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股票 > 技术分析 > 正文

道氏理论的应用要点、基本趋势的阶段分析、确认原则与道氏理论缺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道氏理论的应用要点、基本趋势的阶段分析、确认原则与缺陷。
   1.道氏理论的应用要点
   平均指数包容消化一切——它反映了无数投资者的综合市场行为,包括那些有远见力的以及消息最灵通的人士,平均指数在其每日的波动过程中包容消化了各种已知的可预见的事情,以及各种可能影响公司债券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情况。甚至于那些天灾人祸,但其发生以后就被迅速消化,并包容其可能的后果。
三种趋势——“市场”一词意味着股票价格在总体上以趋势演进,而其最重要的是主要趋势,即基本趋势。它们是大规模地上下运动,通常持续几年或更多的时间,并导致股价增值或贬值20%以上,基本趋势在其演进过程中穿插着与其方向相反的次等趋势——当基本趋势暂时推进过头时所发生的回撤或调整(次等趋势与被间断的基本趋势一同被划为中等趋势)。最后,次等趋势由小趋势或者每一的波动组成,而这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基本趋势——基本趋势是大规模的、中级以上的上下运动,通常(但非必然)持续1年或有可能数年之久。只要每一个后续价位弹升比前一个弹升达到更高的水平,而每一个次等回撤的低点(即价格从上至下的趋势反转)均比上一个回撤高,这一基本趋势就是上升趋势,这就称为牛市。相反,每一中等下跌,都将价格压到逐渐低地水平,这一基本趋势则是下降趋势,并被称之为熊市。
   一般来说基本趋势是三种趋势中长线投资者所关注的唯一趋势。中长线投资者的目标是尽可能在一个牛市中买入——只要一旦确定牛市已经启动——然后一直持有直到(且只有到)很明显它已经终止而一个熊市已经开始的时候。投资者可以很保险地忽视各种次等的回撤及小幅波动。
   次等趋势——它是主要趋势运动方向相反的一种逆动行情,干扰了主要趋势。在多头市场里,它是中级的下跌或“调整”行情;在空头市场里,它是中级的上升或反弹行情。正常情况下,它们持续3周时间到数月不等,但很少再长。在一般情况下,价格回撤到沿基本趋势方面推进幅度的1/3到2/3。即是说,在一个牛市中,在次等回调到来之前,工业指数可能稳步上涨30点,其间伴随着一些短暂的或很小的停顿,这样在一轮新的中等规模上涨开始之前,这一次等回调可望出现一个10~20点的下跌。然而,我们必须注意,这个1/3~2/3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它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大多数次等趋势都在这里范围之间,许多在靠近半途就停止了,即回撤到前面基本趋势推进幅度的50%。很少有少于1/3的情况,但有些几乎完全看不出回调。
   这样我们就有了两个标准用以识别次等趋势。任何与基本趋势方向相反、持续至少三个星期并且回撤上一个沿基本趋势方向上价格推进净距离(从上一个次等趋势的末端到本次开始,略去小幅波动部分)至少1/3幅度的价格运动,即可认为是中等规模的次等趋势。
小趋势——它们是非常简短的(很少持续三周——一般小于6天)价格波动,从道氏理论的角度来看,其本身并无多大的意义,但它们合起来构成中等趋势。     一般的但并非全是如此,一个中等规模的价格运动,无论是次等趋势还是一个次等趋势之间的基本趋势,由一连串的三个或更多的明显地小波浪组成。从这些每日的波动中作出的一些推论经常很容易引起误导。小趋势是上述第三种趋势中唯一可被人为操纵的趋势。
   2.道氏理论基本趋势的阶段分析
   牛市——基本上升趋势,通常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怀疑期,这是一个建仓(或积累)的阶段,有远见的投资者知道尽管现在市场萧条,但形势即将扭转,因而就在此时购入了那些勇气和运气都不够的卖方所抛出的股票,并逐渐抬高其出价以刺激抛售,财政报表情况仍然很糟——实际上在这一阶段总是处于最萧条的状态,公众为股市状况所迷惑而与之完全脱节,市场活动停滞,但也开始有少许回弹。
   第二阶段是乐观期,股市出现一轮稳定的上涨,交易量随着公司业务的景气不断增加,同时公司的盈利开始受到关注。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技巧娴熟的交易者往往会得到最大收益。
   第三阶段是狂热期,市场上所有信息都令人乐观,价格惊人的上扬,新股不断大量上市。此时,投资者们不应再盲目狂热而是应当警惕起来——涨势可能持续了两年,已经够长了,现在到了该问卖掉哪种股票的时候了,在这一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交易量惊人地增长,而“卖空”也频繁地出现;垃圾股也卷入交易(即低价格且不具投资价值的股票),但越来越多的高质量股票此时拒绝跟从。
   来看一下1999年5月19日到2001年6月14日的牛市情形。
 

