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期货 > 大学期货 > 正文

黄大豆跨市套利操作的机会及启示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我国是全球黄大豆的第一大进口国,2000年的进口量占国内产量的70%。因此,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机会,在连豆期市价格明显高于美豆进口成本价格时,进行中美黄大豆期货跨市场套利操作即成为可能。通过对近两年中美黄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差异的研究发现,这种低风险高收益的套利操作机会几乎每年都有。同时,通过对价格差异的研究,还能对我们判断连豆市场的走势有所帮助。

一、研究中美黄大豆跨市场套利需要解决的两个技术性问题

   所谓“跨市场套利”,是指“在某个交易所买入(或卖出)某一交割月份的某种商品合约的同时,在另一个交易所卖出(或买入)同一交割月份的同种商品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分别在两个交易所对冲获利”。但在目前中美黄大豆套利的实际操作中,一般采用实物交割的方式,即根据CBOT黄大豆期货价格签订进口合同,同时在连豆期货市场卖出稍远月份的期货合约,随后以进口实物参与连豆市场的卖出交割,从而获利。本文所研究的“套利”就是指这种实际操作中的套利方式。为正确研究这种套利的市场机会,我们需要解决两个技术性问题。
   首先,解决两个市场价格的可比性。为更符合实际,应将CBOT黄大豆期货价格转换为国内进口成本价格(港口入库价)。笔者结合美豆进口实际发生的费用,总结出CBOT黄大豆期货价格换算成国内进口成本价格(W)的估算公式:W(元/吨)=(A+B)×3.55+C×9.66+117(设CBOT黄大豆期货价格=A美分/蒲式耳;海湾升水=B美分/蒲式耳;海运费=C美元/吨)。其中,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为8.3∶1,关税为3%,增值税为13%,其他进口费用平均为117元/吨(包括:保险费、中间商佣金、卸船费、港杂费、商检卫检费、入库短驳费等)。如果设定海运费平均为20美元/吨,海湾升水平均为35美分/蒲式耳,则公式可简化为:进口成本价格(元/吨)=(A+35)×3.55+310。
   其次,制作连豆价格连续资料。本文研究中美黄大豆的历史套利机会以CBOT“黄大豆连续”价格为资料,因此应制作相应的连豆价格连续资料(简称“连豆连续”)。因在套利实际操作中,从签订进口合同到国内入库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为1至2月),因此“连豆连续”采用的合约要比美盘“黄大豆连续”远一期。例如,在一二月份时,CBOT“黄大豆连续”采用黄大豆3月合约的数据,而“连豆连续”采用的合约则应为5月合约;在三四月份时,CBOT“黄大豆连续”采用黄大豆5月合约的数据,而“连豆连续”采用的合约则应为7月合约,以此类推。

二、2000、2001年中美黄大豆跨市场套利机会分析

   在以上基础上,笔者计算出自1999年7月至今,以“黄大豆连续”价格换算出的国内进口成本价,以及相对应的“连豆连续”价格。
   笔者发现:(1)在2000年2月和2001年1月,连豆期货市场的价格分别超过美国黄大豆进口价格103元/吨和199元/吨,这两次都是中美黄大豆套利操作的绝佳机会;(2)中美黄大豆平均价差为-28元,即近两年国内期货平均价格比美豆平均进口价格低28元/吨,这并不是说连豆期货平均价格比美豆价格低,只是说明连豆期货平均价格比美豆平均进口成本价格略低;(3)中美黄大豆价差高点分别出现在2000年1—2月(+33、+103)和2000年5—6月(+37、+82)以及2001年1—2月(+199、+62),低点分别出现在1999年9—10月(-191、-181)和2000年8—9月(-122、-84),非常巧合的是,这些时间段与形成连豆市场阶段性顶和底的时间极其吻合。

三、从对中美黄大豆价格差异的研究中所得到的启示

   由此,笔者总结出一条判断连豆期货市场阶段性顶和底的经验性定理:当以上述方法计算出的中美黄大豆价格差异超过±100元/吨时,行情进入见顶或见底的警戒区。也就是说,当连豆期货价格受投机性资金影响,比美豆进口成本价格高100元/吨以上时,连豆市场将滞涨于美盘,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形成阶段顶(如:2000年2月,2001年1月);当连豆期货价格受投机性资金影响而比美豆进口价格低100元/吨以上时,连豆市场将滞跌于美盘,大多数的情况下可能形成阶段底(如:1999年9—10月,2000年8月)。因此中美黄大豆价差过大,不仅可为套利者提供低风险的获利机会,而且能为期货投资者提供连豆期货市场阶段性行情可能到头的信号。
   以上述计算方法,按3月6日美豆5月合约价格467美分计算,美豆进口成本价为2092元,比连豆7月合约收盘价2087元高5元/吨,没有超过“警戒线”。
当然,由于笔者所采用的资料年限较短,以及笔者为计算方便,人为固定了进口费用及升贴水,因此所得结论不一定十分精确。有条件的市场人士可根据笔者思路设计计算机软件,以图表的形式及时跟踪中美黄大豆价差,从而为投资者特别是现货商提供套利获利机会,为期货投资者预测市场提供参考依据。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大学期货 频道

