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股与熊股的转换法则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了解了牛市和熊市,但还有一个疑问,即究竟是先有牛市,还是先有牛股?其实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笔者认为是先有资金,资金去打造个股,当个股成为群体现象的时候,影响力度就会扩大形成赚钱效应,进而带动更多的资金,也就影响到更多的个股,最终形成了整个市场的行为。只不过由于资金是无形的,当其在初期发挥作用的时候往往很难被投资者发现,所以给投资者的感觉就是牛市到来了,大面积的牛股出现了。熊市也是如此,先有资金做空,初期很可能只是小范围的,而随后更多的资金效仿,如同多米诺骨牌倒下一样,当大面积熊股出现的时候,人们才发觉“熊”来了。由此可知,“牛熊”实际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如图1-14的简单所示,“牛”生“熊”,“熊”生“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牛市时同样也会有熊股,熊市中同样也会有牛股。

图1-14 牛市与熊市演变示意图
回到个股上来看,笔者这里要纠正股民一个误区,那就是在实际中股市是没有牛股与熊股的。公司能够上市,发行股票,说明其本身是有价值的,而有价值就有炒作的机会,因此,从根本上来讲,股票本身无牛熊之分,而是个股本身存在牛市阶段和熊市阶段。用笔者的《股市钱规则》来解释,就是资金进出的结果造就了个股的各个阶段,当资金持续流入,就会将股价持续推高,从而进入到了个股的牛市阶段;而股价到达一定阶段,资金维系股价的成本提高到无法支撑的时候,就导致了资金撤离,股价自然也就下来了,进入到了个股的熊市阶段。所以,如果我们非要说牛股、熊股,那么其必然有一个时间阶段,个股不可能总是牛股,也不会一直是熊股,“牛熊”之间是动态转换的,一旦“牛熊”转换,机会与风险也会不断地切换角色,所以牛股不意味着机会,熊股也不全是风险。个股要想进入牛市阶段需要三个要素的配合,即市场环境、当下热点资金的特点和概念因素。
这三个要素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思考过程,即我们选股和判断个股进入牛股状态前,先要判断整个市场的大环境所处的趋势和位置。这样是在帮我们判断如今市场中能够处于“牛股”状态的个股数量,以及牛股未来上行的空间。如果市场处于比较热的状态,个股处于牛股状态的就会很多,那么选股时就要偏向攻击型的品种,选择股性强的品种。即便你手中个股并不强,但只要量能方面保持活跃,其也有补涨的机会;如果市场比较弱势,那么你选股时就要倾向防御型品种,其走“牛”的概率更大。对市场环境了解之后,就要对当下热点资金的特点进行研究,其能够决定你是选择中长线策略,还是短线策略,同时资金特点不同,也会激发不同风格的个股进入牛股状态。把握好该点就能更好地把握主力资金的动向,也就在个股操作时游刃有余。
概念要素是最容易让股民产生误区的,股民应该明白一点,个股走“牛”靠的是其价值与市场环境被资金所认可,大量资金涌入从而推升其股价所致。在资金眼中个股肯定是有其价值点,但这些因素往往都是被隐藏起来的,不会被大肆宣传。一旦你发掘走“牛”之后的个股充满了各种概念题材,且几乎无所不能的时候,这其实是资金想要出局的信号。换句话说,有概念题材的个股很多但不是都会走“牛”,而走“牛”之后的个股被挖掘出了各种题材并不等于其随后还要走“牛”。所以,虽然我们可以从概念和刺激因素来判断牛股潜质,但最终起作用的实际上还是上面两大要素,即市场环境和热点资金,只有这两点配合,资金才认可该股的牛股潜质,其才会形成牛股,而不是说有概念就有牛股,这个操作次序对股民来说尤为关键。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