71:牛市三阶段图解

   熊市——基本下跌趋势,通常也以三个阶段为特点:

   第一阶段是出仓或分散(实际开始于前一轮牛市后期),在这一阶段后期,有远见的投资者感到交易的利润已达至一个反常的高度,因而在涨势中抛出所持股票。尽管弹升逐渐减弱,交易量仍居高不下,公众仍很活跃。但由于预期利润的逐渐消失,行情开始显弱。
   第二阶段我们称之为恐慌阶段。买方少起来而卖方就变得更为急躁,价格跌势徒然加速,当交易量达到最高值时,价格也几乎是直线落至最低点。恐慌阶段通常与当时的市场条件相差甚远。在这一阶段之后,可能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次等回调或一个整理运动,然后开始第三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跌势持续阶段。那些在大恐慌阶段坚持过来的投资者此时或因信心不足而抛出所持股票,或由于目前价位比前几个月低而买入。商业信息开始恶化,随着第三阶段推进,跌势还不很快,但持续着,这是由于某些投资者因其他需要,不得不筹集现金而越来越多地抛出其所持股票。垃圾股可能在前两个阶段就失去了其在前一轮牛市的上涨幅度,稍好些的股票跌得稍慢些,这是因为其持股者一直坚持最后一刻,结果是在熊市最后一的阶段,这样的股票有往往成为主角。当坏消息被证实,而且预计行情还会继续看跌,这一轮熊市就结束了,而且常常是在所有的坏消息“出来”之前就已经结束了。
   需要提醒股民朋友的是,没有任何两个熊市和牛市是完全相同的。也有一些可能缺失三个典型阶段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一些主要的涨势由始至终只是极快的  价格升值。一些短期熊市形成没有明显恐慌阶段,而另一些则以恐慌阶段结束,任何一个阶段,都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此,我们应时刻牢记基本趋势的典型特征。假如你知道牛市的最后一个阶段一般会出现哪些征兆,就不至为市场出现看涨的假象所迷惑。
   3.道氏理论的确认原则
   两种指数必须相互验证——这是道氏原则中最有争议也是最难以统一的地方,然而它已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任何仔细研究过市场记录的人士都不会忽视这一原则所起到的“作用”。而那些在实际操作中将这一原则弃之不顾的交易者总归是要后悔的。这就意味着,市场趋势中不是一种指数就可以单独产生有效信号。如果两种指数未能相互印证,我们充其量只能认为主要趋势的方向还未定型。
   事实上,两种指数没有必要同一天确定。一般说来二者会常常一同达至一个新的高点(或低点),在持续了几天、几周或一到两月的停滞状态之后会存在大量情况,一个交易者必须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保持耐心,以等待市场自己显示出明显趋势。
   根据成交量判断趋势的变化——一般来说,如果主要趋势中价格上涨,那么交易活动也会随之活跃。一轮牛市中,当价格上涨时交易量随之增长;而在一轮熊市中,价格跌落,当其反弹时,交易量也增长。这一原则也适合于次等趋势,尤其是一轮熊市中的次等趋势中,当交易行为可能在短暂弹升中显示上升趋势,或在短暂回撤中显示下降趋势。但对于这一原则也存在例外,而且仅根据几天内的交易情况,或者更不用说单一交易时间段都是不够的,只有一段时间内全面相关的交易情况才有助于我们作出有效的判断,进一步而言,在道氏理论中市场趋势的结论性标志着在对价格运动的最终分析中产生的。交易量只是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有助于分析一些令人困惑的市场行情。
   “直线”(盘局)可以代替次等趋势——道氏理论术语中,一条直线就是两种指数或其中的一种作横向运动,也就是盘局。这一横向运动往往会持续两到三周,有时甚至数月之久,在这一期间,价格波动幅度大约在5%或更低一些。这种直线盘局形状实际上显示了买进和卖出两者的力量是平衡。当然,最后的情形之一是,在这个价位水准的供给完毕了,而那些想买进的人必须提高价位来诱使卖者出售。另一种情况是,本来想要以盘局价位水准出售的人发觉买进的气氛削弱了,结果他们必须削价来处理他们的股票。因此,价位往上突破盘局的上限是多头市场的征兆。相反价位往下跌破盘局的下限是空头市场的征兆。一般来说,盘局的时间愈久,价位愈窄,它最后的突破愈容易。
