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技术炒股技巧大全
admin
|本文总结了多种炒股技术炒股技巧来扩展股票交易基础知识。
采用顺势投资法必须确保两个前提;一是涨跌趋势必须明确;二是必须能够及早确认趋势。这就需要投资者根据股市的某些征兆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就多头市场而言,其征兆主要有:
(1)不利消息(甚至亏损之类得消息)出现时,股价下跌;
(2)有利消息见报时,股价大涨;
(3)除息除权股,很快做填息反映;
(4)行情上升,成交量趋于活跃;
(5)各种股票轮流跳动,形成向上比价得情形;
(6)投资者开始重视纯益、股利;开始计算本益比、本利比等等。
当然顺势投资法也并不能确保投资者时时都能赚钱。比如股价走势被确认为涨势,但已到回头边缘,此时若买进,极可能抢到高位,甚至于接到最后一棒,股价立即会产生反转,使投资者蒙受损失。又如,股价走势被断定属于落势时,也常常就是回升的边缘,若在这个时候卖出,很可能卖到最低价,懊悔莫及。
“拔档子”的动机有两种,其一为行情上涨一段后卖出,回降后补进的“挺升行进间拨档”,其二为行情挫落时,趁价位仍高时卖出,等价位跌低时再予回补的“滑降间拨档”。前者系多头推动行情上升之际,见价位已上升不少,或者遇到沉重的压力区,干脆自行卖出,希望股价回落,以化解涨升阻力,待方便行情时再度冲刺;后者则为套牢多头,或多头自知实力弱于卖方,于是在股价尚未跌低之前,先行卖出,等价位跌落后,再买回。
“拔档子”做对了,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万一做错了则吃力不讨好。通常的作法应是见好就收,以免成为压低行情,白白让别人捡便宜货。
保本投资法的基本假设是,任何人的现金都是有限度的。因为它的关键不在于买进而在于卖出的决策。为了作出明智的卖出决策,保本投资者必须首先定出自己心目中的“本”,即不容许亏损净尽的那一部分。其次,必须确定获利卖出点,最后必须确定停止损失点。比如若某股票投资者心目中的“本”定为投资总额的1/2。那么他的获利点即为所持股票市价总值达到最初投资额的150%时,此时该股票投资者可以卖出持股的1/3,先保其本。然后,再定所剩下的“本”,比如改订为20%,它表示剩下的持股再涨20%时,再予卖掉1/6,即将这一部分的“本”也保下来了。以此类推,再订出还剩的持有股票的本。上述获利卖出点的确定是针对行情上涨时所采用的保本投资法策略。至于行情下跌时,则要确定停止损失点。停止损失点是指当行情下跌到达股票投资者的心目中的“本”时,即予卖出,以保住其最其码的“本”的那一点,如假定某股票投资者确定的“本”是其购买股票金额的80%,那么行情下跌20%时,就是股票投资者采取“停止损失”措施的时候了,即全身而退以免蒙受过多亏损。这就是保本投资法的关键在于卖出决策的道理所在。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经济景气明朗时,股价走势与实质因素显著脱节时,以及行情变化怪异难以估量时,操此法进行投资的人,切忌贪得无厌。
具体的做法是,投资者可以将每天挂牌上市的股票各购进一股或几股。这样以来,任何股票涨跌都有可能获得收益而不至于全亏(当然,由于系统性风险而引起的整个股市是一种例外情况)。
操这种方法的人应该自己首先订立一个原则,如涨跌幅度超过二成则可售出或买进。甲股票涨了二成卖掉它;下述轮到乙股票涨了二成也卖掉它;丙股票跌了二成买进,丁股票跌了二成也补进。这样做就不必为股票的选择而大动脑筋,省去甚多麻烦,也降低了投资对象选择中的风险,收益可观。
但是,守株待兔法并不是最高明的办法,只是在选择投资对象没有绝对把握时才采用,采用这种方法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涉足过分冷门的股票,因为过分冷门的股票可能使部分资金冻结,一般投资人的资金大多有限,经不起长期的冻结。
(2)一旦决定采用这种方法,就应该抱定不赚不卖的信心,不为各种马路消息所左右,既然网已经全部张开,只需等待,肯定会赚。
(3)必须关心经济景气动向,对于政治、军事等宏观的风险因素也要密切注视其变化,以便及早预测整个股市暴跌情况的发生,否则将大亏特亏,到时悔之晚矣。
既然在股票轮流跳动阶段,没有绝对把握去购买刚好发动涨势的股票,就不妨以静制动,选择涨幅较小,或者尚未调整价位的股票买进持有,等到其他同类股票的价位涨高了,自然会有主力发现这种未动股票的潜力,到时这种股票价格也会因主力的参与而上涨,你便可从中获利。这就是生意场上的所谓“大家都做的,我不做”,“迎风的树,结不牢果实”。
经常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投资的人,一般不仅投资的技艺娴熟,而且修养也很深。因此,从事投资虽然旨在获利,但投资人的内在涵养也很重要,这即所谓的“场内工夫场外学”之道理。
下档摊平的操作方法,是指投资人在买进股票后,由于股价下跌,使得手中持股形成亏本状态,当股价跌落一段时间后,投资人以低价再买进一些以便匀低成本的操作方式。下档摊平的操作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
1.逐次平均买进摊平法
即将要投入股票的资金分成三部分,第一次买进全部资产的三分之一,第二次再买进三分之一,剩余的三分之一最后买进,这种方法不论行情上下,都不冒太大的风险。
2.加倍买进摊平法
加倍买进摊平法有二段式和三段式两种。二段式为将总投资资金分成三份,第一次买进三分之一,如果行情下跌,则利用另外的三份之二,三段式是将总投资资金分成七份。第一次买进七分之一;如行情下跌,则第二次买进七分之二;如行情再下跌,则第三次买进七分之四,此法类似于“倒金字塔买进法”,适用于中、大户的操作。
