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启财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美股 > 要闻 > 正文

巴菲特抛航空股,为什么负债买飞机厂?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启财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启财网在线客服

巴菲特都抛了航空股,这家公司为什么还要负债买飞机厂?
 
在这全球航空业最艰难的时刻,备受瞩目的日本“大飞机”之梦即将迎来转折。近日,三菱重工宣布,已经和加拿大飞机制造商庞巴迪达成一致,将在 6 月 1 日完成对庞巴迪支线客机 CRJ 项目的交易,收购完成后,庞巴迪将彻底退出商用飞机业务,而三菱重工沉寂多年的 SpaceJet 项目或许将焕发生机。
 
在许多人看来,这并非一笔明智的交易。CRJ 项目专攻支线客机,机型小、容量少,而庞巴迪卖掉这一支线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最大的目标市场美国早已是个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外来者很容易遭受“掐脖子”危机。
 
三菱重工多年来投入巨资,却连累整个公司掉进亏损的漩涡,如今航空业集体遭受重挫,巴菲特宁愿承受“腰斩”的损失,也要抛掉所有航空股。在此情况下,三菱重工加码投入飞机制造,看起来得不偿失。
 
事实上,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制造企业,也是三菱集团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在其众多角色里,“商用飞机制造商”是最不被看好的一个,但如果了解了三菱重工的来龙去脉,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三菱重工,乃至整个日本,都对“自主生产大飞机”如此锲而不舍了。
 
 
1941 年 12 月 7 日(美国时间),珍珠港事变爆发,美军 2402 人死亡,军舰、战机损失若干。罗斯福为此发表著名的《国耻演说》,称这一天是美国“活在耻辱中的一天”。演说发表一个小时之后,美国宣布参战。4 年后,一颗名叫“胖子”的原子弹落在日本长崎,大约 14.9 万人因此死亡, 6 天后,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长崎,世界上唯二曾受到原子弹袭击的城市,与此同时,也是奇袭珍珠港的九七式鱼雷攻击机、零式战斗机制造商,三菱重工的发源地。
 
以 1945 年 8 月 15 日为界,三菱重工的历史,被人为割裂为财阀阶段和现代公司阶段。三菱重工的历史,也是近代日本崛起的一个缩影。
 
1835 年,三菱财阀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出生在长崎。作为长子,岩崎弥太郎被寄予厚望。在他出生前,家里非常贫穷,曾祖父为了还债,把家族武士身份卖了,一家人从此成为最受人欺辱的农民。
 
19 岁时,他只身前往江户(即今天的东京),拜师学艺。一年后,父亲与村长发生冲突,被打成重伤,岩崎弥太郎赶回家乡,指责当地官员腐败,被抓到牢里,关了 7 个月。
 
出狱后,岩崎弥太郎投靠土佐藩主山内氏,做起了生意。长崎是一个港口城市,多山,不利于农业生产。岩崎弥太郎说服山内氏在长崎设立贸易办事处,出口樟脑油、日本纸和生鱼片,购进船只、武器和弹药,再转手卖给其他需要的部族,获利颇丰。很快,岩崎弥太郎就成为山内氏贸易办公室中说一不二的人物。
 
1868 年,明治维新开始,长达 300 年的幕府统治落幕,大阪取代长崎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山内氏也因为新政府禁止部族从商的禁令而被迫解散。1870 年,岩崎弥太郎抓住机会,宁愿承担起山内氏的债务,也要接管其大阪办事处,就此从新政府手中,拿到了船舶制造和贸易权。
 
1873 年,三菱公司正式成立,岩崎弥太郎担任总裁。“三菱”指的是岩崎家族族徽中的三个菱形,取代了原本山内氏族徽中的三片树叶。
 
虽然已经成为公司总裁,岩崎弥太郎的经营思路并没发生根本性改变。他还是找了一个靠山,只不过这一次,找的不是氏族,而是日本政府。
 
三菱主动向日本新政府提出,可以用自家船只把日军运到台湾。彼时,清政府内外交困,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渐强,早已开始觊觎台湾。三菱把人运过去的同时,也来回倒卖其它物资,不仅从日本新政府手中拿了大量补贴,还赚了一大笔钱。岩崎弥太郎拿着这笔钱,不停扩充船队,把两个外国竞争者挤出了日本船运市场。
 
