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者应该按照规则交易,不能凭一时喜恶
admin
|突破现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技术分析是什么
说千道万,最根本之处是看行动
技术分析是行为准则和纪律
对于有志于以交易为生的人士,我建议重点是做形态交易系统,或者做直接反应。这就要求投资者重视对“突破”的研究,或者说,突破很重要。但是,突破信号中有许多假信号,比如美元指数的走势,在它过去9年的底部形态(图1-1右侧的三角形)里面确实发出了很多假的突破信号。但是投资者进行趋势分析时,目的就在于区分顶(底)部和趋势转换,这些都离不开对突破信号的研究。
突破现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阅读提示:
倒水实验——调整(阴)和突破(阳)
找出比较基准,看牢突破信号
突破——对交易者来说,是拯救
不能犯看电影的错误——关键还在行动
突破现状,通常是金融市场中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所以,当市场从上升通道里向下突破的时候,或者长期向下趋势线被突破的时候,或者前一个高点被向下突破的时候,对于趋势投资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旧的常态消失了,新的常态开始了,获利的机会又来临了。
下面举个例子,目的是体会一下市场突破的感觉。
倒水实验——调整(阴)和突破(阳)
做倒水实验,拿一瓶水蹲在地上慢慢倒。水滴开始时聚在一个地方,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滴慢慢会聚成一个团,随着水滴越聚越多,水团越来越大,其边缘开始四处晃动。突然,水团找到一个突破口,“唰”地流向某个地方;当水团不再流动时,水滴会再次聚集,再度开始四处晃动以便找到新的突破口。水的流动受地球引力影响,水团在没找到突破口之前,我们虽然知道这个规律,但没人事先知道水要往哪里流。那么,水团是怎样找到突破口的呢?主要根据地面的平整程度,水团会反复试探,以便找到阻力最小的方向。
市场通常有两个状态:一个是蓄势的状态,就像刚才的水团,正在寻找突破口;另一个是爆发的状态,就是水团找到了突破口,“唰”地一下,流向某个地方。在市场蓄势时,投资者无法确定市场的突破方向,如果认为通过基本面分析就可以知道市场未来的运行方向,这个就有点儿问题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事后看这些变化都是合理的,但问题是在变化发生的当时却无法预知它的方向。所以,技术分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突破信号,按照突破信号的提示入场交易,而不是事先去做预测。
投资者在实际交易中肯定会有下述行为:行情不启动时自己不买(或卖),行情启动时才去追买(或卖),没有成交时就撤单再追。这种行为模式非常像水团的运动状态,投资者可以仔细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以期能让自己的投资行为更理智,对投资之道有更多的领悟。
找出比较基准,看牢突破信号
对于价格高低点进行分析,包括对趋势线的分析,就是为了找到可供比较的基准点,然后耐心等候市场发出突破信号,以此来评估大势。日常生活中人们惯用两种思维方式——“突破性思维”和“平均性(移动平均线)思维”。人们思想的形成、观念的形成,通常遵循“平均性思维”方式。就是当人们遇到未知的事情时,主要的处理方式就是和以前的经验进行对比、平均,找到解决办法;遇到类似情况时,再进行对比和平均。思维敏感的人可能3次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而迟钝的人可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对比和平均才能解决问题。在实际交易过程中,人们会交叉使用这两种思维方式,但突破性思维方式更实用。举个例子,美国人喜欢在交易中使用新技术,有电脑之后就开始做程序化交易、自动交易。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自动交易系统比赛中,人们发现90%以上的情况都是采用突破信号的系统获胜,移动平均线系统只在少数情况下才能获胜。
突破——对交易者来说,是拯救
市场大部分时间处在胶着状态,多空双方的力量均等,谁都无法一口吃掉对方。此时,突破对投资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备受煎熬的投资者的拯救,意味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已经消除。以2015年1月的上证综指为例,市场从3200多点又跌回来时,投资者肯定会非常难受。那么,什么时候大盘能来拯救自己?就是下次创新高的时候。就通过那一刹那来拯救自己。
不能犯看电影的错误——关键还在行动
做交易,关键还在行动。对于投资者来说,基本原则是遇到大行情,要选好入市点。其实,如果大趋势向上(下)的话,实际上入场点合适与否不是很重要,关键是你能不能入场做多(空)。怎样才能锦上添花?看到市场涨了,应该怎样做呢?方法是:看前面有没有重要的阻挡水平,等市场回落后再买进;看百分比回撤水平,至少回落25%买进才划算;价格太高了,或者量太大了,一定要调整。在哪里(何时)买,买什么,这是第二位的问题,第一位的问题是到底买不买。投资者预先有了买进或卖出的想法,当看到突破信号发出时,就得行动,让自己的想法与行动一致起来。
