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期货 > 大学期货 > 正文

商品期货季节因素分析——季节性分析法的理论探讨

2024-06-28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1848年,紧靠美国中西部产粮区的芝加哥小城,成了美国最大的粮食集散地。但是,粮食价格在收获季节里的一跌再跌,青黄不接时却大幅上涨的现象,让商人们颇为头痛。于是,芝加哥82位商人便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也就是以此为基础,全球期货交易才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季节性变化是大宗商品价格运动的特有属性,虽然期货市场出现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现货价格的频繁波动,但是季节性波动的规律并不是完全可以消除的。而且在期货与现货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今天,商品期货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越来越明显。供应淡季或者消费旺季时价格高企,而在供应旺季或消费淡季价格低落,成为商品期货价格波动的普遍规律。
   对于全球黄大豆来说,从每年的4月份开始,北半球的黄大豆主产国——中国和美国开始播种,到当年9月份后开始收割。从当年的10月份开始,南半球的主产国——巴西和阿根廷又开始播种,次年三四月份开始收割。从这一种植生长周期可以看出,每年的七八月份属于全球黄大豆的供应淡季,黄大豆“青黄不接”,消费需求旺盛,因此价格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黄大豆的供应旺季,现货供应充足,价格属年内低谷。
   郑州小麦交割标准品为二等硬冬白麦,我国硬冬白麦种植时间为10月上旬(寒露后)至下旬,小麦生育期为230天,收获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一般情况下,每年冬麦上市后的7月份为小麦的供应旺季,价格最低。从9月份开始,小麦消费逐渐进入旺季,现货价格稳步上升,春节左右价格抵达年内高点。
   铜铝等工业品价格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与用铜行业的季节性开工率有关。早春季节里,住房和汽车业为晚春和夏季的生产高峰大量购买铜原料,铜价在2月至4月达到年内季节性高点。晚春需求高峰过去后,夏季的到来使得需求趋于疲软,铜价低点也一般在秋初出现。因此,每年二三季度为全球铜消费的淡季,一四季度为旺季,现货市场的价格低点一般出现在秋初。
   季节性分析法就是根据商品价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对商品期货走势进行分析的方法。它力图勾画出在某一年份中,可能发生价格上升或下降的某些特殊时期,或者力图指出最可能出现全年价格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一些特殊月份。对于季节性分析法的归属,有人认为属于基本分析的范畴,有人则认为属于技术分析的范畴。前者的理由是因为价格季节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生产和消费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而后者的理由是因为价格的季节性变动表现为一系列的价格变动周期。
   笔者更倾向于季节性分析法属于基本分析的范畴。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把价格的季节性波动作为影响市场走势的一个基本因素。例如,在消费淡季末期,价格的上涨将受到供应旺季即将到来的影响,季节性压力就成为市场中的一个利空因素,如果季节性利空因素对市场的作用超过市场中的其他利多因素,那么价格的上涨通常就会趋于结束。
   在一般意义上,期货商品总供求面的变化决定着商品期货的长期走向,而季节性因素和其他阶段性因素决定着商品期货的中短期走势。因此,在阶段性因素没有突出表现的情况下,商品期货(特别是农产品期货)的走势轮廓就是由长期大趋势和季节性价格周期变化叠加而成。
   在DCE黄大豆的长期走势图上,我们可以发现:1996年至今,每年因季节性而形成的阶段性高点分别出现在:7月15日(1996年)、10月13日(1997年)、8月10日(1998年)、8月9日(1999年)、11月27日(2000年因8·28政策行情出现反季节走势,但其间自9月4日至10月15日也为调整阶段)、7月16日(2001年)。
   但是,季节性分析法在某些市场阶段是非常有效的,但在某些市场阶段中却是低效的。以黄大豆期货为例,当供求关系处于大致平衡的状况下,价格在上述时间之后出现的反向运动的幅度相当大。这在1996年(黄大豆牛市末期)以及1999年至2001年(黄大豆熊市末期)表现突出:1996年主要合约价格在当年3至7月上涨700元,8至12月则下跌800元;同样,在1999年至2001年的大平衡市场中,价格在供应淡季和供应旺季上涨和下跌的幅度均大致相同。
   但是,在供求失衡的情况下,如在1997年3月至1999年5月,价格的季节性表现非常不明显。东方铜牛网http://www.18caiwang.com此间,价格出现的两次反弹的幅度仅仅是此前一波下跌幅度的30%左右。这说明,在商品总供求关系处于基本平衡的时候,季节性规律表现的最为明显,但是在供求失衡的状态下,这种规律的表现非常不明显。特别是在供求刚刚开始逆转的时候,季节性表现的痕迹更会被市场汹猛的涨跌趋势所冲淡。这提醒我们,在依据季节性规律进行交易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因为季节性因素影响市场的权重低于其他因素而可能会导致的交易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季节性分析法,我们可以确定价格的回调肯定会发生,但却无法知道会在何时,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可以说,季节性分析只能为我们提供市场发展的轮廓,但很难给具体的操作提供详细的指导,也许这就是这种分析方法的盲区所在。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大学期货 频道