黄大豆跨市套利操作的机会及启示

admin

|
   我国是全球黄大豆的第一大进口国,2000年的进口量占国内产量的70%。因此,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机会,在连豆期市价格明显高于美豆进口成本价格时,进行中美黄大豆期货跨市场套利操作即成为可能。通过对近两年中美黄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差异的研究发现,这种低风险高收益的套利操作机会几乎每年都有。同时,通过对价格差异的研究,还能对我们判断连豆市场的走势有所帮助。

一、研究中美黄大豆跨市场套利需要解决的两个技术性问题

   所谓“跨市场套利”,是指“在某个交易所买入(或卖出)某一交割月份的某种商品合约的同时,在另一个交易所卖出(或买入)同一交割月份的同种商品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分别在两个交易所对冲获利”。但在目前中美黄大豆套利的实际操作中,一般采用实物交割的方式,即根据CBOT黄大豆期货价格签订进口合同,同时在连豆期货市场卖出稍远月份的期货合约,随后以进口实物参与连豆市场的卖出交割,从而获利。本文所研究的“套利”就是指这种实际操作中的套利方式。为正确研究这种套利的市场机会,我们需要解决两个技术性问题。
   首先,解决两个市场价格的可比性。为更符合实际,应将CBOT黄大豆期货价格转换为国内进口成本价格(港口入库价)。笔者结合美豆进口实际发生的费用,总结出CBOT黄大豆期货价格换算成国内进口成本价格(W)的估算公式:W(元/吨)=(A+B)×3.55+C×9.66+117(设CBOT黄大豆期货价格=A美分/蒲式耳;海湾升水=B美分/蒲式耳;海运费=C美元/吨)。其中,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为8.3∶1,关税为3%,增值税为13%,其他进口费用平均为117元/吨(包括:保险费、中间商佣金、卸船费、港杂费、商检卫检费、入库短驳费等)。如果设定海运费平均为20美元/吨,海湾升水平均为35美分/蒲式耳,则公式可简化为:进口成本价格(元/吨)=(A+35)×3.55+310。
   其次,制作连豆价格连续资料。本文研究中美黄大豆的历史套利机会以CBOT“黄大豆连续”价格为资料,因此应制作相应的连豆价格连续资料(简称“连豆连续”)。因在套利实际操作中,从签订进口合同到国内入库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为1至2月),因此“连豆连续”采用的合约要比美盘“黄大豆连续”远一期。例如,在一二月份时,CBOT“黄大豆连续”采用黄大豆3月合约的数据,而“连豆连续”采用的合约则应为5月合约;在三四月份时,CBOT“黄大豆连续”采用黄大豆5月合约的数据,而“连豆连续”采用的合约则应为7月合约,以此类推。

二、2000、2001年中美黄大豆跨市场套利机会分析

   在以上基础上,笔者计算出自1999年7月至今,以“黄大豆连续”价格换算出的国内进口成本价,以及相对应的“连豆连续”价格。
   笔者发现:(1)在2000年2月和2001年1月,连豆期货市场的价格分别超过美国黄大豆进口价格103元/吨和199元/吨,这两次都是中美黄大豆套利操作的绝佳机会;(2)中美黄大豆平均价差为-28元,即近两年国内期货平均价格比美豆平均进口价格低28元/吨,这并不是说连豆期货平均价格比美豆价格低,只是说明连豆期货平均价格比美豆平均进口成本价格略低;(3)中美黄大豆价差高点分别出现在2000年1—2月(+33、+103)和2000年5—6月(+37、+82)以及2001年1—2月(+199、+62),低点分别出现在1999年9—10月(-191、-181)和2000年8—9月(-122、-84),非常巧合的是,这些时间段与形成连豆市场阶段性顶和底的时间极其吻合。

三、从对中美黄大豆价格差异的研究中所得到的启示

   由此,笔者总结出一条判断连豆期货市场阶段性顶和底的经验性定理:当以上述方法计算出的中美黄大豆价格差异超过±100元/吨时,行情进入见顶或见底的警戒区。也就是说,当连豆期货价格受投机性资金影响,比美豆进口成本价格高100元/吨以上时,连豆市场将滞涨于美盘,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形成阶段顶(如:2000年2月,2001年1月);当连豆期货价格受投机性资金影响而比美豆进口价格低100元/吨以上时,连豆市场将滞跌于美盘,大多数的情况下可能形成阶段底(如:1999年9—10月,2000年8月)。因此中美黄大豆价差过大,不仅可为套利者提供低风险的获利机会,而且能为期货投资者提供连豆期货市场阶段性行情可能到头的信号。
   以上述计算方法,按3月6日美豆5月合约价格467美分计算,美豆进口成本价为2092元,比连豆7月合约收盘价2087元高5元/吨,没有超过“警戒线”。
当然,由于笔者所采用的资料年限较短,以及笔者为计算方便,人为固定了进口费用及升贴水,因此所得结论不一定十分精确。有条件的市场人士可根据笔者思路设计计算机软件,以图表的形式及时跟踪中美黄大豆价差,从而为投资者特别是现货商提供套利获利机会,为期货投资者预测市场提供参考依据。


大学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