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财讯 > 热点 > 正文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与金融政策研究与建议

2024-06-28 17:15 来源:东方铜牛网 作者: 李-明-峻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一、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日益严峻,金融成为了其发展的核心,严重的影响到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企业现有资源的和资金量的不同,往往会使一些拥有出色创新项目的小企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或者资源体系的不完整,而使得无法有效的将项目进行下去。因而,提升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必要的金融支持。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及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正如,国家现有推行的国有资产改革是解决中小企业创新融资难的有效举措。这些都将是中国企业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基于此,本课题的研究显然是具有着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现状

 
2.1  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现状
    政策性银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部署,政策性银行在丰富科技创新贷款种类、优化贷款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2005 年国家开发银行以国家高新区及地方科技部门为依托,在全国22个省和直辖市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截止到2016年底,该平台发放的科技创新贷款额达26.9亿元,获得支持的中小企业数达565家。在贷款模式上,国家开发银行采用的是“统借统还”。该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贷款方式,与直接信贷模式相比,具有融资门槛低、融资成本低的优势,从而有力增强了对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服务能力。其次,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不断创新融资产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日益增强。
2.2  商业银行支持的现状
自2010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图2)。这说明中国商业银行的资金配置结构不尽合理,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进一步导致整个金融市场资源的巨大浪费。尽管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但由于创新型中小企业资产总量小,尤其是有形资产缺乏,经营风险高,信用等级低,所需资金期限长,利率低,故而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必然不高,“惜贷”现象普遍存在。即使商业银行发放了科技创新贷款,但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可知,其占科技经费筹集总额的比例不高,而且其占全部贷款总额的比重也较低,并呈下降的趋势。

图1  2010-201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率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 2010-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绘出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存在“向右走”现象。所谓“向右走”指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考虑,倾向于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成熟期注入资金,提供信贷支持。可见,这种市场失灵的表现,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创新步伐。
2.3  资本市场支持的现状 
    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发展良好,但对创新活动的支持有限。截至2015年4月14日,中国A股市场共有上市公司2661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52.1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虽然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层次日益多元化,业务日益专业化,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同渴求资金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速度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急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尤其是真正意义的 OTC 市场建设。债券市场发展缓慢。总体而言,同股票市场相比,中国的债券市场由于规模过小、交易品种单一、流动性不足、信用评级体系差、政府管制过多等原因发展尚不成熟。
2.4  风险投资支持的现状 
    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和风险资本规模不断增长。1985 年 9 月,中国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这标志着风险投资业开始在中华大地扎根成长。到 1992年时,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已超过20家,资本规模突破30亿元。此后,随着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成思危“一号提案”号角的吹响,风险投资业在中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主要体现为国内风险投资机构迅猛崛起,国际风险资本相继进入,风险投资基金形式趋于多元化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支持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到2014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额达到155亿美元,创下该机构2006年开始统计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记录,两倍于2011年创下的73亿美元的最高记录。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历年风险投资总额


 

三、金融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政策环境不佳
    根据2014年中国第九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报告,在近几年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基础上,在所有的抽样调查者中,1.3%的人认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如以前,31.1% 的人认为没有什么明显变化,55.6%的人认为有了小幅改进,有明显改进的只占到11.9%[ 2014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这说明在我国这几年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改善工作效果依然有限。在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下,我国的流动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经济发达城市,而我国多数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进程依旧没有得到完善,服务对象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主,使得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小型金融机构资本实力不足,发展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
3.2  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三角债”问题严重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起步晚,制度不够健全,资本实力有限,现行的融资管理条例和标准对企业己有规模和投资回报的要求较高, 将中小企业排除在了融资目标企业之外。例如我国《公司法》规定,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人民币。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往往达不到这个要求, 自然无法通过股权进行融资。债券市场也很少向中小企业开放,并且规定只有资产总额大于3000 万元人民币的企业才能发放企业债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总额则不能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而且需要有雄厚实力良好信誉的企业作担保才行[ 杨安宁,史敏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市场论坛,2013,02:42-45.]。中小企业在这些硬性条件下,融资难度很大。有的企业不得不拖欠贷款,这就导致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之间的互相交错的“三角债”现象严重。
3.3  风险投资金融困境
    风险投资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政府主导带来的负面效应、技术市场的制约、风险投资体制制约、资金来源不足、退出机制缺乏、法律政策环境制约等。由于我国的风险投资者是典型的风险厌恶者,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极其脆弱。究其原因,在于我国风险投资的主体过于单一。一些没有财政资金注入的中小型民间风险投资机构往往认为那些有政府背景、有大量财政资金注入的创投机构“财大气粗”,因其资金是政府的,所以不怕承担风险,无论是在投资项目的数量、规模,还是风险度上都是他们所不能比拟的。于是这些机构不愿承担风险,将有限的风险资本多元化、分散化经营运作,以追求可能程度上短期的最大利益。
3.4  金融支持体系结构单一
    由于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特别是小型资本市场建设不完善,这就使得创新型中小企业仅能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政策性银行科技创新贷款以及极少一部分商业银行贷款来获取支持,而无法有效利用民间资本、保险公司、养老金、基金等潜在力量。狭窄的资金来源渠道,不仅在量上难以满足企业创新的需求,而且因缺乏稳定性,也不能形成企业创新的强力“助推器”。 
从金融体制视角分析,一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把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提供融资服务的“宠儿”,中小型企业自然处于不利地位。三大政策性银行扶持力度有限,中小金融机构基础弱,整个金融体系定位趋同,竞争不充分,对内开放不足,特别是专门支持创新活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建设尚处空白,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制度,这些负面因素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与效果。
 
