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关系介绍与学习

2022-07-19 19:57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的相互引导关系对于投资者和监管者而言非常重要,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之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在研究标的、样本数据时间段、数据频率、研究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差异,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综合起来,现有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结论:(1)期货市场价格引导现货市场价格;(2)现货市场价格引导期货市场价格;(3)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相互引导。

一、支持期货市场价格引导现货市场价格的观点

   Kawaller & Koch(1987)以1984~1985年间S&P500指数1分钟数据为样本,采用Granger单向回归方程分析方法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S&P500指数期货价格领先现货价格20~45分钟,而现货价格领先期货价格的时间最大不超过2分钟。因此认为,股指期货领先股票现货指数是可确定的。
Herbst等(1987)对S&P500的研究也指出了指数期货领先现货的关系的确存在,但领先程度少于1分钟。
   Stoll & Whaley(1990)以S&P500和主要市场指数(MMI)的期货与现货为标的,研究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结果表明,两个市场的期货收益率领先于现货收益率大约5~10分钟,而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收益率的预测能力非常微弱。
   Cheung & Ng(1991)对S&P500指数期货与现货的实证研究指出,指数期货领先于现货15~30分钟。
   Chan等(1992)的研究认为,在出现系统性消息时,股指期货市场领先于股票现货市场的现象更加显著。
   Tse(1995)对在SIMEX异地上市交易的日经Nikkei225股指期货与日经股票现货指数的日数据研究结果也显示,股指期货领先于股票现货指数而变动。
Fleming等(1996)应用ARIMA模型对1991年S&P500指数期货、S&P100指数看涨及看跌期权及其现货指数的月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S&P500指数期货和S&P100指数期权至少领先于现货指数5分钟。
   Suganthi Ramasamy & Bala Shanmugam(2004)以马来西亚股指期货市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期和稳定期,马来西亚股指期货收益率要领先于股指现货收益率1天;而在高波动期,股指期货收益率要领先于股指现货收益率2天。

二、支持现货市场价格引导期货市场价格的观点

   Wahab & Leshgari(1993)以协整分析法对S&P500与FTSE100指数期货与现货间的日数据研究结果发现,两个市场均存在现货指数引导期货指数的现象。
   Ghosh(1995)研究了S&P500及纽约期货交易所(NYSE)CRB指数的期货与现货关系,发现CRB指数存在现货市场引导期货市场的现象,新信息首先在S&P500股指期货市场反应而后再流动到现货市场,故两指数有不同的领先—滞后关系。
   在其他研究方面,廖崇豪(1994)以S&P500指数月数据、赖瑞芬(1997)以摩根台指5分钟数据、杨崇斌(1998)以摩根台指日内5分钟数据、王俞璎(1998)以Nikkei225每5分钟数据进行的实证结果都支持股票现货指数领先于股指期货指数的结论。

三、支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相互引导的观点

   黄玉如(1993)对美国S&P500指数日资料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Abhyankar(1995)以FTSE100指数期货与现货的小时数据为对象,采用线性及非线性因果检验的方法进行的研究表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波动具有同时性。
   Hung & Zhang(1995)以MBI指数现货与期货的日数据为研究对象,用协整方法分析了两者间的动态因果关系,结果发现MBI指数期货与现货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因果关系。
   潘品轩(2003)对TAIFEX台股指数期货每5分钟资料进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表明,股指期货与现货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Hyun-Jung Ryoo & Graham Smith(2004)使用1996年5月3日至1998年12月31日的5分钟交易的数据,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了韩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关系,认为两个市场互为因果,但是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领先效果要强很多。
   张宗成、王郇(2009)对香港恒生指数的研究表明,香港股市和期市之间存在相互引导关系,并且两市各自的波动性对消息的反应存在不对称的溢出效应。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股指期货学院 频道

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关系介绍与学习

admin

|
   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的相互引导关系对于投资者和监管者而言非常重要,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之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在研究标的、样本数据时间段、数据频率、研究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差异,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综合起来,现有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结论:(1)期货市场价格引导现货市场价格;(2)现货市场价格引导期货市场价格;(3)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相互引导。

一、支持期货市场价格引导现货市场价格的观点

   Kawaller & Koch(1987)以1984~1985年间S&P500指数1分钟数据为样本,采用Granger单向回归方程分析方法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S&P500指数期货价格领先现货价格20~45分钟,而现货价格领先期货价格的时间最大不超过2分钟。因此认为,股指期货领先股票现货指数是可确定的。
Herbst等(1987)对S&P500的研究也指出了指数期货领先现货的关系的确存在,但领先程度少于1分钟。
   Stoll & Whaley(1990)以S&P500和主要市场指数(MMI)的期货与现货为标的,研究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结果表明,两个市场的期货收益率领先于现货收益率大约5~10分钟,而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收益率的预测能力非常微弱。
   Cheung & Ng(1991)对S&P500指数期货与现货的实证研究指出,指数期货领先于现货15~30分钟。
   Chan等(1992)的研究认为,在出现系统性消息时,股指期货市场领先于股票现货市场的现象更加显著。
   Tse(1995)对在SIMEX异地上市交易的日经Nikkei225股指期货与日经股票现货指数的日数据研究结果也显示,股指期货领先于股票现货指数而变动。
Fleming等(1996)应用ARIMA模型对1991年S&P500指数期货、S&P100指数看涨及看跌期权及其现货指数的月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S&P500指数期货和S&P100指数期权至少领先于现货指数5分钟。
   Suganthi Ramasamy & Bala Shanmugam(2004)以马来西亚股指期货市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期和稳定期,马来西亚股指期货收益率要领先于股指现货收益率1天;而在高波动期,股指期货收益率要领先于股指现货收益率2天。

二、支持现货市场价格引导期货市场价格的观点

   Wahab & Leshgari(1993)以协整分析法对S&P500与FTSE100指数期货与现货间的日数据研究结果发现,两个市场均存在现货指数引导期货指数的现象。
   Ghosh(1995)研究了S&P500及纽约期货交易所(NYSE)CRB指数的期货与现货关系,发现CRB指数存在现货市场引导期货市场的现象,新信息首先在S&P500股指期货市场反应而后再流动到现货市场,故两指数有不同的领先—滞后关系。
   在其他研究方面,廖崇豪(1994)以S&P500指数月数据、赖瑞芬(1997)以摩根台指5分钟数据、杨崇斌(1998)以摩根台指日内5分钟数据、王俞璎(1998)以Nikkei225每5分钟数据进行的实证结果都支持股票现货指数领先于股指期货指数的结论。

三、支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相互引导的观点

   黄玉如(1993)对美国S&P500指数日资料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Abhyankar(1995)以FTSE100指数期货与现货的小时数据为对象,采用线性及非线性因果检验的方法进行的研究表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波动具有同时性。
   Hung & Zhang(1995)以MBI指数现货与期货的日数据为研究对象,用协整方法分析了两者间的动态因果关系,结果发现MBI指数期货与现货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因果关系。
   潘品轩(2003)对TAIFEX台股指数期货每5分钟资料进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表明,股指期货与现货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Hyun-Jung Ryoo & Graham Smith(2004)使用1996年5月3日至1998年12月31日的5分钟交易的数据,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了韩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关系,认为两个市场互为因果,但是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领先效果要强很多。
   张宗成、王郇(2009)对香港恒生指数的研究表明,香港股市和期市之间存在相互引导关系,并且两市各自的波动性对消息的反应存在不对称的溢出效应。


股指期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