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五言古诗
admin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
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莽莽苍苍一片青翠。
遇斛斯山人相携到他家,儿童出来急忙打开柴门。
穿过竹林进入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掠行人衣襟。
欢快说笑欣喜得到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
慷慨高歌风入松的曲调,曲罢银河星光已经很稀。
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忘了世俗巧诈心机。
【评点】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
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莽莽苍苍一片青翠。
遇斛斯山人相携到他家,儿童出来急忙打开柴门。
穿过竹林进入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掠行人衣襟。
欢快说笑欣喜得到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
慷慨高歌风入松的曲调,曲罢银河星光已经很稀。
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忘了世俗巧诈心机。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写的是诗人月夜拜访终南山上一名姓斛斯的隐士。全诗描写了暮色中山林景色的清新美丽及田家庭院的恬适安静,流露出诗人的赞慕之情。
第一句“暮从碧山下”中的“暮”字,引出了第二句的“山月”和第四句的“苍苍”;“下”字引出了第二句的“随人归”及第三句的“却顾”;“碧”字又引出了第四句的“翠微”。首句看似平常的五个字,却没有一个字是虚设的。“山月随人归”一句,将月写得脉脉含情。月尚能如此,人难道还不如月吗?接下来“却顾所来径”一句,写出了诗人对终南山的不舍之情。这里尽管没有正面描写日暮时的山林景色,但却情中有景。是什么让诗人如此迷恋,忍不住向身后回顾呢?不正是迷人的山色吗?第四句“苍苍横翠微”则正面描绘出苍茫暮色中美妙的山林景色。“翠微”指青翠遮掩映衬的山林幽深处;“苍苍”二字更加渲染了色彩的浓重;“横”字则有笼罩之意。以上四句,笔墨简练却神色兼备。
接下来,正在山间小路上漫步的诗人可能恰好碰见了斛斯山人,便“相携及田家”。由“相携”二字,可见二人关系之亲密。“童稚开荆扉”,是说孩童们打开柴门迎客。“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了田家庭院的清幽恬适,流露出诗人的欣赏、艳羡之情。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中的“得所憩”,除了是称赞山人的院落居室外,还表现了诗人遇见山人的欣喜。所以,诗人与山人开心畅谈、开怀畅饮。一个“挥”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畅怀美酒的神情。“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两句,写诗人与山人酒醉情深,纵情高歌,一直唱到夜空星辰寥落,人间更深人静。句中的青松和青天,与上文的苍苍“翠微”遥相呼应。诗的末尾,从共饮美酒转至“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写酒醉之后,诗人高兴得将俗务机心都抛却了,心境变得淡泊、恬静、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