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期货 > 大学期货 > 正文

实战中用统计方法剔除假规律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投资者往往会把某一次或者某几次赚钱的经历当作一种规律记录下来,以期能在以后的交易过程中复制该规律。但是,让人沮丧的是,这种规律其实很有可能只是一种假象,它只是披着规律性外衣的随机性走势而已。
   那怎么辨别这种情况呢?很简单,就是把自己总结的规律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去统计一下运用这些规律带来盈亏的次数的对比,看看盈利次数是否多于亏损次数。这样,就是用数据说话而不是凭个人的感觉,这是做交易能不断取得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点。
   如何面对规律
   阅读提示:
   关注一般性规律
   关注一般性规律的意义
   一般性规律举例
多关注旧闻,少关注新闻
规律的“边界”问题
   对于市场中存在的规律,我认为做到如下两点很重要:第一点,关注一般性的规律;第二点,了解规律的“边界”。很多时候,大家研究市场要用到许许多多的数据,这样做确实比较专业。但是,我觉得在真正决定我们赚钱的因素中,并不见得必须包括投资者擅于处理过多的数据,反而是投资者对一般性规律的把握程度和理解深度更重要。
关注一般性规律
   所谓一般性的规律,是指类似于前面介绍过的“市场波动减小了以后它就会放大,放大了之后会再减小”这种规律。前文分析过,2005-2007年股市波动增大,之后出现了大幅下跌(2008年),然后逐渐呈现出一种波动性逐渐减小的走势(2008-2014年)。2014年上半年呈现出波幅小的特点,面对股市开盘至今最小的震幅,此时,你就可以利用这个规律了。
   当然,市场从2008年到2014年用了近6年的时间,才重新具备大涨的条件。或许有人会认为此规律隔几年才可能利用一次,交易频率太低了。但是我却认为,几年能利用一次,不是也挺好吗?大体上人的一生可能会经历七到八个经济周期,除掉年幼和年老时的几个,一生中我们能把握的也就只有三四个周期,这三四个经济周期中投资者能抓住一到两个经济周期的话,这一辈子,甚至下辈子也都是衣食无忧了。
   这个规律看似很简单,但如果你每隔几年能够运用一次而且能够赚比较多的钱,难道还不满足吗?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市场中存在的一般性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关注一般性规律的意义
   此处所指的意义是:交易的本质问题是交易者的信心问题。人们对事物的信心大多来源于人们认为已经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但人们的认识有时是片面的,而一般性规律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以弥补人们的上述弱点,在某些方面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交易信心。
   在期货市场中,我们交易的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买、卖、开仓、平仓等,其实我认为交易的是投资者自己的信心。不管是做量化交易的还是做主观交易的投资者都是这样:做量化交易的投资者是对自己的这套系统有信心才敢用它去交易;做主观交易的投资者是对自己的这种分析判断有信心才敢去参照它来做交易。这其实已经涉及交易的本质层面。比如,研究基本面而获得了某些结论,这会是投资者交易信心的一个支柱和来源;研究技术面,所获得的某些信号也是投资者进行交易的信心来源,这时,投资者才敢于下出或者敢于平掉这笔单子。