3.加倍卖出摊平法
加倍卖出摊平法是将资金分成三份。第一次买进三分之一的,如发现市场状况逆转,行情确已下跌,则第二次卖出三份之二,即要多卖出一倍的股票。这样可以尽快摊平,增加获利机会。
上档加码就是买进股票之后,股价上升了,再加码买进一些,以使持股数量增多,扩大获利的比率。
加码买进以匀低成本的先决条件,是整个经济前途仍有希望,所投资股票的实质条件仍在,因此可以买进以摊平成本。
在有价证券的投资上,投资者也往往将三分之一用来购买安全性高的债券或优先股,三分之一购买有发展前途的成长型股票,三分之一购买普通股票,以分散风险并取得差价收益。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尚未发育成熟,投资者可以把三分之一资金用于银行存款或持有现金,三分之一购买安全性高的债券,三分之一购买股票,只要投资者能按一定的比例适当分配手中的资金,就能以钱养钱,并能最大限度地抓住获利机会。
(1)购买股票的企业种类要分散,不要集中购买同一行业企业的股票,不然的话,若碰上行业性不景气,由于本行业股价受不景气的影响会全部大幅下跌,会使投资者蒙受极大损失。
(2)购买股票的企业单位要分散,不要把全部资金投资于一个企业的股票,即使是该企业目前经营业绩很好也要避免这种情况。
(3)投资时间要分散。购买股票前应当先了解一下各种股票的派息时间,一般公司是每年三月份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四月份派息,也有半年派一次息的。购买股票时可按派息时间岔开选择购买。因为按以往情况分析,派息前股价都会升高,即使投资者购买的某种股票因利率、物价等变动而在这一时间蒙受公共风险,投资者还可以期待到另一时间派息的股票上获利。
(4)投资区域也要分散。由于各地的企业会受当地市场、税赋、法律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分开投资,便可收东方不亮西方亮之效。
与非定式计划相对的,则是“定式投资计划”,这种计划方式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运用。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常值定式计划,另一种是常值变化定式计划。非常值定式计划的观念是并不重视股票的“正常价值”,不论价值高低,坚持按照预定的计划,持续不断的投资。非常值定式计划包括下面几种投资方式。
1.等级投资计划
等级投资计划的具体做法是:内心确定股价变动的某一幅度为一个买卖单位,如认定股价上涨或下跌5元或者19元为一个等级,当股价升降达到一个等级时,就买进或者卖出一定数量的股票,这样可以达到平均买入价低于平均卖出价的目的。
2.均价成本投资法
这种方法最为投资者推崇和广泛采纳。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注意应选择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而且最好是市价波动比较明显的股票,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规则是:在预定的一段时间内,如半年或一年间,以同样数目的资金定期买进股票。当股价上涨时,买进的数量相应减少;股价下跌时,买进的数量相应较多,这样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使平均买进价格低于市价水平。
3.固定金额投资计划
固定金额投资计划就是把投资于股票的金额固定在一个水平上,不论股价上升或下降,都要保证持股数量在这一固定金额的水平,其具体操作的法则是:
(1)同时投资于股票和债券。
(2)确定持有股票的数量在一个固定的金额水平。
(3)在固定金额基础上计划一个百分比,当股价上涨幅度超过这个百分比时,则抛售部分股票,购买债券;相反,当股价下跌幅度超过百分比时,就卖出债券,买进股票,以保持固定金额的水平。
4.固定比率投资计划
证券市场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投资方法也随之不断的改进,固定比率投资计划法就是由固定金额投资法演化而来。固定金额投资法的操作与调整仅仅是为了维持固定的金额,缺乏与市场价格相适应的有机关联,固定比率投资计划法则注意到了股票与债券在市场价格方面所占的比率关系,因而其核心内容是把持有的股票金额与债券金额确定在一个固定的比率水平上。
5.变动比率投资计划
又叫常值变化定式计划,它可分为以市值为基础的常值变化计划和以内值为基础的常值变化计划两种,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其一般原则均是:将投资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是富有进取性、成长性而颇有风险的股票,另一组则是防守性、安全性的债券。这里所谓的“变化”是指两组之间的投资比率是变动的,根据整个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方法更加灵活多变且不易掌握,其难点在于如何确定与调整比率。一般是根据长时期的股价统计材料,计算其“中央价值”,以求得一个“正常价值”,来作为调整比率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