能让他置身朝堂之上?
【评点】
本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写给韩注的。诗人以神奇浪漫的手法,把韩注喻为神仙赤松子,把朝廷近侍贵臣喻为玉京群仙,借以表现当时权臣对贤才的排挤,表达了诗人对韩注遭际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心。标题中的“韩谏议注”,谏议是官名,韩是姓,注是名。生平不详。
全诗一共可分为四段。前六句为第一段,写诗人对远在洞庭的韩注与日俱增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六句为第二段,写在朝廷小人得势、奸臣当道的情形下,韩注不肯与奸佞同流合污,早已罢官离朝;从“似闻”以下六句为第三段,写出韩注罢官的原因,并把他比做张良,借以歌颂他的高洁品格;最后四句是第四段,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想:诗人希望韩注能重新回到朝廷,为国效力。
本诗结构严密,构思严谨,格调清新,写法隐晦,意境含蓄,若非反复吟咏,实难体会其中之韵味。

古柏行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孔明庙前有一株老柏树,树干如青铜树根如磐石。
树皮光又白粗有四十围,苍黑耸入云高达二千尺。
君与臣逢时遇合建功业,树木至今犹为后人珍惜。
云飘来柏树浩气接巫峡,月升起柏树寒意通雪山。
忆从前路过成都锦亭东,先帝与武侯庙同在一宫。
崔嵬枝干矗立在古郊原,庙内幽深彩绘殿宇虚空。
虎踞龙盘深深扎根大地,特立苍穹迎着暴雨狂风。
坚强是由于神明的扶持,正直全靠自然造化之功。
大厦将倾需要栋梁之材,树重如山万牛也难拉动。
未露文采已使世人震惊,不怕采伐可有谁能去送?
古柏心苦难免蝼蚁伤害,柏叶飘香曾经停留鸾凤。
志士仁人请你不要怨叹,从古来就是材大难重用。
【评点】
本诗主要歌咏夔州孔明庙前的古柏,通过描写古柏的高大形象表达诗人对诸葛孔明的崇敬之情,并借以抒发诗人不得用事、壮志难酬的悲愤,表达诗人对朝廷不重用贤才的不满。首句中的“孔明庙”、“老柏”都指夔州的庙。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诗人先从正面描写古柏,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古柏的伟岸挺拔,古朴坚实。“云来”十句为第二段,诗人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借咏柏寄托感慨,将咏柏和咏人结合在一起,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诗人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的感慨。全诗比喻恰当,语多双关,寄意深远,是咏物诗的名篇。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幹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将军本是魏武帝的子孙,于今却沦落为寒门平民。
英雄割据的伟业虽过去,文采风流至今有人继承。
学习书法初学卫铄夫人,只恨自己没超过王右军。
专心绘画不知老年将到,功名富贵看做身外浮云。
开元年间常被皇帝接见,受皇恩几次登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像颜色已脱落,经过重画又别开新生面。
良相头上加戴文官礼帽,猛将腰间佩挂大羽长箭。
褒国公鄂国公栩栩如生,英姿飒爽好像正在酣战。
先帝的著名宝马玉花骢,多少画师都没描绘成功。
这一天牵到红色台阶下,昂首站立宫门里起长风。
诏命将军在素绢上描绘,构思形象苦心布局经营。
一霎时在宫中出现真龙,把万代的凡马淘汰一空。
这画马悬挂在玉榻之上,榻上马庭前马一模一样。
皇帝含笑催令赏赐金银,圉人太仆都很惊讶惆怅。
学生韩幹已是出师画家,也能画马穷尽各种形象。
韩幹只能画肉不会画骨,就使得画中马神气凋丧。
将军善画马特点在有神,定要遇到良士才去写真。
于今在战乱中漂泊奔走,才常常描绘一些平常人。
处境艰难反遭俗人冷眼,世上没人像你这样清贫。
看从古至今多少有名人,终生坎坷失意困苦缠身。
【评点】
这首气势不凡的名篇作于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清代翁方纲曾将本诗称为“古今七言诗第一压卷之作”。丹青,指红绿颜料,这里借指画图。丹青引,即绘画歌。曹霸,盛唐时期著名的画马大师,唐玄宗末年因获罪被贬为庶民,潦倒漂泊。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和曹霸在成都结识,因诗人有感于曹霸的不幸遭遇而作本诗。
