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价值投资与价值投资的深一步正确基础认识
一、什么叫价值投资?
股市是个万花筒,这里的人也是各色各样,来股市寻财的人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让我涨了见识。从历史上看,有些人是趋势投资者(trend follower),有些是投机客(day trader,或者广泛一点,允许我叫very-short-time trader吧),有些是价值投资者(value investor),有些则是‘combination’,技术面投资者以及资金流投资者归根结底还是趋势投资者,但趋势投资者并不局限于技术和/或资金流分析。有些人信奉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道式理论(Dow theory),有些人信奉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有些人信奉运气,有些人什么也不信奉。鉴于价值投资是55168的主流之一,今天就斗胆班门弄斧,谈一下个人对于价值投资的理解,并没有抬此薄彼的意思。
1.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的起源
尽管许多理论家,分析师以及普通股投资者都对价值投资做出了贡献,但恐怕没有人能否认价值投资的理论框架是由Graham和Dodd于1934年搭建起来的。价值投资者,通过基本面分析,购买价值被低估的股票。
Graham和他的学生Buffett认为价值投资的本质在于以低于其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的价格购买股票。股票的市场价格对于内在价值的折扣就是Graham所谓的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Graham推荐防御性投资策略,强调以低于有形帐面价值的股票交易来对冲未来企业可能遭遇的经营风险。
2.价值投资的演变
价值投资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成功的投资之道。不断的有报告证实购买价值型股票的效果好于购买其他类型股票或者大盘。一些知名价值投资者(比如Buffett)的个人投资经历也可以证明价值投资有效性。
是Graham第一个提出了安全边际的概念并且建议投资者在公司内在价值高于其价格的时候购买其股票。即便如此,Graham本人也无法否认在评估内在价值的时候有着一些假设存在。
Buffett把价值投资理论又推进了一步,他把重点放在了寻找定价合理的杰出公司(‘finding an outstanding company at a sensible price’)上,而不是以低廉的价格购买普通公司。
由价值投资先驱者们最初所指的价值是帐面价值,这一概念在70年代大大地演变了。在那些大多数资产为有形资产的行业里帐面价值是最有用的,而诸如专利,专有技术,软件著作权,品牌,商誉等却很难量化。当一个行业或者企业正在经历快速的技术进步的时候,资产的价值是不容易评估的。
尽管有比市盈率等更为摩登的估值模型(比如DCF,现金流折现法),仍有为数不少的投资者反对任何的定量估值模型。Lynch就把自己的投资原则定为投资你所了解的(‘invest in what you know’),这一原则符合那些无法进行复杂定量计算或者没有时间阅读冗长财务报告的非专业投资者们的心声。
3.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有效市场假说由Fama于60年代提出,认为金融市场的信息是有效的,或者说市场上交易的资产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已知信息,因此在反映所有投资者对于未来预期的信息汇总上是公正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除了运气,通过运用市场已经知道的信息从而持续战胜大盘是不可能的。Fama的假说提出了三种形式:弱有效市场,中等强度有效市场,以及强有效市场。
许多人无法相信人为金融市场会是强有效市场。因为信息传播,资金流等等因素均能导致市场失效。一些怀疑者说,有些成功的投资者能够长期战胜市场,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归结于运气
二、价值投资的深一步正确基础认识
价值投资多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热门话题,每个人似乎都能说出一整套的理念来,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获得成功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我想是对于价值的基础认识错位了。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的价值,任何一件物品都不可能有绝对价值,哪怕是黄金,它也不具备这种条件。大家都知道在原始社会,人们会把得到的东西进行交换,用石头打磨成的工具交换野鸡什么的,那个时候的黄金在河边闪闪发光也没有人会去注意到它,因为对比一只野鸡而言,黄金根本不具备任何价值,哪怕是一把石斧的价值都要比黄金高得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贵金属的价值,以它作为货币,实现最原始的交易模式,它被广泛作为交易过程的中间载体,这个时候,黄金的价值才呈现出来。后来货币又进一步发展到白银,青铜等等,到现在,连玉石,翡翠,或者白金之类的贵重物品也呈现出它应有的价值,但是这一切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价值。
看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每个时期的社会所流行的事物,我们就可以发现,一切都是在轮替中进行着。黄金或者铜钱作为基本货币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变成纸币在流通,甚至现在由于网络科技的兴起,变成了数字在流通,实体经济开始向虚拟经济转化,也许再过100年,纸币也成为历史,将被送进博物馆展览。20世纪70年代的半导体收音机曾经风靡一时,现在我们基本不待见它;80年代的自行车也炙手可热,现在呢?它基本过时了!我们现在对房子、汽车十分追捧,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各位:再过20年,这两样东西同样过时!