   市场人士都愿意相信市场走势不是随机而是有逻辑的。针对这种想法,我认为还存在两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个问题是投资者不可能知道市场中存在的所有逻辑;第二个问题是就算投资者知晓了这些逻辑,在某一时刻,哪一个逻辑更重要?投资者不可能或者很难每次都赋予它相应的权重。所以,人们有时候就会套用一个错误的逻辑或者不合时宜的逻辑去进行交易,结果往往会导致出现比较大的亏损。
   总之,人们入场交易要有信心,我认为最基本的信心来源就是一些普遍的、一般性的规律,这些规律很难改变并且适用性较强,并且当市场一时的走势和自己预想的不一致时,投资者是否还能有信心坚持原来的观点,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关注一般性规律的意义。
一般性规律举例
   前文已经介绍过市场波动的周期性,就是市场波动的“放大—收敛—再放大”,这是一个一般性的规律。对于这个规律,我想再用另外一种形式讲解一下:对于市场,不管是股票市场还是期货市场,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成功与失败,形象一点来讲,就像是一个“割韭菜”的过程,是一个老手淘汰新手的过程。
   为什么市场的波动性大了之后就一定会收敛呢?因为投资者的成长总得有一个过程。股市经过2008年的大跌之后,很多“60后”和“70后”已经伤痕累累,他们无法很快就恢复交易信心,同时“80后”和“90后”的经济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对股市并不感兴趣。就这样,没有足够多的参与者进来,没有新资金的涌入,市场的波动性自然就会降低。
   为什么市场的波动性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放大呢?因为市场的波动性降到足够小的时候,如果波幅迟迟不能放大,市场犹如一潭死水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的话,那这个市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此时的市场,就沦为一个纯粹的股票分红市场,或者是一个不能进行套期保值的期货市场。
   2014年下半年很多投资者都遇到“二八现象”,即银行和非银行金融股持续上涨,而其他板块基本不涨的现象。很多人事先没有持有银行股,没有持有非银行金融类个股,极为担心金融板块会一直涨,而自己手中的个股会一直不动。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任何一个牛市,板块都会轮涨一遍的。投资者能踏准板块,一直持有强势股最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耐心持有当时还未大涨的个股,等着就好了,上涨的机会总会轮到的。任何一个牛市都是这样的,不管是中国的牛市还是外国的牛市。(2015年上半年,2014年下半年没怎么上涨的股票的涨幅远远超出非银行金融类个股——编者注)
   如果你对市场的一般性规律没有信心,那该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买指数基金;如果买指数基金又担心跑不赢指数(最多持平),可以去购买杠杆基金。我的建议很容易做到,利用很基本的规律去获利就可以了,这要比忙着打听明天哪只个股会上涨要现实得多、容易得多。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假规律,剔除假规律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大学期货 频道

