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止损方法图文专题
admin
|主观止损是指你能接受的亏损幅度,用一个下跌固定值进行止损,比如-8%、-10%、-20%等。客观止损是指在主观止损的基础上,再根据股票的波动节拍对止损点进行有机的调整。
1.递增式移动止损法
递增式止损法适合处于上升行情中的股票操作。其步骤如下。(1)设定主观止损位
主观止损位是投资者根据自己忍受下跌痛苦的最大限度来设定的,要在买入股票之前设定,不针对某一只股票,而是针对所有的股票。
主观止损位一般可以设置为以下三个固定值。
①≤-10%:这是大多数投资者能接受的下跌幅度,也是大多数股票短期波动的范围值,所以适合短线操作的主观止损幅度。
②≤-20%:从中线角度看,大部分股票在正常状态下的波动,一般都在-20%范围内,可以用于中线操作中的止损参考值。
③≤-30%:显然,这是对长线投资者而言的止损幅度。在大牛市中,如果股票下跌幅度超过30%,说明该股票的做多资金正在进行战略撤离。既然主力都走了,你还留在里面干嘛?
(2)设置移动止损位
移动止损是针对某一只股票而言的,所以它有着高度的灵活性。
对于在上升通道中运行的个股,从中长线角度来说不存在“止损”问题,但从短线角度来说,为了使资金利用最大化,就可以设置止损价位。设置的技巧是递增式的,即静态止损幅度+(股价上升10%×0.5)=动态递增式止损位。
就是说,如果股价上涨10%,就在这10%的升幅中取其一半作为下跌时的附加止损位,再加上原有的固定止损位,就是你的移动止损位。
举一个例子:如果你的静态止损值是8%,股票买入成本是20元,这时止损位是18.4元;当股价上涨到了22元,你的止损位就是18.4元+(2元×0.5)=19.4元;如果股价继续上升到24.2元,这时你的止损位则是:19.4元+(2.2元×0.5)=20.5元;如果股价又上升到了26.4元,你的止损位又变为:20.5元+(2.2元×0.5)=21.6元。
由此可见,移动止损位是随着股价的上升而上升的,而不是死板的静态止损位18.4元。如果股价上涨了一段空间,再等到股价下跌到18.4元去止损的话,就会白白放弃了赚到的利润,而且还是亏损卖出,动态止损则让你至少保留了一定的利润。实际上移动止损也是“止盈”的一种,按这种方法止损,既不会发生大幅亏损,又能把赚到的钱收入囊中,是一举两得的一招!
2.递减式移动止损法
递减式止损法主要用于振荡市中的股票操作。我们知道,当一只股票振荡时,其振幅呈缩小趋势时,是一种稳定状态,可以持股;如果振幅呈扩大趋势,则说明筹码开始松动,变盘即将发生,不能持股。递减式止损法就是针对这样一种走势来设定止损位的。具体说明如下。
如果你给所持有的股票定一个振幅是15%,假设你在中位买入(正常情况下一般能在中低位买入),这时你的静态止损位设为-10%。当第二个振幅小于15%时,即股价下跌达到前一个波动幅度的2/3时就掉头向上,你的止损位就要相应地递减——可以从原来的-10%减为-8%;如果第三个涨幅波动继续缩小,那么你的止损位也继续跟着缩小——这就叫递减式止损法。这种止损方法可以用下面的案例图来说明。
如图11-1所示,在丹邦科技(002618)的走势图中,四个上涨波段一个比一个振幅小,那么你的止损位也要一个比一个小。这种递减式止损法的最大好处,是能保证在一个不变的趋势里,享受它越走越快的乐趣:股价每前 进一步,就把止损位快速推进一步,一旦股价发生大幅振荡,就会在振荡初期“逃之夭夭”,避免把到手的利润大幅吐回去。

这里要指出的是,移动止损法并不是止盈法。它与止盈法的根本区别在于——止盈法的本质行为是主观设定的,如在一只股票上只要赚10%就行了,卖出后,它再上升多少与我无关,10%只是整个操盘计划的一部分,因此止盈具有强烈的计划性;移动止损法虽然也包含对利润的锁定,但同时它更包含对亏损的锁定,具有两方面的作用;止盈法仅仅是对利润这一方面的锁定,是操作计划的一部分,动态止损法则是一个完整的操盘过程,在交易没有结束前,不涉及其他的操作计划,是单纯的操作程序。止盈法更多地体现在资全管理上,是整个投资管理的过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