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学股 > K线图 > 正文

从成交量找到K线顶底部

2024-06-28 17:15 来源:东方铜牛网 作者: 铜牛网先生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一、从成交量找到K线顶部
1.顶部的基本分析
实际上,顶部在股市的操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成功的股市投资者当然希望在顶部抛出股票,但有许多顶部出现的时候却是较难知觉的。主要的原因在于当顶部出现的时候常会和技术上的回档结合在一起,股指和股价在进入到一定的高位后往往还有进行高位调整后再次上升的趋势。

一般来讲,顶部的特征可以归纳如下:
(1)顶部区域的形成是在股价经过较长时间和较大幅度上涨之后。在形成顶部之前应有明确的上升趋势存在,否则顶部就不成立。而且前期上升的幅度越大,上涨持续的时间越长,顶部完成后的下跌空间也越大,下跌时间也越长。
 
(2)顶部往往伴随着价升量减或出天量,大盘完成顶部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在两三个交易日之内,因为主力在巨大成交量的配合下出货非常容易。

2.从成交量发现顶部
一般来讲,利用成交量发现顶部,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天量之后见天价。当个股或大盘高位放出异乎寻常的巨大成交量时,是即将见顶的重要特征。其中小盘股的换手率如果达到30%以上,大盘股的换手率如果达到15%以上,同时股价已有一定涨幅的,则在放出巨量的当天,就要当机立断地迅速卖出该股,无论其股价是涨是跌。有时个股的换手率虽然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但是,成交量仍是最近一轮行情以来最大成交量的,也要将其视为天量水平。比如有的个股在一轮行情中,换手从未超5%,如果当股价涨升到一定高度后,突然连续多次地出现超过5%的换手时,投资者也要加以警惕。从技术分析上看,量与价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天量之后见天价”的规律已经屡次被市场所验证(图6-6)。
 
(2)在一个上升通道中,成交量如果能持续温和地放大,股价也会持续地上升。但当成交量放出大量后,股价就会出现阶段性顶部区域,这个区域可能是短期顶部区域,也可能是中期顶部区域。
 
(3)部分个股经过大幅拉升后,突然出现量比急剧放大现象,也是重要的顶部特征。这种放量的换手率并不大,但是,量比却大得惊人,有时能达到数十倍之多。在实际操作中,恰恰是因为换手率不大,所以容易使投资者产生麻痹心理,从而错失逃顶的机会。
图6-6 天量见顶
 
(4)某日突然出现空前大的成交量,而股指仅小幅上扬甚至滞涨,对于这种放量滞涨现象的发生,投资者需要认真进行分析与研究,不可以盲目进行操作。如再出现股价震幅加剧,虽当日的收盘价未必低于前一日的收盘价,但有较长上影线时,就有极大可能是出现顶部的征兆。主力趁着人气旺盛时已在大量抛售股票,少则两三天,多则六七天就可以卖出手中80%以上筹码。
 
(5)不放量的顶部特征。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股价涨幅惊人,主力获利极为丰厚的时候。假设主力将某只个股从5元拉升到25元,如果主力在5元附近建25%的仓位,那么主力只需要在25元的高位卖出5%的仓位,就可以收回全部成本,其余的筹码主力在任何价位抛出都是获利的。由此可以看出,涨幅过于巨大的个股中所隐藏的风险很大,令人难以预测主力的意图,这类个股主力即使不放量,也能在投资者不知不觉中顺利出货。另外,主力很有可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采取一些比较隐蔽的手法(如边拉边出)进行出货,因此股价形成顶部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成交量放大的现象。总之,对于投资者来讲,要走出“只要个股不放量,主力就一定没出货”的思维误区,明白即使不放量,股价也一样会形成顶部。

K线猎金
股市经过较长时间的涨升后回调整理,也是其运动变化的内在需要。投资者对于顶部的研判不是那么容易的,具体研判的时候,投资者要多结合一些实战案例进行对比,重视成交量的变化,同时也需要要结合大势以及其他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二、从成交量找到K线底部
1.底部的基本分析
概括来讲,底部的特征可以归纳如下:在一轮下跌趋势形成之后,下跌的时间和幅度均已较大;长期下跌趋势通道上轨线被突破,中长期均线开始上升;下跌形态规模越大,形成底部时间越长,则上升时的涨幅越大;底部区域往往也是成交量最小的区域;底部形成时间比顶部形成的时间要长。一般情况下,按照行情规模的大小,底部又可以分为短期底部、中期底部以及长期底部。

