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如战场--我国期货市场多空对峙重要事件
admin
|1994年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粳米期货多逼空事件;
1995年海南棕榈油M506事件;
1995年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籼米红小豆期货事件;
1995年大连玉米C511暴涨事件;
1995年海南咖啡事件;
1995年3.27国债事件;
1996年天胶608合约“多逼空”事件;
1996年苏州红小豆602事件;
1996年上海商品交易所胶板9607事件;
1996年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豆粕事件;
1999年郑州绿豆合约“1.18”事件;
2003年郑州交易所硬麦309事件。
而2008年,中国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上频频失利。最先爆出衍生品投资出现巨亏的,是中信集团旗下子公司中信泰富,因澳元衍生品而导致公司巨亏;继而,手中持有大量澳元的央企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也公布出现汇兑损失,前者损失19.39亿元,后者损失3.2亿元。还有深南电对赌石油期货被证监会下令中止,以及江西铜业分离债因传闻期货亏损而大跌。
而根据公开财务信息,27家涉及金融衍生品或外汇存款的港股上市的红筹股份公司,包括湖南有色、中国平安、上海实业等内资企业,香港本地富豪旗下的上市公司几乎被“一网打尽”。李嘉诚的和记黄埔、郭氏家族的新鸿基地产、李兆基的恒基地产、郑裕彤的新世界发展以及李泽楷的电讯盈科都在名单之列。
同时,碧桂园(02007.HK)、华翔微电子(01195.HK)、丽丰控股(01125.HK)、远东发展(00035.HK)等公司在衍生品投资方面也出现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