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投资者策略的原点——股市规则与自身的需求和可控制的空间

2022-07-19 19:57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什么是原点?笔者认为两个解释是比较关键的,首先,原点是股市规则,股民在踏入股市的那一刻起,就必须遵守股市的规则,需要用股市的思维思考问题。其次,原点是坐标中心,无论股市怎么运转,对股民来说,自身的需求和可控制的空间才是最真实的,其他的东西如同浩瀚的宇宙,广大且虚无缥缈,一旦脱离坐标中心,一切行为就变得都没有了基准与方向,只有回到坐标中心,审视自己的操作才会有意义,才会带来收益。
   作为股市规则的原点,实际上指的就是策略原点,而作为坐标中心的原点则是操作的原点。笔者先来讲策略的原点,古语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定,就是树立坚定的志向。知至善的目标,立坚定的志向,就可以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则所处而安,不为外界影响所动。对于股市来说,如果股民自己没有方向,那么来自任何方向的风对其来说都不是顺风,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弄清所在的环境与位置,确定进入股市究竟想要什么,才能够真正找到自己。而策略就是指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对于股民来说,只要找到自己策略的原点,那么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就是不断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坚定不移,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执著,碰到困难时才会有无限的动力与勇气,找办法去克服。
   简单来说,股市只有三点:资金、赚钱效应与赢利模式。股市中股价与指数变动的最终执行者就是资金,而能够引导资金的不是人,而是赚钱效应,只要有赚钱的机会,任何资金都愿意一试,一旦赚钱效应明确体现,那么资金就会不请自来并将其放大,而资金固定的赚钱方式就是赢利模式。因此对股民来说,策略的原点就是回到股市这三点,尝试用它们来解释一切看不懂的行为,就会找到真相;同样的,当股民遇到方向判断或者决策上的困难时,用这三点也可找到解决难题的突破口。下面笔者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帮助股民更快地理解。
 
例子一:大资金抄底了,我们要不要跟?
   在市场持续下跌之后,股民就会非常希望市场能够止跌、见底,但由于自己的力量有限,就只能期待大资金来做,所以就会对相关信息非常敏感。比如说在2011年5月份,市场下跌了一波之后,连续出现了社保资金100亿元入市,保险资金提高入市比例带来千亿元资金,以中国石油为首的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还有以中国神华为首的公司开始回购股份等,一系列行为之下,很多股民就说大资金抄底了,应该跟进,结果我们看到了市场还是在下跌,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大资金与股民的赢利模式不同,操作方法也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观点自然就会不同。类似社保、险资这样稳健型的大资金,其更多地采用分散操作的策略,广撒网、多播种,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追求资金的增值效应,其往往采用十几只、几十只股票的投资组合,而股民的操作模式中则不可能出现这么多的股票,所以单只股票中出现社保资金,未必就说明其如何,很可能只是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而100亿元对股民来说是个大数字,但对于上万亿元的社保基金的投资总额来说仅是基金的1%,先不说操作的正确与否,1%的仓位本身就是可进可退,不构成对趋势判断的影响,但股民根据这样的判断,往往一跟进操作就是重仓,这自然就会带来误差。同样的,类似保险资金投资比例提高,带来入市资金的增加,但不等于这些资金就会进入到股市,毕竟保险资金自成立以来都没有将额度全部用完,并且又有风格因素,保险资金对基金方面仓位更重,所以不能够单纯说入市比例增加就会带来股市上涨;对于大股东增持来说,更是如此,表面上是进行股份的增持,而实际上资金是左手倒给右手,肥水没有流入外人田,同时增持行为可向外界做表面信心,很少的一部分钱就能够给稳定股价带来不错的效果,通过保住发行价、增发价来获得更大融资机会与利益,而对这些收益普通股民的赢利模式显然无法触及。
   正确的策略是,我们获取信息后,先按照对方的赢利模式和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也就是如果你是社保资金,你这样操作意味着什么,然后再将赢利模式转化为自己的操作,只有经过这样一个转化,才是正确的。同样以社保资金新增100亿元入市来说,总量资金不大,同时分成几个社保基金来操作,各个社保基金再分仓操作,那就更小了,没有太多的意义,股民应该是观望。同时我们要知道,如果社保基金真的抄底,那必然是一个连续的机会,而随着资金不断注入,势必会带来明确的赚钱效应,并且是板块内一批同类型的个股,那么在热点上必然会有显现,有了这些必然会导致更多的资金效仿,此时才是股民介入的机会。当社保资金小额介入的时候,此时更多的是一种尝试,并不是真正的转机,所以我们看到股市底部构成中,政策底、估值底、增持底都是高于市场底和资金底的,就是这个原因,资金需要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抵消做空压力,形成持续的赚钱效应,才会吸引更多的资金,从而带来机会与底部,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中断,反而会带来新的调整压力而破位下跌。
 