除此之外,岩崎弥太郎还盯上了利润肥厚的采矿业和船舶维修业。凭着和日本新政府良好的交情,三菱租下了被收为国有的长崎造船厂,还承包了好几个矿,甚至在船运的基础上,提供跟单融资,开启金融业务。在岩崎弥太郎手上,三菱多元化的蓝图初具规模。
 
尽管当时许多人拿三菱和三井、住友作对比,认为三菱只是一个“利用政商勾结,暴富而成的大财阀”,但岩崎弥太郎确实为三菱短时间内的崛起找到了一个屡试不爽的办法,“绑定政府”。
 
然而命运没有留给这个野心家太多时间, 1885 年,岩崎弥太郎死于胃癌,年仅 50 岁。
 
 
岩崎弥太郎给三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多元化、抓住政府大客户、尽量占领市场,这几点在之后的三位总裁,甚至是战后三菱的行事作风里都能看出一二。
 
接任岩崎弥太郎的人,是小他 17 岁的弟弟岩崎弥之助。与哥哥不同,岩崎弥之助童年过得还不错,先是进入山内氏家族学校启蒙,后来又去了美国学习历史、英语和金融。
 
因为教育经历的影响,岩崎弥之助的从商作风温和谨慎得多。看到航运业务亏损,就逐渐收缩,转而在陆上投入更多精力。发现时机成熟,就把从政府手中租来的长崎造船厂正式变为三菱的财产,也就是后来三菱重工的源头。感觉企业有了扩充地盘的需求,就买下王宫附近的一块地,开始建设商业街区,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日本丸之内地区。此外,岩崎弥之助还接管了一家国有银行,建立了三菱金融的雏形。
 
岩崎弥之助所做的一切,都像是在哥哥的基础上缝缝补补。8 年后,他让位给 28 岁的侄子岩崎久弥,转身成为了帝国议会中的工商界代表,后来还当上日本央行行长,见证了日本转向金本位制。
 
在第三任总裁岩崎久弥手上,三菱迎来了真正的腾飞。
 
1910 年,日本强迫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签下《日韩合并条约》,从此事实上占领朝鲜。和资源匮乏的日本本土相比,朝鲜半岛显然富饶得多。早在创业时期,三菱就已经涉足采矿业,听说朝鲜矿产资源丰富,三菱再次借助和日本政府的良好关系,在朝鲜开辟了第一个海外矿区,并建造了一家钢铁厂。
 
随后爆发的一战,让三菱像吹气球一样,迅速壮大起来。战争期间,三菱销售了大量的钢铁制品,还趁机吞并了几家造船厂,成为日本最大的私营造船企业。在船运产业链上,三菱恢复了此前收缩的航运业务,还借助日占朝鲜、台湾的便利,增加了化工、炼油、大型机械等产业。
 
此外,三菱还趁机重金邀请了英国几个战斗机设计师移居日本,在他们的帮助下,三菱建立起自己的飞机制造部门,这也是后来三菱重工得以设计战斗机的基础。
 
有趣的是,开辟三菱海外矿区、生产基地后,岩崎久弥正当壮年,却没有继续担任总裁,而是让位给了堂弟岩崎小弥太,也就是第二任总裁岩崎弥之助的儿子,自己跑去养牛种田去了。岩崎久弥也是四任总裁里最长寿的一个,活了 90 岁。
 
作为第四任总裁,岩崎小弥太见证了三菱财阀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在他手里,三菱骤然凋零。
 
1916 年,岩崎小弥太上任。之后 29 年,他继承前三任总裁的规划,把三菱的造船、钢铁、采矿、银行、贸易、房地产、机械部门发展得有声有色。在日本政府的强烈要求下,三菱重点放在了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上。岩崎小弥太毕业于剑桥大学,按照英文“重工业”的说法,他在三菱内部正式组建了“三菱重工”,把造船、机械、化工等部门划分给了三菱重工。
 
