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期货 > 农副产品 > 正文

世界大豆消费量介绍及其变化图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统计,世界大豆的消费量自2001年至2009年稳步上升,从2001年的1.84亿吨上升到2009年的2.32亿吨(见图6-3)。 

图6-3 2001/2002年度~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消费量变化图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畜牧业、榨油业、加工业等发展,近年来世界大豆的消费需求获得了迅猛的增长。从最近10年的全球大豆消费情况来看,全世界大豆消费几乎按照每年1000万吨左右的绝对量在增长。1990年世界大豆消费量1.04亿吨,1997年为1.46亿吨,2004年达到2.08亿吨,2005年为2.13亿吨,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25亿吨,2009年时高达2.31亿吨。世界大豆消费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亚洲的需求十分强劲,非洲需要食用大豆以补充食物,西方国家对大豆食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全球对大豆需求的增长势头仍将继续。当前世界大豆的主要消费区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和欧盟,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大豆消费量占世界大豆总消费量的80%。
   中国作为世界上大豆消费大国之一,10年来其消费量增长了将近两倍,究其原因有:
   第一,国内大豆榨油消费量大幅提高,推动中国大豆消费快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榨油消费量的迅猛增长。随着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用植物油和肉禽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日渐强劲,刺激了大豆压榨加工业两个下游产品豆油、豆粕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中国是一个食用植物油严重短缺的国家。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快后,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豆油消费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导致国内大豆需求的急剧膨胀。另一方面,2002年国内统一改变饲料配方使得豆粕需求急剧加大。在其他蛋白原料供应基本稳定情况下,国内养殖业原料需求增长需要豆粕的增加来弥补。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生猪养殖业逐步恢复,家禽养殖存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饲料养殖行业对豆粕需求不断增加,这些都是造成国内大豆消费需求大幅提高从而加剧供求紧张关系的重要原因。
   第二,大豆食品及工业消费量继续增加。由于中国居民有直接食用大豆的饮食习惯,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大豆消费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由于出油率高、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绝大部分投入了国内榨油消费之中,2006年时就已占国内大豆榨油消费量的80%以上。而国产大豆全部是非转基因大豆,其含油率与进口大豆相比平均要低1%~2%。所以,国产大豆在食用及工业用方面更具优势。国民对大豆制品需求的持续增加使国产大豆在大豆食用消费量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虽然最近几年中国大豆的产量有降低的趋势,食用及工业用国产大豆的消费量却持续增加,导致国产大豆的消费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2003年后,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调整,人们饮食消费观念在不断更新,作为高蛋白的大豆食品正在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豆制品的精深加工工业悄然兴起,大豆食用及工业用消费量呈现出加快增长趋势,每年增幅在40万~50万吨左右。2005年,国产大豆食用及工业消费量为807万吨,首次超过了榨油消费量,较2000年增长了30.5%,并且相对于压榨消费量的下降趋势,国产大豆的食用及工业消费量始终保持稳步增长。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世界大豆消费量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农副产品 频道

世界大豆消费量介绍及其变化图

admin

|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统计,世界大豆的消费量自2001年至2009年稳步上升,从2001年的1.84亿吨上升到2009年的2.32亿吨(见图6-3)。 

图6-3 2001/2002年度~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消费量变化图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畜牧业、榨油业、加工业等发展,近年来世界大豆的消费需求获得了迅猛的增长。从最近10年的全球大豆消费情况来看,全世界大豆消费几乎按照每年1000万吨左右的绝对量在增长。1990年世界大豆消费量1.04亿吨,1997年为1.46亿吨,2004年达到2.08亿吨,2005年为2.13亿吨,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25亿吨,2009年时高达2.31亿吨。世界大豆消费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亚洲的需求十分强劲,非洲需要食用大豆以补充食物,西方国家对大豆食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全球对大豆需求的增长势头仍将继续。当前世界大豆的主要消费区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和欧盟,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大豆消费量占世界大豆总消费量的80%。
   中国作为世界上大豆消费大国之一,10年来其消费量增长了将近两倍,究其原因有:
   第一,国内大豆榨油消费量大幅提高,推动中国大豆消费快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榨油消费量的迅猛增长。随着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用植物油和肉禽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日渐强劲,刺激了大豆压榨加工业两个下游产品豆油、豆粕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中国是一个食用植物油严重短缺的国家。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快后,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豆油消费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导致国内大豆需求的急剧膨胀。另一方面,2002年国内统一改变饲料配方使得豆粕需求急剧加大。在其他蛋白原料供应基本稳定情况下,国内养殖业原料需求增长需要豆粕的增加来弥补。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生猪养殖业逐步恢复,家禽养殖存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饲料养殖行业对豆粕需求不断增加,这些都是造成国内大豆消费需求大幅提高从而加剧供求紧张关系的重要原因。
   第二,大豆食品及工业消费量继续增加。由于中国居民有直接食用大豆的饮食习惯,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大豆消费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由于出油率高、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绝大部分投入了国内榨油消费之中,2006年时就已占国内大豆榨油消费量的80%以上。而国产大豆全部是非转基因大豆,其含油率与进口大豆相比平均要低1%~2%。所以,国产大豆在食用及工业用方面更具优势。国民对大豆制品需求的持续增加使国产大豆在大豆食用消费量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虽然最近几年中国大豆的产量有降低的趋势,食用及工业用国产大豆的消费量却持续增加,导致国产大豆的消费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2003年后,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调整,人们饮食消费观念在不断更新,作为高蛋白的大豆食品正在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豆制品的精深加工工业悄然兴起,大豆食用及工业用消费量呈现出加快增长趋势,每年增幅在40万~50万吨左右。2005年,国产大豆食用及工业消费量为807万吨,首次超过了榨油消费量,较2000年增长了30.5%,并且相对于压榨消费量的下降趋势,国产大豆的食用及工业消费量始终保持稳步增长。


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