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CAPM模型的实证
admin
|除了以上的一些假定,EMH还通过对“信息”和“获利”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使它的理论更为完善。Fama(1970)指出,过去已有的信息(或称陈旧信息Stale Information)是对当前的价格无任何参考价值的,所以证券价格应该是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反映信息。迅速意味着当投资者得知新信息时,已经无法利用它来获利了。准确意味着市场价格对信息的反应既不会过度也不会不足,总体平均来说,应该是准确的。那么,除了信息最初到来时价格的反应之外,以后价格不再为此信息产生任何反应。实证研究中要对这一命题进行验证,在理论上就要求对“获利”和“已知的信息”作出明确的解释。
对“获利”的定义涉及争议较多,倘若对“获利”没有统一的界定,那么只要找到市场上有人利用新信息的到来赚到了钱的例子便可以否认市场的有效性。在这一方面,EMH得到了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的有力支持。金融学上对“获利”的定义为:在不承担额外风险的情况下获得额外的收益。这一定义在实践中的困难在于对额外风险的度量上。CAPM(Sharpe等人)则在马柯维茨提出的以方差作为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模型,根据该模型,投资者要想在有效市场上获得额外的收益,必须要承担额外的风险。这就说明,一个人如果获得了额外的收益,并不能说明市场的无效,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承担了额外的风险。
现代金融经济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权衡风险和预期收益的量化问题。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诸如股票市场之类的风险投资其回报一般应高于无风险投资,然而,也只是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创立以后,经济学家们才能够从数量上分析风险及其为承受风险而得到的回报之间的关系。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前提是建立在资产的预期收益对于其市场投资组合收益的方差为线性的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