   盘局常发展成重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代表着出货和进货的阶段,但是,它们更常出现在主要趋势过程中的休息和整理的阶段。在这种情形下,它们取代了正式的次级波动。很可能一种指数正在形成盘局,而另一种却发展成典型的次级趋势。
   股民应注意的是盘局之外不论是涨还是跌,都会紧跟着同一方向上一个更为深入的运动,而不只是跟随因新的波浪冲破先前基本趋势运动形成的限制而产生的“信号”。在实际突破发生之前,并不能确定价格将向哪个方向突破。对于盘局一般给定的5%限度完全是经验之谈;其中存在一些更大幅度的横向运动,这些横向运动由于其界限紧凑明确因而被看作是真正的直线。
   把收盘价放在首位——道氏理论并不注意一个交易日当中的最高价、最低价、而只注意收盘价。因为收盘价是时间匆促的人看财经版唯一阅读的数目,是对当天股价的最后评价,大部分人根据这个价位作买卖的委托。这是又一个经过时间考验的道氏理论规则。其作用如下:假设一轮基本上升趋势中的中等趋势在某日上午11点达到顶点,此时工业指数,比方说:是152.45;然后又回跌到150.70报收。那么前半日152.45这一高点就忽略不计。如果下一个交易日收市价高于150.70行情就仍看涨。相反,如果下一个上涨阶段使价格在某一天当中达到一个高点,比如152.60,但这一天收市时价格却低于150.70,那么牛市趋势是否持续就很难判定了。
   在反转趋势出现之前主要趋势仍将起主导作用——对于过去急躁的交易者,这无疑是一个警告,在反转信号出现前,提前改变对市场的态度,就好比赛跑时于发出信号前抢先跑出。这条规则并不意味着在趋势反转信号已经明朗化以后,一个人还应再迟延一下他的行动,而是说在经验上,我们等到已经确定了以后再行动较为有利,以避免在还没有成熟前买进(或卖出)。这条规则告诉人们:一个旧趋势的反转可能发生在新趋势被确认后的任何时间。
   当然这并不是说当趋势改变的信号已出现时还要作不必要的拖延,而是说明了一种经验,那就是那些过早买入(或卖出)的交易者相比,机会总是站在更有耐心的交易者一边。他们只有等到自己有足够把握时才会采取行动。当一轮牛市延展数月之后,买入的欲望,买入新的股票而能保证卖出获利的前景都比这一轮牛市的初期更低或更不乐观,但道氏理论的第十二条要点告诉我们:“持有你的头寸,直到出现相反的指令”。
   股市指数波动反映了一切市场行为——股市指数的收市价和波动情况反映了一切市场行为。不论甚么因素,股市指数的升跌变化都反映了群众心态。群众乐观,无论有理或无理,适中或过度,都会推动股价上升。群众悲观,亦不论盲目恐惧,有实质问题也好,或者受其他人情绪影响而歇斯底里也好,都会反映在市场的指数下挫。与其分析市场上千千万万人每一个投资人士的心态,做一些没有可能做到的事,不如分析反映整个市场心态的股市指数。股市指数代表了群众心态,市场行为的总和。指数反映了市场的实际是乐观一面或是悲观情绪控制大局。
   4.道氏理论的缺陷
   (1)信号过于迟缓。道氏理论最大的缺点就是信号迟缓,不过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股票投资者对于道氏趋势的判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统一,因而使的许多交易者在实际操盘过程中发现,并不能完全的把握整段行情。
   在实战中道氏理论的延迟判断(对于级别的出现需要事后认证),使的许多交易者往往错失最佳获利良机,而当趋势已经明显时,又面临调整趋势出现,周而复始,使的交易出现矛盾。因此,股民在应用道氏理论时,也要注意把它和一些技术分析工具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效用。
   (2)道氏理论对于中级趋势,尤其是在无法准确判断牛市还是熊市的时候,无法给投资者以明确启示。
   (3)道氏理论每次都要两种指数互相确认,这样做已经慢了半拍,错失了最好的入货和出货机会。
   (4)道氏理论对选股没有帮助。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道氏理论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技术分析 频道

