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相互作用——股市的混沌状态与蝴蝶效应分
admin
|一个经济系统所处的不同状态取决于系统的参数,因参数不同,系统有三种状态,即稳定状态、周期状态和混沌状态。也就是说,当参数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时,系统从稳定状态进入周期状态,再依次进入更高级的周期状态,最后进入混沌状态。混沌系统的长期行为是不可预测的,这主要是由于混沌状态产生随机行为的根源在于系统的非线性,表现为系统对初始状态的敏感依赖性,即无论初始状态的误差多么微小,都会随系统的演化而迅速放大。因而系统在演化过程中误差成指数增长,无论多么小的误差都会迅速增长到完全影响系统宏观行为的程度。
从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看,股票市场是处在稳定状态、周期状态和混沌状态的一个循环过程中,股票市场对信息的反应也是处于线性和非线性之间。股市处于稳定状态时,股指的波动性并不是很大,更多是一种平衡市,从世界证券市场的历史经验看,股市在大部分时间处于这种阶段;一旦经济宏观面出现向好或者向坏的情况,证券市场的整个价值中枢会发生改变,进入周期状态,但是由于股指期货回避系统风险的作用,相当于给现货市场带上了一顶保护伞,使现货市场具有一定的自我纠错能力,股市会很快寻求自我平衡,表现出股市的波动幅度不是很大;但是一旦大众的心理支配市场的力量超过理性力量的时候,股市就进入了混沌状态,股市中的蝴蝶效应往往在这时发生作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概率事件发生后,超过股指期货带给现货市场的纠错能力范围,而政府无力或者是没有意识到需要救助时,股指期货“双刃剑”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其放大性、连锁性会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瞬时崩溃。蝴蝶效应的作用导致的金融危机事件在历史上并不鲜见。
高科技的作用,使得金融交易的速度是传统的人工交易无法比拟的,在交易速度加快、交易规模变大的同时,风险也在加大,损失的程度也在增加。被称为国际四大对冲基金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MC)凭借其完整的电脑数学自动投资系统模型,建立起庞大的债券及衍生产品的投资组合,进行投资套利活动,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收益。但LTMC的数学模型由于是建立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在数据的统计过程中,一些概率很小的事件常常被忽略掉,而当股市进入混沌状态时,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投资系统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1997年,金融危机降临亚洲金融市场时,LTMC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债券和美国政府债券之间利率相差过大,债券利率将逐渐恢复稳定,二者之间差距会缩小。但最终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即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下滑,俄罗斯国内经济不断恶化,俄政府宣布卢布贬值,停止国债交易,投资者纷纷从发展中国家市场退出,转而持有美国、德国等风险小、质量高的债券品种,导致LTMC亏损了43亿美元,到了破产的边缘,并影响了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同样,有着233年经营史和良好业绩的老牌商业银行英国巴林银行(Barings Brothers CO.),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主要从事证券和期货交易,其雄厚的资产实力使它在世界证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1995年2月27日,英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巴林银行因发生巨额亏损和财务危机,不得不申请资产清理。巴林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是该行新加坡分行的期货首席交易员里森在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交易中导致的巨额亏损。在1995年1月,由于其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大量购进大阪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的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而其持有价值70亿美元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多头后,小概率事件发生——日本阪神大地震,致使日本股市持续下跌,使巴林银行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元之巨,最终破产。各地股市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英镑汇率急剧下跌,对马克的汇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震动了国际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