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
admin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例如,2011年3月18日人民银行公布消息,从2011年3月25日开始将存款准备金率从原来的19.5%调高到20%。这样银行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20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只剩下80万元。
通常,存款准备金率上升,会使得利率被迫上升,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
与利率的调整类似,如果加存款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资金减少,股票价格则可能会下跌;反之,股票价格可能会上涨。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通常在市场资金面宽裕的情况下,股价大涨,这时政府可能会进行调整,开始加准备金率,开始加息。而在刚开始向上调整时,对市场的影响不大,可能要经过多次上调后,市场才会有所反应。
表6-2所示是2007年以来历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的变化。
表6-2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后股市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