例子二:股民买股被套了,通过公告发现基金也被套了或者其他大资金也在其中,随即产生疑问,和大资金一起被套,是否就安全了?
   股民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被套,而此时股民最常用来自我安慰的话就是大资金也被套了,应该没事。实际上这也是误区,虽然大家处境相同,但由于各个群体自身有不同的风险标准和处理事件的办法,因而产生的结果也会不同。比如说大象和老鼠都进入到了小水沟里,对于大象来说,或许只是湿湿腿,而对老鼠来说早已经没过全身,岌岌可危了,而大象只需急走两步就能摆脱困境,而老鼠则需要奋力自救,游很久才有可能获得安全。
日常被套就是这样的情况,比如说新股方面,或许高发行价、高市盈率给大资金申购带来了被套,但由于大资金同时参与到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利益链条中,往往会出现隐形利润的情况。其中参与发行的券商是可获得发行、承销收入的,这部分利润就是随着募集金额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很多基金可参与新股发行与销售,从中获得销售收入;还有的产业资本通过发行参股,扩大自身产业链来赢利;此外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的时候也会给予机构更多低价购买的机会,这些也属于利益的范畴。所以你感觉有人陪着你,实际上人家还有其他方面的收益来弥补,而作为普通股民的你的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
   再比如说解套措施方面,大资金的方法是很丰富的。其资金比较雄厚,简单的补仓即可拉起股价;如果仓位低,或者判断市场形势不好,还可直接认赔出局,进行大幅度调仓,毕竟其资金总量巨大,通过舍弃局部来换得整体更大的机会;此外由于ETF机制的丰富,大资金可以利用ETF实现变向T+0操作,或者通过股票篮兑换成ETF份额从而脱身(前面章节介绍基金品种时也有介绍),这是大资金最常用的方式;同时类似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等其他套利的方式,也可实现对亏损的补偿,而这些方式普通股民基本上都无法运用,或者回旋的余地很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11年“3·15”双汇事件,对股民来说往往只能够接受突发利空带来的亏损,而大资金则通过融券做空,以及ETF脱身和ETF类做空方式减少了损失,甚至进行了套利,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自己陷入困境的正确策略是,首先要面对现实,然后再去想办法,否则别人早已经上岸,而你还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以普通股民为例,灵活、机动的操作是我们的优势,而最大的敌人就是深套,所以说我们无论进行什么操作,都需要有止损或止盈位,通过这样客观的机制来约束我们的操作,避免陷入到风险失控的状态。由于普通股民的资金弱势以及赢利模式较为简单等诸多的劣势,所以更要突出风险控制机制。在等同的条件下,我们应该率先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操作的机会,否则长期处于深套的境地,就算你能够解套,也已经丧失了太多赢利的机会。
 
例子三:方向不明的时候,股民应该如何选择?
   股市不是一个非涨即跌的市场,更多时候是处于方向不明的振荡期,尤其是股市经历了一波较长时间的横盘整理之后,股民该如何选择?股市往往存在多空两种声音,看多的总是将行情说得非常乐观,看空的则总是非常的悲观,此时股民又该如何抉择?对于普通股民来说,类似股指期货和融券等做空的方式都有比较高的资金门槛,那么单向做多往往是唯一的赢利模式,所以股民天生就喜欢听到做多的声音,哪怕很多时候明知市场处于下跌周期,听到喊多之声也是那么的顺耳。其实单纯依靠做多赢利,不等于不去看空,也不等于忽视风险,在横盘整理的末期,以及多空分歧较大的时候,对普通股民来说恰恰是风险最大的时期,是应该考虑看空市场,持币观望的。
   用一个比喻,这就好比开车,对于赢利模式丰富的大资金来说,其驾驶的车可前进,也可后退,可选择的方向四通八达;而赢利模式单一的股民,其驾驶的车只有前进挡,没有倒挡,方向盘也是固定的,换句话说,股民没有决定方向的权力,只能够进行油门的加减与刹车的控制。所以说在股市中,普通股民永远都不可能是行情的发动者与改变者,只能是行情的顺应者,我们可以预测行情,却不要试图臆想创造行情,一旦进入到行情的十字路口,对普通股民来说正确的做法是停车观望,待市场给予明确的方向,或者多空激战过后出现明确的胜利者之后,我们再入场捡战利品。
   如图3-7所示,短短2年时间里出现了7次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横盘,随后都有幅度比较大的下跌或者上涨,对股民来说,如果先于市场主力表明立场,重仓做多、做空的话,一旦方向与市场走势相反,损失就会非常大。而如果在横盘尾端选择出局观望,即便踏空,少赚一些,但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因为市场横盘积蓄了较多的动能,一旦突破往往会有比较好的一段行情出现,所以说操作的机会不是减少了反而是增加了。股民平时在这方面最大的误区,就是喜欢设置假想敌,认为股市中其他资金都与自己过不去,是自己的敌人,其实股民忽略了,如果站在股市角度看问题,去顺应而不是去对抗趋势,那么会发现市场所有的行为都是朋友。

