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启财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网约车保险的尴尬:平台对其看好险企却不愿碰

2024-06-28 17:15 来源:蓝鲸新闻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启财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启财网在线客服

近年来网约车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在其日渐寻常的同时,该类业务所显现的保险保障缺失同样备受关注。近期,某网约车平台高管坦言对保险的需求,认为对部分客户所要求的保额力不从心。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网约车保险却成了“烫手的山芋”,有车险从业人士对蓝鲸财经坦言,此类险种属于业内不愿做的“亏损业务”。

对于网约车所面临的保障难题,有业内专家提议可参考海外分段式承保模式,私用营运期间各采用不用的保险模式,但另有从业人士对蓝鲸财经坦言,这种模式或许并不适用于我国当下的市场环境,其建议可以采取网约车平台补贴保费的形式来提升网约车自主改变车辆使用性质的积极性。

网约车保险需求增长,但险企避之唯恐不及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网约车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结结实实的冲击了传统出租车行业并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时至今日,在普通有车一族能够实现上下班路上随手接一单顺风车赚外快的时代,网约车司机数量得到了爆发式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有超过1750万司机通过滴滴专车、快车取得收入;截至目前,易到平台专车司机已超600万。但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挑战如影随形,AA租车副总裁李鹏飞表示,网约车出行行业目前正处在行业重塑的新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李鹏飞方面坦言,目前来看网约车平台所能提供的保险难以覆盖客户的保障需求。其具体指出,网约车平台需要更灵活、性价比更高的乘车安全保险,如根据订单数量打包或者按照天数计算保费。目前网约车平台所提供的承运人责任险保额为100万元,但是一些企业要求相应保额达到约几百万元,这对网约车平台而言着实是不小的成本。

此外,对增值服务的需求也引发了网约车平台对于创意性突破险种的构想。李鹏飞具体提出,例如下单无人应答或者超时保险、结合接送机、接送站的场景,提供配套的延误险等等。

对此,有车险行业从业人士对蓝鲸财经指出,与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合作确实会使网约车平台更进一步,在完善平台客户保障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但对于保险公司方面而言,上述业内人士坦言,与传统车险相比,网约车保险属于高风险高赔付产品,该人士直言“亏损业务谁也不愿意做”。

网约车保险纠纷频现,险企委屈称使用性质私自改变

事实上,网约车保险领域绝非空白,但该领域纠纷频发、拒赔频现的现象又引发市场热议。对此,车险从业人士对蓝鲸财经坦言,私家车私自改变车辆使用性质,但却未向保险公司告知并作为营运车辆进行投保成为网约车保险乱象频发的重要原因。

私家车在通过网约车平台接单后在出行过程中的风险由谁来承担成为纠纷的焦点。举例来看,日前有报道称某拼车平台司机在上班途中搭载乘客,其后在途中发生车辆碰撞,该司机负全责,但被保险公司拒赔。法院对此表示,前述拼车平台司机应认定为上班途中为出行路线相同的人提供有偿合乘服务的行为,而非以牟利为目的从事旅客运输的营运行为,因为判决保险公司按约赔付。

但更多的案例显示,有车一族在闲暇之余通过网约车平台“赚外快”过程中所发生的风险并不被保险公司所提供保障。私家车车辆使用性质发生改变是保险公司拒赔的主要原因。据保险公司方面指出,事故车辆投保时性质为家庭自用,事故前未通知保险公司车辆用于营运,属于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导致相关事故,因此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保费增加的可能性是私家车在改变车辆使用性质却并未报备的重要原因。有业内人士对蓝鲸财经指出,当私家车转变为网约车,相关车辆的使用频率将会提升,风险系数以及出险概率会发生改变,因此相关车辆所需缴纳的保费金额亦会出现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场景中,网约车平台代客投保的现象亦有发生。但蓝鲸财经注意到,部分平台所提供的保障并不全面。有相关专家坦言,国家交通部并未明确网约车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应该由谁来买单,作为网约车驾驶员一定要搞清所属平台的保险投保情况。

如何破题网约车保险难题?业内称引入海外模式仍需时间

对于网约车而言,改变车辆使用性质增加保费成本;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投保人隐瞒车辆使用性质改变事宜又进一步推高了车险承保风险。需求高涨却乱象频现,网约车保险难题如何破?

有业内学者指出,网约车在海外已有先例,海外经验可作为国内解决网约车问题的参考。举例来看,美国Metromile保险公司与 Uber 合作推出了“分时段+按里程计费”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Uber司机在关闭Uber App期间以及Uber App接到单之前都由Metromile保险公司承保,在车主通过Uber App接单之后至乘客下车前的时段另由Uber为网约车司乘人员购买的商业保险承保。

但有车险从业人士对蓝鲸财经坦言,上述模式或许并不适用于当下的市场环境。该人士具体指出,分段投保的模式其实更适用于保险行业发展更为成熟的市场。而目前来看,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仍在起步,发生转变仍需时间。

此外,上述车险从业人员同时建议,私家车在专做营运性质的时候本身带有保险,如果这个时候网约车平台能够出面为网约车车辆补贴因使用性质改变所产生的保费差额,那么很大程度上可以破解网约车保险所面临的难题。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净资产收益率(盈利) 频道