全诗以八句为一段划分,共分为五段。前八句是第一段。这一部分内容有主有次,错落有致。开篇四句用简练的语言对曹霸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先辈的功绩和文采进行了赞扬。曹霸的先辈曹操不仅称霸中原,而且在文学上也有高超的艺术造诣,其诗文辞采优美,风韵犹存。这四句陈述,描写情节跌宕起伏,使用语气抑扬顿挫,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对全诗起统领作用。清代诗人王士禛对此四句颇为赞赏,称之为“工于发端”。后四句写明曹霸学画的起源,展现出曹霸沉醉艺术,忘却俗务的高尚情操:他师从东晋卫夫人,勤学苦练,习得一手好字;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书画艺术,乐在其中,视功名利禄为天上浮云。诗人虽然先写“学书”,但目的是引出“丹青”,点明主题。诗人这样写,使诗显得主次分明,错落有致。
从“开元之中常引见”到“英姿飒爽来酣战”为第二段。本诗从此段转入主题,详细叙述了曹霸在人物画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说的是曹霸在开元年间经常受到玄宗的召见,因而有幸数次踏入南薰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则交代曹霸被召见入殿的原因。由于年久褪色,曹霸领命重画凌烟阁上的功臣像。他妙笔生花,把功臣像画得活灵活现,异常逼真。接下来的四句则详细描绘曹霸笔下的人物画像是如何逼真、生动。只见文臣头戴朝冠,武将腰佩大羽箭。褒国公段志玄、鄂国公尉迟敬德,毛发飞动,气宇轩昂,如同奔赴沙场一般。诗人仅用数笔,就把曹霸描画肖像的精湛技艺表现了出来,并赞颂了他在肖像画方面的成就。
写到此,仍没有进入本诗的重点——画马,前面对曹霸画人技艺的描述其实均为衬笔。从“先帝天马玉花骢”到“一洗万古凡马空”为第三段,这才是重中之重。在此段中,诗人对曹霸描画“玉花骢”的经过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玉花骢是唐玄宗的御马,虽曾被许多画师描绘过,但未曾有一幅逼真的。这天,玉花骢扬首站立于阊阖宫涂了红漆的台阶前。唐玄宗下令,让曹霸当场作画。只见他巧妙构思后,挥笔泼墨,一气呵成。笔下的马仿佛飞龙一般从宫门腾跃而出。与之相比,其余凡马都失之光泽,黯淡下来。此段中,诗人两处用到对比手法,一为“生长风”,用真马的雄骏来衬托画马的逼真;二为“凡马空”,用别人笔下的凡马来衬托曹霸笔下的“真龙”。通过这两处形象的对比,曹霸画马的精湛技艺被描摹得出神入化。
“玉花”八句是诗歌的第四段。在这里,画马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展示。唐玄宗的床榻上放着那幅玉花骢的画,乍看过去,与真马一模一样。两匹马扬首,面对面站在那里,孰真孰假,让人难以辨认。此处,诗人把曹霸笔下的马和唐玄宗的真马一起比较,轻而易举地把“画中马”的逼真描写了出来,比直接用文字叙述其如何逼真要生动、形象得多。玄宗看到如此逼真的画马分外欢喜,笑命侍从赶快赐黄金给曹霸作为奖赏。朝廷负责掌管车马的官员和养马人听后都若有所失。这里,诗人先借玄宗、太仆和圉人的不同反应,渲染出曹霸高超的绘画技艺,紧接着又用他的弟子、同样以画马著称的韩幹作反衬,更进一步突出了曹霸的画艺之高。
最后的八句为第五段。“将军画善盖有神”一句是对上面曹霸精湛画技的叙述的总括。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画马宗师,到最后却沦落到“屡貌寻常行路人”的地步。由曹霸的落魄境遇,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坎坷经历,于是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古往今来,那些杰出的艺术家往往都怀才不遇,终生不得志,郁郁一生。诗人在此不但对残酷的现实发出世态炎凉的感叹,更抒发了对自己晚年潦倒的惆怅。
全诗特点鲜明,其一,结构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对比强烈。如曹霸画人与画马的对比;别人笔下的凡马与曹霸笔下的“真龙”的对比;唐玄宗的真马与曹霸所画之马的对比;曹霸的弟子韩幹与曹霸的对比……这些对比,都有效地衬托出了曹霸技艺的精湛。同时,全诗前后照应,首尾相连。如开篇处“于今为庶为清门”与结尾处“世上未有如公贫”就形成首尾照应的结构,看起来一脉贯通。其二,情感有扬有抑,有起有伏。如叙述曹霸身世的四句,就是一扬一抑,接着一抑一扬。诗的最后一句被历代诗人所赞赏,为千古绝唱。


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