道氏理论的应用要点、基本趋势的阶段分析、确认原则与道氏理论缺

admin

|
   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道氏理论的应用要点、基本趋势的阶段分析、确认原则与缺陷。
   1.道氏理论的应用要点
   平均指数包容消化一切——它反映了无数投资者的综合市场行为,包括那些有远见力的以及消息最灵通的人士,平均指数在其每日的波动过程中包容消化了各种已知的可预见的事情,以及各种可能影响公司债券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情况。甚至于那些天灾人祸,但其发生以后就被迅速消化,并包容其可能的后果。
三种趋势——“市场”一词意味着股票价格在总体上以趋势演进,而其最重要的是主要趋势,即基本趋势。它们是大规模地上下运动,通常持续几年或更多的时间,并导致股价增值或贬值20%以上,基本趋势在其演进过程中穿插着与其方向相反的次等趋势——当基本趋势暂时推进过头时所发生的回撤或调整(次等趋势与被间断的基本趋势一同被划为中等趋势)。最后,次等趋势由小趋势或者每一的波动组成,而这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基本趋势——基本趋势是大规模的、中级以上的上下运动,通常(但非必然)持续1年或有可能数年之久。只要每一个后续价位弹升比前一个弹升达到更高的水平,而每一个次等回撤的低点(即价格从上至下的趋势反转)均比上一个回撤高,这一基本趋势就是上升趋势,这就称为牛市。相反,每一中等下跌,都将价格压到逐渐低地水平,这一基本趋势则是下降趋势,并被称之为熊市。
   一般来说基本趋势是三种趋势中长线投资者所关注的唯一趋势。中长线投资者的目标是尽可能在一个牛市中买入——只要一旦确定牛市已经启动——然后一直持有直到(且只有到)很明显它已经终止而一个熊市已经开始的时候。投资者可以很保险地忽视各种次等的回撤及小幅波动。
   次等趋势——它是主要趋势运动方向相反的一种逆动行情,干扰了主要趋势。在多头市场里,它是中级的下跌或“调整”行情;在空头市场里,它是中级的上升或反弹行情。正常情况下,它们持续3周时间到数月不等,但很少再长。在一般情况下,价格回撤到沿基本趋势方面推进幅度的1/3到2/3。即是说,在一个牛市中,在次等回调到来之前,工业指数可能稳步上涨30点,其间伴随着一些短暂的或很小的停顿,这样在一轮新的中等规模上涨开始之前,这一次等回调可望出现一个10~20点的下跌。然而,我们必须注意,这个1/3~2/3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它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大多数次等趋势都在这里范围之间,许多在靠近半途就停止了,即回撤到前面基本趋势推进幅度的50%。很少有少于1/3的情况,但有些几乎完全看不出回调。
   这样我们就有了两个标准用以识别次等趋势。任何与基本趋势方向相反、持续至少三个星期并且回撤上一个沿基本趋势方向上价格推进净距离(从上一个次等趋势的末端到本次开始,略去小幅波动部分)至少1/3幅度的价格运动,即可认为是中等规模的次等趋势。
小趋势——它们是非常简短的(很少持续三周——一般小于6天)价格波动,从道氏理论的角度来看,其本身并无多大的意义,但它们合起来构成中等趋势。     一般的但并非全是如此,一个中等规模的价格运动,无论是次等趋势还是一个次等趋势之间的基本趋势,由一连串的三个或更多的明显地小波浪组成。从这些每日的波动中作出的一些推论经常很容易引起误导。小趋势是上述第三种趋势中唯一可被人为操纵的趋势。
   2.道氏理论基本趋势的阶段分析
   牛市——基本上升趋势,通常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怀疑期,这是一个建仓(或积累)的阶段,有远见的投资者知道尽管现在市场萧条,但形势即将扭转,因而就在此时购入了那些勇气和运气都不够的卖方所抛出的股票,并逐渐抬高其出价以刺激抛售,财政报表情况仍然很糟——实际上在这一阶段总是处于最萧条的状态,公众为股市状况所迷惑而与之完全脱节,市场活动停滞,但也开始有少许回弹。
   第二阶段是乐观期,股市出现一轮稳定的上涨,交易量随着公司业务的景气不断增加,同时公司的盈利开始受到关注。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技巧娴熟的交易者往往会得到最大收益。
   第三阶段是狂热期,市场上所有信息都令人乐观,价格惊人的上扬,新股不断大量上市。此时,投资者们不应再盲目狂热而是应当警惕起来——涨势可能持续了两年,已经够长了,现在到了该问卖掉哪种股票的时候了,在这一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交易量惊人地增长,而“卖空”也频繁地出现;垃圾股也卷入交易(即低价格且不具投资价值的股票),但越来越多的高质量股票此时拒绝跟从。
   来看一下1999年5月19日到2001年6月14日的牛市情形。
 