商品期货季节因素分析——季节性分析法的理论探讨

admin

|
   1848年,紧靠美国中西部产粮区的芝加哥小城,成了美国最大的粮食集散地。但是,粮食价格在收获季节里的一跌再跌,青黄不接时却大幅上涨的现象,让商人们颇为头痛。于是,芝加哥82位商人便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也就是以此为基础,全球期货交易才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季节性变化是大宗商品价格运动的特有属性,虽然期货市场出现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现货价格的频繁波动,但是季节性波动的规律并不是完全可以消除的。而且在期货与现货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今天,商品期货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越来越明显。供应淡季或者消费旺季时价格高企,而在供应旺季或消费淡季价格低落,成为商品期货价格波动的普遍规律。
   对于全球黄大豆来说,从每年的4月份开始,北半球的黄大豆主产国——中国和美国开始播种,到当年9月份后开始收割。从当年的10月份开始,南半球的主产国——巴西和阿根廷又开始播种,次年三四月份开始收割。从这一种植生长周期可以看出,每年的七八月份属于全球黄大豆的供应淡季,黄大豆“青黄不接”,消费需求旺盛,因此价格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黄大豆的供应旺季,现货供应充足,价格属年内低谷。
   郑州小麦交割标准品为二等硬冬白麦,我国硬冬白麦种植时间为10月上旬(寒露后)至下旬,小麦生育期为230天,收获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一般情况下,每年冬麦上市后的7月份为小麦的供应旺季,价格最低。从9月份开始,小麦消费逐渐进入旺季,现货价格稳步上升,春节左右价格抵达年内高点。
   铜铝等工业品价格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与用铜行业的季节性开工率有关。早春季节里,住房和汽车业为晚春和夏季的生产高峰大量购买铜原料,铜价在2月至4月达到年内季节性高点。晚春需求高峰过去后,夏季的到来使得需求趋于疲软,铜价低点也一般在秋初出现。因此,每年二三季度为全球铜消费的淡季,一四季度为旺季,现货市场的价格低点一般出现在秋初。
   季节性分析法就是根据商品价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对商品期货走势进行分析的方法。它力图勾画出在某一年份中,可能发生价格上升或下降的某些特殊时期,或者力图指出最可能出现全年价格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一些特殊月份。对于季节性分析法的归属,有人认为属于基本分析的范畴,有人则认为属于技术分析的范畴。前者的理由是因为价格季节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生产和消费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而后者的理由是因为价格的季节性变动表现为一系列的价格变动周期。
   笔者更倾向于季节性分析法属于基本分析的范畴。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把价格的季节性波动作为影响市场走势的一个基本因素。例如,在消费淡季末期,价格的上涨将受到供应旺季即将到来的影响,季节性压力就成为市场中的一个利空因素,如果季节性利空因素对市场的作用超过市场中的其他利多因素,那么价格的上涨通常就会趋于结束。
   在一般意义上,期货商品总供求面的变化决定着商品期货的长期走向,而季节性因素和其他阶段性因素决定着商品期货的中短期走势。因此,在阶段性因素没有突出表现的情况下,商品期货(特别是农产品期货)的走势轮廓就是由长期大趋势和季节性价格周期变化叠加而成。
   在DCE黄大豆的长期走势图上,我们可以发现:1996年至今,每年因季节性而形成的阶段性高点分别出现在:7月15日(1996年)、10月13日(1997年)、8月10日(1998年)、8月9日(1999年)、11月27日(2000年因8·28政策行情出现反季节走势,但其间自9月4日至10月15日也为调整阶段)、7月16日(2001年)。
   但是,季节性分析法在某些市场阶段是非常有效的,但在某些市场阶段中却是低效的。以黄大豆期货为例,当供求关系处于大致平衡的状况下,价格在上述时间之后出现的反向运动的幅度相当大。这在1996年(黄大豆牛市末期)以及1999年至2001年(黄大豆熊市末期)表现突出:1996年主要合约价格在当年3至7月上涨700元,8至12月则下跌800元;同样,在1999年至2001年的大平衡市场中,价格在供应淡季和供应旺季上涨和下跌的幅度均大致相同。
   但是,在供求失衡的情况下,如在1997年3月至1999年5月,价格的季节性表现非常不明显。东方铜牛网http://www.18caiwang.com此间,价格出现的两次反弹的幅度仅仅是此前一波下跌幅度的30%左右。这说明,在商品总供求关系处于基本平衡的时候,季节性规律表现的最为明显,但是在供求失衡的状态下,这种规律的表现非常不明显。特别是在供求刚刚开始逆转的时候,季节性表现的痕迹更会被市场汹猛的涨跌趋势所冲淡。这提醒我们,在依据季节性规律进行交易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因为季节性因素影响市场的权重低于其他因素而可能会导致的交易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季节性分析法,我们可以确定价格的回调肯定会发生,但却无法知道会在何时,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可以说,季节性分析只能为我们提供市场发展的轮廓,但很难给具体的操作提供详细的指导,也许这就是这种分析方法的盲区所在。


大学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