实战中用统计方法剔除假规律

admin

|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投资者往往会把某一次或者某几次赚钱的经历当作一种规律记录下来,以期能在以后的交易过程中复制该规律。但是,让人沮丧的是,这种规律其实很有可能只是一种假象,它只是披着规律性外衣的随机性走势而已。
   那怎么辨别这种情况呢?很简单,就是把自己总结的规律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去统计一下运用这些规律带来盈亏的次数的对比,看看盈利次数是否多于亏损次数。这样,就是用数据说话而不是凭个人的感觉,这是做交易能不断取得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点。
   如何面对规律
   阅读提示:
   关注一般性规律
   关注一般性规律的意义
   一般性规律举例
多关注旧闻,少关注新闻
规律的“边界”问题
   对于市场中存在的规律,我认为做到如下两点很重要:第一点,关注一般性的规律;第二点,了解规律的“边界”。很多时候,大家研究市场要用到许许多多的数据,这样做确实比较专业。但是,我觉得在真正决定我们赚钱的因素中,并不见得必须包括投资者擅于处理过多的数据,反而是投资者对一般性规律的把握程度和理解深度更重要。
关注一般性规律
   所谓一般性的规律,是指类似于前面介绍过的“市场波动减小了以后它就会放大,放大了之后会再减小”这种规律。前文分析过,2005-2007年股市波动增大,之后出现了大幅下跌(2008年),然后逐渐呈现出一种波动性逐渐减小的走势(2008-2014年)。2014年上半年呈现出波幅小的特点,面对股市开盘至今最小的震幅,此时,你就可以利用这个规律了。
   当然,市场从2008年到2014年用了近6年的时间,才重新具备大涨的条件。或许有人会认为此规律隔几年才可能利用一次,交易频率太低了。但是我却认为,几年能利用一次,不是也挺好吗?大体上人的一生可能会经历七到八个经济周期,除掉年幼和年老时的几个,一生中我们能把握的也就只有三四个周期,这三四个经济周期中投资者能抓住一到两个经济周期的话,这一辈子,甚至下辈子也都是衣食无忧了。
   这个规律看似很简单,但如果你每隔几年能够运用一次而且能够赚比较多的钱,难道还不满足吗?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市场中存在的一般性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关注一般性规律的意义
   此处所指的意义是:交易的本质问题是交易者的信心问题。人们对事物的信心大多来源于人们认为已经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但人们的认识有时是片面的,而一般性规律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以弥补人们的上述弱点,在某些方面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交易信心。
   在期货市场中,我们交易的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买、卖、开仓、平仓等,其实我认为交易的是投资者自己的信心。不管是做量化交易的还是做主观交易的投资者都是这样:做量化交易的投资者是对自己的这套系统有信心才敢用它去交易;做主观交易的投资者是对自己的这种分析判断有信心才敢去参照它来做交易。这其实已经涉及交易的本质层面。比如,研究基本面而获得了某些结论,这会是投资者交易信心的一个支柱和来源;研究技术面,所获得的某些信号也是投资者进行交易的信心来源,这时,投资者才敢于下出或者敢于平掉这笔单子。
   市场人士都愿意相信市场走势不是随机而是有逻辑的。针对这种想法,我认为还存在两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个问题是投资者不可能知道市场中存在的所有逻辑;第二个问题是就算投资者知晓了这些逻辑,在某一时刻,哪一个逻辑更重要?投资者不可能或者很难每次都赋予它相应的权重。所以,人们有时候就会套用一个错误的逻辑或者不合时宜的逻辑去进行交易,结果往往会导致出现比较大的亏损。
   总之,人们入场交易要有信心,我认为最基本的信心来源就是一些普遍的、一般性的规律,这些规律很难改变并且适用性较强,并且当市场一时的走势和自己预想的不一致时,投资者是否还能有信心坚持原来的观点,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关注一般性规律的意义。
一般性规律举例
   前文已经介绍过市场波动的周期性,就是市场波动的“放大—收敛—再放大”,这是一个一般性的规律。对于这个规律,我想再用另外一种形式讲解一下:对于市场,不管是股票市场还是期货市场,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成功与失败,形象一点来讲,就像是一个“割韭菜”的过程,是一个老手淘汰新手的过程。
   为什么市场的波动性大了之后就一定会收敛呢?因为投资者的成长总得有一个过程。股市经过2008年的大跌之后,很多“60后”和“70后”已经伤痕累累,他们无法很快就恢复交易信心,同时“80后”和“90后”的经济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对股市并不感兴趣。就这样,没有足够多的参与者进来,没有新资金的涌入,市场的波动性自然就会降低。
   为什么市场的波动性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放大呢?因为市场的波动性降到足够小的时候,如果波幅迟迟不能放大,市场犹如一潭死水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的话,那这个市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此时的市场,就沦为一个纯粹的股票分红市场,或者是一个不能进行套期保值的期货市场。
   2014年下半年很多投资者都遇到“二八现象”,即银行和非银行金融股持续上涨,而其他板块基本不涨的现象。很多人事先没有持有银行股,没有持有非银行金融类个股,极为担心金融板块会一直涨,而自己手中的个股会一直不动。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任何一个牛市,板块都会轮涨一遍的。投资者能踏准板块,一直持有强势股最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耐心持有当时还未大涨的个股,等着就好了,上涨的机会总会轮到的。任何一个牛市都是这样的,不管是中国的牛市还是外国的牛市。(2015年上半年,2014年下半年没怎么上涨的股票的涨幅远远超出非银行金融类个股——编者注)
   如果你对市场的一般性规律没有信心,那该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买指数基金;如果买指数基金又担心跑不赢指数(最多持平),可以去购买杠杆基金。我的建议很容易做到,利用很基本的规律去获利就可以了,这要比忙着打听明天哪只个股会上涨要现实得多、容易得多。


大学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