 

四、金融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对于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而言,必须把握好企业发展的大方向,进而釆取合理的金融政策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1  提高信贷市场支持企业发展的能力
    一方面,由于外资银行通常比国内银行更注重规范运作,那么通过各级政府的引导,其资本的流向便可以实现资产结构的合理化;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引入将为国有银行的改革创造外在的积极动力。通过引进外资银行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会使国有银行的资产流向合理的方向,从而优化资产结构。
    此外,各地区政府部门应同样以积极的态度引导民间资本加入到本地银行业,为民营银行的新建及合理发展以及民营银行的引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较之国有银行来说,民营银行不存在历史包袱,其市场敏锐度较国有银行要高,因此民营银行的信贷行为所配置的资本流向会更为合理,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外资银行的引进及民营银行的构建将完善柳州市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提高金融服务企业的能力。
4.2  挖掘资本市场促进企业发展的潜力
    资本市场不仅可以从增量方面支持企业发展,还可以通过优化存量结构来促进优势企业增长,资金结构从存量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一是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推动多元化的、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建设。创新适合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债券品种,积极的支持和引导重点产业中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积极支持新兴产业与重点产业和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充分发挥保险对优势中小企业的风险保障作用。积极支持保险企业发本地区优势企业发展所需的差异化、个性化的保险产品。三是推动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建设,促进企业优胜劣汰。要加大风险投资基金的组建力度。风险投资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要引入民间资本,通过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基金,将扩大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
4.3  创新风险资本支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资本之间的互相弥补是两者之间能够融合的关键原因。作为高预期回报率的风险资本而言,一方面是因为它本身不能自动产生资本增值,它必须通过投资特定的项目以获取高额回报率;而另一方面,它必须选择投向那些增值潜力巨大、预期收益率较高的特定投资项目,而高新技术企业则正好符合风险资本的选择对象;资金不足往往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的不成熟性以及在财务结构、成长业绩、商业信用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它们往往难以通过商业银行等传统渠道进行融资以满足需要。企业为了弥补资本的缺口可以选择的重要方式(甚至是唯一的选择方式)就是以企业的股权来换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而创新风险资本刚好能满足企业这样的交易需求。此外,如何在市场中将成熟的技术发挥更好的效益,并对其制定科学的市场计划及管理规划,这往往也是处在不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所不具备的。
    而正是由于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能够相互结合的天然属性使得两者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这将有力地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及快速发展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地有机结合,正是彼此之间的需要导致了这种结果,由于这种结合往往是采取一种带有亲缘性质的股权结合,所以,两者之间的结合必然能导致彼此融合并一起共同成长。
4.4  积极发展支持农村金融促进企业发展的能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解除银行后顾之忧。农村金融具有高风险和高成本的特点,使得许多银行不愿过多的涉及该领域。因此柳州各级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除了积极落实农村贷款建立政策,税收减免政策等,可对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发生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政府还应积极协调金融监管部门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破解信贷“瓶颈”。积极促进银行通过下方或扩大县域分支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取消与风险控制无关的条件限制,提高信贷资金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热点 频道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与金融政策研究与建议

