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启财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期货 > 农副产品 > 正文

大豆生产周期对大豆价格的影响 案例分析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启财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启财网在线客服

   豆类期货作为农产品期货,其价格波动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大豆以及其产品豆粕、豆油的价格走势都与大豆的种植和生长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南美大豆产量情况也会影响美国和中国大豆现货及期货价格,因此处于生长周期的南美大豆天气也成为左右大豆现货市场价格、CBOT大豆期货和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黄大豆期货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南美大豆产区天气情况就成为现货和期货市场关注的要素之一。
   以北半球为例,一般情况下,大豆价格在收割期供应量达到最高时下跌到最低水平。通常大豆价格在春天和初夏供应紧缺及新作产量不确定时达到高点。夏季的后期,新作物产量情况会逐渐明朗,至收割期前大豆价格会下跌。但如果在大豆生长期天气情况出现变化,市场价格就会在预期减产的情况下走高。大豆价格对天气变化的反应程度最终取决于市场基本面总体情况,即供需情况。例如,1995年、1996年和2003年大豆的单产由于天气恶化而减少。
   【案例1】
   1995年是历史上大豆种植期最长的一年。凉爽潮湿的天气使农民不能正常进行播种,5月份作物早期生长进度也缓慢。由于杂草控制措施受到限制,杂草问题较严重。春末时,美国东南部地区干旱,由于市场担心作物产量会减少,大豆价格开始上涨。6月中旬天气情况发生变化,玉米带天气炎热干燥,6月末东部大部分地区包括玉米带东部天气炎热潮湿。许多地区不能再种植大豆,于是价格继续走高。7月份玉米带天气异常炎热。大豆出枝情况比1994年有所下降,分析家预测大豆结荚数量会减少,价格仍走高。8月份天气达到历年来最热水平,作物生长面临严重旱情威胁。但幸运的是,在大豆开始开花时出现热带风暴以及缓慢移动的冷锋天气,预计大豆产量情况会有所改观,大豆价格开始走低。8月中旬天气仍炎热干燥,价格又开始上涨。9月份大豆结荚数量高于8月份预测的数量,价格短期内下跌。9月份出现的早霜天气以及总体亩产减少而需求强劲,大豆价格再次推高。
   【案例2】
   自1995年夏季至1996年春季,大豆价格一路走高。1996年,大豆供应量减少,需求相对强劲,库存减少至198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1996年4月至9月期间大豆价格上下震荡。春天天气情况恶劣使大豆种植进度慢于正常水平,但由于玉米种植也推迟,农民由种植玉米转向种植大豆。预计晚期种植的大豆亩产可能会减少。大豆价格在6月份开始走低。7月中旬美国天气异常干燥,大豆价格冲高至8.09美元。之后出现降雨天气,大豆价格短期内走低。8月至9月期间,市场焦点集中在大豆晚些生长情况及是否会出现早霜上。大豆价格在9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略微减少了预期产量后达到8.15美元的高价位。但很快,由于对早霜的担心解除以及玉米小麦价格疲软,大豆价格走低。10月份和11月份的农业部报告向上调整了大豆产量和库存,大豆价格进一步走软,由合约高点下挫了1.50美元。
   【案例3】
   2003年,持续了两年的西部严重干旱在2003年再度影响美国大豆种植区域。8月份到9月份正值大豆灌浆期的关键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此前年度同阶段的气候相对湿润,因此,对大豆的最终产量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由此导致期货市场上的心理预期利多效应,期价从8月初的500多美分一路上扬至10月初的710美分。
   【案例4】
   2007年5月份初期,美国中西部作物带西部出现大范围降雨,田间播种曾一度中断,复活节寒流来袭后,美国南部四个州遭遇霜冻侵袭,但对已出苗作物没有造成明显损害。时至6月份上旬美国本土天气呈两极分化,作物带东北部高温少雨,大豆生长面临干旱威胁;西部产区连续降雨,洪灾危险加重。市场投机力量借机炒作,主导市场上涨方向。7月份,美国作物带持续受到西部高气压脊、东部上层气压槽所控制,这种天气特征表现为作物带以温暖、干燥天气为主,在此期间,美国中西部作物带西北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大湖地区始终面临干旱考验。而整个作物生长期,拉尼娜气候在太平洋海域酝酿直至形成这段时间里,美国中西部地区经历了一个干燥少雨的夏季。天气的问题直接主导了本轮美豆期价的上涨,但市场并没有觉察到天气也同样导致中国也遭受到大量减产的厄运,大豆的减产也直接促成了大豆后期的大牛市行情。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农副产品 频道

