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走势的长期底部特征
admin
|长期底部最终形成可能是利用某种利好题材促成的,但利好题材只是一个开头,绝不是反转的全部原因。只有市场存在空翻多的内在因素,才有走大牛势的可能性。如下图所示的是上证指数大幅下跌后出现的长期底部。

1.投资者普遍亏损
绝大多数投资者出现亏损,并且亏损幅度在50%以上,甚至出现股民跳楼的情况,即使是主力机构也未能幸免。
2.股指快速下跌
当股指走势形成顶部后,一旦趋势反转的迹象出现,即使股指连续下跌20%也往往不会出现反弹的行情;同时,在跌势途中出现连续数日的巨幅阴线,促使股指快速下滑。
3.市场大面积跌停
在市场需要释放空头卖压时,由于无人愿意进场承接,往往会出现大面积的跌停现象,有时跌停的个股会达到沪深两市股票总数的70%以上,即达到1400多家。
4.抗跌股补跌
当绝大数股票都已经深幅下跌后,前期一些较为抗跌的强势股也开始出现补跌行情,无论是大盘蓝筹股,还是绩优股,或是基金重仓扎堆股,纷纷开始破位下行。
5.股指连续破位
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曾经被认为牢不可破的重要支撑位往往会轻易被击穿,而股指的某些整数关口也常常接连丢失,市场形成了“熊市不言底”的状态。
6.股民纷纷离场
在新股民开户数量不断下降的同时,旧股民开始不断离场,同时部分股民发誓再不进入股市,在交易大厅里,已经很久看不到很多股民了。
7.融资功能衰竭
由于市场交易日趋低迷,新股上市和增发融资被迫减少或停止,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出现衰竭的现象;此时,往往会有政策性利好消息出现,但投资者却普遍逢高减磅。
8.舆论反思不断
熊市思维畅通无阻,股民对各种利好消息充耳不闻,同时怨声载道;而新闻舆论则不断对股市现象进行反思或抨击,促使政策改良。
9.末期成交量增加
在股市持续下跌时间超过一年且下跌幅度超过50%以后,如果市场上的成交量开始持续增加,说明有新资金开始进场,等想卖股票的几乎都卖光后,市场底部就会出现。即只有等到中长线筹码和严重套牢盘不计成本地抛售,且市场出现巨大承接力量时,才说明市场已经临近长期的重要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