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
admin
|期货行业步入创新之路
投资者的要求
私募基金管理人将是期货市场的明星
期货行业步入创新之路
阅读提示:
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全面放开,期货私募走向阳光化
由于国内实体经营坏境的恶化,大部分民间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流向金融市场,投资者逐渐对期货市场产生了兴趣。鉴于有些投资者个人能力不足或精力有限,他们开始从自己做交易转向了购买基金产品,借助于专家的力量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近一两年,市场上发行的期货产品越来越多,这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未来将有更大的创新空间。
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全面放开。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期货行业的又一个业务创新之举,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需求。
期货私募终于走向阳光化。期货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的数量,从2014年春季到2015年初已经有8000家。如此多的投资管理公司,将极大推动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市场参与者的结构也将发生改变,从以前的散户对机构,到以后的机构对机构。
投资者的要求
阅读提示:
对回报、投资周期、回撤率和资金曲线有要求
投资者对期货私募基金收益率的要求是否合理?收益率达到多少投资者就比较满意呢?
我曾做过一个调查,对象包括很多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他们对利润的要求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一年几倍、几十倍或者几百倍,他们只需要资金每年增值30%~50%即可。我想,对于那些从业十年以上的职业操盘手来说,某个特定年份获取这样的收益并不难,但关键问题是这样的收益率能不能每年都稳定地持续下去。
现在期货私募基金产品的投资周期大部分是一两年,如果基金管理人对自己的盈利模式有信心,可以申请基金为永续型基金。这样,只要不被清盘,该基金就可以永久持续下去,手续上仅仅需要投顾和60%以上的申购者同意即可。如果真是这样,管理人将在期货私募基金市场展示出一个长达十年、二十年的连续账户资金曲线。这将会创造出一个奇迹,因为目前国内超过八年以上的连续账户资金曲线还没有出现。
投资者对资金回撤率的承受极限是20%,而我自己发行的两个产品的回撤率都设置在15%左右。
投资者对资金曲线的要求是平缓、稳定,不喜欢大起大落。
私募基金管理人将是期货市场的明星
阅读提示:
投资者的需求和私募基金管理人交易特点基本契合
期货私募基金管理人是一个新兴的职业,该职业的特点是管理人并不会提出要求让客户(投资人)来适应自己,而是管理人去适应客户的要求,即管理人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去设计和发行自己的私募基金产品。若客户更看中盈利的稳定性,管理人就必须想办法保持资金曲线的平稳增长;若客户想要更多收益,管理人就要努力去赚钱。
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心中,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风险,而不是收益。因为风险出现时,收益可能就不存在了;而风险不存在时,收益才可能会增加。把收益放在第二位,还因为每一位客户把资金交给管理人时,其内心永远都不想本金会受到损失的。
以我个人为例,我做了6年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尝遍了该行业的酸甜苦辣。最开始的两年压力非常大,非常煎熬,但基金的收益却是最高的。
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我所有客户的资金都是翻倍的,但却是我最难熬的两年。因为以前只是个人投资者,由于我的收益都是以一年两倍的速度在增加,就算资金回撤率达到30%、40%或50%也无所谓,我并不介意。
但是做了私募基金管理人之后就无法保持这样的心态了。资金的回撤率只要超过15%,一休市客户的电话就打进来了:“洪涛啊,你最近是不是累了?休息休息吧。”这句话表面上听着很暖心,但其实无形中带来了很大压力。或者周末客户约我吃饭、喝茶,但这茶喝在嘴里全然无味,因为在基金出现亏损的时候,我自己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了,饭一吃完,茶一喝完,自己的心态就更加五味杂陈了。
我认为:自我理财时投资者玩的是自己的心跳;代人理财时管理人玩的是后边五六十个人,甚至上百个人的心跳。这其中既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又有六七十岁的老人,而这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不要因为管理人投资的失误而导致医院又要增加床位。
所以,对一名私募基金管理人来说:责任心是重要的,生存是重要的,暴利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