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格雷厄姆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中国能源消费指标回暖 可再生能源已成新增电力主力

2024-06-28 17: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作者: 王尔德
分享到
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格雷厄姆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格雷厄姆网在线客服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能源消费回暖,其中煤炭消费由负转正。

这是在10月31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新闻例会上透露的信息。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李福龙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能源消费继续保持回暖态势,主要指标好于去年同期,也好于年初预期。

李福龙表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在需求侧,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高。前三季度,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约为6.9%、14.3%,比去年底分别提高约0.5、1个百分点。

在供给侧,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提高。前三季度,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为35.1%,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占电源工程投资的71.3%,比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巡视员郭伟透露,煤电去产能工作进展好于预期。今年前三季度煤电利用小时数约3300小时,主要发电企业煤电建设投资同比下降25%,煤电新投产装机同比减少,利用小时数和发电量同比增加,调控成效正在逐步显现。预计到年底可以圆满完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能源行业效益上下游分化

据李福龙介绍,中国能源消费回暖,增速全面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比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

对此,李福龙解释,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用电占比持续下降,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四大高耗能行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6%、1.5%、4.4%和3.9%,比2015年分别回落4.6个、10.2个、2.2个和5.2个百分点。

李福龙分析,从用电结构看,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9.6%,已连续6年下降,累计下降5个百分点。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比重连续7年下降,累计下降3.9个百分点,其中钢铁行业用电占比累计下降3.7个百分点。

同时,李福龙分析了主要能源品种的消费结果。首先,煤炭消费由负转正。在工业生产回暖、火电增发等因素带动下,前三季度煤炭消费量约为28.1亿吨。除建材行业外,电力、钢铁、化工行业用煤均为正增长,四大行业合计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8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其次,石油消费保持平稳。前三季度表观消费量约为4.4亿吨,同比增长约3.9%,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物流运输和工业生产带动柴油消费小幅回暖,同比增长1.2%,扭转了去年负增长的局面。居民消费升级拉动汽油、煤油需求持续向好,化工轻油继续保持旺盛需求。

第三,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程加快推进,各地“煤改气”力度加大,非居民气价下调,《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发布实施。在这些措施推动下,城市燃气、发电用气、工业燃料、化工用气需求全面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约为17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7%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约7.3个百分点。

事实上,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许多地区在积极推广天然气使用,比如福州主城区力争春节前全面进入“天然气时代”。此外,许多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天然气业务,因为这种无色的大宗商品将有利于低碳和环保要求。

李福龙介绍,能源行业效益整体向好,上下游盈利分化。首先,上游资源勘探开发环节效益明显好转。今年以来,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平均每吨612元,布伦特原油价格平均每桶52.3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40元和10.4美元,上游行业经营效益明显改善。前三季度,煤炭采选业实现利润2262亿元,同比增长7.2倍。油气开采业由去年同期亏损392亿元转为盈利328亿元。

其次,下游加工转换环节利润增速有所回落。前三季度,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38.4%,而去年同期为增长2.6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2593亿元,同比下降23.7%,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财经股票百科 频道

中国能源消费指标回暖 可再生能源已成新增电力主力

王尔德

|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能源消费回暖,其中煤炭消费由负转正。

这是在10月31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新闻例会上透露的信息。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李福龙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能源消费继续保持回暖态势,主要指标好于去年同期,也好于年初预期。

李福龙表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在需求侧,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高。前三季度,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约为6.9%、14.3%,比去年底分别提高约0.5、1个百分点。

在供给侧,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提高。前三季度,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为35.1%,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占电源工程投资的71.3%,比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巡视员郭伟透露,煤电去产能工作进展好于预期。今年前三季度煤电利用小时数约3300小时,主要发电企业煤电建设投资同比下降25%,煤电新投产装机同比减少,利用小时数和发电量同比增加,调控成效正在逐步显现。预计到年底可以圆满完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能源行业效益上下游分化

据李福龙介绍,中国能源消费回暖,增速全面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比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

对此,李福龙解释,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用电占比持续下降,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四大高耗能行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6%、1.5%、4.4%和3.9%,比2015年分别回落4.6个、10.2个、2.2个和5.2个百分点。

李福龙分析,从用电结构看,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9.6%,已连续6年下降,累计下降5个百分点。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比重连续7年下降,累计下降3.9个百分点,其中钢铁行业用电占比累计下降3.7个百分点。

同时,李福龙分析了主要能源品种的消费结果。首先,煤炭消费由负转正。在工业生产回暖、火电增发等因素带动下,前三季度煤炭消费量约为28.1亿吨。除建材行业外,电力、钢铁、化工行业用煤均为正增长,四大行业合计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8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其次,石油消费保持平稳。前三季度表观消费量约为4.4亿吨,同比增长约3.9%,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物流运输和工业生产带动柴油消费小幅回暖,同比增长1.2%,扭转了去年负增长的局面。居民消费升级拉动汽油、煤油需求持续向好,化工轻油继续保持旺盛需求。

第三,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程加快推进,各地“煤改气”力度加大,非居民气价下调,《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发布实施。在这些措施推动下,城市燃气、发电用气、工业燃料、化工用气需求全面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约为17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7%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约7.3个百分点。

事实上,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许多地区在积极推广天然气使用,比如福州主城区力争春节前全面进入“天然气时代”。此外,许多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天然气业务,因为这种无色的大宗商品将有利于低碳和环保要求。

李福龙介绍,能源行业效益整体向好,上下游盈利分化。首先,上游资源勘探开发环节效益明显好转。今年以来,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平均每吨612元,布伦特原油价格平均每桶52.3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40元和10.4美元,上游行业经营效益明显改善。前三季度,煤炭采选业实现利润2262亿元,同比增长7.2倍。油气开采业由去年同期亏损392亿元转为盈利328亿元。

其次,下游加工转换环节利润增速有所回落。前三季度,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38.4%,而去年同期为增长2.6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2593亿元,同比下降23.7%,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财经股票百科