网约车保险的尴尬:平台对其看好险企却不愿碰

admin

|

近年来网约车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在其日渐寻常的同时,该类业务所显现的保险保障缺失同样备受关注。近期,某网约车平台高管坦言对保险的需求,认为对部分客户所要求的保额力不从心。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网约车保险却成了“烫手的山芋”,有车险从业人士对蓝鲸财经坦言,此类险种属于业内不愿做的“亏损业务”。

对于网约车所面临的保障难题,有业内专家提议可参考海外分段式承保模式,私用营运期间各采用不用的保险模式,但另有从业人士对蓝鲸财经坦言,这种模式或许并不适用于我国当下的市场环境,其建议可以采取网约车平台补贴保费的形式来提升网约车自主改变车辆使用性质的积极性。

网约车保险需求增长,但险企避之唯恐不及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网约车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结结实实的冲击了传统出租车行业并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时至今日,在普通有车一族能够实现上下班路上随手接一单顺风车赚外快的时代,网约车司机数量得到了爆发式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有超过1750万司机通过滴滴专车、快车取得收入;截至目前,易到平台专车司机已超600万。但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挑战如影随形,AA租车副总裁李鹏飞表示,网约车出行行业目前正处在行业重塑的新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李鹏飞方面坦言,目前来看网约车平台所能提供的保险难以覆盖客户的保障需求。其具体指出,网约车平台需要更灵活、性价比更高的乘车安全保险,如根据订单数量打包或者按照天数计算保费。目前网约车平台所提供的承运人责任险保额为100万元,但是一些企业要求相应保额达到约几百万元,这对网约车平台而言着实是不小的成本。

此外,对增值服务的需求也引发了网约车平台对于创意性突破险种的构想。李鹏飞具体提出,例如下单无人应答或者超时保险、结合接送机、接送站的场景,提供配套的延误险等等。

对此,有车险行业从业人士对蓝鲸财经指出,与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合作确实会使网约车平台更进一步,在完善平台客户保障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但对于保险公司方面而言,上述业内人士坦言,与传统车险相比,网约车保险属于高风险高赔付产品,该人士直言“亏损业务谁也不愿意做”。

网约车保险纠纷频现,险企委屈称使用性质私自改变

事实上,网约车保险领域绝非空白,但该领域纠纷频发、拒赔频现的现象又引发市场热议。对此,车险从业人士对蓝鲸财经坦言,私家车私自改变车辆使用性质,但却未向保险公司告知并作为营运车辆进行投保成为网约车保险乱象频发的重要原因。

私家车在通过网约车平台接单后在出行过程中的风险由谁来承担成为纠纷的焦点。举例来看,日前有报道称某拼车平台司机在上班途中搭载乘客,其后在途中发生车辆碰撞,该司机负全责,但被保险公司拒赔。法院对此表示,前述拼车平台司机应认定为上班途中为出行路线相同的人提供有偿合乘服务的行为,而非以牟利为目的从事旅客运输的营运行为,因为判决保险公司按约赔付。

但更多的案例显示,有车一族在闲暇之余通过网约车平台“赚外快”过程中所发生的风险并不被保险公司所提供保障。私家车车辆使用性质发生改变是保险公司拒赔的主要原因。据保险公司方面指出,事故车辆投保时性质为家庭自用,事故前未通知保险公司车辆用于营运,属于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导致相关事故,因此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保费增加的可能性是私家车在改变车辆使用性质却并未报备的重要原因。有业内人士对蓝鲸财经指出,当私家车转变为网约车,相关车辆的使用频率将会提升,风险系数以及出险概率会发生改变,因此相关车辆所需缴纳的保费金额亦会出现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场景中,网约车平台代客投保的现象亦有发生。但蓝鲸财经注意到,部分平台所提供的保障并不全面。有相关专家坦言,国家交通部并未明确网约车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应该由谁来买单,作为网约车驾驶员一定要搞清所属平台的保险投保情况。

如何破题网约车保险难题?业内称引入海外模式仍需时间

对于网约车而言,改变车辆使用性质增加保费成本;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投保人隐瞒车辆使用性质改变事宜又进一步推高了车险承保风险。需求高涨却乱象频现,网约车保险难题如何破?

有业内学者指出,网约车在海外已有先例,海外经验可作为国内解决网约车问题的参考。举例来看,美国Metromile保险公司与 Uber 合作推出了“分时段+按里程计费”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Uber司机在关闭Uber App期间以及Uber App接到单之前都由Metromile保险公司承保,在车主通过Uber App接单之后至乘客下车前的时段另由Uber为网约车司乘人员购买的商业保险承保。

但有车险从业人士对蓝鲸财经坦言,上述模式或许并不适用于当下的市场环境。该人士具体指出,分段投保的模式其实更适用于保险行业发展更为成熟的市场。而目前来看,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仍在起步,发生转变仍需时间。

此外,上述车险从业人员同时建议,私家车在专做营运性质的时候本身带有保险,如果这个时候网约车平台能够出面为网约车车辆补贴因使用性质改变所产生的保费差额,那么很大程度上可以破解网约车保险所面临的难题。


净资产收益率(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