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
admin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由于货币的发行是由国家控制的,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通货膨胀是政府向全体国民收税的一种手段。现在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通货膨胀,只是不同国家的通货膨胀程度有所差异。那么,怎么来衡量通货膨胀呢?通常可使用以下两个指标。1.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而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则是严重的通货膨胀。2.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在我国,国家统计局每个月都会公布这两个指标,股民可从相关网站查看到相关的数据。
通货膨胀如何影响股市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政府一般会采取诸如控制和减少财政支出、实行紧缩货币政策,这就会提高市场利率水平,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另外,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经营者不能明确地知道眼前盈利究竟是多少,更难预料将来的盈利水平。他们无法判断与物价有关的设备、原材料、工资等各项成本的上涨情况。而且,企业利润也会因为通货膨胀下按名义收入征税的制度而极大减少甚至消失殆尽。因此,通货膨胀将引起企业利润的不稳定。通货膨胀根据其程度的不同,对股市的影响也完全不同,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对股市有双重作用。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率很低(如5%以内)时,危害并不大且对股票价格还有推动作用,因为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过多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造成的。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一般呈正比关系,即货币供应量增大使股票价格上升;反之,货币供应量缩小则使股票价格下降,但在特殊情况下又有相反的作用。货币供应量增多,开始时一般能刺激生产,增加公司利润,从而增加可分派股息,这样就增加了股市对资本的吸引力,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推动股价上涨。
当通货膨胀率较高且持续到一定阶段时,经济发展和物价的前景就不可捉摸,整个经济形势会变得很不稳定,同时,由于物价的上涨,人民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这时,政府将会推出相关政策稳定物价,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手段会被频繁使用,当调控政策用到一定程度,就会对股市形成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