图3-7 上证指数从2008年4月到2011年6月的日K线图
   因此股民要学会从自己的立场制定策略,既然我们的角色注定只能是股市顺应者,而不是改造者和决策者,那么我们就应该端正自己的位置,做该做的事情,将方向决策的难题抛给市场,将不属于我们的那段行情规避开,总之策略的清晰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这样的情况就注定了在底部初期对于博弈中长期底部的股民来说,抄底操作不能够过快,一方面是市场会有反复确认的动作,另一方面是真正的主线热点不会马上显现,所以说其既然是中期大底,就会给予股民很多买入操作的机会,而不可能是直接逼空的走势,所有逼空向上而形成的都不会是中期大底,而只是短期阶段性的底部,随后还会跌回来。所以如果股民提前于市场,提前于主力资金做出判断,进行了操作,很可能会猜错底部与主线,反之,如果将自己看做是一个趋势顺应者,按照相应的规律操作,看上去初期似乎慢了一些,但实际上获得的操作空间却是最广阔的,自然获得的利润也会令人满意。以上策略制定的思维方式,希望股民在实践中慢慢体会,还是那句话,思维改变一小步,收益改进一大步。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大学股票 频道

投资者策略的原点——股市规则与自身的需求和可控制的空间

admin

|
   什么是原点?笔者认为两个解释是比较关键的,首先,原点是股市规则,股民在踏入股市的那一刻起,就必须遵守股市的规则,需要用股市的思维思考问题。其次,原点是坐标中心,无论股市怎么运转,对股民来说,自身的需求和可控制的空间才是最真实的,其他的东西如同浩瀚的宇宙,广大且虚无缥缈,一旦脱离坐标中心,一切行为就变得都没有了基准与方向,只有回到坐标中心,审视自己的操作才会有意义,才会带来收益。
   作为股市规则的原点,实际上指的就是策略原点,而作为坐标中心的原点则是操作的原点。笔者先来讲策略的原点,古语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定,就是树立坚定的志向。知至善的目标,立坚定的志向,就可以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则所处而安,不为外界影响所动。对于股市来说,如果股民自己没有方向,那么来自任何方向的风对其来说都不是顺风,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弄清所在的环境与位置,确定进入股市究竟想要什么,才能够真正找到自己。而策略就是指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对于股民来说,只要找到自己策略的原点,那么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就是不断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坚定不移,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执著,碰到困难时才会有无限的动力与勇气,找办法去克服。
   简单来说,股市只有三点:资金、赚钱效应与赢利模式。股市中股价与指数变动的最终执行者就是资金,而能够引导资金的不是人,而是赚钱效应,只要有赚钱的机会,任何资金都愿意一试,一旦赚钱效应明确体现,那么资金就会不请自来并将其放大,而资金固定的赚钱方式就是赢利模式。因此对股民来说,策略的原点就是回到股市这三点,尝试用它们来解释一切看不懂的行为,就会找到真相;同样的,当股民遇到方向判断或者决策上的困难时,用这三点也可找到解决难题的突破口。下面笔者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帮助股民更快地理解。
 
