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能理论实战—成交量组合选股实战介绍
admin
|1.短线天量买卖法则
60分钟属短期波动,一日的1/4,而MACD属中期趋势,60分钟MACD作为短周期的中线指标,是极佳的超级短线秘笈。
第一步,选出近期成交突然连续放大,日换手率10%以上,大幅上涨(最好出现涨停)的个股观察。其主要特征是一根巨大的成交量红柱伴随一根长阳线使股价迅速脱离盘整区。这个成交量是两个月以来的最大成交量,称为天量,其换手率在10%-25%之间。
成交放大可能是受到利好消息的刺激,如较好的业绩和分配方案,重大合作项目的确定等。但是我们并不建议放量立即跟进。因为导致股票突然放量上攻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投资者喜欢立即跟进,但是极易掉进庄家拉高出货的陷阱。例如2000年上半年四川长虹(600839)突然放量涨停,许多人急忙追进,然而4个月后长虹跌幅达50%

再强势的股票也会回档,为了避免在最高位套牢,我们宁可等到回档再买入。
第三步,该股放出天量后短线冲高之后必有缩量回调,我们就是盯住其二浪调整的结束点作为短线买入点。这个点位能够保证一买就涨,充分发挥短线效率。
2.地量买入法
股票到达底部后的一个重要标志,庄家吸货不会放量,而是不断的缩量,慢慢吸货,散户在这个过程中会非常痛苦在不断的缩量过程中事实上是散户以及短线跟风盘不断的丧失信心的过程,直到已经没有多少抛盘出来,最终成交量就呈现非常低的状态,就是所谓的地量地价的状态了。成交量的改变将是趋势反转的前兆。其股价走势具有以下特征:
A.波动幅度逐渐缩小。
B.量缩到极点。
C.量缩之后量增,突然有一天量大增,且盘出中阳线,突破股票盘局,股价站在10日均线之上。
D.成交持续放大,且收阳线,加上离开底价三天为原则。
E.突破之后,均线开始转为多头排列。而盘整期均线叠合在一起。
投资者必须清楚地知道,地量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对判断后市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地量在行情清淡的时候出现的最多。在行情清淡的时候,人气涣散,交投不活,股价波动幅度较窄,场内套利机会不多,几乎没有任何赚钱效应。持股的不想卖股,持币的不愿买股,于是地量的出现就很容量理解了。这一时期往往是长线买家进场的时机。
地量在股价即将见底的时候出现的也很多。一只股票经过一番炒作之后,总有价格向价值回归的道路。在其慢慢下跌途中,虽然偶有地量出现,但很快就会被更多抛压淹没,可见现在的地量持续性较差。而在股价即将见底的时候,该卖的都已经卖了,没有卖的也不想再卖了,于是地量不断出现,而且持续性较强。如果结合该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后,在这一时期内介入,只要能忍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一般均会有所收获。
地量在庄家震仓洗盘的末期也必然要出现。任何庄家在做庄的时候,都显然不愿意为别的投资者抬轿子,以免加大自己拉升途中的套利压力,于是,拉升前反复震仓、清洗获利盘就显得非常必要了。那么,庄家如何判断自己震仓是否有效,是否该告一段落呢?这其中方法与手段很多,地量的出现便是技术上的一个重要信号。此时,持股的不愿意再低价抛售,或者说已经没有股票可卖了,而持币的由于对该股后市走向迷茫,也不敢轻易进场抢反弹,于是成交清淡,地量便油然而生,而且一般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这一时期往往是中线进场时机,如果再结合其它基本面、技术面的分析,一般来说均会有上佳的收益。
实战中,投资者可以应用股价运行于20日均线上方,出现地量小阳线买进的方法。说的具体一点,就是当股价运行于20日均线上方,说明股价已经相对走强,出现地量小阳说明近期相对最低价就在这里。
最安全的操作为:股价刚从低部上穿20日均线上方,或在20日均线上方上徘徊,出现地量小阳。还有就是股价经过一波拉升后缩量回调到20日均线附近,出现相对的地量小阳。
例:北京旅游(000802)2009年1月月股价一直在20日均线上下徘徊,到了23日股价拉出一根小阳线,同时成交量出现地量,可趁此时低价买入待涨。
但在实际使用中,投资者又遇到了,放量之后的缩量,股价持续调整的情况,由于日线图表上容易产生骗线。
3.量能把握长牛股底部