技术分析是什么
阅读提示:
技术分析从哪儿来
技术分析到底在干什么
如何学习技术分析
学习如打靶,实践是打兔子
技术分析是什么?技术分析不是预测学,是“生存学”。为什么这样讲呢?当初查尔斯·道在《华尔街日报》上撰写社论,该报纸不是官方指定的,是让老百姓自愿购买的,必须突出它的实用性。由此,查尔斯·道做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把在市场上打拼的人的经验整理出来,这就是道琼斯理论的来源,由此奠定了技术分析一派的基础。投资者如果要看报纸,一定要看成功人士的故事,要看同样在做交易的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想法是什么,而不是去了解新闻记者的想法。
技术分析从哪儿来
有一本书叫《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主人公是杰西·利弗莫尔(1880-1941年)。那个时候的美国股市波澜壮阔,其波动性与我国的A股市场相比一点也不逊色。书的主人公本身是个天才,他14岁初中毕业,找了份工作,是给某公司在黑板上抄写行情数据。当时使用电报报价,用小纸条做载体,每个人都不知道行情走势怎样(因为没有电脑),所以在交易所里面放了一块黑板,用来记录纸条上的信息。利弗莫尔从小就接触这个,所以对数字很敏感,通过总结市场波动形态来预测市场走势的变化。他几次破产,几次又东山再起。书中描述的交易技巧历经百年至今仍然有效。书中总结了许多令人耳熟能详的名言,比如,“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技术分析来自于历代投资者对价格走势的不断总结,它源于实战,又返回来指导实战。技术分析人士推崇历史会重演,在我看来,重演的不是具体的走势,而是某种模式。这种模式每次都会稍加变形而出现,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在形成过程中把它及时辨别出来,这种眼光是需要投资者在市场中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和不断总结才能练就的。
技术分析到底在干什么
技术分析到底干什么?技术分析讲的是事实。新闻不一定是事实,评论不一定是事实,预测也不一定是事实,唯有正在发生的事情才是事实。市场跟钱有关系,钱关系到我们的尊严和财富自由,必须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在资本市场中,事实是什么?就是市场发出的信号。不管此时的信号在你看来有多么不合常理,也请相信它。因为在趋势的萌芽阶段,总是不被大多数人认识和承认。下一步就是根据市场发出的信号采取行动,全仓?半仓?试探性买入(卖出)?哪种行为更合理一些?我的看法是因人而异,要根据个人的习惯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来做出选择。我个人认可的做法是先试探性买入,过几天等自己冷静下来后再根据实际走势选择止损或加仓。虽然看对或看错行情的概率各是50%,但我事先总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先假设自己看错了,当事实证明确实是我错了时,我就能做到亏点小钱而及时抽身而去。只要本金还在,总有看对行情的时候。
如何学习技术分析
如何学习市场技术分析呢?推荐几本经典的著作:想学习基础知识的,可以看《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日本蜡烛图技术》;想要有所提高的,可以仔细研读《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想在思维层面有所突破的,可以学习《周易》《老子》《孙子》。通过学习上述著作,投资者可以为未来的交易做足知识储备和积累,为将来的成功打好基础。只有平时做好准备,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它。当然,除了学习前人的经验外,自己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边学习边实践,投资者的交易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学习如打靶,实践是打兔子
看技术分析方面的书籍跟具体的交易活动两者一静一动,相辅相成。看书是在练靶子,靶子放在那里不动,是死的;当把技术分析用于实际交易过程中时,就是打兔子。当然,两者之间也有个过渡的过程,从学打靶开始,随着经验的增长,再慢慢过渡到打兔子。
说千道万,最根本之处是看行动
阅读提示:
“老火鸡”的故事
趋势一旦形成,立场乃是一切
行动必须“无我”:“飞行仪表”关
“老火鸡”的故事
杰西·利弗莫尔在市场里几起几落,他总是及时总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认为自己真正赚大钱,或是学会赚大钱,是在明白“老火鸡”所讲的这个故事之后;或是利弗莫尔真正赚大钱之后,才明白“老火鸡”在说什么。