现在的年轻人结婚的条件很多不是谈感情,而是谈房子、汽车,或者银行存款,这是很糟糕的一种价值错位体系。一些人对人才的衡量经常不是以其自身的才华,而是以拥有多少金钱来作基准,这同样是错位的价值衡量体系。由于大多数人对于常识的认知出现错位,所以在股市,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
人们在谈论一只股票的价值的时候,喜欢以现行的数据进行分析,高明点的人会去对比一下历史数据再进行分析,但是真正有前瞻力的,是利用预计出来的未来数据,和现在、历史数据进行三位一体进行对比。许多接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动不动就大谈模型,在我看来,这些人的确傻得可以,那些建立在错位的价值基础之上的模型能发挥什么作用呢?到头来娱乐别人,也娱乐自己,把所有人都绕进复杂的模型中去,就像织了一张大网,把所有人都困于其中,晕头转向,还沾沾自喜。
在我看来,衡量一种物品的价值并不是多复杂的事情,把历史学好,再多花点时间去旅行,然后多点时间静坐思考就足够了。学好历史,可以知道各个时期流行什么,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在所流行的一切,再用历史的眼光预计未来将要流行的事物,提前作好投资的准备,这是先决条件。我喜欢旅行,但不是纯粹的享乐,而是通过旅行可以亲近自然、亲近生活,全方位去了解现在这个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而不是局限于办公室那几平方米的小格子,然后对着一台电脑在虚拟的世界里冲浪。我承认那些网络资讯很重要,但是一旦你脱离了现实生活,你的一切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得来,而是别人告诉你的,那是很危险的,因为也许大多数人所告诉你的都不是真实的,而是经过处理后的认知,而多数人的认知是建立在错误的价值体系之上。所以,你的眼界成为管状并且建立在这种平台之上的时候,你所想到的投资理念是错误的,所作出的投资决定也一定是错误的。独立的思考非常重要,有了以上两点,你就可以不必参考别人的意见。我一向都不看别人的财经评论,偶尔看一下都要失望,因为我所看到的人所作的评论说起来头头是道,在我看来却一无是处,其实这些人多数不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而是东抄一点西摘一些,然后一拼凑就成了自己的,甚至一段评论自相矛盾都不自知。那些职业评论家所作出来的文章如果有用的话,他们应该率先实践并且获得财富,而不是成为职业评论家,以此谋取财富。因为有了这点基本的认识,所以我一向都不看电视上的或者网络上的任何财经评论,除非巴菲特或者索罗斯的看法我会看一看,毕竟他们是世界有名的富翁了,至少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是正确的。
任何一种投资一旦成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路径,这种投资就失去价值,这是最基本的规律,大家一定要谨记于心,因为这是历史的借鉴!就像现在的房子,大家都认为拿来投资是正确的,其实这绝对是错误的。在2003年房价开涨之前,社会上的人们并不懂得投资房子,但是短短两三年间,随着房价飞涨,全国各地疯狂炒作,房子成了人们日常最热门的话题,大家纷纷拥进,很多人也大炒特炒,小房子炒成大房子,兴高采烈。如果在2003年买入,到2009年卖出,那的确是正确的投资,因为那时候的房子便宜,几年间翻出很多倍来,但是那时候大多数人压根不懂,等大家都懂的时候,房价已经非常高了。现在还有人在大谈特谈房子的投资价值,我是懒得去争辩,这感觉就像你和一个小孩讨论玩具的价值一样,在他的眼里,玩具是最有价值的,黄金算什么?房子又算什么?说到底还不如玩具和零食更有价值。
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对某种物品都有不同的价值衡量,而这就是相对价值!相对价值的产生是取决于不同时期不同人的需求。我跟种菜的农民大谈股票价值投资,他大概认为我是个神经病。在2005年股市探底之前,你跟周围的人们谈论股票投资,他们同样认为你脑子进水了!但是在2007年你再谈股票价值投资,并且说出一套看起来很专业的理论,他们会对你崇拜得五体投地,甚至送你一顶高帽子,上面写上“股神”二字!
我曾经和一些业内人士讨论价值投资的问题,遗憾的是能理解我这一套价值衡量体系的人很少。2007年第三季度,有色金属股票纷纷上百,而市盈率却只有二十几倍,甚至有的才十几倍,可以说是非常低的,还有地产股,也大致如此,那时候很多人跟我大谈投资价值,但是那一阵我说“现在买股票不如找那些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市盈的股票”。他们听了以为我脑子出问题,其实我是懒得解释太多。那些有色,地产股虽然低市盈,但只是一时的,低市盈的数字之下蕴涵了巨大的风险,就像平静的冰块下面是汹涌的急流,一旦出现破口,你掉下去会死得很惨!果不其然,2008年经济危机一来,全变了天,跌得最惨的就数有色和地产股。当时买高市盈率的股票至少你对它有清楚的认识——这股票全是水分!因为有了正确的认识,所以你会知道风险存在,这时候再去参与投机,你必定会时刻想着开溜,而不是对风险茫然无视。市场中到了人人对风险麻木无视的时候,大势就基本到头了。反过来说,市场上人人自危的时候,机会同样也会来临。无论2005年还是2008年底,人们对股票都存在极大的恐惧,而2007年,市场上的人们只会看到利润,不会看到风险。而现在2010年中,人们对股票又存在恐惧感,机会又一次悄然来临。
当一只股票价格透支了该公司未来数年的业绩的时候,你还大谈价值投资,无疑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而一只股票的价格跌破了市净率,你却还慌不择路想出逃,这同样是十分不理智的行为。假如我们要开车走遍中国边境上万公里的路程,我们目所能及的有时候可能就是几百米,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10公里,但是我们却可以走完全程,这是为何?原因很简单,我们所看到的路是相对的,它在延伸,我们的眼光也跟着延伸,这种相对距离始终不变。我们在股市进行10年、20年的投资或者投机的时候,其实我们所能预计的也是很短的一个周期,超长期的预测没有人能做到准确,但是有的人却能凭借短期的预测引领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原因无他,就是相对价值理念的作用。要想做好投资,就不惜时常修正不同时期对股票的价值认识。就像开车不停地更新眼前的道路一样,对一只股票、一个行业的价值认识不断地更新,这样你就具备一套相对价值的衡量基础,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价值投资才是正确的。这就是相对价值的重要性。希望你好好琢磨这个事,琢磨透了,对你一生都是受用无穷的!
本文由东方铜牛网整理编辑,转载 什么叫价值投资与价值投资的深一步正确基础认识 请注明文章地址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