成交量可以说是股价的动量。一只股票在狂涨之前经常是长期下跌或盘整之后,这样在成交量大幅萎缩,再出现连续的放大或温和递增,而股价上扬。一只底部成交量放大的股票,就象在火箭在升空前必须要有充足的燃料一样,必须具有充分的底部动力,才能将股价推升到极高的地步。因此,一只狂涨的股票必须在底部出现大的成交量,在上涨的初期成交量必须持续递增,量价配合,主升段之后往往出现价涨量缩的所谓无量狂升的强劲走势。
一只会大涨的股票必须具备充足的底部动力才得以将股价推高,这里所说的充足的巨量是相对过去的微量而言,也就是说,当一只股票成交量极度萎缩后,再出现连续的大量才能将股价推高。成交量是衡量买气和卖气的工具,它能对股价的走向有所确认。因此,精明的投资人对于底部出现巨大成交量的股票必须跟踪,因为当一只股票的供求关系发生极大变化时,将决定股价的走向,投资者绝对不可以忽略这种变化发生时股价与量的关系,一旦价量配合,介入之后股价将必然如自己预期的那样急速上扬。
成交量的形态改变将是趋势反转的前兆。个股上涨初期,其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是价少量增,而成交量在不断持续放大,股价也随着成交量的放大而扬升。一旦进入强势的主升段时,则可能出现无量狂升的情况。最后末升段的时候,出现量增价跌,量缩价升的背离走势,一旦股价跌破十日均线,则显示强势已 经改变,将进入中期整理的阶段。
因此,当你握有一只强势股的时候,最好是紧紧盯住股价日K线图,在日K线一直保持在十日均线之上,可以一路持有,一旦股价以长阴线或盘势跌破十日均线,应立即出货,考虑换股操作。
盘整完成的股票要特别注意,理由是其机会大于风险。盘整的末期成交量为萎缩。代表抛盘力量的消竭。基本上,量缩是一种反转信号,量缩才有止跌的可能,下跌走势中,成交量必须逐渐缩小才有反弹的机会。但是,量缩之后还可能再缩,到底何时才是底部呢?只有等到量缩之后又是到量增的那一天才能确认底部。如果此时股价已经站在十日均线之上,就更能确认其涨势已经开始了。
所以,基本上我们应重视的角度是量缩之后的量增,只有量增才能反映出供求关系的改变,只有成交量增大才能使该股具有上升的底部动量。
根据上面的内容,我们总结可知,在盘局的尾段,股价走势具有以下特征:
A.波动幅度逐渐缩小。
B.量缩到极点。
C.量缩之后是量增,突然有一天量大增,且盘出中阳线,突破股票盘局,股价站在10日均线之上。
D.成交量持续放大,且收中阳线,加上离开底价三天为原则。
E.突破之后,均线开始转为多头排列,而盘整期间均线是叠合在一起。
4.成交量组合选股
下面介绍以成交量为核心的成交量组合:“搭下中小阳增后阴”成交量组合,它与广泛流行的K线组合的相互配合使用,效果很好。定义及使用注意事项。
五日成交量均线在上,十日成交量均线在下,五日成交量均线自上向下搭,与十日成交量均线趋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与十日成交均量趋于一致,大致持平。
五日成交量均线与十日成交量均线趋近交叉当日,K线为阳线,与此相对应当日成交量为阳量。
五日成交量均线与十日成交量均线趋近交叉前一日,K线为阳线,与此相对应当日成交量为阳量,大多数情况下此日量比趋近交叉日量小。
五日成交量均线与十日成交量均线趋近交叉次日,K线为阴线,与此相对应当日成交量为阴量。
出现在横盘整理末期、大幅拉升前夕。
K线上相对应的往往是庄家震仓、洗盘过程。
五日成交均量与十日成交均量趋于一致时,允许有百分之十以内的正负误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符合葛南维移动平均线四个买入法则之一。
成交量组合出现同时或出现后一、二个交易日内,如有K线组合出现相配合,则该只股票股价上涨概率更大。
按此方法买入股票且股价上涨一段后,如果葛南维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中四个卖出法则之一出现,应出脱持股。
例:赛迪传媒(000504)1997年8月14日至8月20日4个交易日的成交量,组成一个“搭下中小阳增后阴”的基本图形。从8月21日起,股价强劲上涨,至8月29日止,7个交易日内股价从6.34元一路涨至8.85元,涨幅近40%。

下面要介绍的这种选股法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价是果;量在先,价在后”。但在实际中,人们会发现根据量价关系来进行具体买卖股票时,常常会出现失误,尤其是在根据成交量判断主力出货与洗盘方面,失误率更高,不是错把洗盘当出货,过早卖出,从而痛失获利良机,就是误将出货当洗盘,该出不出,结果是痛失出货良机。那么,在实际投资中如何根据成交量的变化,正确判断出主力的进出方向,或者说,如何根据成交量的变化,准确判断出主力是在出货还是洗盘呢?