“老火鸡”是交易所里的一个交易老手,我们知道,在期货市场里,能活到老、交易到老的人不多,他肯定很有经验。大家很尊敬“老火鸡”,有交易方面的问题就经常去问他,他的答案就一句话:“你知道,这是牛市。”“你知道,这是熊市。”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老火鸡”很狡猾,只想自己赚钱。直到利弗莫尔自己赚了大钱之后才明白,真正让他赚大钱的是大势,不是跳进跳出的小波段。在牛市里面,不时有人诱惑“老火鸡”,说市场涨得很高也很急,可以先卖掉,等回落之后再买回来,通过高抛低吸赚取差价来增加利润。但是,“老火鸡”说他不敢那样做,因为卖了之后,将来能不能再买回来他不知道,市场可能会吃掉他的头寸。
趋势一旦形成,立场乃是一切
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立场很重要,选错了立场的结局是悲惨的。在熊市或牛市的情况下,投资者要有基本的立场,如果这个立场不符合市场的要求,一定要顺应市场,而不是让市场来顺应自己。所以,立场乃是交易行为的一切。用利弗莫尔的话来说,市场没有多的一边,也没有空的一边,只有对的一边。就像打猎,打猎的人最怕遇到老虎和野猪,打不死它们反而可能会把自己咬死。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投资者胆子太小的话,遇到壁虎也觉得是老虎,不敢打,什么猎物也没打回来,家里人就要挨饿。所以,“利之所在,害之所在”的道理也适用于交易活动。
行动必须“无我”:“飞行仪表”关
在某种意义上,交易能力就像计算机程序中的“1”和“0”,能长时间持续稳定获利了,已经越过交易的“龙门”,就用“1”来代表;否则,就用“0”来代替。所以,当高手给我们传递经验的时候,我们需要谨记一条:他们可能已经越过龙门了,但是我们还没越过去,不能盲目照搬。如果领悟了交易之道,投资者就会明白自己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不领悟,对自己的交易行为就糊里糊涂。
飞行员由新手到高手必须要通过飞行仪表关。飞行员尤其是喷气机的飞行员,在飞机升空之后,由于飞行速度很快,转个弯或者翻个跟斗后,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这时身体感官感知的方向跟实际飞行方向就会发生偏差。遇到这种情况,有经验的飞行员第一个反应就是找仪表,对东西南北的判断不是凭自己的感觉而是借助于仪表,让仪表告诉自己具体的方向。因为地球表面70%以上的部分是水,是蓝色的,而天空也是蓝色的,让人很容易对“上、下”搞不清楚。仪表提示的“上、下”是很可靠的,而此时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因为人是一个对外界反应灵敏度低的动物,对方向的感觉不强。所以,喷气机的飞行员都要进行飞行仪表关的训练,训练飞行员要把自己的感官或者说肉体的直觉抛弃掉,不让感觉来指导自己如何驾驶飞机。
这一关能不能过,是关系投资者能否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就像前文所指的“1”和“0”。过了这一关你就是“1”;没过这一关,哪怕你看再多的书、做再多的交易,也是“0”。其实这也是“无我”的概念,庄子提出这个概念,是让人不能凭感觉办事,而是凭规则办事,凭纪律办事。这个概念很抽象,需要投资者慢慢体悟。
知识链接 投资行为模式
投资行为模式即投资者命运,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模式属于确定性因素,决定了投资者“平均和一贯的投资获利能力”,因而决定了投资者“系统和一贯的投资业绩”。
投资行为模式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经验和习惯,这是投资者根据历史经验和直觉形成的。
第二个层次,一整套投资方法,是由第一层次升华来的程序化投资步骤。
第三个层次,对市场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是投资者投资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内核。
市场的根本特性就是不确定性,投资者要用自身的确定性因素来减少这类不确定性因素对投资业绩的影响。
在图1-14中,行情已经上涨了一段时间,就像飞机已经起飞(指图形中部的连续上涨阶段),出现一根大阴线后,市场开始横盘整理(椭圆圈起的部分)。这个时候投资者是凭感觉来采取行动呢,还是凭“仪表”来判断?“仪表”又是什么呢?“仪表”就是图形中的中点线2960点(图1-14中的横线处),过了这个中点,投资者就可以买,因为“仪表”告诉我们趋势还在往上走。总之,投资者要找到市场中的“仪表”。这个“仪表”可能比较旧、比较差,不是很灵敏,但好歹是一个“仪表”,总比凭感觉强,怕的是投资者用感觉来代替“仪表”。

图1-14 市场中的“飞行仪表”关
技术分析是行为准则和纪律
阅读提示:
前一分钟做多,后一分钟做空——不是没主见,正是反应市场
总之,技术分析是什么呢?技术分析是行为准则,是纪律。最基本的技术分析工具最明确、最有效,它会告诉你怎么做,这是“知”的部分。对于做交易的人来讲,最重要的是把知和行结合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仪表关,过不了仪表关一切都免谈。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肯定会出现投资者前一分钟做多,后一分钟做空的现象,让人觉得投资者的交易思路非常混乱。其实,这不是没主见,这正是投资者在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在寻求市场节奏变化的同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