李-明-峻

|
 
 

一、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日益严峻,金融成为了其发展的核心,严重的影响到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企业现有资源的和资金量的不同,往往会使一些拥有出色创新项目的小企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或者资源体系的不完整,而使得无法有效的将项目进行下去。因而,提升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必要的金融支持。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及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正如,国家现有推行的国有资产改革是解决中小企业创新融资难的有效举措。这些都将是中国企业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基于此,本课题的研究显然是具有着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现状

 
2.1  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现状
    政策性银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部署,政策性银行在丰富科技创新贷款种类、优化贷款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2005 年国家开发银行以国家高新区及地方科技部门为依托,在全国22个省和直辖市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截止到2016年底,该平台发放的科技创新贷款额达26.9亿元,获得支持的中小企业数达565家。在贷款模式上,国家开发银行采用的是“统借统还”。该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贷款方式,与直接信贷模式相比,具有融资门槛低、融资成本低的优势,从而有力增强了对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服务能力。其次,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不断创新融资产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日益增强。
2.2  商业银行支持的现状
自2010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图2)。这说明中国商业银行的资金配置结构不尽合理,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进一步导致整个金融市场资源的巨大浪费。尽管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但由于创新型中小企业资产总量小,尤其是有形资产缺乏,经营风险高,信用等级低,所需资金期限长,利率低,故而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必然不高,“惜贷”现象普遍存在。即使商业银行发放了科技创新贷款,但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可知,其占科技经费筹集总额的比例不高,而且其占全部贷款总额的比重也较低,并呈下降的趋势。

图1  2010-201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率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 2010-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绘出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存在“向右走”现象。所谓“向右走”指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考虑,倾向于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成熟期注入资金,提供信贷支持。可见,这种市场失灵的表现,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创新步伐。
2.3  资本市场支持的现状 
    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发展良好,但对创新活动的支持有限。截至2015年4月14日,中国A股市场共有上市公司2661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52.1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虽然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层次日益多元化,业务日益专业化,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同渴求资金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速度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急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尤其是真正意义的 OTC 市场建设。债券市场发展缓慢。总体而言,同股票市场相比,中国的债券市场由于规模过小、交易品种单一、流动性不足、信用评级体系差、政府管制过多等原因发展尚不成熟。
2.4  风险投资支持的现状 
    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和风险资本规模不断增长。1985 年 9 月,中国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这标志着风险投资业开始在中华大地扎根成长。到 1992年时,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已超过20家,资本规模突破30亿元。此后,随着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成思危“一号提案”号角的吹响,风险投资业在中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主要体现为国内风险投资机构迅猛崛起,国际风险资本相继进入,风险投资基金形式趋于多元化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支持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到2014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额达到155亿美元,创下该机构2006年开始统计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记录,两倍于2011年创下的73亿美元的最高记录。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历年风险投资总额


 

三、金融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政策环境不佳
    根据2014年中国第九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报告,在近几年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基础上,在所有的抽样调查者中,1.3%的人认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如以前,31.1% 的人认为没有什么明显变化,55.6%的人认为有了小幅改进,有明显改进的只占到11.9%[ 2014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这说明在我国这几年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改善工作效果依然有限。在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下,我国的流动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经济发达城市,而我国多数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进程依旧没有得到完善,服务对象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主,使得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小型金融机构资本实力不足,发展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
3.2  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三角债”问题严重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起步晚,制度不够健全,资本实力有限,现行的融资管理条例和标准对企业己有规模和投资回报的要求较高, 将中小企业排除在了融资目标企业之外。例如我国《公司法》规定,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人民币。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往往达不到这个要求, 自然无法通过股权进行融资。债券市场也很少向中小企业开放,并且规定只有资产总额大于3000 万元人民币的企业才能发放企业债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总额则不能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而且需要有雄厚实力良好信誉的企业作担保才行[ 杨安宁,史敏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市场论坛,2013,02:42-45.]。中小企业在这些硬性条件下,融资难度很大。有的企业不得不拖欠贷款,这就导致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之间的互相交错的“三角债”现象严重。
3.3  风险投资金融困境
    风险投资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政府主导带来的负面效应、技术市场的制约、风险投资体制制约、资金来源不足、退出机制缺乏、法律政策环境制约等。由于我国的风险投资者是典型的风险厌恶者,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极其脆弱。究其原因,在于我国风险投资的主体过于单一。一些没有财政资金注入的中小型民间风险投资机构往往认为那些有政府背景、有大量财政资金注入的创投机构“财大气粗”,因其资金是政府的,所以不怕承担风险,无论是在投资项目的数量、规模,还是风险度上都是他们所不能比拟的。于是这些机构不愿承担风险,将有限的风险资本多元化、分散化经营运作,以追求可能程度上短期的最大利益。
3.4  金融支持体系结构单一
    由于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特别是小型资本市场建设不完善,这就使得创新型中小企业仅能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政策性银行科技创新贷款以及极少一部分商业银行贷款来获取支持,而无法有效利用民间资本、保险公司、养老金、基金等潜在力量。狭窄的资金来源渠道,不仅在量上难以满足企业创新的需求,而且因缺乏稳定性,也不能形成企业创新的强力“助推器”。 
从金融体制视角分析,一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把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提供融资服务的“宠儿”,中小型企业自然处于不利地位。三大政策性银行扶持力度有限,中小金融机构基础弱,整个金融体系定位趋同,竞争不充分,对内开放不足,特别是专门支持创新活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建设尚处空白,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制度,这些负面因素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与效果。
 