一般说来,当主力尚未准备拉抬股价时,股价的表现往往很沉闷,成交量的变化也很小,此时研究成交量没有实际意义,也不好断定主力的意图。但是,一旦主力放量拉升股价时,主力的行踪就会暴露,我们把这样的股票称为强庄股,此时研究成交量的变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此时,如果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主力的洗盘迹象,并果断介入,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非常理想的收益。
实践证明,根据成交量变化的以下特征,可以对强庄股的主力是不是在洗盘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首先,由于主力的积极介入,原本沉闷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显放大推动下变得活跃起来,出现了价升量增的态势。然后,主力为了给以后的大幅拉升扫平障碍,不得不将短线获利盘强行洗去,这一洗盘行为在K线图上表现为阴阳相间的横盘震荡,同时,由于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资者出局,因此,股价的K线形态往往成明显的“头部形态”。
其次,在主力洗盘阶段,K线组合往往是大阴不断,并且收阴的次数多,且每次收阴时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好象主力正在大肆出货,其实不然,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当出现以上巨量大阴时,股价很少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对股价构成强大支撑,主力低位回补的迹象一目了然,这就是技术人士所说的“巨量长阴价不跌,主力洗盘必有涨”。

再次,在主力洗盘时,作为研判成交量变化的主要指标OBV、均量线也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当出现以上大阴巨量时,股价的5日、10日均量线始终保持向上运行,说明主力一直在增仓,股票交投活跃,后市看好。另外,成交量的量化指标OBV在股价高位震荡期间,始终保持向上,即使瞬间回落,也会迅速拉起,并能够创出近期的新高,这说明单从量能的角度看,股价已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
6.均线与成交量组合看股法
在技术分析领域里,移动平均线以它简洁明了的特点深受投资者的青睐。人们利用不同时期的移动平均线来指导操作,特别利用不同时期的移动平均线的排列来判断是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移动平均线的优缺点:
一、优点:运用移动平均线理论,在买卖交易时,可以界定风险程度,将亏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在行情趋势发动时,买卖交易的利润相当可观;移动平均线的组合可以判断行情的真正趋势。
二、缺陷:当行情牛皮盘整时,买卖信号过于频繁,投资者无所适从;移动平均线的最佳日数与组合,确定起来十分困难;仅靠移动平均线的买卖信号,无法给予投资者充足的信心,必须依靠其他技术指标的辅助,成交量、股价、均线共同作用。
为了投资者在运用移动平均线时能够扬长避短,从而发现成交量、股价、均线三者的共同作用,总结如下:股价突破、支撑和压力的有效性与均线的角度和成交量有关。根据这一理论,投资者可以较为有效地实施正确的买卖策略。
突破:股价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成交量必须放大,特别是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时。如果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与股价的运行角度相反时,突破后的股价会有回抽的要求,当日成交量过大(当日成交量比前一日成交量放大3倍以上时),若当日收盘为中线特别是光头K线出现时,这种反抽会发生在次日或者第三日。
例如,2001年10月23日沪深两市在暂停国有股减持消息的作用下,放量突破相反运行的5日均线,并当天收出光头中阳线,从而在次日才出现回抽,如果在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成交量减少或者持平(特别是股价无量突破相反运行的移动平均线时),这种突破往往是假的。
支撑:移动平均线能否对股价构成有效支撑,不仅要看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同时也要注意成交量的多寡。例如,移动平均线是向上运行而股价回落,这种移动平均线的支撑力度就大于走平或者回落的移动平均线,如果股价回落至移动平均线,发生支撑反弹时,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否则投资者可视这种支撑为无效支撑。
例如深成指在2001年10月26日出现止跌走红,但是成交量则比前一日减少,说明这种支撑的可信度不高,投资者可不按传统的移动平均线的买卖技巧来进行。
压力:股指或者股价在下跌过程中出现的反弹,往往会遇上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这一压力的大小不仅与移动平均线的期数有关,同时还与移动平均线的角度及成交量有密切关系。在反弹行情中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与股价或者股价运行角度越大,相反的压力就越大,特别是无量上攻移动平均线,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