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技术分析买入期货—深入解析+案例分析
admin
|最常用的技术指标MA
MA指标是指移动平均线指标,英文全称是Moving Average,是由葛兰威尔发现并总结得出的,因此葛兰威尔被称为均线之父。MA指标的交叉与买卖点
MA指标是根据周期内的收盘价计算得出,因此不同时间周期的均线走势不同。那么在运行过程中,这些不同周期的MA指标势必会发生交叉现象,那么这些交叉有什么作用呢?它们会是买卖点的信号吗?◆时间周期较短的均线上穿
短期均线的时间周期一般为5日和10日,而中长期的时间周期一般为20日、40日、60日和120日等,因为短期均线的时间周期较短,因此它与价格的契合度是最好的,时间周期越长的均线与价格契合度越低。
如果时间周期较短的均线自下而上,穿过运行中的周期较长的均线,形成的交叉被称为金叉,是短期买入的信号,因为短期均线灵敏度要高于周期较长的均线,因此如果短期均线上行,则价格短期内已经表现出上涨的形态,当短期均线上穿,则是后市上涨的保证。
案例讲述
如图7-1所示为沪铜1701合约2015年2~5月的走势图,在走势图中,可以看出图中设置的MA指标周期分别为10日、20日和40日。在这几条均线中,40日均线的前期走势为下行,说明前期价格有过较大幅度的下跌,而同时段的10日均线和20日均线已经处在上行走势。在2月11日时,10日均线自下而上穿过了20日均线,发出了短期上涨的信号。

图7-1 沪铜1701合约2015年2~5月的走势图
从上个案例中也可以看出,越是时间周期长的均线滞后性越强,那么短期均线有没有滞后性呢?当然是有的,在一般的行情软件中,均线时间周期最短为5日,也就是说现在得出的均线数值是从前5个交易日收盘价计算得出,因此相对于最新的价格走势而言,它也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是滞后现象不如周期长的均线明显。
金叉是买入信号,在下跌行情中会配合反弹走势出现,表示反弹的开始,但是下跌行情中的金叉一般都出现在短期均线之间,中期均线因为计算的时间周期较长,一般很少参与其中,除非此次反弹时间较长,如图7-2所示为下跌行情中的金叉现象。

图7-2 下跌行情中的金叉现象
周期越短的均线对价格反应越灵敏,当价格下跌,短周期的均线会最先下行,如果周期较短的均线下行穿过周期较长的均线,此时形成的交叉被称为死叉,表示价格将开始一段时间的下跌。
下跌的时间要看形成死叉的两根均线是属于短期、中期或是长期,如果是短期均线的死叉,则价格短期内会迎来一波下跌,如果短期均线继续下行,与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相继形成死叉,则价格下跌大势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