按照岩崎小弥太的意愿,三菱不惜成本,与世界各地的公司结盟,吸收全球最好的技术,还专门培训员工财务和管理知识,甚至送员工出国留学,只为了留下第一流的工程师。
 
前三任总裁的资本积累,在岩崎小弥太的管理下,全部转化为三菱特有的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在当时,三菱是为数不多的家族企业里,能让旗下子公司管理自治、财务自治的公司。岩崎小弥太还相信,放松岩崎家族的管理,会更利于三菱的成长。于是三菱主动从有限合伙制转为股份制公司,近一半的股权,都被交到外界投资者手中。
 
然而,即便四任总裁中的三个都曾经出国留学,三菱仍然没能改变曾经依靠政府大订单的习惯。在岩崎小弥太在职期间,除了业务范围的扩张,三菱还定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座右铭:为国家的需要服务。这其中既有岩崎家族“武士身份”的传统,也与三菱一路走来和政府牢牢绑定脱不开关系。
 
 
1930 年代,岩崎小弥太亲自为三菱定下三项原则:所期奉公,处事光明,立业贸易。听起来非常美好。
 
然而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三菱开始在日本政府的要求下,制造战斗机、坦克、军舰等军用品。凭借这些武器订单,三菱重工的资金收益上升了至少 20 倍,成为日本政府最大的私营军工企业。在日本对外发动的每一场战争上,都能看到三菱产品的影子,不仅如此,在三菱的许多工地上,都留下了虐待中国、朝鲜和美国工人的血泪记录。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根据《废除财团法令》,三菱被拆分为众多企业,它们禁止相互协调,也不能使用三菱的名称和商标,岩崎家族缔造的三菱财阀彻底成为历史。这一年 12 月,岩崎小弥太郁郁而终。
 
但三菱并未沉寂太久,政治的力量再一次令三菱改头换面。
 
由于朝鲜战争的需要,美国开始放松对三菱的管制,此前被拆得零零散散的三菱重工重新合并,再次成为日本国内最大的工业制造商。起死回生后,三菱重工的发展路径谨慎得多,三菱重工和其它每一个三菱系企业,都保持着管理独立、财务独立,甚至还彼此竞争,彼此间只是共享三菱的历史、商标和原则。
 
尽管曾经犯错,三菱重工还是为了政府大订单,保留了军用品制造线,但把主要力量放在了民用品上,大到发电厂、造船厂、飞机发动机,小到空调、相机和水管,三菱重工都有产品线,日本人亲切地称其为“机械百货商店”。
 
然而,即便是体量如此庞大,看起来已经完全独立的三菱重工,仍然背负着日本的“大飞机”之梦。
 
日本第一大、世界第九大航空公司全日空是波音的忠实粉丝,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波音 787 机队,但许多人没有注意到,三菱重工是波音不可或缺的零件生产、加工和装配生产链的一环。在波音 787 的机身上,日本企业所占的结构份额达到了 35% 的历史新高。此外,波音 777、 767、 747、 737 同样也在三菱重工的业务范围之内。
 
商用飞机被看做是“现代工业王冠上的明珠”,毫无疑问,三菱重工已经得到了这颗明珠的一部分,但不完整的明珠还是明珠吗?如果能够从头到尾,自己制造商用飞机,将为三菱重工乃至日本,带来一条巨大的生产链,这对于一直渴求经济新动力的日本来说,是一根吊在眼前,不得不努力去吃的胡萝卜。“为国家的需要而服务”始终刻在三菱重工的骨子里,这也就是为什么三菱重工投入数十年,宁愿赔本、背负债务,也要做成这件事。
 
回到眼下,按照三菱集团的说法,今年是其成立 150 周年,然而旗下各个公司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尤其是三菱重工,大客户波音、汽车企业自身难保,日本政府也财务吃紧,就连平日里稳赚的民用电梯、空调行业,也因为疫情停工的原因,完全失去了新的收入来源。在此情况下,三菱重工宁愿负债,也仍然坚持买下庞巴迪 CRJ 项目,带有一种孤注一掷的味道。
 
在日本社交网络上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三菱将在日本崩溃后的第二天崩溃。”不知道现在,他们还会不会这样认为。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要闻 频道

巴菲特抛航空股,为什么负债买飞机厂?

admin

|
巴菲特都抛了航空股,这家公司为什么还要负债买飞机厂?
 