 

四、金融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对于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而言,必须把握好企业发展的大方向,进而釆取合理的金融政策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1  提高信贷市场支持企业发展的能力
    一方面,由于外资银行通常比国内银行更注重规范运作,那么通过各级政府的引导,其资本的流向便可以实现资产结构的合理化;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引入将为国有银行的改革创造外在的积极动力。通过引进外资银行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会使国有银行的资产流向合理的方向,从而优化资产结构。
    此外,各地区政府部门应同样以积极的态度引导民间资本加入到本地银行业,为民营银行的新建及合理发展以及民营银行的引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较之国有银行来说,民营银行不存在历史包袱,其市场敏锐度较国有银行要高,因此民营银行的信贷行为所配置的资本流向会更为合理,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外资银行的引进及民营银行的构建将完善柳州市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提高金融服务企业的能力。
4.2  挖掘资本市场促进企业发展的潜力
    资本市场不仅可以从增量方面支持企业发展,还可以通过优化存量结构来促进优势企业增长,资金结构从存量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一是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推动多元化的、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建设。创新适合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债券品种,积极的支持和引导重点产业中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积极支持新兴产业与重点产业和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充分发挥保险对优势中小企业的风险保障作用。积极支持保险企业发本地区优势企业发展所需的差异化、个性化的保险产品。三是推动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建设,促进企业优胜劣汰。要加大风险投资基金的组建力度。风险投资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要引入民间资本,通过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基金,将扩大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
4.3  创新风险资本支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资本之间的互相弥补是两者之间能够融合的关键原因。作为高预期回报率的风险资本而言,一方面是因为它本身不能自动产生资本增值,它必须通过投资特定的项目以获取高额回报率;而另一方面,它必须选择投向那些增值潜力巨大、预期收益率较高的特定投资项目,而高新技术企业则正好符合风险资本的选择对象;资金不足往往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的不成熟性以及在财务结构、成长业绩、商业信用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它们往往难以通过商业银行等传统渠道进行融资以满足需要。企业为了弥补资本的缺口可以选择的重要方式(甚至是唯一的选择方式)就是以企业的股权来换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而创新风险资本刚好能满足企业这样的交易需求。此外,如何在市场中将成熟的技术发挥更好的效益,并对其制定科学的市场计划及管理规划,这往往也是处在不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所不具备的。
    而正是由于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能够相互结合的天然属性使得两者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这将有力地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及快速发展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地有机结合,正是彼此之间的需要导致了这种结果,由于这种结合往往是采取一种带有亲缘性质的股权结合,所以,两者之间的结合必然能导致彼此融合并一起共同成长。
4.4  积极发展支持农村金融促进企业发展的能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解除银行后顾之忧。农村金融具有高风险和高成本的特点,使得许多银行不愿过多的涉及该领域。因此柳州各级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除了积极落实农村贷款建立政策,税收减免政策等,可对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发生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政府还应积极协调金融监管部门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破解信贷“瓶颈”。积极促进银行通过下方或扩大县域分支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取消与风险控制无关的条件限制,提高信贷资金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