2.从成交量发现底部
在实战中,投资者如果想通过成交量发现底部,就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一般情况下,底部产生前的成交量极度低迷。这是因为经历过大幅下跌后的市场心态十分谨慎,对任何上涨都抱有半信半疑的态度,低位的任何一次反弹都不会有太多的资金参与,上涨无量的现象较为明显。屡次反弹的失败已经给市场造成了思维定式,在量能的不断萎缩中多方所等待的只是一个上涨的理由以及场外资金的大举介入。图6-7显示了地量见地价。
图6-7 地量见底
 
(2)成交量萎缩到位。成交量随着大盘的回落而急速萎缩,并不时出现地量。当股市成交量创地量时,此时多空双方都无利可图,都不敢冒险行动,买卖谨慎,观望气氛浓厚。K线图上表现为阴阳交错,股价维持在一定区域,跌时有人接盘,上涨时遭到打压,股价波幅很小,成交量极度萎缩。不坚定的投资者早已割肉,此时出局的是那些已经对大势失去信心的人,不知底部就在眼前,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主力趁股价在低位悄悄吸筹建仓。主力在底部大肆吸筹建仓,筹码未吸足之前不会让股价升幅太大。股价不会再创新低,K线图出现阴阳交错、股价横盘的走势。市场弥漫利空传闻,股指涨跌有限,成交清淡,即使有利好出台,市场也显得迟钝麻木,这时个股的中长期底部也就出现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股指继续下跌,而成交量创出地量后开始缓慢地放量,成交量与股指之间形成明显的底背离走势时,表明调整已到位。

(3)通常来讲,底部形态构筑成功后,在右侧的上涨过程中,如果伴随成交量温和的放大,底部较为可信。而无量配合的持续上涨,往往预示着主力已经控盘。这种底部形态的可信度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分析手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K线猎金
在实战中,对于底部的分析与研究,投资者应该学会触类旁通。只有从本质上进行把握,投资者在实战中吃亏的可能性才会大大降低。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从成交量发现K线顶底部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K线图 频道

从成交量找到K线顶底部

铜牛网先生

|
一、从成交量找到K线顶部
1.顶部的基本分析
实际上,顶部在股市的操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成功的股市投资者当然希望在顶部抛出股票,但有许多顶部出现的时候却是较难知觉的。主要的原因在于当顶部出现的时候常会和技术上的回档结合在一起,股指和股价在进入到一定的高位后往往还有进行高位调整后再次上升的趋势。

一般来讲,顶部的特征可以归纳如下:
(1)顶部区域的形成是在股价经过较长时间和较大幅度上涨之后。在形成顶部之前应有明确的上升趋势存在,否则顶部就不成立。而且前期上升的幅度越大,上涨持续的时间越长,顶部完成后的下跌空间也越大,下跌时间也越长。
 
(2)顶部往往伴随着价升量减或出天量,大盘完成顶部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在两三个交易日之内,因为主力在巨大成交量的配合下出货非常容易。

2.从成交量发现顶部
一般来讲,利用成交量发现顶部,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天量之后见天价。当个股或大盘高位放出异乎寻常的巨大成交量时,是即将见顶的重要特征。其中小盘股的换手率如果达到30%以上,大盘股的换手率如果达到15%以上,同时股价已有一定涨幅的,则在放出巨量的当天,就要当机立断地迅速卖出该股,无论其股价是涨是跌。有时个股的换手率虽然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但是,成交量仍是最近一轮行情以来最大成交量的,也要将其视为天量水平。比如有的个股在一轮行情中,换手从未超5%,如果当股价涨升到一定高度后,突然连续多次地出现超过5%的换手时,投资者也要加以警惕。从技术分析上看,量与价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天量之后见天价”的规律已经屡次被市场所验证(图6-6)。
 
(2)在一个上升通道中,成交量如果能持续温和地放大,股价也会持续地上升。但当成交量放出大量后,股价就会出现阶段性顶部区域,这个区域可能是短期顶部区域,也可能是中期顶部区域。
 