在这全球航空业最艰难的时刻,备受瞩目的日本“大飞机”之梦即将迎来转折。近日,三菱重工宣布,已经和加拿大飞机制造商庞巴迪达成一致,将在 6 月 1 日完成对庞巴迪支线客机 CRJ 项目的交易,收购完成后,庞巴迪将彻底退出商用飞机业务,而三菱重工沉寂多年的 SpaceJet 项目或许将焕发生机。
 
在许多人看来,这并非一笔明智的交易。CRJ 项目专攻支线客机,机型小、容量少,而庞巴迪卖掉这一支线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最大的目标市场美国早已是个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外来者很容易遭受“掐脖子”危机。
 
三菱重工多年来投入巨资,却连累整个公司掉进亏损的漩涡,如今航空业集体遭受重挫,巴菲特宁愿承受“腰斩”的损失,也要抛掉所有航空股。在此情况下,三菱重工加码投入飞机制造,看起来得不偿失。
 
事实上,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制造企业,也是三菱集团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在其众多角色里,“商用飞机制造商”是最不被看好的一个,但如果了解了三菱重工的来龙去脉,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三菱重工,乃至整个日本,都对“自主生产大飞机”如此锲而不舍了。
 
 
1941 年 12 月 7 日(美国时间),珍珠港事变爆发,美军 2402 人死亡,军舰、战机损失若干。罗斯福为此发表著名的《国耻演说》,称这一天是美国“活在耻辱中的一天”。演说发表一个小时之后,美国宣布参战。4 年后,一颗名叫“胖子”的原子弹落在日本长崎,大约 14.9 万人因此死亡, 6 天后,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长崎,世界上唯二曾受到原子弹袭击的城市,与此同时,也是奇袭珍珠港的九七式鱼雷攻击机、零式战斗机制造商,三菱重工的发源地。
 
以 1945 年 8 月 15 日为界,三菱重工的历史,被人为割裂为财阀阶段和现代公司阶段。三菱重工的历史,也是近代日本崛起的一个缩影。
 
1835 年,三菱财阀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出生在长崎。作为长子,岩崎弥太郎被寄予厚望。在他出生前,家里非常贫穷,曾祖父为了还债,把家族武士身份卖了,一家人从此成为最受人欺辱的农民。
 
19 岁时,他只身前往江户(即今天的东京),拜师学艺。一年后,父亲与村长发生冲突,被打成重伤,岩崎弥太郎赶回家乡,指责当地官员腐败,被抓到牢里,关了 7 个月。
 
出狱后,岩崎弥太郎投靠土佐藩主山内氏,做起了生意。长崎是一个港口城市,多山,不利于农业生产。岩崎弥太郎说服山内氏在长崎设立贸易办事处,出口樟脑油、日本纸和生鱼片,购进船只、武器和弹药,再转手卖给其他需要的部族,获利颇丰。很快,岩崎弥太郎就成为山内氏贸易办公室中说一不二的人物。
 
1868 年,明治维新开始,长达 300 年的幕府统治落幕,大阪取代长崎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山内氏也因为新政府禁止部族从商的禁令而被迫解散。1870 年,岩崎弥太郎抓住机会,宁愿承担起山内氏的债务,也要接管其大阪办事处,就此从新政府手中,拿到了船舶制造和贸易权。
 
1873 年,三菱公司正式成立,岩崎弥太郎担任总裁。“三菱”指的是岩崎家族族徽中的三个菱形,取代了原本山内氏族徽中的三片树叶。
 
虽然已经成为公司总裁,岩崎弥太郎的经营思路并没发生根本性改变。他还是找了一个靠山,只不过这一次,找的不是氏族,而是日本政府。
 
三菱主动向日本新政府提出,可以用自家船只把日军运到台湾。彼时,清政府内外交困,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渐强,早已开始觊觎台湾。三菱把人运过去的同时,也来回倒卖其它物资,不仅从日本新政府手中拿了大量补贴,还赚了一大笔钱。岩崎弥太郎拿着这笔钱,不停扩充船队,把两个外国竞争者挤出了日本船运市场。
 