大豆生产周期对大豆价格的影响 案例分析

admin

|
   豆类期货作为农产品期货,其价格波动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大豆以及其产品豆粕、豆油的价格走势都与大豆的种植和生长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南美大豆产量情况也会影响美国和中国大豆现货及期货价格,因此处于生长周期的南美大豆天气也成为左右大豆现货市场价格、CBOT大豆期货和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黄大豆期货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南美大豆产区天气情况就成为现货和期货市场关注的要素之一。
   以北半球为例,一般情况下,大豆价格在收割期供应量达到最高时下跌到最低水平。通常大豆价格在春天和初夏供应紧缺及新作产量不确定时达到高点。夏季的后期,新作物产量情况会逐渐明朗,至收割期前大豆价格会下跌。但如果在大豆生长期天气情况出现变化,市场价格就会在预期减产的情况下走高。大豆价格对天气变化的反应程度最终取决于市场基本面总体情况,即供需情况。例如,1995年、1996年和2003年大豆的单产由于天气恶化而减少。
   【案例1】
   1995年是历史上大豆种植期最长的一年。凉爽潮湿的天气使农民不能正常进行播种,5月份作物早期生长进度也缓慢。由于杂草控制措施受到限制,杂草问题较严重。春末时,美国东南部地区干旱,由于市场担心作物产量会减少,大豆价格开始上涨。6月中旬天气情况发生变化,玉米带天气炎热干燥,6月末东部大部分地区包括玉米带东部天气炎热潮湿。许多地区不能再种植大豆,于是价格继续走高。7月份玉米带天气异常炎热。大豆出枝情况比1994年有所下降,分析家预测大豆结荚数量会减少,价格仍走高。8月份天气达到历年来最热水平,作物生长面临严重旱情威胁。但幸运的是,在大豆开始开花时出现热带风暴以及缓慢移动的冷锋天气,预计大豆产量情况会有所改观,大豆价格开始走低。8月中旬天气仍炎热干燥,价格又开始上涨。9月份大豆结荚数量高于8月份预测的数量,价格短期内下跌。9月份出现的早霜天气以及总体亩产减少而需求强劲,大豆价格再次推高。
   【案例2】
   自1995年夏季至1996年春季,大豆价格一路走高。1996年,大豆供应量减少,需求相对强劲,库存减少至198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1996年4月至9月期间大豆价格上下震荡。春天天气情况恶劣使大豆种植进度慢于正常水平,但由于玉米种植也推迟,农民由种植玉米转向种植大豆。预计晚期种植的大豆亩产可能会减少。大豆价格在6月份开始走低。7月中旬美国天气异常干燥,大豆价格冲高至8.09美元。之后出现降雨天气,大豆价格短期内走低。8月至9月期间,市场焦点集中在大豆晚些生长情况及是否会出现早霜上。大豆价格在9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略微减少了预期产量后达到8.15美元的高价位。但很快,由于对早霜的担心解除以及玉米小麦价格疲软,大豆价格走低。10月份和11月份的农业部报告向上调整了大豆产量和库存,大豆价格进一步走软,由合约高点下挫了1.50美元。
   【案例3】
   2003年,持续了两年的西部严重干旱在2003年再度影响美国大豆种植区域。8月份到9月份正值大豆灌浆期的关键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此前年度同阶段的气候相对湿润,因此,对大豆的最终产量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由此导致期货市场上的心理预期利多效应,期价从8月初的500多美分一路上扬至10月初的710美分。
   【案例4】
   2007年5月份初期,美国中西部作物带西部出现大范围降雨,田间播种曾一度中断,复活节寒流来袭后,美国南部四个州遭遇霜冻侵袭,但对已出苗作物没有造成明显损害。时至6月份上旬美国本土天气呈两极分化,作物带东北部高温少雨,大豆生长面临干旱威胁;西部产区连续降雨,洪灾危险加重。市场投机力量借机炒作,主导市场上涨方向。7月份,美国作物带持续受到西部高气压脊、东部上层气压槽所控制,这种天气特征表现为作物带以温暖、干燥天气为主,在此期间,美国中西部作物带西北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大湖地区始终面临干旱考验。而整个作物生长期,拉尼娜气候在太平洋海域酝酿直至形成这段时间里,美国中西部地区经历了一个干燥少雨的夏季。天气的问题直接主导了本轮美豆期价的上涨,但市场并没有觉察到天气也同样导致中国也遭受到大量减产的厄运,大豆的减产也直接促成了大豆后期的大牛市行情。


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