例子一:大资金抄底了,我们要不要跟?
   在市场持续下跌之后,股民就会非常希望市场能够止跌、见底,但由于自己的力量有限,就只能期待大资金来做,所以就会对相关信息非常敏感。比如说在2011年5月份,市场下跌了一波之后,连续出现了社保资金100亿元入市,保险资金提高入市比例带来千亿元资金,以中国石油为首的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还有以中国神华为首的公司开始回购股份等,一系列行为之下,很多股民就说大资金抄底了,应该跟进,结果我们看到了市场还是在下跌,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大资金与股民的赢利模式不同,操作方法也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观点自然就会不同。类似社保、险资这样稳健型的大资金,其更多地采用分散操作的策略,广撒网、多播种,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追求资金的增值效应,其往往采用十几只、几十只股票的投资组合,而股民的操作模式中则不可能出现这么多的股票,所以单只股票中出现社保资金,未必就说明其如何,很可能只是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而100亿元对股民来说是个大数字,但对于上万亿元的社保基金的投资总额来说仅是基金的1%,先不说操作的正确与否,1%的仓位本身就是可进可退,不构成对趋势判断的影响,但股民根据这样的判断,往往一跟进操作就是重仓,这自然就会带来误差。同样的,类似保险资金投资比例提高,带来入市资金的增加,但不等于这些资金就会进入到股市,毕竟保险资金自成立以来都没有将额度全部用完,并且又有风格因素,保险资金对基金方面仓位更重,所以不能够单纯说入市比例增加就会带来股市上涨;对于大股东增持来说,更是如此,表面上是进行股份的增持,而实际上资金是左手倒给右手,肥水没有流入外人田,同时增持行为可向外界做表面信心,很少的一部分钱就能够给稳定股价带来不错的效果,通过保住发行价、增发价来获得更大融资机会与利益,而对这些收益普通股民的赢利模式显然无法触及。
   正确的策略是,我们获取信息后,先按照对方的赢利模式和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也就是如果你是社保资金,你这样操作意味着什么,然后再将赢利模式转化为自己的操作,只有经过这样一个转化,才是正确的。同样以社保资金新增100亿元入市来说,总量资金不大,同时分成几个社保基金来操作,各个社保基金再分仓操作,那就更小了,没有太多的意义,股民应该是观望。同时我们要知道,如果社保基金真的抄底,那必然是一个连续的机会,而随着资金不断注入,势必会带来明确的赚钱效应,并且是板块内一批同类型的个股,那么在热点上必然会有显现,有了这些必然会导致更多的资金效仿,此时才是股民介入的机会。当社保资金小额介入的时候,此时更多的是一种尝试,并不是真正的转机,所以我们看到股市底部构成中,政策底、估值底、增持底都是高于市场底和资金底的,就是这个原因,资金需要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抵消做空压力,形成持续的赚钱效应,才会吸引更多的资金,从而带来机会与底部,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中断,反而会带来新的调整压力而破位下跌。
 
例子二:股民买股被套了,通过公告发现基金也被套了或者其他大资金也在其中,随即产生疑问,和大资金一起被套,是否就安全了?
   股民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被套,而此时股民最常用来自我安慰的话就是大资金也被套了,应该没事。实际上这也是误区,虽然大家处境相同,但由于各个群体自身有不同的风险标准和处理事件的办法,因而产生的结果也会不同。比如说大象和老鼠都进入到了小水沟里,对于大象来说,或许只是湿湿腿,而对老鼠来说早已经没过全身,岌岌可危了,而大象只需急走两步就能摆脱困境,而老鼠则需要奋力自救,游很久才有可能获得安全。
日常被套就是这样的情况,比如说新股方面,或许高发行价、高市盈率给大资金申购带来了被套,但由于大资金同时参与到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利益链条中,往往会出现隐形利润的情况。其中参与发行的券商是可获得发行、承销收入的,这部分利润就是随着募集金额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很多基金可参与新股发行与销售,从中获得销售收入;还有的产业资本通过发行参股,扩大自身产业链来赢利;此外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的时候也会给予机构更多低价购买的机会,这些也属于利益的范畴。所以你感觉有人陪着你,实际上人家还有其他方面的收益来弥补,而作为普通股民的你的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
   再比如说解套措施方面,大资金的方法是很丰富的。其资金比较雄厚,简单的补仓即可拉起股价;如果仓位低,或者判断市场形势不好,还可直接认赔出局,进行大幅度调仓,毕竟其资金总量巨大,通过舍弃局部来换得整体更大的机会;此外由于ETF机制的丰富,大资金可以利用ETF实现变向T+0操作,或者通过股票篮兑换成ETF份额从而脱身(前面章节介绍基金品种时也有介绍),这是大资金最常用的方式;同时类似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等其他套利的方式,也可实现对亏损的补偿,而这些方式普通股民基本上都无法运用,或者回旋的余地很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11年“3·15”双汇事件,对股民来说往往只能够接受突发利空带来的亏损,而大资金则通过融券做空,以及ETF脱身和ETF类做空方式减少了损失,甚至进行了套利,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自己陷入困境的正确策略是,首先要面对现实,然后再去想办法,否则别人早已经上岸,而你还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以普通股民为例,灵活、机动的操作是我们的优势,而最大的敌人就是深套,所以说我们无论进行什么操作,都需要有止损或止盈位,通过这样客观的机制来约束我们的操作,避免陷入到风险失控的状态。由于普通股民的资金弱势以及赢利模式较为简单等诸多的劣势,所以更要突出风险控制机制。在等同的条件下,我们应该率先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操作的机会,否则长期处于深套的境地,就算你能够解套,也已经丧失了太多赢利的机会。
 