除此之外,岩崎弥太郎还盯上了利润肥厚的采矿业和船舶维修业。凭着和日本新政府良好的交情,三菱租下了被收为国有的长崎造船厂,还承包了好几个矿,甚至在船运的基础上,提供跟单融资,开启金融业务。在岩崎弥太郎手上,三菱多元化的蓝图初具规模。
 
尽管当时许多人拿三菱和三井、住友作对比,认为三菱只是一个“利用政商勾结,暴富而成的大财阀”,但岩崎弥太郎确实为三菱短时间内的崛起找到了一个屡试不爽的办法,“绑定政府”。
 
然而命运没有留给这个野心家太多时间, 1885 年,岩崎弥太郎死于胃癌,年仅 50 岁。
 
 
岩崎弥太郎给三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多元化、抓住政府大客户、尽量占领市场,这几点在之后的三位总裁,甚至是战后三菱的行事作风里都能看出一二。
 
接任岩崎弥太郎的人,是小他 17 岁的弟弟岩崎弥之助。与哥哥不同,岩崎弥之助童年过得还不错,先是进入山内氏家族学校启蒙,后来又去了美国学习历史、英语和金融。
 
因为教育经历的影响,岩崎弥之助的从商作风温和谨慎得多。看到航运业务亏损,就逐渐收缩,转而在陆上投入更多精力。发现时机成熟,就把从政府手中租来的长崎造船厂正式变为三菱的财产,也就是后来三菱重工的源头。感觉企业有了扩充地盘的需求,就买下王宫附近的一块地,开始建设商业街区,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日本丸之内地区。此外,岩崎弥之助还接管了一家国有银行,建立了三菱金融的雏形。
 
岩崎弥之助所做的一切,都像是在哥哥的基础上缝缝补补。8 年后,他让位给 28 岁的侄子岩崎久弥,转身成为了帝国议会中的工商界代表,后来还当上日本央行行长,见证了日本转向金本位制。
 
在第三任总裁岩崎久弥手上,三菱迎来了真正的腾飞。
 
1910 年,日本强迫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签下《日韩合并条约》,从此事实上占领朝鲜。和资源匮乏的日本本土相比,朝鲜半岛显然富饶得多。早在创业时期,三菱就已经涉足采矿业,听说朝鲜矿产资源丰富,三菱再次借助和日本政府的良好关系,在朝鲜开辟了第一个海外矿区,并建造了一家钢铁厂。
 
随后爆发的一战,让三菱像吹气球一样,迅速壮大起来。战争期间,三菱销售了大量的钢铁制品,还趁机吞并了几家造船厂,成为日本最大的私营造船企业。在船运产业链上,三菱恢复了此前收缩的航运业务,还借助日占朝鲜、台湾的便利,增加了化工、炼油、大型机械等产业。
 
此外,三菱还趁机重金邀请了英国几个战斗机设计师移居日本,在他们的帮助下,三菱建立起自己的飞机制造部门,这也是后来三菱重工得以设计战斗机的基础。
 
有趣的是,开辟三菱海外矿区、生产基地后,岩崎久弥正当壮年,却没有继续担任总裁,而是让位给了堂弟岩崎小弥太,也就是第二任总裁岩崎弥之助的儿子,自己跑去养牛种田去了。岩崎久弥也是四任总裁里最长寿的一个,活了 90 岁。
 
作为第四任总裁,岩崎小弥太见证了三菱财阀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在他手里,三菱骤然凋零。
 
1916 年,岩崎小弥太上任。之后 29 年,他继承前三任总裁的规划,把三菱的造船、钢铁、采矿、银行、贸易、房地产、机械部门发展得有声有色。在日本政府的强烈要求下,三菱重点放在了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上。岩崎小弥太毕业于剑桥大学,按照英文“重工业”的说法,他在三菱内部正式组建了“三菱重工”,把造船、机械、化工等部门划分给了三菱重工。
 