71:牛市三阶段图解

   熊市——基本下跌趋势,通常也以三个阶段为特点:

   第一阶段是出仓或分散(实际开始于前一轮牛市后期),在这一阶段后期,有远见的投资者感到交易的利润已达至一个反常的高度,因而在涨势中抛出所持股票。尽管弹升逐渐减弱,交易量仍居高不下,公众仍很活跃。但由于预期利润的逐渐消失,行情开始显弱。
   第二阶段我们称之为恐慌阶段。买方少起来而卖方就变得更为急躁,价格跌势徒然加速,当交易量达到最高值时,价格也几乎是直线落至最低点。恐慌阶段通常与当时的市场条件相差甚远。在这一阶段之后,可能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次等回调或一个整理运动,然后开始第三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跌势持续阶段。那些在大恐慌阶段坚持过来的投资者此时或因信心不足而抛出所持股票,或由于目前价位比前几个月低而买入。商业信息开始恶化,随着第三阶段推进,跌势还不很快,但持续着,这是由于某些投资者因其他需要,不得不筹集现金而越来越多地抛出其所持股票。垃圾股可能在前两个阶段就失去了其在前一轮牛市的上涨幅度,稍好些的股票跌得稍慢些,这是因为其持股者一直坚持最后一刻,结果是在熊市最后一的阶段,这样的股票有往往成为主角。当坏消息被证实,而且预计行情还会继续看跌,这一轮熊市就结束了,而且常常是在所有的坏消息“出来”之前就已经结束了。
   需要提醒股民朋友的是,没有任何两个熊市和牛市是完全相同的。也有一些可能缺失三个典型阶段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一些主要的涨势由始至终只是极快的  价格升值。一些短期熊市形成没有明显恐慌阶段,而另一些则以恐慌阶段结束,任何一个阶段,都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此,我们应时刻牢记基本趋势的典型特征。假如你知道牛市的最后一个阶段一般会出现哪些征兆,就不至为市场出现看涨的假象所迷惑。
   3.道氏理论的确认原则
   两种指数必须相互验证——这是道氏原则中最有争议也是最难以统一的地方,然而它已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任何仔细研究过市场记录的人士都不会忽视这一原则所起到的“作用”。而那些在实际操作中将这一原则弃之不顾的交易者总归是要后悔的。这就意味着,市场趋势中不是一种指数就可以单独产生有效信号。如果两种指数未能相互印证,我们充其量只能认为主要趋势的方向还未定型。
   事实上,两种指数没有必要同一天确定。一般说来二者会常常一同达至一个新的高点(或低点),在持续了几天、几周或一到两月的停滞状态之后会存在大量情况,一个交易者必须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保持耐心,以等待市场自己显示出明显趋势。
   根据成交量判断趋势的变化——一般来说,如果主要趋势中价格上涨,那么交易活动也会随之活跃。一轮牛市中,当价格上涨时交易量随之增长;而在一轮熊市中,价格跌落,当其反弹时,交易量也增长。这一原则也适合于次等趋势,尤其是一轮熊市中的次等趋势中,当交易行为可能在短暂弹升中显示上升趋势,或在短暂回撤中显示下降趋势。但对于这一原则也存在例外,而且仅根据几天内的交易情况,或者更不用说单一交易时间段都是不够的,只有一段时间内全面相关的交易情况才有助于我们作出有效的判断,进一步而言,在道氏理论中市场趋势的结论性标志着在对价格运动的最终分析中产生的。交易量只是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有助于分析一些令人困惑的市场行情。
   “直线”(盘局)可以代替次等趋势——道氏理论术语中,一条直线就是两种指数或其中的一种作横向运动,也就是盘局。这一横向运动往往会持续两到三周,有时甚至数月之久,在这一期间,价格波动幅度大约在5%或更低一些。这种直线盘局形状实际上显示了买进和卖出两者的力量是平衡。当然,最后的情形之一是,在这个价位水准的供给完毕了,而那些想买进的人必须提高价位来诱使卖者出售。另一种情况是,本来想要以盘局价位水准出售的人发觉买进的气氛削弱了,结果他们必须削价来处理他们的股票。因此,价位往上突破盘局的上限是多头市场的征兆。相反价位往下跌破盘局的下限是空头市场的征兆。一般来说,盘局的时间愈久,价位愈窄,它最后的突破愈容易。