(3)部分个股经过大幅拉升后,突然出现量比急剧放大现象,也是重要的顶部特征。这种放量的换手率并不大,但是,量比却大得惊人,有时能达到数十倍之多。在实际操作中,恰恰是因为换手率不大,所以容易使投资者产生麻痹心理,从而错失逃顶的机会。
图6-6 天量见顶
 
(4)某日突然出现空前大的成交量,而股指仅小幅上扬甚至滞涨,对于这种放量滞涨现象的发生,投资者需要认真进行分析与研究,不可以盲目进行操作。如再出现股价震幅加剧,虽当日的收盘价未必低于前一日的收盘价,但有较长上影线时,就有极大可能是出现顶部的征兆。主力趁着人气旺盛时已在大量抛售股票,少则两三天,多则六七天就可以卖出手中80%以上筹码。
 
(5)不放量的顶部特征。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股价涨幅惊人,主力获利极为丰厚的时候。假设主力将某只个股从5元拉升到25元,如果主力在5元附近建25%的仓位,那么主力只需要在25元的高位卖出5%的仓位,就可以收回全部成本,其余的筹码主力在任何价位抛出都是获利的。由此可以看出,涨幅过于巨大的个股中所隐藏的风险很大,令人难以预测主力的意图,这类个股主力即使不放量,也能在投资者不知不觉中顺利出货。另外,主力很有可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采取一些比较隐蔽的手法(如边拉边出)进行出货,因此股价形成顶部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成交量放大的现象。总之,对于投资者来讲,要走出“只要个股不放量,主力就一定没出货”的思维误区,明白即使不放量,股价也一样会形成顶部。

K线猎金
股市经过较长时间的涨升后回调整理,也是其运动变化的内在需要。投资者对于顶部的研判不是那么容易的,具体研判的时候,投资者要多结合一些实战案例进行对比,重视成交量的变化,同时也需要要结合大势以及其他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二、从成交量找到K线底部
1.底部的基本分析
概括来讲,底部的特征可以归纳如下:在一轮下跌趋势形成之后,下跌的时间和幅度均已较大;长期下跌趋势通道上轨线被突破,中长期均线开始上升;下跌形态规模越大,形成底部时间越长,则上升时的涨幅越大;底部区域往往也是成交量最小的区域;底部形成时间比顶部形成的时间要长。一般情况下,按照行情规模的大小,底部又可以分为短期底部、中期底部以及长期底部。

2.从成交量发现底部
在实战中,投资者如果想通过成交量发现底部,就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一般情况下,底部产生前的成交量极度低迷。这是因为经历过大幅下跌后的市场心态十分谨慎,对任何上涨都抱有半信半疑的态度,低位的任何一次反弹都不会有太多的资金参与,上涨无量的现象较为明显。屡次反弹的失败已经给市场造成了思维定式,在量能的不断萎缩中多方所等待的只是一个上涨的理由以及场外资金的大举介入。图6-7显示了地量见地价。
图6-7 地量见底
 
(2)成交量萎缩到位。成交量随着大盘的回落而急速萎缩,并不时出现地量。当股市成交量创地量时,此时多空双方都无利可图,都不敢冒险行动,买卖谨慎,观望气氛浓厚。K线图上表现为阴阳交错,股价维持在一定区域,跌时有人接盘,上涨时遭到打压,股价波幅很小,成交量极度萎缩。不坚定的投资者早已割肉,此时出局的是那些已经对大势失去信心的人,不知底部就在眼前,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主力趁股价在低位悄悄吸筹建仓。主力在底部大肆吸筹建仓,筹码未吸足之前不会让股价升幅太大。股价不会再创新低,K线图出现阴阳交错、股价横盘的走势。市场弥漫利空传闻,股指涨跌有限,成交清淡,即使有利好出台,市场也显得迟钝麻木,这时个股的中长期底部也就出现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股指继续下跌,而成交量创出地量后开始缓慢地放量,成交量与股指之间形成明显的底背离走势时,表明调整已到位。

(3)通常来讲,底部形态构筑成功后,在右侧的上涨过程中,如果伴随成交量温和的放大,底部较为可信。而无量配合的持续上涨,往往预示着主力已经控盘。这种底部形态的可信度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分析手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K线猎金
在实战中,对于底部的分析与研究,投资者应该学会触类旁通。只有从本质上进行把握,投资者在实战中吃亏的可能性才会大大降低。

K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