按照岩崎小弥太的意愿,三菱不惜成本,与世界各地的公司结盟,吸收全球最好的技术,还专门培训员工财务和管理知识,甚至送员工出国留学,只为了留下第一流的工程师。
 
前三任总裁的资本积累,在岩崎小弥太的管理下,全部转化为三菱特有的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在当时,三菱是为数不多的家族企业里,能让旗下子公司管理自治、财务自治的公司。岩崎小弥太还相信,放松岩崎家族的管理,会更利于三菱的成长。于是三菱主动从有限合伙制转为股份制公司,近一半的股权,都被交到外界投资者手中。
 
然而,即便四任总裁中的三个都曾经出国留学,三菱仍然没能改变曾经依靠政府大订单的习惯。在岩崎小弥太在职期间,除了业务范围的扩张,三菱还定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座右铭:为国家的需要服务。这其中既有岩崎家族“武士身份”的传统,也与三菱一路走来和政府牢牢绑定脱不开关系。
 
 
1930 年代,岩崎小弥太亲自为三菱定下三项原则:所期奉公,处事光明,立业贸易。听起来非常美好。
 
然而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三菱开始在日本政府的要求下,制造战斗机、坦克、军舰等军用品。凭借这些武器订单,三菱重工的资金收益上升了至少 20 倍,成为日本政府最大的私营军工企业。在日本对外发动的每一场战争上,都能看到三菱产品的影子,不仅如此,在三菱的许多工地上,都留下了虐待中国、朝鲜和美国工人的血泪记录。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根据《废除财团法令》,三菱被拆分为众多企业,它们禁止相互协调,也不能使用三菱的名称和商标,岩崎家族缔造的三菱财阀彻底成为历史。这一年 12 月,岩崎小弥太郁郁而终。
 
但三菱并未沉寂太久,政治的力量再一次令三菱改头换面。
 
由于朝鲜战争的需要,美国开始放松对三菱的管制,此前被拆得零零散散的三菱重工重新合并,再次成为日本国内最大的工业制造商。起死回生后,三菱重工的发展路径谨慎得多,三菱重工和其它每一个三菱系企业,都保持着管理独立、财务独立,甚至还彼此竞争,彼此间只是共享三菱的历史、商标和原则。
 
尽管曾经犯错,三菱重工还是为了政府大订单,保留了军用品制造线,但把主要力量放在了民用品上,大到发电厂、造船厂、飞机发动机,小到空调、相机和水管,三菱重工都有产品线,日本人亲切地称其为“机械百货商店”。
 
然而,即便是体量如此庞大,看起来已经完全独立的三菱重工,仍然背负着日本的“大飞机”之梦。
 
日本第一大、世界第九大航空公司全日空是波音的忠实粉丝,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波音 787 机队,但许多人没有注意到,三菱重工是波音不可或缺的零件生产、加工和装配生产链的一环。在波音 787 的机身上,日本企业所占的结构份额达到了 35% 的历史新高。此外,波音 777、 767、 747、 737 同样也在三菱重工的业务范围之内。
 
商用飞机被看做是“现代工业王冠上的明珠”,毫无疑问,三菱重工已经得到了这颗明珠的一部分,但不完整的明珠还是明珠吗?如果能够从头到尾,自己制造商用飞机,将为三菱重工乃至日本,带来一条巨大的生产链,这对于一直渴求经济新动力的日本来说,是一根吊在眼前,不得不努力去吃的胡萝卜。“为国家的需要而服务”始终刻在三菱重工的骨子里,这也就是为什么三菱重工投入数十年,宁愿赔本、背负债务,也要做成这件事。
 
回到眼下,按照三菱集团的说法,今年是其成立 150 周年,然而旗下各个公司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尤其是三菱重工,大客户波音、汽车企业自身难保,日本政府也财务吃紧,就连平日里稳赚的民用电梯、空调行业,也因为疫情停工的原因,完全失去了新的收入来源。在此情况下,三菱重工宁愿负债,也仍然坚持买下庞巴迪 CRJ 项目,带有一种孤注一掷的味道。
 
在日本社交网络上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三菱将在日本崩溃后的第二天崩溃。”不知道现在,他们还会不会这样认为。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