例子三:方向不明的时候,股民应该如何选择?
   股市不是一个非涨即跌的市场,更多时候是处于方向不明的振荡期,尤其是股市经历了一波较长时间的横盘整理之后,股民该如何选择?股市往往存在多空两种声音,看多的总是将行情说得非常乐观,看空的则总是非常的悲观,此时股民又该如何抉择?对于普通股民来说,类似股指期货和融券等做空的方式都有比较高的资金门槛,那么单向做多往往是唯一的赢利模式,所以股民天生就喜欢听到做多的声音,哪怕很多时候明知市场处于下跌周期,听到喊多之声也是那么的顺耳。其实单纯依靠做多赢利,不等于不去看空,也不等于忽视风险,在横盘整理的末期,以及多空分歧较大的时候,对普通股民来说恰恰是风险最大的时期,是应该考虑看空市场,持币观望的。
   用一个比喻,这就好比开车,对于赢利模式丰富的大资金来说,其驾驶的车可前进,也可后退,可选择的方向四通八达;而赢利模式单一的股民,其驾驶的车只有前进挡,没有倒挡,方向盘也是固定的,换句话说,股民没有决定方向的权力,只能够进行油门的加减与刹车的控制。所以说在股市中,普通股民永远都不可能是行情的发动者与改变者,只能是行情的顺应者,我们可以预测行情,却不要试图臆想创造行情,一旦进入到行情的十字路口,对普通股民来说正确的做法是停车观望,待市场给予明确的方向,或者多空激战过后出现明确的胜利者之后,我们再入场捡战利品。
   如图3-7所示,短短2年时间里出现了7次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横盘,随后都有幅度比较大的下跌或者上涨,对股民来说,如果先于市场主力表明立场,重仓做多、做空的话,一旦方向与市场走势相反,损失就会非常大。而如果在横盘尾端选择出局观望,即便踏空,少赚一些,但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因为市场横盘积蓄了较多的动能,一旦突破往往会有比较好的一段行情出现,所以说操作的机会不是减少了反而是增加了。股民平时在这方面最大的误区,就是喜欢设置假想敌,认为股市中其他资金都与自己过不去,是自己的敌人,其实股民忽略了,如果站在股市角度看问题,去顺应而不是去对抗趋势,那么会发现市场所有的行为都是朋友。

图3-7 上证指数从2008年4月到2011年6月的日K线图
   因此股民要学会从自己的立场制定策略,既然我们的角色注定只能是股市顺应者,而不是改造者和决策者,那么我们就应该端正自己的位置,做该做的事情,将方向决策的难题抛给市场,将不属于我们的那段行情规避开,总之策略的清晰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这样的情况就注定了在底部初期对于博弈中长期底部的股民来说,抄底操作不能够过快,一方面是市场会有反复确认的动作,另一方面是真正的主线热点不会马上显现,所以说其既然是中期大底,就会给予股民很多买入操作的机会,而不可能是直接逼空的走势,所有逼空向上而形成的都不会是中期大底,而只是短期阶段性的底部,随后还会跌回来。所以如果股民提前于市场,提前于主力资金做出判断,进行了操作,很可能会猜错底部与主线,反之,如果将自己看做是一个趋势顺应者,按照相应的规律操作,看上去初期似乎慢了一些,但实际上获得的操作空间却是最广阔的,自然获得的利润也会令人满意。以上策略制定的思维方式,希望股民在实践中慢慢体会,还是那句话,思维改变一小步,收益改进一大步。


大学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