   盘局常发展成重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代表着出货和进货的阶段,但是,它们更常出现在主要趋势过程中的休息和整理的阶段。在这种情形下,它们取代了正式的次级波动。很可能一种指数正在形成盘局,而另一种却发展成典型的次级趋势。
   股民应注意的是盘局之外不论是涨还是跌,都会紧跟着同一方向上一个更为深入的运动,而不只是跟随因新的波浪冲破先前基本趋势运动形成的限制而产生的“信号”。在实际突破发生之前,并不能确定价格将向哪个方向突破。对于盘局一般给定的5%限度完全是经验之谈;其中存在一些更大幅度的横向运动,这些横向运动由于其界限紧凑明确因而被看作是真正的直线。
   把收盘价放在首位——道氏理论并不注意一个交易日当中的最高价、最低价、而只注意收盘价。因为收盘价是时间匆促的人看财经版唯一阅读的数目,是对当天股价的最后评价,大部分人根据这个价位作买卖的委托。这是又一个经过时间考验的道氏理论规则。其作用如下:假设一轮基本上升趋势中的中等趋势在某日上午11点达到顶点,此时工业指数,比方说:是152.45;然后又回跌到150.70报收。那么前半日152.45这一高点就忽略不计。如果下一个交易日收市价高于150.70行情就仍看涨。相反,如果下一个上涨阶段使价格在某一天当中达到一个高点,比如152.60,但这一天收市时价格却低于150.70,那么牛市趋势是否持续就很难判定了。
   在反转趋势出现之前主要趋势仍将起主导作用——对于过去急躁的交易者,这无疑是一个警告,在反转信号出现前,提前改变对市场的态度,就好比赛跑时于发出信号前抢先跑出。这条规则并不意味着在趋势反转信号已经明朗化以后,一个人还应再迟延一下他的行动,而是说在经验上,我们等到已经确定了以后再行动较为有利,以避免在还没有成熟前买进(或卖出)。这条规则告诉人们:一个旧趋势的反转可能发生在新趋势被确认后的任何时间。
   当然这并不是说当趋势改变的信号已出现时还要作不必要的拖延,而是说明了一种经验,那就是那些过早买入(或卖出)的交易者相比,机会总是站在更有耐心的交易者一边。他们只有等到自己有足够把握时才会采取行动。当一轮牛市延展数月之后,买入的欲望,买入新的股票而能保证卖出获利的前景都比这一轮牛市的初期更低或更不乐观,但道氏理论的第十二条要点告诉我们:“持有你的头寸,直到出现相反的指令”。
   股市指数波动反映了一切市场行为——股市指数的收市价和波动情况反映了一切市场行为。不论甚么因素,股市指数的升跌变化都反映了群众心态。群众乐观,无论有理或无理,适中或过度,都会推动股价上升。群众悲观,亦不论盲目恐惧,有实质问题也好,或者受其他人情绪影响而歇斯底里也好,都会反映在市场的指数下挫。与其分析市场上千千万万人每一个投资人士的心态,做一些没有可能做到的事,不如分析反映整个市场心态的股市指数。股市指数代表了群众心态,市场行为的总和。指数反映了市场的实际是乐观一面或是悲观情绪控制大局。
   4.道氏理论的缺陷
   (1)信号过于迟缓。道氏理论最大的缺点就是信号迟缓,不过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股票投资者对于道氏趋势的判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统一,因而使的许多交易者在实际操盘过程中发现,并不能完全的把握整段行情。
   在实战中道氏理论的延迟判断(对于级别的出现需要事后认证),使的许多交易者往往错失最佳获利良机,而当趋势已经明显时,又面临调整趋势出现,周而复始,使的交易出现矛盾。因此,股民在应用道氏理论时,也要注意把它和一些技术分析工具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效用。
   (2)道氏理论对于中级趋势,尤其是在无法准确判断牛市还是熊市的时候,无法给投资者以明确启示。
   (3)道氏理论每次都要两种指数互相确认,这样做已经慢了半拍,错失了最好的入货和出货机会。
   (4)道氏理论对选股没有帮助。


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